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事一了,姬凌云下令道:“日后入得越地,不许抢掠,违令着杀。诸位战功,寡人战后自有封赏。”
随后便率军继续南下。
一路上毫无阻碍的到达了会稽,韩庆、项鹰、却跃、王东出来迎接。
姬凌云趁热打铁,当即命取余下仅剩几座的城池,打算一统越境。
同一时刻,姬凌云也暗示韩庆将勾践一门以死于混战为由全部铲除。来到了会稽城中,姬凌云让人带上了符央。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十六章 既往不咎
王宫殿大厅!
姬凌云同符央相互对视,久久无语。此刻符央以无惜日神采,略微落魄的立在堂上。
姬凌云不知从何说起,长叹了口气道:“范蠡已经服毒自尽,不出一月,越国全境将都是我吴国的领土。”
符央淡然道:“自从被却将军软禁,在下就以料到今日。范师兄独木,怎能支天。”
姬凌云讶道:“范蠡是你师兄?”
符央点了点头。
姬凌云沉声道:“我待你不薄,你如此陷我与死地,难道就是因为范是你师兄吗?”
符央沉默了会儿答道:“各为其主,在我见大王之前已经答应了师兄加入越国。为越抗吴,本职所在。”
“你说谎。”姬凌云一语就点破了符央的谎话道:“你真正是原因是因为——郑王妃吧?”
符央浑身剧震苦笑道:“原来大王知道,自从郑姑娘救我的那一刹那,我便为她风采所迷,她是唯一让符某心动的绝代佳人。可是……”符央愁然长叹:“只是郑姑娘心中只有大王一个,同她攀谈,有意无意她都会露出对大王爱慕。更称大王为天下最有本领的人。符某自认才学过人,不输于任何人,听郑姑娘如此称赞心中大为不服。与郑姑娘分开后,回到府中正遇范师兄求我出仕越国。符某原本一心想拜求明主,一长毕生才华。但却因私心作祟,产生同大王一较高下的想法,荒谬的加入了越国。我同范师兄一起策划了此次计划。想不到却成全了大王。”
姬凌云听到符央最后一句。在心底笑了出来。确实,如果没有符央,他恐怕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将越国推向灭亡。
符央奇道:“有一事符某不吐不快。大王是如何看透符某地。符某自认为没有出任何差错,况且我都在太湖练兵,我们相见不过几次而已。”
姬凌云直言道:“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便发觉你另有所图。至于如何看出,其实不难。据王妃之言,她们将你安置在九江城后。坐船顺流而上至宜城附近,再改道北行。她们路上并未耽搁行程,而你却以带伤之身后来居上。这本算不上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但是郑旦身旁多了一些异常出众地男子,早已将郑旦视为禁脔的我,自是不容他人染指,也就多注意了一下。你故意装做不知道郑旦的真正身份,却跟她同路而行。如此只有两种可能:一、你知道郑旦的真实身份。二、你并不在意郑旦的目的地是哪里。后来。我问了一问郑旦,从她口中得知你经常问她一些奇怪地问题。以你的才智肯定不会问一些无聊的问题,郑旦心中藏不住事情,只怕她以将自己的行踪和一切在不知不觉中被你打探出来了吧?如此多疑点。足见你令怀鬼胎。”
姬凌云继续道:“你手中有我的求才信,却要跟郑旦走在一起。也足见你的目的为何。”
符央呆了半响叹道:“我只想每天都够见到她,却不料成了我的致命漏洞。”他突然颤声道:“你既然早就发觉我另有所图,为什么还让我统领水军?”
姬凌云“哈哈”笑道:“这个问题当日伍相国也问过我,我是这么回答他地。‘用人之道,就在于尽人之贤愚皆能为我所用。求得其长处而又必定会发挥其长处,根据其短处而特意适应其短处。这样使人尽其才,方能取长补短。不能用其忠,但可以借助其智。’”
“不能用其忠,但可以借助其智……哈哈……”符央悲哀的笑道:“原来如此,我符央妄想与大王争雄,实在幼稚之极,落得如此下场也是自讨苦受。”
符央此刻对姬凌云是心服口服,从一开始,他就一败涂地。姬凌云之所以用他,是因为他会练兵,姬凌云借助他的才干为自己练兵。然后用他练出的精锐水师,一举击溃了越国地水师。如此用人之法,只怕是前无古人,无人可比。
符央诚恳道:“能败在王子之手,符央此身无憾。只是希望大王切勿伤害符某家人,在下感激不尽。”
姬凌云突然道:“我有说过要杀你吗?你的梦想应该是拜得明主,练就一支无敌于天下地水军吧?就这样放弃了?”
符央惊讶的看着姬凌云。
姬凌云正色道:“我可以对于前事既往不咎,但你必须一心忠于我。为我打造出一支无敌水师。”
杀不杀符央,姬凌云心中早已有了定论。到底是杀他得利多还是不杀他得利多,这个问题他跟姜良讨论过。
两人一致认为不杀符央得利多。
符央训练水军不过一年,但在一年中吴国水军的战力几乎上升了一半。如此成效,当世恐怕除了符央这位精于水上的奇才外,世上难以在找出第二个。
吴国想要一统天下,必须发挥吴国的优势。吴越两地最大的优势就是水战,一支无敌的水军必不可少。
不能说吴国离不开符央,但此刻吴国确实需要符央。
况且符央并未干出不可原谅的事情,相反此次破越,他还可以算的上是第一功臣。
符央惊诧道:“难道大王不责怪符某的非份之想?”
姬凌云笑道:“这男女之间的情爱哪里算的是非份之想,喜欢一人并不是错。只要把握分寸,并不算罪。”对于这点,作凌云还是相当开明的。
符央长叹道:“大王胸襟较之齐桓公由要胜上三分,符央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力。”
此时此刻,符央更是打心底的佩服起姬凌云来,此生拜得真主,纵是粉身碎骨也了无遗憾。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十七章 以身试法
个月后,吴国大军扫平了越地将领土扩大到了越国最城,直接与南夷百越接轨。
此刻,越国真真正正的宣告灭亡。
此消息传开,天下大震。
“江东威龙”之名,再次传遍大周个个诸侯之国。齐国、楚国、晋国等国相继震动,风头一时无两。
姬凌云为了安定越国居民,并未率军回国都,而是在会稽呆了下来,同时也将会稽王宫改建成了吴王行宫,并召集吴国各个大夫级别的官员来会稽商议政事。
这天,对于吴国来说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在会稽吴王行宫召开。
参加此次会议的都是吴国的栋梁,共有八人,分别是:伍子胥、孙武子、姜良、管、韩庆、默子溪、渊、干傅。
其中渊、干傅乃越国旧臣,他们都是勾践时期越国著名的地方官员,政绩斐然。但因百姓出身,被掌握越国军政的各大世家打压。心灰意冷之下,他们弃官反乡。
姬凌云听过他们的事迹,将他们招来,予以重任。
姬凌云见渊、干傅跪坐不安的立于众臣最下方,笑着对他们道:“两位大夫不必紧张,我们都是人不会吃了你们的。”
众人“哈哈
。|份紧张。
姬凌云表情变的严肃沉声道:“父王此生宏愿便是饮马黄河,称霸诸侯。寡人也以此为毕生目标,但吴国此刻尚且无法跟晋国争风。是以。寡人决定以养精蓄锐。恢复国力为我国当前首要大事。此次会议正是以此为主题,诸位可畅所欲言。无论中不中听,是对是错都可以说出来。”
虽然一统才是姬凌云真正的目地。但此刻说一统还早了一些,一旦传开吴国必将成为众矢之地。因此,目前姬凌云都以称霸为由全力发展吴国。
'=。大起来,首要之事,便是善待越国百姓。使得越国百姓忘记亡国之痛,接受自己新的身份。”这一番话。他是顶着压力说出来的。越国同吴国世代仇恨,很难化解。而他又是越人,万一引起误会,他地处境将非常危险。
显然,他的顾虑是多余的。
伍子胥首先给了他有利的支持,笑道:“大夫此言同管大夫的政策的富民强国政策一致。我吴国要想真地称霸,必须上下一心,消除吴越之间的隔阂。令江南一地皆是吴民。”
姬凌云听后暗赞:自己因为知道历史才明白融和才是解决吴越一事情的根本,可渊、伍子胥却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了这个结论。
其他众人也点头称是,并无任何异议。
姬凌云点头道:“寡人也认为此法可行,但具体行动起来却困难重重。”
姜良道:“首先在城中各处粘贴榜文。将大王吴越平等一事传扬出去,删去越国所有令法。然后在附加以我吴国令法,让越国百姓享受一切吴国待遇。如此可表示大王对吴越百姓一视同仁的决心。”
话夹一打开,众人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
干傅道:“一年前,伍相国取走了越国国库所有的钱财,导致越国不得不加重赋税。越国百姓表面依从,但心底却并不乐意。大王可以有此次入手,减轻越国赋税,将吴、越赋税一致。如此,越国百姓表面或许不做什么,但心底却一定会对大王有所改观。”
管道:“微臣先祖有两句话,其一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其二道‘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这饥荒的战乱年代,只要大王能管百姓温饱,则能够得到百姓地爱戴。”
默子溪在众人中是最无学问的一个,他道:“我不懂什么道理,但管大人的话却说道我心坎里去了。我当百姓的时候,别无所求,就是养家糊口,传递香火,仅此足矣。我相信大多数地百姓都同我一个想法。”
“发展生产,稳定民心,吴国殷实富足,才能称霸诸侯。”总结了众人的看法,姬凌云一作了一个总结。
吴越融和是吴国强盛地第一步,对于吴国目前的处境来说以是事在必行。
姬凌云等人信心十足在在会稽大势干了起来。
越地位于后世的浙江境内,这里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盛产农业风水宝地,蚕丝、柑橘、竹制品也是这里的特产。
姬凌云让默子溪越地寻找一处最适合耕种庄稼的土地,默子溪经过百般挑选终于将目标定在了槜李县。
这槜李县便是后世的嘉兴,也称禾兴,是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姬凌云大喜在南湖附近的开垦了万顷田地。
可惜的是越国对姬凌云的安排是逆来顺受,既不反抗,也提不起精神。对于吴国,他们在心底始终存有一丝忌惮。
这天,伍子胥同孙武子一起乔装走在大街之上,四周冷冷清清战乱后的荒凉,尽显无疑。偶有几声犬吠,在空寂街道里响起,也是那般苍凉。哪里还有半点新的气象。
伍子胥长叹道:“原来融合并不见得比征服容易多少。”
孙武子认同道:“人心最难把握,想要越国百姓归心。若非用一些非常手段,不要三年,恐怕难以生效。尤其是这会稽城中的百姓,他们受越国统治已经有数百年了,突然间换了大王,也难怪会如此。”
“非常手段……”伍子胥在口中默念了一
孙武子点头称善。
两人并行朝着不远冒着青烟的酒馆走去。
偌大一个酒馆,却空空荡荡,只有几个人里头喝酒用餐。人人埋头静吃,一点也没有因有的热闹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