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鸿奇早早就从部里回来,陪同父亲的秘书韩剑一起先到丰泽园大酒安排酒宴的事,心里百味陈杂。

宋鸿义耍脾气不愿意看沈淮小人得意的嘴脸;谢海诚人在燕京,宋乔生亲自出面帮着调和,他就无法躲起来不见面。

差不多到时间,他坐车赶去丰泽园大酒店;沈淮、宋鸿军陪熊文斌、陈兵他们,也就先他一步赶过来,坐在休息厅里说话。

“我爸在部里跟冀省的徐副省长有个约好的见面,可能还要过半小时才能脱开身。”宋鸿奇走出去,接谢海诚进来,解释他父亲要拖些时间才能赶过来。

谢海诚走进休息厅,看到熊文斌、陈兵等人站在那边跟宋文慧谈话,看到他走进来,也走过来寒暄,他心里感慨万分,也只能笑脸以对,好像是老朋友在他乡相遇一般亲切。

谭启平离开东华已成定局,东华的权力格局就要进行新的划分,但梅钢系至少能三分天下而居其一,而且将是根基最深固的一系。

海丰在东华陷入太深,撤出已经无可能,而且摊子铺得散,利益容易给侵害,此时不妥协、不在一定程度上低头,就不要指望着梅钢系能维护海丰在东华的利益。

看着谢海诚脸上那勉强的笑容,沈淮压着声音,与宋鸿军笑道:“你说他心里会不会比黄连还要苦?我们这些人,他以前连正眼看一下都觉得麻烦呢。”

宋鸿军知道沈淮答应参加晚宴、与谢海诚同桌饮酒主要是出于维系大局的考虑,但心里怕是对谢海诚永远都不可能有好感,能压着声音不当面奚落他,就已经是好脾气了。

宋乔生倒没有让大家等太久,很快就直接从部里坐车赶过来;与宋乔生一起过的,还有成怡的父亲成文光。

事前不知道成文光也会出席,看到成文光与二伯宋乔生一起走进来,沈淮也觉得很意外;宋鸿军凑到他耳边,笑道:“看来你跟成怡的事,你不从也得从了。”

沈淮苦笑一下,他不知道他二伯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但也能明显感受到他二伯在很多姿态上,都在进行调整——也许这才是他的生存之道吧?

“你们的动作很大啊。”成文光看着沈淮走过来,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们要在淮海直接建一座国内第六大的钢铁厂,也很惊讶,也完全没有想到,你们已经把工作做到这么细致了。”

“东华除了港口外,煤铁矿产资源很匮乏,主要依赖外地输入,就传统的产业发展思路来说,并不适合发展钢铁。”沈淮说道,“不过日韩钢铁产业崛起,迅速超越欧美,其对此身煤铁矿产的资源依赖也极低,更多的是利用港口的低运输成本,从海外大规模的输入原材料,又大规模往外输出产品,以形成比传统的钢铁企业更明显的规模优势,而宜居、相对开放、经济发达的海港城市,更有利于聚集人才,形成更大规模的关联产业群——这就是以韩国项浦、日本新日铁、富士制铁等为代表日韩钢铁产业的发展模式。熊文斌主任早在八十年代,就对日韩钢铁产业的发展模式有深入的研究,提供东华市钢厂应该沿江海布局的思路。梅钢走这条路,既吸收日韩钢铁产业发展模式里的优势,也是想嵌入国内能源大布局之中,只能算是踏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做了些成绩。”

沈淮介绍熊文斌、陈兵给成文光及他二伯认识,“为了将新浦港建设成真正的海港重镇,仅仅靠新浦钢厂一个项目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地方上的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京投公司将来会是地方在燕京一个重要的融投资平台。我们初步的计划,是将想地方在新浦钢铁里所持的股份,全部划给京投公司,由京投公司以此为基础,为新浦港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到更多的建设资金。以后京投公司在燕京活动,还要成叔叔跟二伯多关照啊。”

成文光听了沈淮的介绍,也大体能明白沈淮他们的安排:

陈兵暂时不离开燕京,但会进一步将东华京投做大,做厚实,这需要与省市进行进一步的博弈;熊文斌才是沈淮直接推进东华市常委班子、在市委层面代表梅钢系利益的重要人选。

宋系要把梅钢系真正融入进来,对熊、陈二人自然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成文光与熊文斌、陈兵握手,笑道:“现在是个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大时代,我们之前的视野也是有些窄了,对地方上有能力的人才挖掘不够,但细想想,整个国家的大发展,还不就是靠着地方上撑起来的?”

第四百八十三章沂城夜难眠

在沈淮赶到燕京跟田家庚见面的当天,同时由胡舒卫在东华就将新浦项目等事,与参股梅溪电厂的长青集团、富士制铁、省钢进行沟通。

新浦项目算是正式揭开面纱,在沂城调研的省委副书记、省长赵秋华,自然也是很快知悉此事;同时从省驻办那边知道陪同沈淮去见田家庚的人员都有谁。

“熊文斌啊!”

听陈宝齐汇报过陪同沈淮一起走进淮海大酒店去见田家庚的人选,赵秋华手抚额头闭上眼睛,半天没有再说一句话。

陈宝齐站在一旁,也不说话,避免干扰了赵秋华的思路。

东华市在梁小林空出来的常务副市长人选上,省里还没有确定下来,这次又要把谭启平调出东华给新浦项目让路,东华市这一次的洗牌动作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关键还是这个牌怎么洗的问题。

最直接的权力洗牌,自然还是市常委班子的调整,这也是省里能拿出来最直接的动作。

沈淮虽然逼走谭启平,但梅钢、淮能集团借新浦项目,更深层次扎根于东华,自然不会放弃在市委班子里的话语权——关键问题在于沈淮或者说背后的宋系会有多贪心。

在陈宝齐看来,最坏的结果,就是在谭启平给调离之后,沈淮或宋系要求换其他的宋系官员来接替东华市委书记的职务,继而让梅钢系的势力在东华全面铺开,将东华市变成宋系铁打的营盘,将其他派系的利益完全从东华挤出去。

沈淮携熊文斌、陈兵二人去见田家庚,看来他的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贪,还是知道些进退的。

熊文斌与陈兵都在大企业或地方任职的经历,履历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此时都还是正处级,破格提拔就是进常委。

地市常委人数通常有七到九人,即使叫熊文斌与陈兵在谭启平给调离之后,两人都进入常委班子,也不会破坏东华市常委班子的平衡——关键还在于沈淮一些关键职务流露出贪心来,这就叫省里有了很大的操纵跟权衡空间,也能叫省里避免因为给梅钢牵着鼻子走而遭受无谓的非议。

只要沈淮及宋系不贪心,随便他们希望谁代表梅钢及宋系进常委班子,只要履历相当,都不会叫各方面难以接受。

不过陈宝齐也没有想到沈淮会最终推熊文斌上位,但再细想,又觉得好像应该如此。

熊文斌早初就是在执掌市钢厂大放光彩,之后就在东华官场之上沉沉浮浮多年,属于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手段的官员——众人都说梅钢是在东华市钢厂的尸骸上崛起,这句话不无道理,但同时也意味到梅钢管理层,有太多的人,跟熊文斌或深或浅的有着关系;以及熊文斌在东华宦海沉浮多年,积累下来的人望其实不低。

而沈淮这几年来在东华跟谭启平的恩怨,熊文斌也纠缠其中,熊文斌最后一次起落,就是在谭启平手里完成——

沈淮推熊文斌上去,除保住吴海峰、杨玉权这一系之外,更能利用熊文斌凝聚更多的地方势力。

明面看上去,沈淮及背后的宋系放弃对市委书市、市长两个关键职务的争夺,但实际所得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多少,反而能给新浦项目的快速上马,减少阻力——这不失为更务实的一种选择。

“要是有可能,你愿不愿意去东华?”赵秋华突然睁开眼睛,抬头盯着陈宝齐的眼睛问。

叫赵秋华突然这么一问,陈宝齐跟打了个寒战似的,身子抖了一下。

好似叫赵秋华看透似的,陈宝齐禁不住有些局促地说道:“赵省长您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你去东华,你对来说,有利有弊,所以你自己权衡吧。”赵秋华模棱两可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似乎只是将道路帮跟随自己多年的陈宝齐指出来,但无意替他决定。

赵秋华睡觉前习惯看些材料,陈宝齐将一些随身携带到沂城的材料放在他卧室里的书案上,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这个夜晚对他来说,也太煎熬了些。

陈宝齐发现自己的悟性还是不够敏锐,竟然在赵秋华点破之后,才看到微妙的地方:

沈淮只是需要梅钢系能在常委班子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以保证新浦钢厂项目能够顺利的推进,暂时不会去贪那几个关键位子,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这是沈淮及背后宋系务实的选择。

然而,沈淮表面上是给省里留下足够的操作空间,但倘若沈淮私下里跟田家庚没有什么交易,那这个操作空间就是留给他们的——

考虑到宋系与计经系,宋乔生与田家庚之间的糟糕关系,沈淮真要私下里跟田家庚有什么交易,就没有必要像丢炸弹式的把新浦项目丢出来;而考虑到省钢对东华的渗透已经达到这种程度的情况下,沈淮以及田家庚这时候需要平衡的,恰恰是赵系在东华的利益。那由他们来决定接替谭启平的东华新市委书记人选,也就顺理成章——至少他们在决东华市新市委书记的人选上,掌握着更多的牌。

只是赵秋华的问题,叫陈宝齐夜里反复煎熬,难以取舍。

虽然东华在淮海省除省会徐城之外的十二地市里,正迅速崛起成为强势地市,但省政府秘书长这个职务,仅仅从行政级别以及党内地位来说,并不比强势地市的一把手稍差,甚至还要略强一线。

至于凤尾鸡首之议,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陈宝齐坐在省政府秘书长这个位子,要是稍有些野心,眼睛里盯着看的应该是省委秘书长这个职务——然而到明后年,赵秋华接替田家庚担任省委书记的可能性很小;到时候即使赵秋华继续留在东华担任省长,陈宝齐他能继续往上走一步,顶多也是分管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副省长。

陈宝齐在随赵秋华到东华担任省办公厅副主任之前,在地方上只干过一届县委副书记,之后就一直在机关里。倘若他三五年内没有外放地方的可能,可能这辈子最高就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副省长。

似乎这时间到东华担任市委书记,对他陈宝齐来说,倒不失一个好的选择。

只是陈宝齐一时也琢磨不透赵秋华真正的用意,是为省钢保驾护航,还是说赵秋华意识到自己明后年有可能会给调离淮海,提前做部署,将他在淮海省的政治资产交给自己掌握?

省钢是赵秋华到淮海省之后竖起的一面旗帜。

九五年淮海省工业总产值才刚刚突破两千万,往百亿产值这个目标前行的省钢,在全省的地位自然不容小窥。

只是谁又能想到梅钢会这么妖孽?一厂技改扩容之后,就建二厂;二厂建成投产之后,新浦项目前就紧接着出炉,连一口气都不带喘的。

不要说省钢已经深度介入梅溪的发展,就是要抗衡梅钢高速扩张所带来的压力,梅溪电炉钢项目咬紧牙也要上——这同时也是保证省内的金融资源不至于叫梅钢都占过去。

相比较沈淮融合地方势力的能力,省钢兼并重组东华市钢等动作都不少,但在东华的根基远谈不上有梅钢那么稳固——省钢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