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荷让他赞的有些脸红,但也认为自己的本事比那个孙仲谋要大那么一点点。
李世民来回走了两步,道:“贤婿啊!你又为我大唐立下一大功了!”他神色激动,眼前已经出现了一副绚丽的蓝图。
他想着开拓西域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借口。就如杜荷想的那样,西域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唐不动,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够跟唐朝和平共处,进进贡,有命令的时候,办得到的就办,办不到的阳奉阴违一下。反正相隔千里,大唐还真能追究他们的过失不成?可大唐一但动了起来,在唇亡齿寒之下,西域的那些国家难免会凝聚在一起。以大唐目前的经济情况,可以适当的打一些战役,但支持不住汉武帝、隋炀帝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征伐。大唐不惧与西域为敌,但也不得不为百姓的民生考虑。
这也是李唐最悲剧的事情,李唐有开拓进取的帝王,也有开拓进取的军事实力。更有开拓进取的名将谋臣,但却独独没有开拓进取的经济力量。正应了一句话,乱后而治,大乱后若不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实在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李唐就处在这一情况下!
恰恰杜荷这一计策正好给了他们李唐一个进击西域的借口,一个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借口:我李唐不想与西域为敌,但高昌先欺负到头上来了,却也不能放任不管。
只要能够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安排大唐军队在都护府驻扎,这对于西域诸族部落来说将是最有利的威慑。他们大唐也能够更好的掌握丝绸之路这条经济命脉。
杜荷这一计策虽简单,但却给李唐制霸西域的计划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李世民本就是难得的明君圣主,立刻意识到杜荷这一计的妙用,这一计给李唐王朝带来的好处,心思也完全转动了起来。各种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攻取高昌的计划方案已经在他的脑海中不停的转动,渐渐的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绪。
李世民脸上的愁容完全消散,心情舒畅,大笑道:“这几日朕心情不好,胃口极差。而今大事底定,有了小酢几杯的雅兴。贤婿不妨留下。陪朕喝上几杯!”
杜荷也不拒绝,只是道:“岳父大人所求,小婿自然从命。但长乐在家中等候,还望您派人吱会一声。”这一个多月里,长乐天天晚上都等他一起用膳。有时候事务繁重,难免耽搁时间,但长乐依旧如故。看的他好是心疼,也多次劝说,但长乐却道:“等杜郎回府一同用膳也是一种幸福呢!”杜荷听了更是感动,从那时起,若不是真有要事,他都会尽早的赶回家,有时要与朋友外头吃饭,也会事先让人通知,以免长乐久等。
这虽是小事,但却很有夫妻间温馨的感觉。
李世民略微怔了怔,在这男尊女卑的世界里,想不到杜荷有这种想法,也是大笑:“应该的,应该的,贤婿如此爱护长乐,足以证明朕眼光不差,没有看错人!”
杜荷不以为意的笑了一笑,他虽以融入大唐,但骨子里还是存有一些二十一世纪人的思想,对于自己的老婆自然有着异于他人疼爱之情。
李世民让人去驸马府吱会长乐一声,拉着杜荷对饮聊天,同时还问起了即将到来的战争,问他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杜荷喝了杯酒。夹了几口菜,沉吟片刻道:“仅仅是高昌,小婿认为不足以为惧。不说派兵部尚书侯大人、左威卫大将军李大人,即便派小婿去,小婿也有信心攻下高昌一地,但在西域诸国中,西突厥对我大唐依旧保持一定的敌意。我军攻伐高昌,出师有名,只要大张旗鼓,道明缘由,相信各国不敢干涉,但西突厥却不能不在意。西突厥一直是西域霸主,作为西域最强的势力,他们一直打着一统西域与我大唐为敌的心思。所以他们必然不会让我们涉足西域这块地方的!我大唐若出兵攻打高昌,其他一切都不足虑。唯有西突厥却不得不防!”
李世民眼中一亮,赞许笑道:“难得你看穿这点,朕也深感欣慰!你说的不错,这取高昌之战,其实是我大唐与西突厥的战争。西突厥号称西域最强,朕就是要将这最强的打倒,成为最强。到时候,西域诸部自然不敢放肆了。”
李世民续问道:“若面对突厥大军,你又应该如何敌对?”
杜荷答道:“这不好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上只有活战术,没有死办法。若小婿遇上了西突厥人,第一步会立于不败之地。我大唐兵甲利于他们,兵卒也不输于他们,弓弩箭更是稳占优势,唯一不占优势的只有地利环境。所以只要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就奈何不得我们。更何况敌人虽是西突厥,目的却是高昌,只要我们步步为营的向高昌逼近。也不怕他们不来与我军对战。”
李世民似乎有心考验杜荷,问题总围在西域上转。
杜荷也因对有方,不负重望,唯有个别地方因为实在不熟悉哪里的地势环境答不出来。这个时候,李世民就会耐心的他讲解一下关于西域的情况,已经一些注意事项。
杜荷心知李世民不会无故跟自己说这些,听的非常仔细。在交谈中,杜荷发现,李世民对于西域的一切动向,以及各国的兵力分布,了如指掌,正如他想象中的一般,李世民的目光早已深入了西域一地。
两人聊到了半宿,方才停歇,离别时李世民由特地让人送了十余本关系西域的书籍给杜荷,让他好好翻翻。
见杜荷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李世民露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问道:“国洪,朕让你查的东西,你查的怎么样了?那新安令刘仁轨在新安有什么举动!”
李国洪道:“回陛下,那刘仁轨还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才,他在位不过大半年,但新安县已经让他治理的有井井有条了。”
李世民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在当初见面的时候,他已经看出这个刘仁轨是可造之材。
李世民仰望着夜空,看着夜空,繁星点点,宇宙的广阔预示着人类的渺小,冷哼道:“麴文泰、李复成,但凡阻朕大业者,朕决不手软。”
**********
杜荷踏着夜色回到了驸马府,将书本让家丁拿着,大步走向大堂,若不出意外,长乐会在大堂里看书等着自己。
当他踏入门槛的第一时间,长乐就发现了他。微笑着起身相迎道:“杜郎回来了?”
“恩!回来了!”杜荷如惯例一样的回了一句话。
“热水以让下人备好,先去洗个澡吧!”长乐伸手接过了他的佩剑,轻柔着说道,目光却注意却落在了家丁捧的几本书上。
杜荷笑道:“这是你父皇送的,都是一些关于高昌、西域的书!”
长乐的俏脸立时惨白,颤声道:“可是有了战事?”
杜荷意外的看了她一眼,这战事才不过刚刚定下,只有自己与李世民知道,她怎么知道的……
长乐让家丁将书放在桌上,让他离去,然后才靠在他的胸膛幽幽道:“这是我父皇的习惯,他每次出征都会先将所有资料收集起来,认真的看,认真的研究,父皇说在打仗的时候,多了解敌人一分,多一分胜算。用你们的话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父皇是不会平白无故的送你这些书的。”
杜荷伸臂将她搂在怀中,闻着她的发香,道:“放心,有这么一个千娇百媚的妻子在家,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长乐点了点头道:“明天去见一见雪雁妹妹吧,这战事一起,你们的婚期恐怕要延后了。”
PS:第一更,还有两更,不食言!
第四章 铁嘴神算
第四章 铁嘴神算
夏天已逝,秋天即来。关中的气候已渐渐的降温,秋高气爽,不在闷热,正是外出郊游的最佳时机。
的达,的达的马蹄声在原野上响起!
两匹马一前一后的快速奔驰,笑语声不断传来。
一个风度翩翩的俊俏公子哥,卓尔不群,潇洒过人,骑着一匹上好的大宛马在前方飞驰,身后已女子也是秀丽貌美,一身红色的便于骑乘的华丽胡服显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正是杜荷与李雪雁两人。
昨夜,听了长乐的话,杜荷也暗自叹气,依照原定计划,在娶长乐后三月,正式开始向李雪雁下聘礼,可如今大战即来,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又岂能轻易错过。可若是暂缓婚约,又怎对得起殷殷期盼的李雪雁。如此想着,难免有些心事重重。
翌日,杜荷抽空去找李雪雁说明缘由,听她意见。
李雪雁却幽怨道:“杜郎将我李雪雁当成什么了人,好男儿志在四方,杜郎有心建功立业,雪雁又岂会因儿女私情来束缚。你我婚事,等你凯旋而归再定不迟。”她本就是大家闺秀出生,自幼习文弄墨,也懂得诸多大道理。平时虽然会使些小性子,但在公私上却分的很细。非但没有生怒,反而劝他不要为自己而挂心。表示会等着他凯旋来取自己。
见李雪雁如此开明,如此的支持自己,杜荷心中自有万般感动,对于她的亏欠之心更重,于是特地请假一天,陪她外出游玩,已做补偿。
李雪雁也是心动,见天气正适合骑马,起了策马飞驰的念头。杜荷对于美人儿的要求自然没有拒绝,而是表现出了舍命陪君子的气势。
两人来到郊外,都忍不住策马飞驰起来,起初还是随意骑乘,但不知不觉渐渐开始比斗嬉戏了起来。
一追一跑,笑声在草原上空回荡。
两人都累了,同时停了下来。
两匹骏马踢踢踏踏的走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看着绿野青山。平畴沃野,都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今天风和日丽,我们这次出来骑马,还真没有选错。”杜荷心情愉快,感受着这凉丝丝的威风,高兴的说着。
“那是!”李雪雁骄傲的仰着头道:“也不看看是谁选的!”看着她那臭屁的模样,杜荷似乎回到了一年前,还在宏文馆学堂的时候,会心的笑了起来。恰好李雪雁也露出了怀念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已胜过千言万语。
两人驰出一程,正行之间,忽听得前面传来厉声呼喝。
杜荷抬头眺望,却见一行十余人正往这里飞驰而来,凝目瞧时,最前面的两人共乘一骑,一男一女,他们衣着怪异,并不是中原人而且神色慌张,不时的往后眺望。后面是一群胡人装束打扮的骑士,一个个都背挂弓箭、腰挂弯刀。凶神恶煞的。
前面那策马男子,骑术极其高明,比之他自己来也不遑多让,控制马匹,往前奔逃,速度极快。但后面毕竟是单人轻骑,双方相距越来越近。过不多时,众胡人骑士便弯弓搭箭,向那青年射去。但听得羽箭破空,呜呜声响。
杜荷瞪直了双眼,在大唐境内,居然有人胆敢在这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这也太不将我大唐放在眼里了吧。
他让李雪雁远远躲开,自己打算迎上去。
李雪雁先一步拉着他道:“万事小心!”
杜荷应了一声,当先冲了过去:“贼子住手,在我大唐境内,休得行凶伤人。”
“杜将军,杜将军救我!”为首的那个青年竟然认出了杜荷,大声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