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烽烟-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可以申请出师考核了,只要“思想政治表现”合格的便能轻松的过关。

回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玩女人。大家相互怂恿之下,还有几个能坚持下来的?

第二天一大早,果然就在大雄宝殿里,达摩院、菩提院、戒律院三堂会审,明面上当然是帮着新入门的弟子鉴定修炼过的内功属性,最适合哪种少林武功,查探别人的内功特性,等同于偷学武功那般都为武家大禁。

在明面上少林寺倒也不强求你一定要参加鉴定,但谁都知道在这种场合下,你拒绝鉴定,不给少林寺的面子不说,还会被打上别有居心的标签,想继续在少林寺混下去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倒是没有一个新入门的俗家弟子拒绝。

探查他人内功特性,少林寺自有它的独到之处,轻车熟路之下,进程就很快了,要不是在过金身上出了点意外的话,多费了一些时间,前后可能都不用一个时辰的时间。

当习惯摆着扑克脸的戒律院首座无嗔,帮过金鉴定内功之时,露出来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一幅不敢相信的样子,再三确认之后,而后惊喜的叫来菩提院首座无色、达摩院首座无欲都来鉴定看看。

最终三人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俗家弟子的练武体质无疑是个百年甚至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奇才。只因为过金的经脉宽拓度远超常人十倍。这自然是螺旋真气扩张经脉的能力了,在配合上郭进奇特的自愈体质的双重作用下的结果。

当然,有先天体质的优势在身,也不等于就是练武的奇才了。但不管怎么说,郭进就此已经进入了少林寺重点观察的对象名单。

鉴定完内功后,最后的一个隐性关卡就算是过了。接下来少林寺就安排了两位半僧人,引领着新入门的俗家弟子参观少林寺。一位是知客僧无相,笑容亲切,待人接物圆通机灵;一位是知藏僧无贪,来自少林寺最另人神往的藏经阁,专司图书管理员一职。

自是有众多的俗家弟子闻名巴结,其人显然不善于交际,手忙脚乱、应对笨拙,只会嘿嘿回笑,言语吱唔;至于那半个僧人,就是个紧跟在无贪左右的小和尚,六、七岁的模样,长得忠厚老实,对无贪极为依恋,师徒情深,元贪向众人介绍着总是爱跟缠的小徒弟,亦是一脸的疼爱温柔。

小和尚法号觉远,是无贪几年前去五台山参加交流法会的时候,正值黄河灾讯,流民死伤无数,觉远便是亲人尽失后被遗弃的一员婴孩,当时他还染上了疫疾,奄奄一息,却是让不过是尽点心力、但听天命的无贪幸运救了回来。

其他人听过觉远后浑不在意,看他那“傻头傻脑”的摸样,出于是无贪的爱徒,奉承两句也就算了,可却不见反应,也就无趣于多行讨好了。过金前世记忆中的觉远的大名如雷贯耳,他自是留上了心。

少林三十六房、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圆寂塔林。一说起景观人文,无贪浑似换了一个人,侃侃而谈、旁征博引,眼放精光,自信恢宠,尽显知藏僧长年埋首书卷的渊博知识。一大圈逛下来,就算是成人也会体力透支。

小觉远就更不用说了,刚走完三十六房,脚步便有些踉跄了,虽说还有无贪拉携着,还暗地里输送真气助他恢复体力,但这却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于是他就劝觉远早先回厢房休息,而觉远却是神色坚定,寸步不离,无贪正犹豫着背上爱徒,会不会失礼让旁人见怪呢。

过金一直都在分心关察着觉远,见机就是一马当先,俯身硬背起了小觉远。他也不理无贪的错愕,就一连声的催促着兴致勃勃的众人继续前行。语言不太利唆的无贪,自是没办法让郭进放下觉远,至于觉远小和尚,以他的力道,哪里挣扎得脱郭进的背扶啊。

无贪见说不过郭进,也只能满是感激地默许郭进的行为了,身上的觉远这时也就安静下来了。等众人逛回了少林寺,参观到最后一站,众人最为期待的藏经阁,无贪就连声的感激,劝说郭进可以放下背上的觉远了,小觉远此时的眼眶泛红,俯身在郭进的耳旁柔声道:“大哥哥的后背和师父的一样温暖舒服。”搞得夹带私心的郭进顿生愧疚。

藏经阁共有三层,第一层zhong共有藏书一万三千多册,按学派分类,整齐有序的摆放在一排排一人多高的朱桐色木架上,室内充斥着檀香与樟脑相混和的味道,若不是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是很难习惯的。

 

第四十一章  进修

这里书册虽多,却都是些禅宗典籍。无贪解说了日后要借阅经书,应该履行的程序、注意的事项。随后他就引领着众人来到了二楼的楼梯口,却不带人上去,只是随意的说到第二层收藏的就是一般的武学秘籍,有的是弟子入寺为僧前所修习的,遁入空门后便记下来送入了藏经阁以作纪念。

有的是弟子新创出来的,经护寺长老评鉴后,有待改进的放在二层,而绝品的就送入了第三层,与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等等高深的武学秘籍并列。瞧那无贪的态度,似是对少林寺将武学的地位,置于禅法之上,颇不认同。

而反观一众弟子,却是眼光炽热地紧盯着上楼的阶梯,脸上尽是遗憾之色。无贪对于这种状况却是熟视无睹,按照程序引领着众人参观另一处地方。众人却是着了魔一般,一步三回头的,恨不得把藏经阁上层一口气吞下来。

为了转移众人的兴趣,知客僧神神秘秘地告诉众人,下一处地方有巨大的惊喜。众人闻言果然立马回复了兴致。朝着与楼梯口相反的方向,沿着直道,众人穿过了一排排的书架,在尽头却是一间佛室。

进入了内堂,无相、无贪就恭恭敬敬地向着摆在正中间的金铜佛像施了一礼。

没想到这竟然是达摩祖师的金身法相,内室两侧各并肩着几排书架。整齐地斜躺着清一色蓝皮封面的上百本书册。真是让人不敢置信的惊喜,左侧书架,《易筋经》、《易骨经》、《洗髓经》、《杂阿含功》以及传说中达摩所创的十几项位列七十二项绝技的武功,历历在目,尽在其中。

巨大的诱惑,众人明知不可为,心里却不可抵制的滋生了一个抢了就跑的声音。亦有那冷静之人,另有疑惑,这些若都是真的,怎么可能就此光明正大的摆在这里。还是无贪解开了这个迷,他随手就拿起了一本翻开,里面却全是白页,原来将这些只有书名的秘籍摆在这里,只是为了提醒别人知道达摩祖师的武学成就。

反倒是右侧书架上的典籍弥足珍贵,竟然是菩提达摩亲自手书的佛经。有的是抄写的大乘佛法典经,如《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楞伽经》等,还都是梵文原版的;有的是自著的,如《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

当然,佛教从发源地印度传到中国已近千年,连达摩都改学汉语了,少林寺里会梵文的屈指可数。那几本达摩手抄的梵文佛经,其纪念意义远超过实用价值,也是摆着好看的。无贪一脸陶醉的抚掌在原版佛经轻划而过,似乎是稍碰一下便能感受到那达摩祖师气息的无上荣光一般。

过金知道了《楞伽经》的下落,却是不知道《九阳神功》是否就记在这一部上面。只能是留待日后有机会再来查看一番了。对于管理藏经阁的众僧而言,《楞伽经》虽然不是什么武学秘籍,但因是达摩手书的缘故,其珍贵度不输于七十二绝技。

就算是没有严令非核心弟子不得翻阅,但是为了保护其不受损,连无贪都舍不得翻看一下,没有首座以上级别的,想要借阅是极其困难的。更何况借阅的理由也很难找得到,要看内容一模一样的《楞伽经》,手抄复制版多的是,至于拿詹仰达摩祖师手迹的理由来忽悠也是要看对象的。

还好,过金现在已经搭上了线,谁让无贪是藏经阁第一层的负责人呢,而他视若爱子的小徒弟觉远,更是和自己有了一腿,日后他所要做的当然就是腿上加腿了,要借用觉远这个软肋取得《楞伽经》。

自从知道了无贪只是负责藏经阁第一层,分明是个无足轻重的闲差,那些俗家弟子们倒是也没有人再去巴结讨好了,连带着觉远那个长得不可爱的小和尚又恢复了没人搭理的状态。当然,自有一个人例外。不用说就是郭进了。

几天后,枯木就离开了少林寺,怎么说他也是个分寺的住持,有些俗事要照顾。少林寺奖励他的内功心法《心意气混元功》,却只是让他学了前三层,少林寺的忽悠功夫也分外的高明,说是贪多嚼不烂,待突破了第三层心法后,再来学余下的。

至于余下的心法还要分几次学,自然是由少林寺说了算了。以枯木的资质来说,待他突破了第三层心法之后,可能一只脚已经踩在棺材里了。这种分次传授的手法,足可以充分的保证少林七十二绝技不外传泄秘。

伟人曾经说过: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就是创造机会也要上。郭进对此是深以为然。借着送别枯木离开的名义,郭进就特意去邀请小觉远一起下山去玩玩。小觉远一开始还扭捏了半天,最后才难为情地问郭进能不能也带上他的一个朋友下山。

郭进没有想到小觉远还挺讲义气的,少林寺里的正式僧人,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得获批准,是不能随便下山的。就连小觉远下山的资格,亦是郭进捐了十两银子的香油钱,才得获都寺同意的。

郭进此时难得有能与小觉远有套交情的机会,可也不能半途而废了,就只好又认捐了十两银子,让小觉远的朋友也获得了下山的资格。

以无贪那无权无势又是书呆子的孤僻性格,没有几个算得上交情的朋友。如此言传身教之下的觉远,难得还有一个好友,这倒是令郭进颇为好奇。

现在的少林寺各部当家的都是“苦”字辈。小觉远的朋友法号“苦难”,十七、八岁,可论资排辈小觉远就得叫他一声师叔祖了。他的辈份高得吓人,却只是一个积香橱中灶下的柴火工而已。

而他真实的状况则更惨,经常会被僧头以犯寺规为名,罚在少林寺的菜园里干着最低贱的杂活,日间劈柴,晚上浇粪。郭进从小觉远的口中得知,这苦难的辈份有名有实,倒是有原因的。

正如这法号的言意,原名庄逸的苦难亦是命运坎坷。他原本家道殷实,天伦福乐,却是在一夕间就被一伙黑衣蒙面人闯入庄中,烧杀抢掠,亲人尽丧于刀下,庄园化为了灰烬。只有懵懂年幼的苦难,被家人藏在水缸之中,躲过这场灾难。

后来他被好心的佃农送往少林寺,托身于家族唯一的长辈,一位“悟”字辈的老僧门下。那老僧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让庄逸剃度为僧,原本是打算将他养大成年后,送出少林寺,安家立业、继承家族的香火。

可惜还没过两年,那老僧就岁高圆寂了,在病危之前,他担心年幼的庄逸无人照顾,又没有什么名义留在少林,不得已之下就只好勉强的行了师徒之礼,让庄逸姑且剃度为僧,也好在少林有个立足的名分。

这就显见了那“悟”字辈老僧的不谙世事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屁孩子,辈份高却无立身的本事,很快他便成为了低辈份僧人发泄心中不忿的出气桶。脏活累活,辱骂讥笑,缺衣少食,三天两头,免不了一顿拳打脚踢,多时还要到吐血才肯罢手。

这种极为相似的命运,自是让善良的觉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