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漠烽烟-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怀疑,这些民夫打扮的大汉也全都是蒙古王国的属民,不然刚刚大胜而回的随行军士们可不会如此好说话的,当然他们黑龙江万户区属民的身份让这些大汉行事更加的方便,同时随行护卫的蒙古军士们也不敢太过得意忘形,这才能在这一路上让这些原来的金国国民,现在的阶下之囚好过许多,也能让他们有个活下去的希望。

到不是过金残忍,非要把人当做奴隶来使唤,实在是大势如此,他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况且这些原来的上国国民们,他们所受到的打击太过突然,在还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就成了军士们刀下的阶下之囚,心中肯定是不服气得很,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大军在严重缺少士兵的情况下还要派出不少的军士出来护送战利品和俘奴。

这些人心中不服,自然就想要反抗,才刚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蒙古军士们自然是毫不客气的挥舞着手上的屠刀,家队伍中的一些对金国的死忠分子清除,过金自然也乐得轻松,在一旁看着军士们的清理。不是他太冷血,而是这些人太麻烦,是不安定份子。

要知道,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口,是要充实到黑龙江农垦区去的,有些麻烦能早点清理干净最好不过,其于的那些人,只要他们能在农垦区安定下来,有了自己的田地,有了自己的房屋,有了更好的生活,相信他们也是会老实下来做个安分守己的良民的!

自从蒙古大军开拔以来,过金就立刻行动了起来,他在调整了一番辖区内的物资安排之后,他就抽调了大批的青壮劳力,利用黑龙江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万户区丰富的马匹资源,组装了近千两大马车,跟在了大军的屁股后面向金国境内进发。

蒙古大军的开局不是很顺利,在刚开始由于不适应攻坚战的关系,很是吃了一些苦头,在一开始还很是吃了几个败仗,这也多亏了过金的这只后勤马车队的及时后勤补充,这让铁木真迅速的稳定下了阵脚,改变了策略又重新攻向了金国。

当然,这只马车队可不是什么蒙古大军的后勤部队,他们原来的目标就是针对蒙古大军的战利品,车上携带的物资都是用来交换战利品的,在过金的想法了,蒙古大军不可能败,他组织车对完全是抱着占便宜的想法出动的,没想到到是还帮了蒙古的军的大忙。自然,铁木真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在调整部署期间大军耗费的钱粮他都会在战利品中补偿。

这到是让过金赚了不少,而铁木真也觉得身后跟着这么一只队伍,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有这样双赢的局面自然让大家皆大欢喜了。

车队跟在大军的后面,只到金国的西京大同陷落,车队正式驻扎在那儿,以大同为中转站运送物资和战利品,同时也是过金想把势力范围扩展过去的原因,没办法,黑龙江地区离得中原腹地实在是太远了,没有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基地怎么成?

待得车对完全进驻大同之时,大同已经是一片废墟的摸样了,铁谷商行在此的负责人更是一脸心疼的看着周围的破败景象嘘唏不已,这一战打得太惨烈拉,虽说最后大同守将胡沙虎弃城而逃,让蒙古大军攻占了大同,但其实蒙古大军也没讨得了好去。也损失了不少的蒙古勇士,只不过经过这一战,蒙古人的信心暴棚,而金国军士则是士气大衰而已。

当时的惨烈大战,这时还在车队众人心中挥之不去!!!

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精彩的攻防大战吧!

大同古称平城,曾经是北魏王朝的故都。北宋时称为云州,被五代时晋朝著名的‘儿皇帝’石敬塘送给了帮他登上皇帝宝座的契丹皇帝。这就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一个州。

云州自从归契丹所有,就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被定为契丹的五京之一。每年皇帝都要乘坐车撵,协同文武百官到西京大同府来住上一段时间。

一方面,巡视一下西部的风土民情,同时也会见一些西部民族的部落酋长,联络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近了解一些西部边防上的事情,对重大的决策作出决定。到了金朝的时候大同的作用不仅没有降低,相反还有了相当程度的上升。

因为契丹皇族耶律大石率领部分契丹遗民到西域立国,时刻想着要推翻金国,夺回大辽江山。为了要防备西辽的进攻,金朝在西京大同派驻了重兵。作为指挥西部作战,屏障金朝内部安全的屏障。

而大同这个城市本身也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这里除了原来居住的汉人,契丹之外还有前来戍边的女真兵士,西方的西夏商人,吐蕃马贩子,回鹘玉石商人,买西夏清白盐的盐贩子,手艺高超的打制西夏宝剑的匠人等等。

由此西京成了连接中原内陆和西部边疆的重要纽带,成了金朝对外贸易,赚取外汇的商贸口岸。

当时的蒙古大军以西京大同做为目标,一方面是出于军政考虑,要斩断金朝的左臂,然后再肢解金朝的内陆。另一方面则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劫掠这里囤积的丰富资源,特别是金朝廷通过中原的粮食,换来的西域珠宝和奢侈品。

 

第十四章   势不可档

因为这些东西对于新兴的蒙古贵族来说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嘿嘿)

而金朝派驻在大同的最高军政长官,就是前文已经隔屁了的胡沙虎同志,他当时官拜西京留守,手下掌握着十五万军马。这些部队都是经验丰富的西北边防军。主要目的是用来监视和压迫西夏,使西夏始终保持对金朝的臣服态度。

话说,胡沙虎同志能担任西京留守,自然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万万是不会闻风而逃的,他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话说,当西京留守胡沙虎同志接到边报说道,蒙古大军已经突破了金蒙边界的沟壕防线,一举平毁了乌沙堡。

之后就兵分三路直向大同而来的时候,他立刻就召开军事会议,和手下大大将们商量对策。会议开始之后,此时还信心十足的胡沙虎同志,就首先把边报让大家传阅了一遍。等到大家都看完了,他才开口说道:“大家都看了边报。眼下蒙古鞑子几十万大军威逼大同,不知道大家有何高见。”

他的话音这才刚落,坐在左首的元帅左监军博古论就说道:“留守大人,眼下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元帅府刚刚接到了最新的情报,敌军兵分三路,东路军攻占昌州,桓州,抚州,中路军攻占了朔州,西路军攻占了云内,东胜等地。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大金已经有十几个州县被敌军攻占了。”

一边说着,博古论同志还连忙打开了一张军事地图说道:“大家请过来看一看。蒙古的三路大军的目的地,现在可以肯定的说就是我们西京大同。因为我们是朝廷在西部的柱石,大同一丢朝廷和西域各国的交通联系将彻底被切断。目前朝廷的经济形式十分困难,中原地区连续几年大旱,民不聊生,全靠和西域诸国的贸易,朝廷才可以勉强支撑。要是大同失守的话,就等于是国家的生命线被截断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守住大同。”

此时还是信心十足的胡沙虎同志听罢,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说的是,你身为统兵将领,能想到这些殊为难得。(太瞧不起人鸟))只是老夫想的不是怎样守住大同,而是怎样消灭成吉思汗。”

“正是。”博古论同志连连拍手符合说道:“大人的见识和下官的相同。(嘿嘿)这些蒙古鞑子不过是一群草寇而已,不用太过在意,他们在草原上称王称霸就以为自己怎么怎么样了。而进了中原就像是一把沙子掉进了汪洋大海之中。我大金国户口千万,雄兵百万,猛将如云,(嘿嘿)决不会怕了他们的。”

”“好。”胡沙虎同志点头说道。“将军有这样的志气那是很好的,但不知将军有什么破敌的计策吗?”

博古论同志说道:“大人,下官认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驻守在边境上的十万边防军调回来,连同守卫大同的兵力形成一个拳头。等敌人来到大同城下时,他们是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而我军正可以以逸待劳,全军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把蒙古大军消灭在坚城之下。”

胡沙虎同志点头,捻髯微笑说道:“将军的计策倒是好计,可是我们这边防军也负有保卫边疆,压制西夏的重任啊。要是万一他们撤离之后,西夏方面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那可不好向皇上交代了啊。”

”“哎,大人说的不对,(胆子很大啊)眼下西京城里只有几万兵士驻守,而且长期驻守城市,他们的战斗力低下。不堪一战。请大人思酌一下,到底是西京的安危重要,还是区区几个边境城堡重要。即使是失去了几个边境城堡,只要将来战胜了蒙古大军,那西夏军就会不战而逃的,而相反要是蒙古大军打败了我们,占领了西京大同。那这些边防军的归路就断了。他们再在边境上还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十万大军启不是要不战而降了吗?””

“好啊,正是这个道理。将军果然是足智多谋。”胡沙虎同志高兴的一边撮手一边说道:“将军的意见本官完全同意,你就放开手脚去干吧。朝廷上的事,老夫自然会去替你回护的,只要打赢了这一仗,老夫保你不失封侯之位。”(这赏格够高)

”“多谢,大人。”博古论兴奋的说道。(果然中招)

接下来的几天里,十几匹快马从大同的西门飞驰而出。奔往金朝的各个边防要塞。叫各地的金朝守将接到手谕之后,不管有什么情况,都要立刻开拔。救援西京。限期十天之内赶到。

在接下来的十天中,每天都有几支部队赶到大同城下。等到第九天的晚上。金朝西北边防数千里防线上的十万精锐边防军,已经全部齐集大同城下,一时间大同城变成了一个兵的城市,兵的海洋。

大同城的居民人人都清楚要打大仗了。家家户户携儿带女的开始出逃。而博古论同志则担任起了城防司令的责任,一方面把军队在城里的空房子中安顿下来,另一方面则加紧收购粮食,不行就抢,反正都不能叫蒙古人在城外,得到一棵粮食,一根干草。

金军的备战作的高效而彻底,很快城外就成了一片无人区。整个大同就像是一只蓄势待发的狮子,等待着蒙古军的到来。

而另一方面蒙古军的进展确实是异常的迅速。蒙古大军以他们摧枯拉朽的气势向前突进着。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金朝北方的上百个城池。

其中进展最迅速的是窝阔台和察合台的一路。他们率领三万蒙古铁骑,横扫了金国的西部边疆各城。他们的前锋就是蒙古名将,有蒙古第一勇将之称的——赤老温。(嘿嘿)

赤老温率领一万‘烈火军’为全军开路。‘烈火军’也向他的名字一样来势汹汹。几乎是瞬间就成了燎原大火。金军往往是刚一交战就被‘烈火军’冲了个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再加上金军采取的是分城聚首各自为战的策略。

这就使得赤老温攻城略地更加的方便,不会担心敌军援军的偷袭。而和赤老温军队同样有名的是,‘烈火军’残酷的屠杀和破坏。当然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们还是很有分寸的,只要不打出火气来,谁还会和金钱过不去啊。

赤老温是蒙古军中第一号的勇将,同时他也是第一号最残酷,冷血的将军。‘烈火军’从来都没有收留战俘的习惯。(都被身后的车对拉走了)

当他们占领一座城市之后,首先跳出其中有用的工匠和可供他们发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