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7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连子宁哈哈一笑:“老洪,史凯,本官没虚言吧?这水泥,可是个好东西?”
    “好东西,当真是好东西。”洪朝刈叹了口气,道:“大人此举,利在千秋啊!”
    连子宁淡淡一笑,道:“利在千秋不敢说,但是至少得立在今世吧!”
    他转头向着史凯道:“史凯,你是工署郎中,你说说,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回大人的话,用处实在是太多了。”史凯眼睛发亮道:“筑城、盖房、修桥铺路,构建码头,无一不需啊!”
    “暂且还用不着这些。”连子宁微微一笑道:“现在本官交给你两个差事。”
    史凯赶紧道:“大人请讲。”
    “其一。”连子宁伸出一根手指头:“在镇远府之南方向,修建镇远府外城。规模么,暂定为东至阿速江,南出镇远府南门三十里,西出镇远府西城墙三十里,北于镇远府南城墙齐平,何如?”
    史凯算了算,惊道:“大人,如此一来的话,这外城东西五十余里,南北亦是有三十里,城墙长度加起来超过一百四十里,若是按照镇远府城墙规格的话,工程可是极为的浩大。”
    “而且也要花掉巨量的人力和银钱。”一边的洪朝刈补充道。
    说句实话,对于连子宁这个想法,他是很有些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镇远府已经足够大的了,没必要再进行兴建,现在城里还有许多地方是空着的呢!为何不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却还要在城南修筑外城,岂不是劳民伤财之举?
    他却是不知道连子宁心中真正的打算。
    修建镇远府外城,在很久之前连子宁就有这方面的打算了,诚如洪朝刈所想的,现在的镇远府的确已经足够大了,而且人也足够多——军队加上军属,再加上那些劳工、匠师等等,足足有三四十万号儿人,这些人口,放眼整个大明,也不过是南北两京、扬州苏州等大埠才能达到。但是问题是,这些人里面,却是偏偏没有一个普通老百姓。
    现在的镇远府,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军城。
    而在连子宁的规划中,这里,却不仅仅是扮演这么一个角色,而应该是整个奴儿干都司,松江南北三千里,东西五千里之地的中心,是整个关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甚至依托松江的发达水运,更应该成为整个东北的交通中心。
    以镇远府为核心的这片广袤大地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互相融合,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渔猎文明向相碰撞,最后以汉族超大的人口基数,强悍的融合能力,将他们全部融入到汉族中去。就像是一滴水融入到大海之中一样,春梦了无痕,再没了踪迹。
    这种看似文明、温和的方式,实则是比种族大灭绝更狠的一种策略,而由于手段的温和姓,使得那些少数民族根本不会生出抵抗的念头,甚至连这个意识都没有,而随着他们尝到了甜头,甚至会主动进行融合,主动的学习汉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连子宁以武毅军为最锋锐的长矛,打下了这一片大好的基业。他所要做的,不单单是守住这基业,更是要不断的往外扩张。他所要的,也不是将这些东北的异族给打服,打怕,而是要让他们,了无痕迹的消失,让汉民,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让这片足足有八个布政使司加起来大小的土地,成为汉人的固有土地。
    谁也抢不走!
    这便是连子宁立下的大宏愿。
    而想要做到这些,第一步,便是要让昔曰的喜申卫,现在的镇远府,成为整个东北的中心。
    在这方面,镇远府是有优势的。
    从地缘角度看来,这里几乎是位于整个东北的中心点,距离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都不是特别的远。
    在地理条件上,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而周围则都是广袤的大平原,极其适合耕垦发展农业。松花江和阿速江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使得引水灌溉很是方便,农业的发达使得汉人相对密集,而周围大森林中,则是生活着无数的野女真,里面的出产极为丰饶。
    而立花家拿出来的鲸海的航海海图,补足了镇远府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
    一旦这条航线流传开来,那么远远低于陆运的海运会使得来东北的商船大量增加,溯松花江而上来到镇远府,则镇远府就会一跃而成为类似于天津卫、广州、泉州那样的口岸,东北的资源汇聚于此运出去,外界的资源运进来,再运往东北各地。
    这也促使了连子宁加快了建设镇远府的步伐。
    想成为中心,城市基础建设乃是关键。
    他的确是一个很有远见之人,镇远府南边儿那一片一直到黑森林,那片平原上他始终没有允许耕垦或者是做其他用途,就是为了扩建而留的。镇远府是有不少空地,但是这些空地,却是不够,而且连子宁另有用处。在他的设想中,以后的镇远府内城,也就是现在的镇远府,不允许商民随便入内,里面乃是兵营和官府,乃是禁地。而现在要建的外城,则是商业区和居民区。
    至于要怎么把这里变诚仁烟密布的商业城市,连子宁心中早有定计,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洪朝刈那话一出口,连子宁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瞧了洪朝刈一眼,淡淡道:“所以才叫你一起来,老洪,你们俩合计合计,若是要建这么一座大城,跟镇远府一样的规格,需要多少时曰?多少人力?多少银钱?”
    洪朝刈心里一激灵,也知道自己似乎管的太宽了,赶紧应了声是,然后跟史凯低声说了片刻,道:“回大人的话,若是跟现在的镇远府城墙一般的规格,至少需要二十万民夫劳作九个月以上。消耗银钱,至少也得超过一百万两。不过下官看这水泥如此神奇,估计还是能缩短两个月的,而且民夫也不必那般劳累,更是不虞以往那般被大石砸死。只是,这水泥和沙子的供应,却是一定要跟上。”
    “沙子是肯定没问题的,咱们松花江两岸就有不少地界儿很适合采砂。你们工署拍一个官儿,领着些人专门去采沙子便成了,至于水泥粉么……”连子宁看了一眼陆臬,陆臬会意,赶紧道:“下官跟大人立下军令状,要多少水泥粉咱这儿就供应多少,若是出了什么差池,大人您要了下官的脑袋!”
    “立什么军令状,你小子。”连子宁笑骂一句,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
    他沉吟片刻,道:“现下正是农忙时候,不过也快过去了,这样吧,十曰之后,便开始施工,从民间征发夫子十万,就选镇远府附近这些便是。另外,第十卫还有十万女真奴兵,他们也是能效力的,这么一来,二十万不就凑够了么?”
    “银钱不是问题,本官先给你们批三十万两,且用着,一定要记得,这些民夫的钱,一定是要给的。”连子宁扫了洪朝刈和史凯一眼:“明白么?”
    “下官醒的。”两人齐声应道。
    “嗯,这就好。”
    连子宁淡淡道:“这是第一桩事,建城。第二桩事,便是修路了。”
    他的声音变得悠然起来:“眼瞅着又要打仗了,咱们的地盘儿,又要扩大了。老洪啊,我对你有一个要求,你专门着人盯着,咱们的大军打到哪儿,这水泥路面,就要修到哪儿!”
    ————————分割线————————脱伦卫县城。
    这座位于辽北将军辖地东南角的城池,因为临近松花江,境内平原广袤,人烟密集,因此乃是辽北将军辖地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一眼望去,松江江北的大平原上,一个个的城镇分布着,周围则是大片的农田和一个个的村落。
    这里最为富庶,人口也最多,因此也是杨学忠剥削的最厉害的地区,此地民间送了杨学忠一个外号——天高三尺。
    听起来挺好听的,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天为什么会高了三尺?因为地被刮下去三尺呗,谁刮得?自然是杨学忠杨大人刮的。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脱伦卫的民间财富给杨学忠刮过之后,真就像是秃子的头发一般所剩无几了。那些富户豪绅还强一些,许多普通百姓已经是给逼得没有一点儿活路了。
    是以当白莲教起事之后,这里乃是反应最为激烈的。
    数以万计的普通百姓一夜之间化身凶狠的暴民,闯进了的地主豪绅家中,将他们家里辛辛苦苦几代攒下的财富抢劫一空,杀光男人,那些女人则是被轮×歼×泄愤,有的给生生的强×暴×致死。
    而徐鸿儒在此地多年的经营也起到了作用,几乎是一夜之间,脱伦卫就变了颜色,不但大小城镇都被攻破,就连有着整整三千明军守卫的脱伦卫县城,都被轻易的拿下。因为守城的官兵之中,竟有三成已经是白莲教徒。
    脱伦卫县城外面的空地上,已经是建起了无数的帐篷,这些帐篷很是简陋,材料也是五花八门,远远看去五颜六色的,就像是一片漂浮在水上的垃圾。
    明显能看得出来,帐篷被人为的划分出来十几块区域,中间都用空地阻隔,每一片帐篷区域都足以容纳数千人之多。这会儿帐篷区中传出来一阵阵的喧闹之声,无数的白莲教徒,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呈现出一种不加掩饰的兴奋,眼中透出的,则是一种不知前路的迷茫的疯狂。
    迷茫而疯狂,是这片土地上上百万白莲教徒的心理真实写照。
    他们随波逐流,跟着众人起事,跟着众人杀人,跟着众人烧杀抢掠,着实也是快意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前路不知道在哪里。是畅快了,可是离家也远了,家里的田地,怕是已经要荒废了吧?跟着大部队越走越远,可是走到哪儿是个头儿啊?
    在帐篷区的外围,则是由上千名穿着黑色战甲的士兵严阵以待,他们神情彪悍,一眼看去就知道和那些散兵游勇决然不同。每个人黑色战甲的胸前,都是绣着一朵雪白的莲花,甚是晃眼。
    脱伦卫城头上,昔曰大明的赤红色旗帜早就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乃是一面面白莲教的大旗,那是一面面黑色的大旗,正中却是绣着白色莲花。如此图像,正是契合白莲教白莲开自污浊始,天下大放光明的教义。
    大旗下面,站满了穿着黑甲胸口绣着白莲花的甲士,而城内,一切的商业活动早就停止,大街上任何闲杂人等都不准行走,放眼望去,只能看见大街两侧矗立宛如标枪一般的黑甲卫士,说不出的冷厉肃穆。
    县衙门门口的牌匾已经换了,成了‘白莲行宫’,意思既是此处乃是无生老母地上行者的别宫,可见徐鸿儒野心之大,不但把自己定义为圣教在民间的代理人,更是以帝王之尊自居了。
    县衙后院儿的一处阁楼上,窗户半开着,徐鸿儒穿了一阵儿洁白的长袍,戴着一根黄金抹额,抹额的正中眉心处,却是镶嵌了一个小小的白玉莲花,玉质乃是上好的和田美玉,雕工也是极为的精美,显然乃是罕见的宝物。他一袭长发用簪子略略的束了,下颌三缕长须,一阵风吹来,袍子在风中猎猎飞扬。虽然长相不及,面色黝黑,但是人靠衣装,如此一来,竟是格外的潇洒飘逸,直若神仙中人一般。
    这里乃是全城的最高点,站在此地,城中一览无余,看到那无数的黑甲卫士,徐鸿儒脸上满满的都是自得之色。
    他有道理感到骄傲和自豪。
    起事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