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因为帝国的官员制度决定的,事实上,张思远在广汉县私自执行这样一套在不违反帝国法律的前提下,缓解当地矛盾的新方法,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斥责以及帝国高层的反对。
在高层的贵族们看来,这或许不过就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在现实面前的挣扎而已,帝国每一年,在无数的郡县中,都发生着类似的年轻官员实验自己理想的新政,在朝的内阁成员中,凡是从地方上一脚一脚走到中央的大佬们,年轻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他们绝对不会对一个和他们有相同想法的年轻人有太多的奇责,只要不触及贵族们的利益,只要不出乱子,就绝对不会有人弹劾。
这便是大汉,有些自由却又陷在迷茫中的大汉,思想与理念,历史上从未如此兴盛过,即使是战国时期,那也不过是思想的一个萌芽期,真正的兴盛还是在现在。
写完这封信,已是正午时分,李云用火漆封好,将之交给辽东专门负责往各地送信的驿差,事实上,这件事交给别人去做,远比李云自己要做要好的多,最起码不会有人就此大做文章,在道德的高度进行驳斥和弹劾。
匆匆吃过午饭,李云一如既往的去兵器库以及军营中视察,一见李云,尉丞钱彬就,开始大倒苦水,因为管理兵器库的他实在是太辛苦了,目前辽东城的兵器库中已陆陆续续的堆积了大量帝国国库中运来的淘汰掉的春铜兵器,凡剑,戈,矛等兵器至少十余万件,甚至还有一些老化的弩。
这些全部都是按照孝景皇帝与月氏之间的协议运送到辽东准备交易的武器,本来帝国是想从月氏人身上狠狠的敲上一笔。
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整二年就快过去了,月氏人却迟迟没有来交易,而草原上由于战争的复杂,所以消息的来源也变得混乱起来。
从高句丽方面传回的信息显示,草原上的情报再也不会如以前那样准确了,现在李云连军臣是否真的死了,都一直处于怀疑中。
这个怀疑一直影响着目前辽东的战争准备情况,假如军臣真的身死,那么去年遭到惨败的伊稚邪就肯定有了喘息的机会,无论谁上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绝不是讨伐伊稚邪,而是稳定内部,整合各派势力,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而现在已是临近冬天,无论是后勤还是骑兵们的战斗力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大规模的战争,势必将不可能进行。
这两个条件同时存在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伊稚邪只要撑过这个冬天,他就将度过他最难过的时期,重新拥有问鼎单于宝座的实力。
卷六 辉煌
第三十三节 大连港
事实上,堆积了这许久的兵器,也令李云很不爽,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军火贩子,可是他策动着达成的第一批大规模军火售卖协议,却不得不面临买家迟迟不来交易的尴尬局面。
大汉国的传统以诚信闻名,不管是是在商业上,还是政治上,一个丧失了诚信的人,是无法得到他人尊重的。
所以即使月氏人不来交易,这批军火也一件都不能动。
这无疑令李云难受至极,要知道这一两个月,他派亲汉的高句丽部落打着走私商人的旗子,用一些老旧的青铜兵器,与鲜卑,乌恒两族大做买卖,月交易的兵器数目就达到了数千件,换回奴隶三千多,牲畜二千多头,极大的促进了辽东经济的发展。
而且看样子,一个月几千件兵器,远远不能满足交战双方的胃口,据跟随高句丽人一起交易的辽东官员回报,甚至有匈奴大贵族亲自出席了交易仪式,看样子,战争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实力,等待来年的决战。
而这些青铜兵器,却无疑是草原上最犀利的武器,双方似乎都明白,幕后真正的交易黑手是汉人,但是由于冬天的来临,他们根本没时间讹诈,现在每一秒钟的整合和积蓄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都无比重要。
因此双方都提出了全面垄断军火售卖的建议,为此开出的价格,令李云难以拒绝。好在高句丽人够狡猾,只答应双方提高交易武器的数量和种类,避而不谈其他的事情。
随着高句丽人实力的膨胀,其新进加入的部落也出现了巨大地武器缺口。对比其他部落的青铜兵器,那些刚从匈奴地区迁徙过来的部族的兵器,无疑显得相当原始以及落后。
几经辗转,这些部落自然也就都知道了这些锋利的兵器来自哪里,价格多少,于是他们也纷纷加入到大汉国淘汰军火购买者的行列。大量帝国库存地兵器不断从各地运来,又不断的从辽东买往草原上,大汉国积极的帮助着草原上各大小部落实现武器青铜化:
仅九。十两个月。辽东城一共向草原上地各个部落出售了一万四千把青铜剑,两万支戈以及三万块盾牌,其余零散兵器万余。
这些兵器换回了优质战马三千匹,注意,这些可不是普通地战马,而是重装骑兵的专用战马,它们都是匈奴人世代驯养和选种精心培育出来的,在大汉国属于极少见到的优质良马。
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居然还有纯种的蒙古马。公母都有,这可把李云乐坏了。蒙古马虽然看上去有些矮小。也没有其他战马那么的好看,但是它可是非常的耐骑。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蒙古马的耐力远超其他马种,是非常优良地轻骑兵用马。
可笑的却是,匈奴人似乎看不起这些矮小地战马,将它们当成赠品送了过来,看样子,即使是大草原地主人,也并不见得对自己草原上的东西了解通彻。
李云自也乐得多了一个好马种,立刻就令人好生照看那几批蒙古马,准备着专门开一个马场用来驯养和培育蒙古马。
除却战马,尚还换来了奴隶四千多人,牛羊万余头,得了这些物资,李云将奴隶派去开垦土地,牛羊转手卖给了商人,换来了重新铸造相同数量清铜兵器地财富。
这个军火贩卖的生意,确实是暴利,只是很可惜啊,由于运输方面的问题,帝国各地囤积的大量老旧兵器不能及时的运送过来,而目前辽东堆积在仓库中的兵器,|Qī…shu…ωang|却又由于诚信的原因,而不能动用太多,否则到时候月氏人上门了,却没有兵器交易,那岂非是彻底的丢了面子。
针对目前辽东道路严重限制贸易的问题,李云不得不将眼光投向海洋。
虽然说目前帝国的远洋航海技术以及造船技术相对余其他科技,可说是相当的落后,但是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便是水军已经出现了标准的战船以及运载量达到数千斛的大船,楼船技术也已经得到普及。
由于调来辽东的军人大都是淮南人,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小在江边长大,甚至还有不少本身就是水军士兵,熟悉操纵船舶,唯一欠缺的便是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航运。
但是这个并不是问题,在秦代,就已有徐福出海的历史,这充分证明了目前的船舶可有效的在海洋行驶,并具备了初步的抗风浪能力。
海洋,是帝国的未来,这一点李云始终保持着基本的认识,虽然到目前为止,帝国的主要威胁以及战争将发生在陆地上。
但是毋庸质疑,一个强盛的帝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维持自己的海洋权益。
而且目前来说,辽东的收支基本平衡,也有充足的免费劳动力,再加上帝国中央的财政拨款,足够支持李云的海军建设计划了。
建设一支拥有庞大的海军,意义是深远的,首先,海船注定了它拥有庞大的运输能力,帝国的兵力可有效的沿海洋迅速的投入到战争的中心点。
譬如辽东,譬如百越,又譬如南越,象郡等热点地区,海军都拥有着强大的优势。
想干便干,趁着冬季,辽东土地结冻的时机,李云点起七千多名奴隶,带上熟悉造船的千余名淮南国士兵,冒着严寒,来到了一个他早已选定的港口。
这个港口在现代相当的有名,属于世界级的深海港,甚至可以停泊庞大的航空母舰,但是在现在,这个港口却是被沼泽和山林围困,方圆数十里内只有一两个村庄,人口不到千余。
也幸亏是这样。由于很少有人类的活动,所以山林中满是百年以上的巨树,辽东地区的气候注定了这些树木的主干都相当地结实,是难得的造船良材。
尽管李云目前发动的奴隶数量达到了七千人,且具都是身体强壮的曹年奴隶,但是面对这个荒凉的港口。这点人力要想在这个冬天结束前将这个港口的周围平整干净,并建设出一个拥有造船能力地港口,无疑还是有些困难的。
没办法。李云只得将主意打到拥有大量奴隶达到奴隶的朝鲜三国身上。事实上被驻了军地国家,毫无尊严和主权可言。
刚得到辽东方面地命令,三国就争先恐后的派出了奴隶,前来助阵,而且还不要半分工钱,生怕因此惹恼了拥有强大实力的邻居和保护国。
李云自然不会客气,收下三国派来的万余名精壮奴隶,便立刻加快了工程进度,更从辽东调来熟练的水泥烧制工人。开设了几个水泥作坊,打算在这个港口附近初步建成一个拥有简单防御的城市。当然这个城市是建来专门给驻地海军居住的。
在海洋贸易没有得到兴盛之前。这个城市的主要居住将会是军人,而不是平民。
当然这也不是说。在目前的形势下,海洋贸易就没有半点利益可图,至少船队可沿着海岸线,航行到身毒,甚至安息等地,帝国地丝绸,玻璃以及陶瓷相信会成为这些国家贵族争相购买的奢侈品。
同时身毒廉价地黄金,白银,安息地象牙,甚至大象,钻石以及奴隶,将为帝国经济注入足够的活力。
要知道目前大汉国金银兑换比例为一比三,在更远一些地战国时期,黄金对白银的比例甚至达到了骇然听闻的四比一,金比银贱这个历史是确实存在的。
很难想象,一个封建社会黄金居然比白银廉价,即使目前的一比三的兑换比例也是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但是据李云所知,在安息和身毒等国,白银相当廉价,用帝国的黄金去哪里,足以换回帝国所需要的大量白银,仅仅用黄金去交换白银,就足可产生巨大的利润。
伟大的革命导师教育李云,资本主义只需要有百分三百的利润,就足以令他们铤而走险,不畏惧这世界的一切危险,哪怕是死亡。更何况远洋贸易的利润少说也在百分三千以上,李云相信,帝国未来的远洋贸易将是一片光明。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未雨绸缪,先建立一支强大的护航舰队,绝对可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帝国的贸易路线。
一想到未来那滚滚而来的巨大财富,李云就格外的有干劲,不仅仅在这港口附近派驻了一支万人的规模的军队,准备让他们熟悉熟悉海洋的风浪,从中选拔出优秀的水手,更积极组织人手砍伐树木,为造船厂准备足够的原料。
整整一个冬天,李云忘记了匈奴内战,忘记了自己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进行的贩奴贸易,更忘记了军火买卖,将所有的这些事情,全部交给钱彬和谭铭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也交给卫青和高远主持,自己一心扑在了海军的基础建设上。
从帝国的各个主要水师中调来楼船的图纸,积极改进其设计图,仿照后世海洋船舶,特别是宋朝的海船,设计全新的水密封双重船体结构,这些事情都足以调动李云的积极性。
终于在十一月底之前,一个全新的深海港建设落成,这个港口被李云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