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预言师-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杨文干从庆州起兵,随时可能逼近仁智宫,你们说说现在怎么办?”李渊的语气里面略有一点慌乱,毕竟以李渊的年纪来讲,勇气这种东西已经渐渐离他远去了,不过夏初还是稍稍觉得有点遗憾的感觉,也难怪在历史的评价上,高祖被太宗压得死死的翻不了身。

“岐观主,”李渊把目光投到了岐晖的身上,“你之前就预见到近期会起动刀兵,可不可以再算算此次杨文干造反,我们这里是祸是福啊?”

“皇上!”李世民、裴寂、封德彝三个人首先叫出声来,李渊这个样子直接问一个道士,岂不是自己首先就泄了气了吗?这对于士气可是不小的打击。接着连元吉也悟到了这个道理,陪着前面三个人一起跪下了。

“起来起来!”李渊压制住自己的不满说道,同时接着看向岐晖说道,“岐观主但讲无妨。”夏初看了岐晖一眼,岐晖马上会意上前一步说道。

“皇上,天命大道何尝会巨细无遗呢?盛衰得失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皇上起兵之际虽然天象已变,但是还是靠着将士用命,君明臣德,始有天下,所谓天命者也就是人事也。如今皇上已经据有天下,麾下猛将如云,文昌武盛,自有文臣上谏,武将用命,何必事事问道于玄术呢?”岐晖的言语让在场的人都颇为吃惊,甚至于李世民都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他们还以为岐晖和夏初会乘机说出什么让人惊讶的话来呢,没想到岐晖一张口就是劝李渊不要问道于自己。这个变化让李世民皱了皱眉毛,但是马上就舒展开了。李渊也用疑惑的眼神在岐晖和夏初身上扫来扫去,总所周知,自从夏初拜了岐晖作师兄之后,这两个人只见差不多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样子。要不是岐晖道长年纪大了,名望又高,谁知道会有什么流言传出来呢!

“更何况,”岐晖故意装作苦着脸说道,“李傕郭汜前车之鉴尚在。”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引起了李渊更大的情绪反应。评书版的《三国演义》里面,李傕迷信巫女,战前必请巫女祈祷,作战胜利的话就认为是巫女的功劳,厚赏巫女而不赏手下,所以他的手下就纷纷离开了他。郭汜被自己的老婆蛊惑,和李傕火拼,最后两人都死无葬身之地。岐晖的意思分明就是对不起,我们怕死,不要随便问我,问我也不知道。

李渊忍住自己的怒火把目光投向了夏初,夏初却是一脸镇定地说道,“父皇治国还是靠的文臣武将,这种事情大可派一上将讨之,杨文干不过一州之总管,兵马有限,且手下不过为其所迫而反,怎么会为其死战呢?”

这一番话说得大殿内的人都暗暗点头,李渊颓然地倒在椅子上,半晌才说道,“杨文干可讨,只是突厥人须防,朕担心的是突厥人趁机南下啊!”

“即使如此,儿臣愿意领兵北上防卫突厥,为父皇分忧。”李世民站了起来,慷慨地说道,夏初在旁边翻了一个白眼,腹诽道你怎么不说自己先去平定杨文干呢?

李元吉也忿忿地站了起来,拱手说道,“何劳秦王殿下领兵,父皇,儿臣愿意只领兵两千,便可平定杨文干,砍下这害了大哥的小人。”

“岂有此理,成何体统!”李渊狠狠瞪了一下元吉,接着拍了拍椅子的扶手说道,“这太子之位,是应该好好考虑了。”

李世民努力压制着眼中的喜色,而李元吉则大惊,看向裴寂和封德彝,这两位先生也是一脸惊异的神情。封德彝低下了头,再抬起来的时候神色已经正常了。裴寂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李渊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只有岐晖和夏初是一脸淡然的神情。

李渊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说道,“都先各自回去休息吧,秦王且留下说说出兵的事情。”

下面的人都躬身说是,裴寂的脸狠狠扭了一下,知道这说的肯定不止是出兵的事情,而李元吉几乎是瞪着李世民后退着走出大殿的,岐晖和夏初躬身退了出来,刚刚没走多远,封德彝就拦在他们身前拱手说道,“岐观主,公主殿下,不知道两位对于皇上说的话有什么看法?”

什么看法?李元吉和裴寂就站在不远的地方一眼眼瞪着这边,你这个样子问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想要问你们到底赞不赞成废建成改立李世民吗?夏初心里面刚刚这样子想到。岐晖已经摸着胡子对着封德彝说道了,“封大人,方外之人岂可干涉朝堂之事,我想这件事情,皇上是有主见的。”

有吗?封德彝皱了皱眉毛,倒是站在旁边的裴寂神色一轻,拉着李元吉一边走一边在他的耳边说些什么,李元吉止不住的点头。

嗯,高祖李渊的主见?往往是很容易动摇的,这一点裴寂大约很明白。

第二天,秦王殿下意气风发地带着数百人的本部兵马向西出发了而不是向北,之前武卫将军钱九陇和灵州都督亿师道已经开始火速合剿杨文干。李渊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杨文干起事之后,从者甚重,加上太子失德,不得不借助李世民的武功,相信私底下已经允诺立秦王殿下为太子了,李世民殿下还没有走到杨文干攻陷的庆州,杨文干的部下就已经砍下了杨文干的脑袋投降了,接着宇文颖死于乱军之中。秦王殿下踌躇满志地接着带兵北上,防备突厥。

第四十六章 杨文干事件(余)

 寻机南下准备趁火打劫(又是)的颉利单于殿下在一条河边上被李世民同学吓住了,他亲爱的侄子突利可汗不愿意和他一起攻打看起来似乎很有准备的唐朝军队,于是李世民、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三个人在河边吃了一顿烧烤。颉利殿下说道,“好吧,大家和平吧。”于是突厥人就和平地撤兵了,颉利可汗殿下说的和平的口号成了下一次秦王殿下指责其背信弃义的证据了。这是夏初在长安城里呆在道观里面的时候总结出来的后现代主义的描述手法,但是似乎后现代得不够彻底。秦王殿下高高兴兴地回到了长安,以为自己可以晋升太子的位子,自己倒霉的哥哥即将被发配流亡去巴蜀做一个四川王,但是他显然低估了太子党的力量。

高祖陛下似乎对于自己在仁智宫被秦王殿下逼迫同意立他为太子感到不满了。在秦王殿下离开仁智宫之后,裴寂、封德彝以及高祖殿下的张婕妤都向高祖陛下进言说太子殿下是如何如何的孝顺,怎么可能希望谋反害自己的父亲,不然怎么会在事情败露之后不逃跑也不据长安造反,反而前来请罪?而且这次的举报是多么的可疑,无论怎么看说秦王殿下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都是不可能的。高祖陛下的耳朵软的毛病似乎在这个时候又犯了,虽然他的大臣和他的妃子们说得很有道理。

所以最终太子殿下还是以太子的身份留在了长安城里面,秦王殿下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东西,反而被高祖斥责要他们兄弟和睦。同时牵扯到这件事情里面的天策学士杜淹,太子中允王珪,武官左卫率韦挺三个人都被贬斥到了巴蜀的隽州,三个人背了这个闹剧的黑锅。就夏初来看,这件事情李渊的态度还是过于柔软了,这就是为之后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种子。这下子秦王和太子殿下就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面对这样子的结果夏初实在是很无奈啊!“不过,古人的事情自然交给古人自己来解决,搅出蝴蝶效应来就不好了。”夏初是这样子想的。

高祖陛下回到长安之后立马召见了安平公主,单独的,高祖陛下坐在龙椅上沉默了半天才开口说道,“初儿,这次的事情你一定是知道的,可是为什么不给父皇说,难道说父皇已经到了应该退位传位的地步了吗?”李渊的眼神里面既有一丝丝愤怒,但是又带有一点恐惧。“从杜伏威死后,你似乎就一直明哲保身,很少说话了,连带着岐晖这老家伙也和你一样了,是不是这个位子要换人坐了,你们担心和我说了话会得罪下一个皇上是不是?”李渊用怒吼发泄了一下自己不满的情绪,看着夏初低着头站在自己面前之后,又有一点点不忍。周围的侍卫什么的都被韦公公掉开了,站在不可能偷听的范围之外。

“父皇,这天下可是已经安定了啊!”夏初抬起头来,冷静地说道。

“是啊!天下已定了,我李唐已经统一全国了。”李渊瞪大了眼看着夏初说道,“这和你不说话有什么关系?”

“同意了全国全国之内皇上说话还会有人反对吗?”夏初笑着说道,“以前有王世充、窦建德、萧铣、林世宏、辅公祏之辈敢不听皇上的话,现在朝廷的诏令到了全国各地有谁敢不听呢?”

“大概是没有了,”李渊点了点头,又接了一句,“自杨文干死后。”

“这就对了,皇上既然已经威加海内了,那么我如果随随便便说上一些关于朝政的事情,百官们会怎么想呢?士人是父皇治理国家的基础,士人们看到皇上有事不和他们讨论反而问于玄门道术这不是让人心寒吗?士兵武将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因为我或者岐道长一句话前进或者后退,打或者不打,无论胜败都是让皇上和属下离心离德,李傕和郭汜的前例……”

“行了行了!”李渊摆了摆手,“你是不同的,朕知道你是来辅佑李唐的,要不怎么会封你为公主。”

“那就更加麻烦了,”夏初摇摇头说道,“有些东西我本来就不该说,有些东西本来就不敢说,当年有童谣说木子李,有天下。如果顺应天命的话,杨隋就应该主动禅让于父皇,但是李唐江山可有不战而取之地?王世充、窦建德、高开道可是不战而降之将?李密也曾欣然自许,然兵败而亡,战之罪也!我李唐而兴,固是上应天命,但是战将谋臣之力,岂非人事?卜卦预言本为安心,父皇还是不要放在心上,还是专注于人事吧!”

李渊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挥了挥手让夏初出去了,同时也打消掉了召岐晖来问话的打算,李渊扪心自问,如果这个时候夏初告诉自己最后能够继位的是建成或者是世民,是不是马上就能够下定决心收拾掉不能够即位的人和他的党羽?李渊想了一下,发现不能,无论是秦王还是太子,都有着深厚的背景,哪怕是轻微地动上一下恐怕也会引起朝廷极大的震荡。都是自己过于犹豫惹得祸啊,李渊这样子想到,然后长长叹了一口。接着韦公公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走到了李渊的身边站着。

“皇上,”韦公公说道,“公主殿下说希望能够到楼台观去住一段时间,她自己当时没能够给您说,要老奴转告一下。”

“哦,刚才怎么不说?”李渊愣了一下,接着冷冷笑了两声,“安平公主真是对得上她的封号啊!”沉吟了一下说道,“好吧,让她去吧,不在这里了也好。”

“另外,”韦公公接着递上一封信说道,“岐观主也上了折子说想要清修闭关。”

“岂有此理!”李渊拿过那封信一把丢在了地上,“两个滑头!”接着他瘫坐在椅子上好半晌才有气无力地问道,“老韦,你说说这个世上有没有神仙啊?”

“神仙,想来是有的吧!”被吓着了的韦公公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安平公主不是神仙的徒弟吗?”

“神仙的徒弟?”李渊笑了一下,站了起来,说道,“朕还是去尹……张……哦,不,”李渊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去万贵妃那里吧。”

“是!”韦公公低着头应声道。

————————————————————分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