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艺笑了起来。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李世民是想让自己出兵,共同进攻杨元庆,只是
罗艺眉头一挑,故作不解道:“只是我和杨元庆并不相邻,这怎么能共同对付他?很难办啊!”
温大雅之所以被派来,并不是因为他善于谈判,相反,温大雅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书生,不会察言观sè,更不会什么谈判技巧,之所以派他来,是因为他的弟弟温彦博是罗艺手下重臣。
温大雅没有听懂罗艺的言外之意,连忙道:“秦公的意思是希望罗总管能出兵军都陉,进攻雁门郡,从后面拖住杨元庆。”
温彦博比他兄长懂那么一点点,他见兄长连结盟都没有谈,便直接把底细说出来,心中不由大急,想拦已经拦不住了,心中只有叹息。
罗艺是极为狡猾之人,他一步步套出了温大雅的底线,却什么承诺都没有给他,出兵可以,他需要足够的利益。
罗艺叹了口气,“我虽然有心助秦公,但地小兵寡,有心也无力,恐怕让温先生失望了,我今天身体不好,不能久陪贵客,司马,很抱歉了!”
罗艺亲自将温大雅送出了府邸,他返回了书房,儿子罗诚跟过来急道:“父亲,李世民明显是想利用我们。”
罗艺笑了笑,“这没什么,彼此利用罢了,其实我也希望李渊将杨元庆拖在河东,无力进攻河北。”
罗诚这才明白父亲的深思,他想了想又道:“父亲把温大雅打发走,是想坐地起价,可是孩儿怎么也想不通,父亲能得到什么?钱粮也过不来。”
罗艺呵呵笑道:“你的头脑就是反应不过来,我要钱粮做什么?我要的是名份,我要把幽州献给李渊,条件是封我为北平王,依然出任幽州总管,明白吗?”
罗诚愕然,“父亲是想投降李渊?”
“不可以吗?”罗艺眯眼笑道。
“可以是可以,只是孩儿不明白为什么?”
罗艺狡黠一笑,“如果一个河东还钓不住李渊的心,那再加一个幽州如何?两块大肥肉摆在这里,他能不和杨元庆拼命吗?”
【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西路使者
原创丰州隋军和唐军的对峙已经延续了整整十天,双方都各自在调兵遣将,丰州军已经稳步夺取了龙泉郡和上党郡,降卒都逐渐整编完成,而李世民也在积极备战,他将南部各郡士兵全部集中临汾县,使他的兵力达到近九万人,粮草也从河东郡运到了临汾城原创首发'
杨元庆的中军大帐设在西河郡的灵石县,距离霍邑县约八十里,从这里向东可去上党郡,向西可去龙泉郡,交通十分便利。
在对峙的十天内,杨元庆基本上都留在灵石县,太原城则交给杨思恩和杜如晦镇守,这天下午,李靖从上党郡赶到了灵石县。
中军大帐内,徐世绩和杜如晦已经先到了,正和杨元庆商谈着什么,徐世绩投靠杨元庆的时间并不长,他却出人意料地被杨元庆任命为西路军主将,这令很多人都大感惊讶,包括徐世绩本人,他也意想不到自己能这么快被重用,他心中既感到压力,同时也充满了感激,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但徐世绩并不是一个xìng格外向之人,他将内心的一份感激压在心中,没有表现出来。
“程咬金现在怎么样?”杨元庆微微笑问他道。
程咬金这次也在徐世绩手下为第二副将,说到程咬金,徐世绩忍不住笑道:“他这几天有些心事重重。”
“为什么?”杨元庆好奇地问,程咬金一向吃得好,睡得好,怎么会心事重重,这倒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也问过他原因,他死也不肯说,后来有一天他说梦话,被人听到了,我们才知道是什么缘故让他心事重重。”
“他说什么梦话了?”这一次连杜如晦也好奇了。
徐世绩摇摇头笑道:“说起来令人哭笑不得,他在梦中大喊:‘贼婆娘,你敢杀我老娘。抢我的钱财?’我们这才明白,他因为把钱财都交给了妻子,又担心妻子卷起家财跑掉,所以他心事很重。”
杨元庆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也听说程咬金头脑发热,把所有钱财都交给了新婚妻子,估计心中又有点后悔。
不过程咬金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确实有三个宫女在丰州跑掉了。这件事在军中影响比较大。
杜如晦接口道:“我这次来太原。带来很多丰州军将士的家信,但程将军的老母和妻子在灵武郡,所以没有他的家信。会不会是这件事让他有了担忧。”
“或许是这样!”
杨元庆脸上的笑容消失,变得有些有些严肃起来,“今天是因为我问到了程咬金。才知道他为家中之事担忧,我想还有很多将士应该也和他一样,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必要加快速度把一些重要将领的家眷搬到太原城,解决将士们的后顾之忧,以后陆陆续续将士兵的家眷全部都迁来河东,这件事要尽快落实了。”
杨元庆看了杜如晦一眼,“长史先做前期准备吧!等崔君素来到太原,就立刻着手实施。”
杜如晦默默点头。按照他们的战略部署,在夺取太原后,就要逐渐将他们的根基从丰州转到河东,包括人口、资源、钱粮,淡化丰州的影响,这件事确实要开始着手了。
这时,有士兵在帐门口报告:“李司马来了!”
只见李靖匆匆走进大帐。他见杜如晦和徐世绩都到了,不由歉然笑道:“我来晚了,让大家久等。”
“司马来得正好!”
杨元庆站起身笑道:“既然司马已经赶到,我们就开始吧!”
四人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杨元庆拾起木杆对三人道:“这次请大家过来是想商量一下我们下一步的行动。从我最近的得到的情报来看,河东各郡的兵力都已经集中在临汾县。我觉得对方有两个意图,一个是想和我们决战,另一个意图则相反,李世民是想撤离河东,或者两者皆有,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
杨元庆看了一眼徐世绩,见他沉思不语,杨元庆对他也多少有了一点了解,他一般都有想法,但很谨慎,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徐将军,你先说说吧!”
徐世绩轻轻咬了一下嘴唇,不急不缓道:“我觉得他们内部可能意见不一,李世民是想撤回关中,但李渊未必同意,所以这十天对峙,他们内部应该也在争论,至于军粮源源不断从河东郡运来临汾县,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进行大战准备,但我觉得这是李世民造的一个假象,让我们误以为他是想进行大战,其实我们可以试探sāo扰一下他的粮车,便可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杨元庆点点头,“sāo扰粮车我赞成,具体方案你们自己安排,不用向我请示。”
杨元庆目光又转向李靖,“李司马呢?”
李靖也拾起一根木杆,他却指向了幽州,“我这段时间在考虑李世民和罗艺结盟的可能,其实我一直在怀疑罗艺参与河东争夺的可能,不久前我派人去军都陉探查,发现罗艺在军都陉部署了一万余人,如果李世民和罗艺达成妥协,罗艺很可能会出兵雁门郡,从后面牵制我们,而我们在马邑、雁门和楼烦三郡的总兵力才九千余人,另外魏刀儿在井陉东面的土门关屯兵两万人,在河东之战开始之前那边只有三千人,我们也要防备魏刀儿趁火打劫,现在我们的总兵力是十二万,如果考虑到对罗艺和魏刀儿的防御以及太原城的驻守,那么对战李世民,我们实际上只有八万人,而且还分为东中西三线,这样兵力是不是太过于分散,而会被对方各个击破?”
杨元庆沉思片刻又问他,“你的意见是三军合一?”
“三军合一倒不必,我建议上党郡可以不管,我的军队撤回,徐将军的西路保留两万军,撤回一万军,这种主力可达六万人左右,如果李世民要和我们正面决战,徐将军的军队便可绕道南面,进攻他的后路,不知总管以为如何?”
杨元庆又看了看杜如晦和徐世绩,征求他们二人的意见,杜如晦和徐世绩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靖的方案。
“好吧!这方案我也赞成,撤回东路军,将三路军改为两路军,徐将军那边撤回一万军,就让程咬金撤回来。”
三人商议决定了合并方案,这时,杜如晦道:“其实我认为李渊的态度最为重要,现在李渊四面作战,关中必然空虚,我建议我们可以派兵将关中施压,逼迫李渊放弃河东。”
杨元庆微微一笑道:“这个策略在进攻太原之前我便想到了,而且我已着手实施,估计很快就会有效果,大家拭目以待吧!”
三人皆惊愕地望着杨元庆,杨元庆实施了什么手段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时,李靖忽然想起一事,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谢思礼了。
在李渊和李轨两支军队的联合夹攻下,薛举一连三次大败,损兵过半,丢掉了天水、陇西、金城等郡,被迫撤兵到枹罕郡,李渊手下大将窦抗率三万军屯兵陇西郡,李轨亲率四万军屯兵金城郡,从正东和东北两个方向威胁薛举,而李轨又派其弟李懋率军三万军从大斗拔谷进入了西平郡,直接威胁薛举后方。
此时薛举兵力不足五万,辎重粮草大半丢失,面临三方十万大军的夹攻压力,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薛举每天借酒浇愁,心中极为苦闷。
这天下午,薛举一个坐在帐中喝闷酒,两名女jì一左一右陪他,给他斟酒夹菜,刚喝了十几杯,薛举便有了七分醉意,一拍桌子骂道:“怎么没有好的下酒菜!”
一名女jì战战兢兢道:“陛下想要什么下酒菜,我去让士兵准备。”
薛举斜睨她一眼笑道:“我想要李渊的人头来下酒,你能替我准备吗?”
“陛下,那不可能!”
“我知道不可能,但我就想要人头下酒,他一把伸手揪住了女人的头发,拔出剑冷笑道:“没有李渊的人头,用你的人头也可以。”
女jì吓得瘫倒,另一人大哭着爬起就逃,薛举刚要挥剑剁下,这时帐外传来侍卫的禀报,“陛下,谢先生来了,说有紧急大事和陛下商量。”
薛举一怔,停住了剑,“哪个谢先生?”
“就是上次杨元庆派来的使者谢先生。”
薛举大喜,酒意顿消,他也顾不得杀女人,一脚将她们踢开,连声道:“速请他进来!”
此时杨元庆已成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片刻谢思礼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丰州杨总管使者谢思礼参见皇帝陛下。”
“先生免礼,快快请坐下!”
薛举有些手忙脚乱地请谢思礼坐下,他已经没有了第一次会见谢思礼时的傲慢。
谢思礼坐了下来,笑道:“陛下现在好像遇到了麻烦?”
“不是麻烦!”
或许是喝了酒的缘故,薛举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他连连摇头,“我们马上要死了,杨总管能否救我一命?”
谢思礼见他坦诚,没有一丝试探之意,便知道他确实是内心惶恐,便点点头道:“如果陛下肯配合丰州军,我们可以助陛下一臂之力。”
【周末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权贵施压
原创为了配合河东战局,灵武郡两万骑兵在太守杨玄奖的率领下,从黄河西岸沿贺南山大举南下,发动了进攻武威攻势,两万军杀进武威郡,兵临武威城下,此时,李轨大军正全力攻打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