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路军干部笑道:“不客气,我们是友军,应该互相关照。”他又补充说,“你们四川我去过,我原是红四方面军的。”
王铭章一听,脑袋嗡的一声。因为他自己曾是川北剿共的急先锋,没准还和这位八路军指挥员厮杀过呢。
就在王铭章和川军官兵不知所措之际,这支八路军部队已整队完毕,朝着川军来的方向开拔。先前那个士兵模样的军官路过王铭章面前时,王铭章赶紧和他握手,再次道谢。
那人说:“后会有期!”敬了个军礼。
王铭章也答了句:“后会有期。”回敬了一个军礼。
那人转身消失在雪地中。王铭章望着远去的背影矫健而安静,再次静静地敬了一个军礼,口中轻声说道:“也只有如此训练有素的神秘部队,才能打出平型关大捷!”
“是的!”还在敬礼的赵渭宾跟着说。
第11章 松塔伏击战
1937年11月1日,出其不意,王铭章伏兵松塔,日军中村少佐所部猝不及防,仓皇撤退。
10月31日,王铭章率两个师转进寿阳南郊后,进城到集团军总部,向邓锡侯、孙震汇报战况。
第二天,集团军总部召集41军和45军师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王铭章汇报这段时间的作战情况。当他讲到陈永沛营误入敌战区,宁死不降,全营壮烈牺牲;团长王麟重病不起,令士兵用箩筐抬上阵地,指挥部队打退日军冲锋,最后烧成肺炎;张超营掩护友军撤退,全部战死疆场……等典型事件,各位高级将领无不扼腕叹息。
邓锡侯说:“出川前,我们集团的主要将领,包括本人在内,都担心我们的部队由于武器太差不敢和机械化装备的日军拼杀。后来没有换发装备,就更加担心,听了王师长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深感欣慰。从这段时期的几次交战情况来看,我们的人是非常勇敢顽强的,不怕牺牲。我们要把这些事迹在整个集团进行广泛宣传,鼓舞士气,同时还要相互传授对敌经验教训,争取以后取得更好的战绩。41军从平定撤下来后,寿阳就成为日军的下一个目标。现在,孙连仲部已奉命西进,黄副长官把保卫寿阳的重任交给我集团军。我和孙副总司令商议决定,继续由41军担负主攻任务,45军参与助攻。由王铭章继续负责前敌总指挥。下面,请王师长谈谈布防计划。”
王铭章接着说:“41军4个旅,目前只有曾苏元372旅与敌接触较少,战斗力基本完好,我把该旅布置于第一线。370旅在平定战斗中伤亡不小,但有几挺好机枪,火力较强,也摆到第一线。364旅和366旅,目前作战时间最长,都已伤亡过半,放在第二线作后备部队。”
“各位觉得这个布置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孙震问。
税梯青说:“从王师长介绍的情况和西郊村的实战经验,我觉得,对付敌军先头部队,两个旅问题不大,但如果遇到日军大部队,就不晓得能不能挡得住了,最好能再增加一些后备兵力。”[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王铭章表示同意。
邓锡侯点点头,对陈离说,“你调一个旅归王师长指挥,加强一线。”
陈离当即决定把该师火力配置最强的379旅陶凯部调给王铭章。
孙震对税梯青和王铭章笑道:“邓司令和陈师长这样子关照,战斗力该是大大加强了吧?”
两人笑道:“那当然!”
邓锡侯笑了笑后,随即严肃地提醒:“之钟啊,现在友军全都转进了,我们成了孤军作战,你在指挥的时候要灵活一些啊!”
“嗯!我注意机动处理。”王铭章点点头。
正在这时,黄绍竑来电话,说日军已逼近寿阳,叫川军做好战斗准备。众人闻讯大惊,王铭章和税梯青飞马赶回前线指挥部,陶凯也随即回营地调部队。
王铭章一到指挥部,赵渭宾就告诉他:“师长,情况紧急!日军分两路逼近寿阳,企图包抄消灭我们。”
“哦?”王铭章吃惊地问。
“我们刚才在前线刚抓获一个奸细,审讯得知,从娘子关方向突破的日军,分两路西进。在主力部队沿正太路追击的同时,另有一路快速部队,由平定县城南抄小路,经松塔向寿阳进攻,企图从后路包抄歼灭我军。”
“狗日的,真狠啊!你觉得这个情报可靠吗?”王铭章说。
“我跟几位旅长和参谋反复琢磨,认为情报基本可靠,已派出侦查班前往核实。”
“嗯!好!”王铭章若有所思地说,接着又说:“刚才会上,邓司令同意了我们原定的部署方案,还把379旅调给我指挥,增强一线。”
“好!太好了!”赵渭宾连声说,“那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将计就计,打一个伏击战了。”
“哦,说说看。”王铭章很感兴趣。
“我们刚才正在商量是不是将计就计,趁夜派一个团到松塔去埋伏起来,就是担心兵力不足,还怕影响正面的预备部队兵力。既然有陶凯旅这个强援,那我们就可以把两个预备旅全部埋伏到松塔去。如果万一没有遇到包抄的日军,我们也可以见机出动,从侧面出其不意进攻铁路方向的正面敌军。”
“好!那就这样定了!你和我一起去松塔伏击,师部工作和正面作战就由伯鲁兄代理指挥,立即行动!”王铭章果断地说。
两个旅连夜抄小路开赴松塔附近择地埋伏起来。拂晓,斥候部队报告说,日军近千人的快速部队,从大路开过来了。
王铭章和赵渭宾赶紧到山头观望,过了一会儿,远处果然出现一支日军在快速前进,日军没有派出侦查部队。原来,日军中村少佐原本派大量奸细侦查过,回报说一路没见到一个中国人的踪影。
“按预定方案执行。”王铭章小声下令到。
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王铭章轻喊一声:“打!”
机关枪、手榴弹、破击炮、步枪声音大作,响彻山谷,日军顿时倒下一片。
中村队长万万没有料到竟然会遭到袭击,赶紧爬下观察。由于王铭章以前内战时实战经验丰富,打过不少伏击战,这次伏击地形选择很好,火力部署很严密,日军处境非常被动。
日军快速部队虽然火力很强,但由于毫无准备,猝不及防,狼狈不堪。勉强支撑了两个小时,见无法通过封锁,又等不到增援部队,不得不下令撤退。
一仗下来,川军缴获了不少日军装备,官兵们兴奋不已。这是北路川军最成功的一次伏击战。
官兵们打得顺手了,很想乘胜追击,却被王铭章制止。原来,王铭章和赵渭宾考虑到对前方地形不熟,天又已经大亮了,担心日军据险阻击和派飞机轰炸,不愿贸然追击或到距离主力部队太远的地方设伏。两人预计日军必派大部队赶来报复,决定将就这个有利地形,增加兵力,再打敌军一个出其不意。于是一面派人骑马飞奔回师部报捷,请陶凯旅迅速驰援,一面指挥加固工事,部署更大的战场。
过了一两个小时,王铭章一会儿用望远镜向前面眺望,看日军大部队来了没有,一会儿向后面眺望,看陶凯援军来了没有。但是,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两头都不见动静。
到了中午,王铭章正在纳闷,日军后续部队开到,大约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带着几门山炮。日军先用炮向川军阵地轰击。王铭章指挥官兵沉着应战,任凭日军炮轰,只是埋伏不动,有的官兵甚至从衣袖上破烂处撕下布条,把耳朵塞住。
日军指挥官见川军被炮轰压制住,随即下令步兵冲锋。王铭章待日军接近前沿阵地的空地,才发动攻击命令。有的官兵将就先前缴获的日军武器反击,很是好用,给日军不少伤亡。日军步兵见势不妙,纷纷趴下。
日军指挥官见冲锋不利,重新用炮轰击川军阵地。川军官兵又立即趴下躲避。
两军激战到太阳西下,双方死伤无数,川军眼看不支,陶凯旅及时赶到,守军再接再励,与援军合力反击。日军见势不妙,被迫下令撤离战场。川军再获胜利!
傍晚,王铭章指挥部队整理完战场,清点、分配了战利品,随后又加固工事,防止日军偷袭,并为第二天的战斗作准备,通讯连长送来邓锡侯电令。
王铭章用手电筒照看,原来,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电令22集团军于11月5日前到达太原城南的北营、荻村集结,作太原战役的总预备队。他令陶凯旅立即返回,并令王铭章迅速率41军经长凝镇、榆次前往荻村。
王铭章随即令部队悄悄撤离战场,连夜急行军。
临走时,赵渭宾让战士把一些日军的尸体和残破的枪支搬到阵地上,戴上破烂的川军帽子,还顺手放了一个炸坏的望远镜,给敌人造成假象。
第12章 狼狈逃跑
1937年11月5日,阎锡山、黄绍竑逃离太原,川军总司令邓锡侯遇埋伏,险遭俘虏。
11月4日中午,黄绍竑听说日军已冲过寿阳,赶紧打电话给阎锡山,要他立即调部队过来增援。阎锡山说,忻口方面也在激战,伤亡惨重,快要顶不住了。正在这时,电话线断了。
午后,黄绍竑又接到阎锡山打来的电报,叫他立即同孙连仲一起赶到太原,召开高级军事会议,研究部署太原防守。黄绍竑立即通知孙连仲,孙说他刚得到阎锡山的直接通知,马上就出发。
黄绍竑赶紧叫随行人员收拾物品,把指挥部转移到榆次附近的鸣李村,还让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直接往榆次以南转移,而不是向北去太原,他自己在一个警卫班的护送下继续赶路。
黄绍竑赶到太原绥靖公署会议厅时快五点钟了,孙连仲和参谋长金典戎已抵达,负责指挥忻口战役的卫立煌、山西省主席赵戴文和几位晋军高级将领和参谋长也已经在座,但他注意到没有通知川军方面参会。
“你来得正好,大家都在等你呢,会议开始。”阎锡山见黄绍竑推门进来,赶紧招呼道。
“现在东线很危急啊!”黄绍竑着急地说。
“就是,北线也差不多,所以我才急忙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你先喝口热茶吧。”阎锡山说完把侍卫刚刚送来的茶杯递上前。见黄绍竑猛喝了一口茶,阎锡山接着说:“太原不但是山西的省会,还是整个第二战区战役成败的标志,并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同蒲线的防御,对西安、武汉和四川的安危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死守。这既是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也是蒋委员长的命令。我的考虑是,北线和东线的部队都迅速撤下来回防太原。忻口方面退下来的部队,一部分据守太原北郊的既设工事,一部分据守汾河西岸高山工事;从娘子关撤退的孙连仲部,据守太原以东的高山既设工事;川军撤到太原城南的狄村集结,作总预备队;以傅作义部死守太原城。以上方案,不知诸位认为怎么样?”
“具体怎么守法?”黄绍竑问。
“北路和东路部队都撤退到太原城下,凭借城外的坚固工事和坚固的城墙,进行死守。”阎锡山解释说。
“城外哪有坚固工事啊?我怎么没见到过呢?”黄绍竑问。
“有!工事修得很隐蔽,外面不容易发现。”阎锡山不无得意地笑道。
“是吗?前线部队撤下来,来得及进工事不?”黄绍竑问。
“应该没问题。”阎锡山回答说。
“我担心来不及哟。你没看到城里城外有多混乱!弄不好,部队还没来得及进入阵地,就全被冲垮了。”
卫立煌和孙连仲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忻口防线是准备了很久的,眼下仓促准备太原防线,已经来不及了。
但阎锡山仍坚持原计划,他强调,必须要节节退防,确保太原城内构筑好城防工事,并让还没来得及转移的物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