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朵。
渐渐的,下方的山峦平缓了,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平原。最前方导航侦察机发出了一声单调的“滴滴”电波声,传到了每一架运输机和滑翔机驾驶员的耳机里。
滑翔机里的副驾驶向后转着脑袋,说道:
“一分钟准备!”
满飞机突击队员齐声吼道:
“一分钟准备!!”
这些训练有素的滑翔机飞行员们,此时也进入了最紧张的状态。他们紧盯着前方的领航滑翔机,控制着飞机的高度和方向,保持着队形。
今天是阴历的十八号,是满月之后的第三天,虽然月光不及前两天那么明亮,但是能见度仍然很好,对于这些人来说,夜间降落亮度已经够了。月光洒在苍白的大地上,远处下方,隐约可以看到一小块平整的区域,周围还有一些建筑物。几条光柱从那里笔直地伸向夜空,慢慢移动着。
领航机的机长确认过后,再次发出了一声短暂的电波。
这意思是:准备降落。
顿时,12架滑翔机同时按下机头,降低高度,翻起减速翼降低速度,开始向下低速俯冲。下面的机场越来越清晰,渐渐的,那一座座的大机库、航站楼,还有两排平房,都看清楚了。
当然,还有几门探照灯,和他们旁边的高射炮。到目前为止,那些防空兵似乎还很悠闲,丝毫没发现天空中有一批敌人在快速接近。
……
每一架滑翔机里的驾驶员,此刻都努力拉着操纵杆,一边大喊道:
“注意——降落了!!!”
突击队员们都用安全带牢牢固定在座位上,相互抓着胳膊,闭着眼睛,咬紧牙关,等着这阵可怕的颠簸过去。
一阵剧烈的冲撞,伴随着刺耳噪声冲进耳朵,有限宽度的跑道上挤满了宽大的滑翔机,有四五架直接“追尾”,撞在了一起,撞得都转了过来。
最前头的一架落地后一直向前冲,驾驶员专门瞄着航站楼直冲过去,最后机头一下杵进航站楼的大玻璃窗里面。旁边重机枪点的两个苏军机枪手,目瞪口呆地盯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庞然大物。
几乎就在一瞬间,12架滑翔机舱门同时打开,生猛海鲜般地窜出来一群明军突击队员,下地后也不喊杀,也不吭声,只是各自抱着武器,猫着腰向各自的目标猛冲。
这时候机场上的苏军才反应过来,几门大探照灯转了过来,光柱照到滑翔机上。但是还没有一秒钟,“啪啪”几枪,所有的探照灯都被打灭了。
顿时,整个机场跑道上枪声大作,几十条火舌狂喷出来,跑道旁边的苏军高射炮兵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中弹身亡。余下的幸存者,都被猛烈的火力压得蜷缩在沙袋后面,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机库旁边的那座瞭望塔上,此时探照灯“嘭”地打开,同时转盘机枪吼叫起来,火舌狂喷。但是刚刚开火,就遭到了至少4挺自动步枪从4个方位早有预谋的射击。在一片飞舞的碎玻璃和血雾中,一个苏军机枪手惨叫着,一头栽下来。
航站楼门口的沙袋后面,那挺马克沁重机枪更是还未开火,就被突击队员拿下了。那架滑翔机几乎直冲到苏军机枪组的眼皮底下,差点把他们撞死,紧接着就是一帮凶狠的“杀人犯”冲下来,一梭子把他们全解决了。
……
此时,巨大的爆炸声也响起来。二十个突击队员用火力压制住那些高射炮组,另外十几个突击队员冲到进近处,准确地把手雷扔进高射炮的沙袋工事里面。一片爆炸巨响过后,突击队员冲上前去,像豹子一样翻过沙袋跃进去,抄着冲锋枪对地上的苏军一通扫射,不管死的活的,统统打成筛子。
于是,所有的高射炮组都解决了。现在,跑道两侧、守在外面的苏军士兵,已经短平快地清理完毕。接下来是清理兵营。
这时候,宏亮的警报声已经响彻整个机场上空。所有的兵营平房都亮起灯来,政委吹着哨子、提着裤子、挥着手枪,士兵们连衣服都没穿,直接从床上跳下来,一团慌乱地摸枪、戴钢盔,往房子外面冲。
但是这时候明军突击队已经冲过了跑道,冲进了兵营区,黑暗中枪声大作、火舌不断闪烁着、快速移动着,子弹泼水般地横扫着,玻璃窗碎片和木屑到处横飞。
明军突击队员惊喜地发现,这些兵营平房都是木房子,并不是原先以为的砖房。大概在高空拍摄中,木房和砖房不那么容易区分。发现了是木房子,他们临时改变战术,就在房子外面用自动步枪对着房子扫射。步枪尖头子弹不比冲锋枪子弹,可以很轻松地穿过这层木头,钻进房子里还保持很强的杀伤力。很多苏军士兵还没来及跑出房门,就中弹倒地了。一时间,各座兵营木房里惨叫连连。
突击队员们直接把手雷扔进窗户,里面轰然爆炸过后,另一个突击队员再踹开门,抱着冲锋枪对准里面一阵猛扫,然后几个人端着冲锋枪鱼贯冲进去,挨间宿舍的清扫。这些负责室内战的突击队员拿的都是汤姆森冲锋枪,11毫米弹头,威力极大,射速极快,而且都是配备的50发弹鼓,持续射击能力非常强。房子里面残余的苏军,这时候即使手里有武器,也不过是莫辛纳甘步枪,根本没有抵抗能力。很快,也都倒在血泊中了。
几分钟内,八座木房子都已经燃起熊熊大火了。只有少数一些苏军士兵冲了出来,但也立刻倒在突击队的自动武器下了。留下了一地尸体之后,这帮“暴徒”又快速冲向几百米外的军官宿舍——那一栋三层小楼,那是今晚的目标,关押十四格格的地方。……
第九卷 终局 第12集 机场血战
突击队主力两个排冲向几百米外的军官宿舍,剩下的一个排在机场上做着“善后工作”——控制航站楼的无线电、阻止苏军无线电员报求救,往跑道两边的高射炮上装炸药,往机里的战斗机上浇汽油……排长一声令下,十几座高射炮被炸成了废铁,一个大队的战斗机都成了火炬,烈火和浓烟从机的大门里喷出来,好几座机直接坍塌在熊熊大火中了。。
这些东西,都是对接应飞机的重大威胁,必须清除掉的。
然后,他们从车里开出几辆军车,从滑翔机里拿出准备好的绳索,把飞机和汽车连接起来,然后用汽车把这12架滑翔机从跑道上拖开,腾出主跑道,以供待会儿的四架运输机降落。
但是这会儿的真正闹的,却还在军官宿舍那边。
由于军官宿舍距离机场有一段距离,几百米,所以当机场那边打的一锅粥的时候,军官宿舍这边已经有戒备了。军官宿舍里面住的都是机场大队的指挥员和政委,他们的素质、经验、战斗意志都很强。现在,他们很快做出了正确判断,并冲没出去做无谓的迎战,而是直接在这栋三层小楼上架起了两挺机枪,一挺在二楼窗口,一挺在楼顶平台上。两挺机枪都是捷格加廖夫转盘轻机枪,都架在小楼正面,封锁着宿舍楼的入口。
明军突击队刚刚冲到三十米之内,只见楼上好几个窗户猛然射出雪亮的手电筒光柱,同时,一声高亢的俄语喊声,紧接着两挺机枪开始狂喷火舌。猛然遭到机枪的迎头阻击,明军突击队员顿时中弹倒下十余人。其他的突击队员也立刻卧倒,抱着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就还击,几十股火舌也猛射出来,无数子弹泼水般地飞向那两挺机枪。几秒钟后,二楼的轻机枪被打哑了,楼顶的枪手因为隐蔽较好,没有中弹,但是机枪也暂时停火了。
压制住了对方的机枪,明军突击队员们立刻起身冲锋,直奔着入口而去。
突然,随着一阵大喊,一楼入口处猛地冲出来十几条大汉,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白衬衣,有的连裤子都没穿,手里拿着步枪、刺刀、手枪、板凳、刀子,以拼命的架势迎着明军冲过来,一边狂喊着:
“乌啦——!!!”
最前边的明军突击队员离入口已经只有几步了,此时措不及防,一下被板凳砸中面门,仰倒在地。还有好几个突击队员,也是猝不及防,也被苏联人的刺刀、匕刺中倒地,或者被手枪子弹击中。后边的突击队员立刻反应过来,端着冲锋枪就打,三下五除二把这十几个苏军军官和政委干掉了。
突击队员冲进宿舍楼里,拿着冲锋枪的冲在前面,拿自动步枪的冲在后面,照明弹拉开拉环后,顺着走廊投进去。爆炸过后,整层宿舍走廊都在雪亮的镁光中如同白昼。
突击队员们兵分两路,一组直接往顶层冲,去控制二楼和天台的机枪,另一组挨个房间的踹开门、端着枪逐层搜索。他们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既不敢随便开枪,怕伤了十四格格,又不能反应过慢,否则就会死在敌人手里。
一时间,宿舍楼里零星的枪声不断,惨叫声不断,俄语的“缴枪不杀”、“公主在哪里”的吼声此起彼伏。
……
几十名突击队员从一楼杀到三楼,经过十分钟不到的短暂战斗,完全控制了所有的房间,控制了整栋军官宿舍楼。
但是,没现十四格格。
突击队连长的脑门上出汗了。他揪住好几个苏军军官的领子,吼叫着逼问辽阳公主在哪里,旁边翻译也凶神恶煞地用俄语吼叫,但是那几个军官要么是闭嘴不说,要么是说不在这里。
突击连长抬腕看了一下表,从降落到现在31分钟了,离1:50还差9分钟。这时候接应的飞机应该已经在预定区域盘旋了,可以呼叫他们降落了。
他快步从楼梯跑上顶层天台,拿着手电对着几百米外的机场跑道打出了一个信号。
很快,远处跑道那边,也有同样的手电光信号打过来。突击队连长明白,跑道已经清理干净了。他转头吩咐无线电员道:
“行了,呼叫飞机吧!”
无线电员头,直接从背上卸下电台,放在地上,开机呼叫道:
“‘赵钱孙李’呼叫‘周吴郑王’,请回话……‘赵钱孙李’呼叫‘周吴郑王’,请回话,完毕。”
很快,电台里响起回答声:
“‘周吴郑王’收到,‘周吴郑王’收到,完毕。”
突击队无线电员拿着手麦,一字一句地说道:
“桂花鸭,桂花鸭……重复一遍:桂花鸭,桂花鸭,完毕。”
电台里说道:
“‘周吴郑王’明白,完毕。”
无线电员关掉了电台,抬头对连长说道:
“接应飞机五分钟内就会到达。”
突击队连长头,又拿着手电,对着机场跑道那边了个信号。片刻后,远处火光一闪,两条细长的火龙沿着跑道两侧燃烧起来。那是他们用燃的汽油标识跑道,供天上的运输机降落用。
……
现在,退路已经安排好了,几十个弟兄肯定能活着回去了,突击队连长心里的压力减轻了一半。但是,此次行动的目标人物还没找到。他们搜遍了这整栋楼,始终没现十四格格。
突击队连长打算冒冒险,再延长一行动的时间,让运输机降落后,先在跑道上等待一会儿,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搜寻十四格格。这么做的风险不小,附近苏军的援军随时可能到,他们不能全身而退都是轻的。万一把飞机打坏了,那就得全军覆没。
不过就这么空手而归,谁都不甘心。
他派了一个突击队员跑到机场那边去传令,让那边的队员仔细搜索机场内的建筑,什么航站楼、机、食堂、兵营,这些原来认为不可能关押十四格格的地方,现在全都得仔细翻一遍。一想到这里,连长不由得冷汗从后背直冒。万一苏联人神经,把十四格格关在某座兵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