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少女姽婳那深藏在心底的相思,就这样被那歌谣深深的勾了起来。那个青衣少年郎,不知此刻身在何方?是否还记得那年,无意间救下的少女?
在想念里,时间总是过的飞快。
天空那一轮明月,弯细如少女的眉黛。水白的光华从雕花镂空的窗户里洒进来,落了满地的相思。
“诶——”
一声长长的叹息声,自少女姽婳的房间传出来。
良辰敲了几声,没人应,于是推门进来,正好看见少女撑着下颚,满面愁容,月光洒落满地,宛如画卷。
“丫头,怎么唉声叹气?”良辰走到她面前,坐下。
“唉——”姽婳又重重的叹了一声。
良辰见状也不打搅她,只是拿起桌上的香囊,端详了起来。半响,姽婳回过神来,一把夺过良辰手中的香囊,嗔怒道:“阿辰哥哥,怎么进来也不敲门。”
“我敲了好几声,无奈里头的人儿正在神游太虚,没空理我。”良辰说着,摊手,继续道:“所以我只好自己进来了。”
“那你也不该拿人家的东西啊。”姽婳小女儿情态表露无遗。
良辰笑道;“好了,现在可以告诉阿辰哥哥,发生什么事么?”
“我,我……”姽婳犹豫着要不要告诉这个如亲人一般的良辰。踌躇了半响,终于她一口气道:“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良辰显然是被震惊到了。但那震惊在瞥见姽婳满脸不安的表情后,转化为高兴。
这丫头终于长大了!
“能让丫头看上眼的,究竟是何方神圣呢?”良辰揶揄。
姽婳见他问起,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想了想,她又继续道,“只是他武功很厉害,穿青色的衣裳,剑不离身。我见到他时,他总是独自一人。”
良辰沉思了一会儿,然后问姽婳,“那丫头准备怎么做?”
“我,我准备明天离开绵州去找他。”姽婳回答时,内心有些不安,双手不停的搅在一起。
良辰见她这般,温和的揉了揉她的头,“那要答应阿辰哥哥,照顾好自己。如果找不到就算了。有缘自会相见,不要勉强。”
“嗯。”姽婳重重的点头,脸上露出今晚的第一个笑容。
窗外的天黑了又亮,远行的人们踏上了新的旅途。姽婳带着微笑开始了一段艰辛的旅程,而原本决定晚几天再离开的良辰二人,终于决定离开。
“阿辰哥哥,你六月初一还会来这里么?”宁祁阳问。
“也许吧,”良辰微笑,然后问道,“阿阳会来么?”
“嗯。”
“好。”
于是两辆马车各自朝不同的方向驶去,卷起地上的尘埃,有风拂过,似在呢喃。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完修改错别字……………………
24号回学校,准备复习。所以在24号到7月7日之间,都不会更新,望见谅。
考完试会好好拼命更新滴。
(二十八)
紫陌在离开绵州后,开始了踏上寻找阮离的旅途。也许应该说,从她离谷开始,她就踏上了寻找阮离的旅途。
询问、离开、周而复始。
她一直这样漫无目的的找着,只希望有一天他能够听到她吹的曲子,以及那首歌谣。然后因此来寻她。如此便好。
只是江湖这么大,何日才能修成正果?
此时的紫陌,正坐在离绵州城几千里远外的一个略显荒凉的小茶寮里歇脚。
自离开万花楼起,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而她却没有寻到任何关于阮离的只言片语。所以她在离开每个城镇时,都会教会那里的小孩唱那首歌谣,并嘱咐他们到人多的地方去,代价是她给他们每人买一串糖葫芦。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满足的,你给他们买吃的,他们自然愿意为此帮你做事。
所以这首歌谣很快就流传开来。人们的好奇心就这样被勾起来,他们试图探听出一些关于新花魁的故事,哪怕是一丁点,也足够成为他们饭后的话题。
就连这千里之外的茶寮,讨论的居然也是花魁素瑰。
“哈,你听说了没有?万花楼的花魁貌若天仙、一曲笛音如梦如幻啊。”
“怎么没有,我还听说她在等她的情郎归来呢。”
“啧啧,这男人也太狠心了,居然舍得撇下这么美的人儿……”
“要是我的话,肯定夜夜在那温柔乡里温存了……”
“哈哈哈哈哈……”
外头燥热的天气,让茶寮的生意越发的红火。那些人被热的,心里越发的烦躁。此番听闻这些,便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一旁的紫陌听得这些猥琐的笑声,并没有开口,只是敛眉喝着凉茶。反倒是一旁休憩的少女有些不乐意了。只听那少女摇着头说道:“诶,这世上总有那么多的癞蛤蟆想着吃那香喷喷的天鹅肉。”少女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听到真切。
那其中一个大汉恼羞成怒,一掌拍在桌子上,从位子上站了起来,那一掌使得整张桌子都在震动。大汉大声喝道:“小丫头片子,你说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大叔,我可没说是你,你这么激动干什么?”少女笑嘻嘻的看着大汉。
“你——”大汉本想动粗,却在收到众人的注目的目光后,捏紧拳头,忍了下来。他可不想让别人说他以大欺小,这样他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立足?
那少女好像觉得玩的还不够,继续火上添油道:“大叔,你就不担心你家婆娘听到你刚才的话,把你给腌了?”
大汉这回真的动怒了,他抡起拳头就朝少女而去,若是普通人被那一拳击中,必伤无疑。众人大惊,却只见那少女没有退避,只是抖了抖衣袖,然后又继续喝起碗里的茶水。
众人只觉闻到一阵香味,然后回过神时,就见到那大汉被莫名点了穴位、又闻着那香味,突然大惊失色,“你你,你是天下第一香料坊的人?”
少女笑而不答,只是微笑的朝一旁安静的紫衣少女点了点头。大汉顺着少女的目光,看见一个年纪与她相仿的紫衣少女,眉眼间有些相似。大汉心下暗惊,刚才先出手的应该是这个紫衣少女,只一粒水滴就点了他的穴位,这江湖上可是从来没听说还有这号人物的……
紫衣少女从容的站起身,然后朝茶寮外走去。那少女见状,连忙跟了上前。
“嘿,你要去哪里呀?”少女好奇的问。
紫衣少女看了她一眼,笑着道:“去该去之处。”
少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去的地方,看来,我也得快些找到他才行。于是她朝紫衣少女道,“我叫姽婳,希望有机会还能再见面。”说完,她连忙跳上马儿,朝前方驶去。
紫陌看着和那个远去的身影和满地的沙尘,微微的笑了。然后她牵起自己前些时候刚买的马儿朝相反方向驰骋而去。
六月初一要到了呢……
万花楼的花魁素瑰要出现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完……
……………………………
24号回学校,准备复习。所以在24号到7月7日之间,都不会更新,望见谅。
考完试会好好拼命更新滴。
(二十九)
当六月初一到来时,万花楼内挤满了闻名而来之客。
有富绅名流、江湖侠客、但凡你能想到之人几乎都出现在绵州。
早已经准备妥当的紫陌,不,应该说素瑰。她抬眸轻扫了一眼被围的水泄不通的舞台四周,蒙着面纱款款走向舞台。
这是一个好机会呢。
素瑰扬起一个笑脸,纵然没有蒙着面纱没人看见。
曲子还是花魁大赛上奏的曲子,人依旧是一袭紫衣的美人。虽然少了唱曲儿的印月姑娘,但却比之先前更胜一筹。
思念在等待的时光里显得愈发哀伤,于是月光在窗子外碎成满地的悲凉。
寂寞的身影在天地之间,愈发的寂寥,终于化作漫天飞舞的尘埃。
我心爱的人儿,何日才是归期?
素瑰只是静静的吹着笛子,眼神不知游离在何处。
那笛音迷离了人眼,迷醉了人心。
于是曲毕之时,全场鸦雀无声,只有淡淡的余音缠绕在空气里,久久没有散去……素瑰望了一眼台下,轻叹,于是转身退场。
当台下人幡然醒悟时,台上哪里还有素瑰的影子。纵使在场许多人心里都企图见上花魁素瑰的真面目,却又碍于万花楼的势力以及自己在江湖之上的名位,害怕遭来别人的蔑视。于是只得把那逐渐壮大的贼心与那小的可怜的贼胆藏着、掖着,露出一副不屑的脸孔来掩饰,深怕被人瞧出些许端倪来。
人们赶赴绵州为的只是见见传闻中的花魁以及那出神入化的曲子,既然曲子已经听完了,人也已经走了,他们留下来只是徒增一个好色之名罢了。所以许多人都匆匆忙忙的离开,也有一些胆子大的,企图花千金,只为再听一次素瑰姑娘奏的曲子亦或者是用更多的银子,只为见素瑰姑娘一面。但是规矩就是规矩,纵然你有千金万两,也不行。
其中还不乏一些痴心之人,在之后的好几日里,每天出现在万花楼,只为求佳人一曲。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话说,这素瑰换回紫陌的身份后,迅速离开了万花楼。然后孤身来到先前在天天客栈定的房间里,收拾好衣物,缴清了房钱后,终于到马厩里牵着马儿出了绵州城。
而原先与良辰约定六月初一在绵州相见的宁祁阳却缺席未至,于是良辰携童仆在观赏完素瑰的曲子后,也离开了绵州城。
紫陌离开绵州城后,决定一个个地方的寻找。她只信功夫不怕有心人,那首他教她的曲子,总有一天会传到他的耳朵里。
离开绵州后,紫陌去了三座城镇,终于赶在六月末荷花凋谢之前抵达古罗城。
古罗素有花城之称。
而最出名的则是荷花。
这古罗城的荷花比之万花楼花魁却丝毫不逊色。
古有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的古罗,所能见到的除了花就是人了。
那些或慕名而至、或为之吸引、或为之沉醉的人们,不远千里,只为见识一下古罗镇宝:荷花。
紫陌对于那些闻名的荷花其实没有多大兴趣。她来这里,只不过是因为六月的古罗是人的海洋罢了。
她很早就在心里想,若要找到他,便一定要去往人多的地方去。因为她的力量如此微薄,所以唯有借众人之口……
所以,当她彻底摒弃素瑰这个身份时,就是她寻到阮离之日。
古罗以花闻名,同时,那些赞美古罗之花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于是在每年六月,古罗城都会举行一场诗会。以荷花的花期为期,若夺冠者,则获白银万两,其诗将一并纳入古罗诗史集。
大部分人对于这些都是欣喜多余其他,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诗词一绝,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也有极个别的一两个人,因着某些原因,所以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紫陌抵达古罗之时,正是夕阳西下十分。
许多人都已经回去休憩,只留下一大群的书生还围坐于屹立在西湖之上的赏花亭中吟诗作赋。
她满身风尘站在人群之中,紫色的身影显得突兀。有自大者,口吻颇为不屑,字字句句皆意有所指。但这些她似乎都没有听到。
她只是凝望着那些在斜阳柔和迷醉的光晕里迎风摇曳的荷花,那些诗词便轻易脱口而出,惊了四座。
斜阳波里,西湖水上,有花醉众生。青荷花红,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日日为君奏相思,一曲毕,泪已干。奈何年年空欢喜,染满地悲凉。
也许这首词的诞生只是偶然的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又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