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尘尽处之契丹-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德光先是一愣,继而牵动嘴角笑了起来,那笑容竟有些凄凉,“好,好,朕听润儿话,一定好好吃饭,等我们润儿长大了,有力气,再一起去找你母后。”

“嗯,父王真乖,”润儿煞有介事地回道,“来人,摆饭!”那神情活脱脱一个主子爷。

“是,”云露喜极而泣,立即出去备饭,高帐内,父子二人不时传出欢悦的笑声。

 

后记 二 

 ………………………

 契丹大军北回皇城,这次皇上还是御驾亲征,这仗打得比较拖沓,皇上的身体也不容乐观,连随军的太医都有些担忧,大军进了栾城,皇上在大殿内安静地躺着,不知是否睡着了,太医们一会儿问问脉,一会儿小心商量着对策,一阵脚步声入殿,众医官齐声跪拜,“臣等叩见安康王。”一位白袍少将翩然而入,眉目间气宇轩昂,英姿勃发。

“各位请起,请问皇上的病情怎么样了?”那少将轻声问道。

其中一医官回道,“回禀安康王殿下,皇上龙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请殿下放心。”

“嗯,好,各位费心了。”少将眼光瞅着暖榻上的耶律德光,有些无比的心疼,却难以说出口,“有劳各位了,请一定要想对策,医好皇上。”

“臣等惶恐,臣等定当尽力。”医官们诚惶诚恐地再次叩拜。

这时,榻上的耶律德光睁开了眼,他看见了那英俊少将,弯了弯嘴角,“润儿,来,过来,朕有话对你说??”声音十分虚弱,真是岁月不饶人,谁会想会当年也如面前这少年般英武的耶律德光会变成现在这模样。

“父皇,您醒了??”那少将喜声上前一步,握住了耶律德光的手,原来这少将是润儿,自打他母后薨后,就被耶律德光带回皇城,一直呆在皇上身边,跟随他出征,皇上对他很是器重,他称皇上为父皇,因为他父母亡后,耶律德光就上奏述律太后,将他过继了来,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儿子。

“你们都下去吧,我有话跟安康王说。”耶律德光对太医们说道。

“是,”众人退出了大殿。

“父皇,您快躺下??”润儿按住了耶律德光,制止他起来,“太医说您不能随便乱动。”

耶律德光执意要起来,这么多年,他的脾气依然没变,“你去把锦书和毛笔取来。”

“父皇??这是要干嘛?”润儿不解地问道。

“去,快去拿!”耶律德光的命令不容质疑。

“好,”润儿飞快地去拿了来,在他面前摊开,又研了墨,耶律德光费力地写着,“朕子耶律阮,人品敦厚性温善,踔绝之能,绝世超伦,朕将皇位传于其,以诏天下,钦此!”

“父皇,这??”润儿看罢,倒吸一口冷气,有些震惊。

“拿好了,以后要做个好皇帝。”耶律德光瞅了他一眼,将那明黄的诏书塞到他怀里,这时,他已疲惫不堪,自己躺了下去,“唉??我累了,真的累了,应该休息了,也许马上就可以见到你母后了,真好??我好想她??想她??”他呢喃着,慢慢闭上了眼睛。

三天后,皇上驾崩,传至皇城,举国悲恸。

皇城,御帐内,灯火通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端坐正中,她就是述律太后,地上满满跪了一地人,身披孝服,“皇上突然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诸子尚小不能担当重任,哀家觉得天下兵马大元帅最合适,他也是先汗的皇子。”述律太后沉着地说道。

“儿臣遵命!”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耶律李胡当然愿意,脸上的表情喜不胜收。

“请太后娘娘三思,臣觉此举不妥,安康王乃人皇王长子,况且又跟随皇上多年,由安康王继位最为合适。”耶律屋质说道。

“什么?安康王,那个毛头小子怎么能跟我争,我可是先可汗的皇子??”耶律李胡跳了出来,龇牙咧嘴,极力反对。

两方人正闹得不可开交,“皇上圣谕到!”侍卫快马加鞭进了皇城,将皇上的亲笔谕旨送到御帐。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子耶律阮??”

听罢,“臣等遵旨!”耶律屋质等立即喜色叩首,长长舒了一口气,还是皇上终究是皇上,早就想到这一点。

“不可能??这不可能??”耶律李胡见了棺材还不落泪,死活不肯奉旨,述律太后见这情景,颓然地唉了一口气,她也无力回天,就这样吧,她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天?

公元974年5月,安康王耶律阮继位,即是历史上的辽世宗,年号天禄。

 

 

……………………………

        相关史料

契丹起源与建国 

 ………………………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勇士,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他们认为仙女和勇士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建年号为神册,916年即神册元年,耶律阿保机自称“天皇帝”,封妻子述律平为“地皇后”,册封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从此宣告契丹王朝的诞生。辽太祖多用汉人,康默记、韩延徽、韩知古等皆为佐命功臣,掠夺中原的财富和人口,在草原上按照中原模式建立城郭以安置掠来的汉人。918年(辽神册三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

唐昭宗??胸怀大志,无力回天 

 ………………………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汉族,是唐朝第20位皇帝,历史上的唐昭宗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

在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当昭宗为重掌朝纲而进行斗争时,他又陷入与李克用的敌对行动之中。虽然李克用是剿灭黄巢的最大功臣,但是藩镇和朝廷双方都对沙陀突厥的最终目的存有戒心。因为沙陀对朝廷的效劳只是在允许他们占领大部分河东的情况下才取得的,从河东他们可以威胁关中、河南和河北。华北许多地方都普遍对突厥人怀有恐惧之心,这就给朝廷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去采取主动行动和对他们组织一场得到广泛支持的战役,以显示昭宗的领导地位,甚至使朝廷恢复对关中以外的疆土的控制。后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

在长安城里,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昭宗,拥立太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他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使自己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一个都暗杀了,于光化四年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东平王。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朱温早就利欲熏心,看重的怎会是这些呢。

天复四年正月,朱温将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重建的汴梁。在途中杀害了所有剩下来的皇帝侍从。八月,朱温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弑杀昭宗。

纵观昭宗的一生,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是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昭宗所作的,只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关于摩尼教及母乙起义 

 ………………………

 在古代中国,摩尼教发展混合有道教、佛教、白莲教等成分。五代、宋、元农民起义常利用为组织的工具。尊张角为教祖,敬摩尼(或译作“牟尼”)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教徒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讲究团结互助;称为一家;认为世上光明力量终必战胜黑暗力量。五代梁朝贞明六年(920年)陈州摩尼教徒母乙、董乙聚众起义;立母乙为天子;势力遍及陈、颍、蔡等州,称雄一时。起初,母乙他们只有1000多人,起义后攻打乡村中的地主豪绅,州县官吏害怕,不敢过问,母乙又派人和淮水的吴国人取得联系,使得起义队伍进一步壮大,后梁末帝多次发州兵镇压,都被起义军击溃。由于起义军的发展迅速,严重威胁后梁的政权,于是,梁末帝便出动禁卫军和几处州郡兵,对其进行分路包剿,结果,因寡不敌众,起义军失败,摩尼教首领80多人被俘,解送大梁,惨遭危害。

历史上的摩尼教即明教,也叫未尼教、明尊教,在公元3世纪所创立,当时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魏晋时期。唐代摩尼教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摩尼教教义的核心,是说在世界的一开始,就有光明和黑暗两个王国并存着,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在光明王国里,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洁净,摩尼教经典《下部赞》“叹明界文”说: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

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

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

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

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光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