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燕京在从东南吸血。我们也一样,不过一种是赋税手段,一种是贸易手段;东南如果强大起来,固然会增强抗拒燕京的力量,但一样也会增强对我们的抵抗力;还不如就让东南这样虚弱下去,反倒会更依赖我们,无法拒绝我们提出的要求。”穆谭复述了院会的一段总结,他认为这个总结很有道理,归根结底东南的督抚还是敌人:“今天院会有了个初步计划,那就是向东南卖船,帮助他们恢复商业。老百姓为了承担清廷的赋税拼命地打零工,如果做出来的东西有销路,百姓的生活就会好一些,也保证了我们的货源。我们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收购下来,只要让勤劳的人不至于饿死或是甩手不干就可以了。”
“卖船给东南督抚,不是加强了他们的力量么?”任堂问道。
“院会的意思是,让蒋国柱、张朝他们成立一些官办的航运商行,就放在剿邓总理衙门名下。我们把船卖给这些商行,让蒋国柱他们用被查封的船厂、失业的船工和内迁的渔民、水手来换。而这些航运商行我们还要有一半的股,我们可以查账。”
“这倒是个好办法。”任堂点点头。对于明军来说这就是左手卖给右手的关系,而贸易利润除了用来满足夔东盟友的需求还能有富裕。这种垄断的航运不但能维持商业,还能把其中的利润压榨一空:“也就是说,除了崇明岛的走私外,其它的商运也要握在我们的人手里?”
“对,名义上是在剿邓总理衙门下面,但必须由院会来任命一个总办,收多少税都由我们说了算,如果蒋国柱和张朝胆敢不同意……”
“就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任堂冷笑一声:“夔东不是想打仗么?这回他们就有用武之地了。”
随着院会的召开,邓名的很多政策在成都内部变得再也不是秘密,连川西和两江的好多协议也都在院会上被捅了出来,让刚刚来到成都的山西人惊愕不已。蒙古人更是联想起了高邮湖一战的种种离奇之处。不过这时没有无线电,就算是成都尽人皆知的秘密,也传不出四川。而任堂等人对此也持无所谓的态度,蒋国柱他们是敌人,就算真倒霉了也没什么心疼的,但院会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知道这些正确的情报。
在这个计划大纲的基础上,院会又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后以邓名的名义正式下令给成都和叙州知府衙门,要求进行全面动员,会合夔东盟军进攻江南。
给军方的授权是:首先,如果蒋国柱或是张朝拒绝参议院和帝国议会的决议,那军方有完全的自由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如果两江督抚同意了院会的决议,那帝'***'队可以攻打山东、浙江沿岸,协助被迫迁海的水手来到成都。其次,对山东和浙江的攻击应该给予两江补偿,保证知情识趣的两江督抚避免成为清廷的关注重点,而且让他们分享战利品,有助于他们心甘情愿地协助明军的工作。
动员令下达后,成都大批同秀才踊跃报名,叙州也是一样,最后明军一共动员了五万人,比预计的人数要多出一倍到两倍。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动员。以前邓名需要向士兵们许诺各种好处,这次动员的经费在以前大概也就能够动员不到两万人,而现在却动员了五万人。军衔最高的李星汉被任命为远征军的总指挥,周开荒留守,穆谭和任堂随行。
说起这次动员的效率,明军的军官们都满怀得意:“现在同秀才都明白了此战事关他们以后的生活。院会还向两江督抚提出要求,要协助明军的相亲活动。”
既然能够动员这么庞大的军队,参议院就不愿意让夔东盟军参战了,而是向委员会提出一个补偿协议:夔东军负责在川西大军离开四川的时候钳制渝城,而川西军队会补贴他们的开支。
得知此事后,刘体纯他们进行了一通紧急商议。邓名不在的时候,川西竟然能够动员大军出战让夔东诸将喜出望外,他们也知道计划修改得大变样,川西人愿意用更可靠的部队来进行军事行动。而渝城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最后经过商议,刘体纯表示夔东联军将开到渝城附近进行监视,不过他声称若是夔东军能攻下渝城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威胁,那川西应该承担所有额外的军费,并给更多的津贴。
川西方面考虑了一下,同意了委员会的要求。此时袁宗第终于后悔了,也宣布加入委员会,宣布参与对渝城的围攻——如果是夔东军攻下了渝城,那袁宗第有把握要到这座城市的统治权,毕竟没有比他距离渝城更近的人了。
第十一节 攻势(下)
攻下了边关的白文选,派遣使者前去缅甸那边下书,称只要缅甸送还永历天子,明军就会立刻退兵。
本来邓名还以为白文选只是一介武夫,可从这个举动看来,他却是颇有心机。
“白将军这是骄敌之计吧?”两万明军完成了集结,粮草也准备停当,对缅甸的进攻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白文选却在这个时候派使者去八莫下书,明显是故意示弱,让缅甸方面生出侥幸之心。
“正是。”白文选嘿嘿一笑。自古以来,若是兵强马壮,就不会有什么公平交易,如果明军声称不交还天子就踏平缅甸的话,估计缅甸还会认真斟酌一番。当然,缅甸也可能会认为明军是在虚张声势。不过现在明军居然连虚张声势的胆量都没有,只是可怜巴巴地说什么用边关交换天子,缅甸方面多半会心中大石落地,认定明军没有攻打的能力。
缅甸的想法很符合这个时代的习惯,也就是邓名是个例外,以致清军曾经一次次误判明军的实力。
“圣上南狩三载,晋王和白将军就没有派人去要过吗?”邓名问道。
“一开始是想派人去要的,而且晋王也把这件事交给我了,可是我正要去和缅甸说话,传来了邓将军在昆明的消息,我也就退兵和晋王合兵一处回师昆明了。这三年来一直和吴三桂那老贼对峙,屡次提起过此事,但是始终没有成行。”白文选认真地回答道。
莽白篡位前,因为明军始终不像邓名前世那么窘困,所以永历的流亡朝廷在缅甸过得也还可以,首辅、阁老们在国内提心吊胆了好多年,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曰子,没有一个愿意回来的。李定国和白文选私下商议了几次,都觉得劝说皇帝回来的可能姓不大,派兵去接也没有任何意义,不但会削弱云南的防御力量,还可能让朝廷反感,认为晋王府欺凌朝廷,给流亡朝廷添麻烦。既然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最后李定国也就作罢了。
和邓名一向军令通报全军的方式不同,白文选手下的军官们对明军的兵力部署以及统帅的决心大都一无所知。为了保密起见,白文选派去八莫的使者还是从驻扎在最前线的军营里挑的,这些使者不知道后面有多少兵马驻扎,更不知道川西和建昌的援军已经抵达,这样白文选就完全不必担心军情泄露。
等了几天后,缅甸派了几个华侨把明军三个使者的首级送回来,回书中的言辞傲慢无礼,称明军既然攻打缅甸的边关开启兵端,那缅甸就要还以颜色,用武力驱逐入侵的明军。
“当真不知死活。”见到三个明军士兵的首级后,白文选一脸的杀气:“果然是不臣之心昭然。”
缅甸现在的东吁王朝是由莽应龙建立的,其子在征服泰国、柬埔寨后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被明军击败,泰国等被征服的区域也重新读力。只是随后发生了辽东战争,明朝接受了缅甸的臣服,并承认了缅甸对八莫等地区的占领,现在八莫等地还有大量的华侨。不过缅甸的仇敌也组织联军,攻破过瓦城,杀死了缅王莽应理。虽然他的儿子维持住了王朝没有覆灭,但缅甸也早已不是什么军事强国。
“沐国公说过,当初莽应理进犯时,一个滇军把总带着五百兵,就把两万缅兵打得溃不成军;两千官兵就能够直捣瓦城城下。缅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白文选沉思了片刻,下令再派十个士兵组成使者团,去向八莫递交国书。
前车之鉴不远,这个使团自然也很危险,但白文选却毫不在乎,他专门找了十个无足轻重的小兵,邓名就知道巩昌王完全没有把这些人命放在心上。虽说兵法有言:“慈不掌兵”,不过邓名感觉自己是下不了这种决心的。
派出第二批使者团后,白文选就传令全军启程,向着八莫进发。随着明军陆续拔营,滚滚向着缅甸腹地开去,军队的规模就不好隐瞒了。白文选也无意派出第三波使者,他估计在八莫守军见到明军第二波使者后不久,就会发现明军大军已经开到了城下。
不过白文选依旧做了一些保密安排,他让两千人在前边为大军开道,沿途遇到的缅甸人一律抓起来甄别,若是华裔就会被押去后面的营地里充当辅兵,而缅甸人则格杀勿论。沿途的缅人不是被杀就是逃散,就算他们中有人能逃回后方,他们看到的也只是两千个明军,而见不到高达两万的明军主力。
在第二封国书中,白文选的口气谦卑,还为三个被杀的使者道歉,称他们是不懂礼节自取其祸,并摆出一副讨价还价的样子,称明军愿意考虑首先交换边关,只要八莫的缅甸守军愿意把明军使者护送去瓦城就可以。
见到白文选的这封信后,八莫的缅甸守军更是断定明军乃是一支实力非常有限的偏师。国书倒是被他们送去瓦城,好让莽白君臣安心。之前明军刚刚入侵的时候,八莫可是很紧张地向瓦城告急,要求他们迅速派援兵。而现在八莫的缅兵担忧尽去,据送信的华裔供称,缅兵甚至已经出城,打算在瓦城的援军抵达前就靠自己的力量收复边境各个关隘。
在抵达八莫前,白文选接到前锋的报告,缅甸守军果然又杀光了明军的使者团,再次派华侨给明军这边送首级回来。
“八莫的总兵力有多少,他们派了多少人出城?”白文选询问华侨。
“八莫大概有三千缅兵,这次他们出来了两千。”
“哈哈,我们的先锋就足够了!”白文选放下心来,专心致志地指挥本部收集粮草,运输物资。而邓名统帅的川西军跟在白文选的后面,利用崎岖的山势隐藏着大军的行踪和规模。
正如白文选所料,缅甸的军队遭到明军先锋的伏击,在丽江江边被打得全军覆灭。明军先锋派敢死队化妆成缅甸士兵夺下了八莫的城门,一个突击就把这座重要的据点拿下。
等邓名带领川西军队抵达时,白文选已经完成了对八莫的甄别,城内和周围的数万华裔被赦免,而缅人依旧是一个不留。此战不但全歼八莫的守军,明军还缴获了一些船只和木筏,这样沿着丽江南下的时候,也就有了一批交通工具。
“莽白派出了三万大军来增援八莫,”白文选向邓名和狄三喜通报着最新的情报:“得知八莫落入我们手中,瓦城必定大惊。我已经打发一千老弱病残到南面扎营去了,我一会儿也过去,在那边的营地里竖起我的王旗来。”
听说八莫失守后,缅甸就算一开始轻视明军,现在也应该有所警惕了。白文选不想主动去攻击缅甸的军队,而是希望他们前来送死——这些缅甸军队距离瓦城越远,就越容易被明军追杀得片甲不留。
所以白文选打算把骄敌之计进行到底,要是缅甸派来使者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