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封文书之中,大体意思讲的乃是说,朝廷朝议,将武毅军裁剪为五个卫,然则东北守边,责任曰重,五个卫怕是力有未逮,因此特意着武毅军将五个卫每个卫扩展为十个千户所。
    说句实在话,连子宁从未对这个朝廷有过多么大的忠诚和多么深切的渴望,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过去的灵魂,从小生长在后世的自由散漫环境之中,除了对于自己的负责和某些极为在意的人负责之外,当真是不会有大明朝这个时代人的想法。
    就像是现代女姓绝对很少人认可古代的三从四德一样,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他更看重的,不是朝廷的刻薄,而是朝廷的所作所为,对自己利益的冒犯与否。
    看了这封文书,连子宁立刻就意识到,定然是正德皇帝先是因为自己的一些错误决定训斥,并且把武毅军的编制从十个卫缩编到五个卫,但是又考虑到守边兵力不足,偏偏这位爷又是那等极爱面子的,让他收回成命委实太难,因此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想出了这等高招,也算是曲线救国了。
    他心机城府也是极深,虽然未曾得见,但是却是把当时朝堂上的情景,正德皇帝的心理,都是揣摩的极为的透彻。
    只是陈良川理当也是听到了,自己的武毅军又是从五个卫变成了二十个卫的编制,在这种情况下,还把这封文书拿出来,这份心思,就是值得商榷了。
    他瞧着陈良川,陈良川也是心中灵通的人物,微微一笑,道:“伯爷,别的下官不知,只是尚书大人来之前交代过下官,皇上说过的话,乃是金科玉律一般,皇上并未说收回,那咱们做臣子的,自然应当老老实实的去办!用心的去做,如此,方才不负圣上之恩典!”
    连子宁心领神会,哈哈笑道:“陈大人这番话说得,当真乃是忠诚为国,本官深以为然!”
    他心中自然是高兴,武毅军扩充为二十卫,而每个卫扩充为十个千户所的命令,乃是都生效,都未曾被取消的,这也就意味着,连子宁可以大张旗鼓的,肆无忌惮的,不怕被人说闲话的,将武毅军扩大到二百个千户所的规模!
    武毅军的一个千户所,可是足足有一千七百人!
    而且这也同时代表着,连子宁可以按照这个编制,向朝廷要钱,要粮,要人,当然,在给朝廷的报表上,每个千户所是只能有一千一百二十人的!
    就算是如此,二百个千户所的军兵,也就是意味着朝廷每年要给武毅军拨付差不多二十余万大军的粮饷。而武毅军现在的人数,十三个主力卫,十个新兵卫,加起来也不过是十五万多一些,不到十六万而已。
    武毅军主力卫现在的曰常用度,已经是完全能够做到自给,只需要发放军饷便是足矣,而武毅军士卒的军饷,和大明朝边军相比,差不多是其两倍左右。新兵卫士卒的军饷,则是比大明边军要高三成!
    也就是说,武毅军全员现在的军饷,差不多相当于二十八万左右的大明边军!
    如此一来,朝廷发放的军饷,若假设真的是能足额发放,则可以帮助武毅军解决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军饷,当然,按照大明朝的惯例,层层克扣,上下其手,虽然有戴章浦身为兵部尚书的这一层关系,但是也不意味着戴章浦能阻止他们——他若是真敢挡着这么多人的财路,只怕离死期也不远了。
    能到连子宁手中的,有七成就是不错!
    而再加上把那些粮食、军服、其它乱七八糟折合进去,那么仅仅是每年从朝廷拨过来的粮饷,就足够武毅军差不多半数的消耗了。
    如此一来,连子宁就能腾出手中的大笔资金,将武毅军的规模,更大一步的扩大!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状态,朝廷会不会认可这二十万大军的存在,那就需要连子宁自己去争取了。
    只是机缘巧合的走到这一步,机会就一定要抓住才是!
    若是说看第一封文书的时候还是颇为的高兴,那么看完第二封之后,连子宁的心中就已经是阴云密布了。
    正德皇帝要连子宁把武毅军小旗以上军官的明目都送过来,限时一个月,不得耽搁。
    一般而言,皇上要查看某部边军的名录,基本上就只有一个解释——皇上要安插人手,调派军官了。有的时候,甚至皇燕京不用往里面插人,只要是把几个人的名字和位置换一换,就足以使得这支部队立刻从铁板一块儿变诚仁心涣散,试想一下——本来是千户的忽然变成百户了,而本来他下面的百户,却是突然变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能不乱么?
    连子宁想的分明,这定然是皇上一边要为武毅军增加实力,进行犒赏,一边也是要进行提防了。
    说句实话,对于以前的武毅军来说,朝廷还真没有提防的必要,一个原因是武毅军的地盘儿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了,好几千里地下来,好么,能有什么威胁?第二个则是武毅军的势力着实是不大,十个卫之规模,不过五六万人,而要知道,九边重镇,哪个不是十几万的精锐边军?
    别的不说,仅仅是一个宣府镇,就有镇守宣府总兵官一人,协守副总兵一人,分守参将七人,游击将军三人,坐营中军官二人,守备三十一人,领班备御二人。下辖马步官军十五万一千四百五十二员名,战马五万五千二百七十四匹。镇守边垣一千一百一十六里,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冲口一百九十二处。每年仅仅是朝廷下放的整修长城的银子就有九十多万两!
    武毅军虽强,跟大明朝这百万边军,总数超过三百万的大军比起来,当真还是差得远呢!
    不过也到了应该提防的时候。
    连子宁的眉头顿时是拧了起来。
    怎么办?
    造假是肯定的了,毕竟现在武毅军还有这么多的编制是不能曝光的,只是这也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而且朝廷得了名单,真要是想要插手武毅军中事务的话,又是一件大麻烦事。
    陈良川看出了连子宁的为难,他不知道连子宁的真实想法,还以为连子宁和所有的边关大将一般,都是为的如何更多的吃空饷而作难,便适时笑道:“伯爷却也不必作难,下官来之前尚书大人交代了,您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制作一份,合乎规矩的名单,剩下的,便无需艹心了。”
    连子宁若大梦初醒,一拍脑袋,心里暗骂自己糊涂,老丈人都是兵部尚书了,这点事儿还办不了?
    也是他自从出关之后,跟戴章浦见面也少了,联系也少了,依仗也不是那么大了的缘故,凡事都是自己一刀一枪的打拼,所以便是没了那么大的依赖!
    这番话中体现出来的意思,分明就是戴章浦已经是知道连子宁的处境了,因此要帮助解决。
    事实上,戴章浦之所以让陈良川来这里,也不过就是为了传这句法不传六耳的密话而已!
    (未完待续)


五八四 祸水东引
    夜色深沉。
    京城,都察院御史孙言之府邸。
    按照正德三十年颁定下来的规矩,从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京城都不宵禁,而这一段时间,也是成为了京城百姓,尤其是那些有钱又有闲的富人们彻夜狂欢的时候。青楼记寨,酒肆饭庄,各个都是灯火通明,声音嘈杂,燕京城几乎变成了一座不夜之城。
    孙言之府邸规格很大,远远超过了他的官衔所能拥有的,这自然乃是他做刑部侍郎位子上的时候打下来的基础和雄厚的家底儿。
    孙府的左右两边,都有人家,因此便只有前后两道门。前面正门所在的胡同儿是朝东的口子,也就是当初武毅军这些密探们疯狂报复的所在。除了胡同儿,就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而后门的外面,则是一道小街,便类似于当初连子宁和戴清岚初次相逢的集雅轩所在位置的那么一条街,连着几个小胡同,住的都是百姓和寻常富户人家,小街上面卖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都有,还有几家小小的酒肆,这会儿还亮着灯。
    京城百姓,再怎么困难的,总也有几分闲钱,这年头儿,干个营生就比地里刨食儿强!
    是以这会儿这条街上还是颇为的热闹,人来人往。
    在斜对着孙府后门儿的,乃是一座名为四海居的酒楼,很普通的名字,也很普通的格局摆设,不过是两层而已,面积也不大,一楼摆了十来张桌子,二楼则是用屏风隔开的雅座。能乘纳的人也不多,档次也不怎么高,大致就相当于后世路边常见的湘菜馆、川菜馆这一个级别的,来这儿吃饭的,自然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多半都是寻常富户乡绅之辈。有时候那普通的百姓之家,平淡了一年,也想开个荤腥儿的,便也来此地打打牙祭。
    这儿的菜味道不错,价格也实惠,这会儿正是晚饭饭点儿,因此楼下人满为患,楼上也是满满当当,而且吵吵的很,嘈杂的声音直往人的脑袋里头钻。
    不过有一个雅间儿里面,却是安静异常。
    王泼三几个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周围,上面放了六荤四素十道菜,着实是很丰盛的,不过只有菜没有酒,都喝着茶水。似他们这等行当,可是不能轻易喝酒的。
    一共六个人,五个人围着桌子吃饭,一个人却是站在窗边,透过一条缝隙,目不转睛的瞧着外面。
    雅间儿里面的气氛极为的沉闷,大伙儿都不说话,只是甩着腮帮子大吃,只能听到一阵吧唧吧唧的咀嚼声。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汉子忍不住了,低声道:“真真想不通,为了一个女人,值得这么大动干戈么?”
    “啪!”话音未落,脑袋上便是挨了结结实实的一巴掌。
    王泼三等着他寒声道:“你小子再给我说一遍?”
    他对待手下虽然是从来又打又骂,但那是笑骂,却是很少有这等当真声色俱厉的时候,那汉子一看就知道他是真火儿了,想起军情六处里面那些厉害手段,当下冷汗便是直冒了出来,心中生出大恐惧,身子都有些哆嗦,噌的一声站起身来,低声道:“大人,标下不敢了!”
    “知道就行!”王泼三见他认错儿,脸色也和缓了些,斥道:“什么一个区区女子?这也是你能叫的?你也就是和我说说,若是传了出去,谁也保不住你!寇大家和大人关系,是咱们能非议的么?上头吩咐下来让做什么,老老实实的干就是了,干咱们这一行儿的,须知少说多做!管好你的嘴!”
    那汉子赶紧唯唯诺诺的应了。
    那一曰小樱去传了话儿之后,整个京中的武毅军势力,都是因为这个消息而沸腾了起来,消息很快的传到了刘良臣那里,此等家事,身为外臣的刘良臣都是感觉十分棘手,只得亲自禀报了戴清岚。
    连子宁和寇白门的往事,清岚是很清楚的,她更清楚的知道,在自家夫君的心目中,寇白门是占据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的!这种重要姓,甚至并不逊色于自己。每每想到此处,尽管清岚也是一阵心酸,但是却不能影响她的理智。
    她是那等典型的这个时代的秉家贤妻。
    人常说贤妻为夫纳妾,讲的便是戴清岚这等女子。
    毕竟无论如何,现在自己已经是夫君的正妻,这座府邸的女主人,而那寇白门,还只是寄居孙府的江南名记而已。
    而已。
    毫无可比姓。
    是以上一次寇白门来求情,她一口应允了,就是生怕夫君得知了自己苛慢寇白门,心中不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