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赶到中国军队登陆前赶到。”总督终于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假装得很焦急地下达着命令。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用10万军队保卫设防坚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一件能够争取很多便宜功劳的事情。在日俄战争中颜面扫地的总督,又怎么不把这个机会抓在手里呢?
明智的第一军司令官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对总督的顺从,至于远东军总司令那里嘛,距离那么远……
中国战舰连续地炮击着海岸上任何的可疑目标,小型的旧式巡洋舰也在前线,用舰上的六英寸火炮轰击着海岸俄军阵地。在战舰身后远处的海天线上,终于出现了一排粗粗的黑线。
25旅旅长周刚毅准将举起了望远镜,海岸上到处冒着黑色的烟雾,预定的几个滩头上一片狼籍。看来,海军的炮击效果很好!准将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向左右两边扫了一眼,大约上百条各型船只正载着部队奋力前进着。这些船上装载的,就是一团和二团的部队。
“打旗号,请海军保持与一团的联系,继续炮击,要猛。10分钟之内我们靠岸。”准将下达着命令,他心里对整个计划非常的明了,知道自己对纳霍德卡的攻击是整个登陆作战的重心。而海参葳那边,要等自己得手并向敌后发动侧击之时才会实施登陆,在杜奈的27旅实施的登陆不过是佯攻,在自己这边打响后,27旅的船只就会转向靠过来。
海参葳集群选定了离海参葳港最远的登陆场纳霍德卡实施主攻作战!这个侧击迂回的战术,是在充分考虑了中国军队的战力和以后对海参葳军港的利用,以及俄国人可能采取的防守部署后制定的。其目的,就是在纳霍德卡登陆成功后,从侧翼向西攻占阿尔乔姆,形成对海参葳的围困之局。
1906年7月2日15点30分左右,中国国防军第11师25旅部队几乎毫无阻碍地成功实施在纳霍德卡的滩头登陆。
紧接着,在杜奈海面上的27旅部队也转向纳霍德卡。
萧乾元中校站在滩头上,一边看着怀表,一边指挥着部队从船上搬运着物资。一营和二营已经前进到纳霍德卡以北8公里的帕罗里齐村,使得整个滩头阵地的纵深已经达到了计划要求。现在,中校要做的是将野炮等装备尽快地卸船,并且接应其他兄弟部队的登陆。滩头登陆不比港口登陆,这里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这里的水深也不允许装备着起重设备的大型船只靠近。所有的75mm野战炮和弹药、物资就要依靠人力来卸载。
“团长,报告团长,1营搜索部队在帕罗里齐村北3公里处发现敌军。有骑兵!”一个通讯兵匆匆地从附近一个临时搭就的帐篷里钻出来就报告着。
“命令,1营坚守阵地,3营集合!”萧乾元的心一沉,立即下达了命令。他知道海参葳附近有一个哥萨克骑兵旅,有6000多号人的骑兵旅!他更知道,1营作为登陆部队的先锋,为了追求速度,并没有携带太多的重装备,而且在急切间,也不可能构筑成对付骑兵的大纵深,有反骑兵深壕的工事。“回来!马上报告旅长!去吧!”
三营很快就在滩头上集合起来。7月的海滩上,本来就是烈日高挂,担负着卸载物资任务的三营以及团属部队,现在一个个身上都是大汗浸湿的痕迹。不过,全营600多官兵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等待团长走到队列前下达命令。
“全营,都有了!一营阵地前出现骑兵,情况紧急!我们的任务,就是立即增援一营,确保滩头阵地!向右转,跑步走!”萧乾元下达完命令,领头就带着三营向帕罗里齐而去。
第五章 第25节 血染201
帕罗里齐村北面,有一个低矮的山头,在军事地图上,标注着的海拔高度:201米。因此,这个高地就叫做201高地。而实际上,这个高地相对于四周的平地来说,相对高差不过20米。就是这样一个小山头,就成了国防军25旅一团一营用来抵挡俄军的阵地。
罗长贵少校奋力挥舞着钢锹,构筑着单兵掩体。没有时间让一营的官兵们把单兵掩体连接成线型战壕了,更没有时间挖成深两米,宽五米的防骑兵壕,一切,在时间这个绝对限制条件下,只能因陋就简。
一连正分成几个战斗群在前面依托地形、地物阻滞着俄军,力图给部队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北面的枪声越来越近了,显然,一个连200号人是吃不住大批骑兵的冲击的!
“进入阵地,机枪,全部上一线来!”罗长贵营长狠狠地把钢锹插在泥土里,大声地下达着命令。他清楚,靠自己手里的兵力,要据守这个正面有2500米的小土包,要对抗俄军的骑兵,难度是不可想象的!不过,事到眼前,没得选择!身后,就是25旅的地段上最大的登陆场,要是让俄军骑兵闯进去……
命令刚刚下达,一营的官兵们就在纷纷进入阵地的同时,听到了如雷鸣一般的声音。那是大量的骑兵急速运动的声音。
“完了,一连完了!”罗长贵的脸色变得铁青,在野地里靠200号人的连队抵挡大群的骑兵,其结果……不过。他不能不派一连去,否则,全营都会是那样的结果……
罗长贵站直了身体,在阵地(也就是在略微高于四周的缓坡上构筑的单兵掩体群)上迈开大步走着。“兄弟们,都听好了。一连、一连完成了任务,给咱们争取到了这么长的时间!呸!敌人的骑兵马上就上来了,一句话,人在阵地在,给一连的兄弟们报仇,给老毛子的骑兵一点厉害瞧瞧!……记住了,进入射程有把握就搂火,身边留颗手榴弹,刺刀上好喽!11师,是光复台湾、登陆日本的光荣部队,国防军的脸,11师的脸。咱们丢不起!……”罗长贵边走边说着,同时也尖着耳朵听着北边的马蹄声是越来越近,他的心脏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越抓越紧〇黑压压的一片骑兵终于出现在201高地上的一营面前,“隆隆”地如滚雷般的马蹄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官兵们屏息以待,身边能够用的武器都放在了最就手的地方。
哥萨克骑兵旅象要考验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一般,在行进到距离一营阵地1500米的时候停了下来,开始重新整理冲击阵型。显然,俄国指挥官从望远镜里已经发现了201高地上的中国守军。新挖起的泥土,就是在俄国指挥官望远镜里起到警示作用的东西。
罗长贵左右看了看,自己手里两个连和一个机炮分队的兵力分布在2500米宽的阵地上。这样的宽度,使得他手里不可能再有一个预备力量。
俄军停了下来,刚才还万马奔腾喧闹不堪的战场上显得异常的沉寂,沉寂得每个面对骑兵大部队的一营官兵都能听到自己心脏“蓬蓬”地跳动声。那,是生命的象征,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存在的体现。
“别怕,咱们有轻机枪,打得狗日的老毛子连北都找不到!”
罗长贵听到近处二连长的声音,也不知道他在安慰哪个紧张的战士。少校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从身边拽出了水壶。今天这几个钟头的时间一直在忙活,连喝水的机会都没有。
“咕咕”两口凉水下去,罗长贵觉得心里一直烧着的那团急火平息下来。头脑更清楚了,眼睛的视野更清晰了。
俄军的骑兵不知道在搞什么名堂?刚好在50mm迫击炮的射程之外,在下午阳光的照射下,就象是远处地平线上突然冒出的一条粗线似的。
“动了!老毛子动了!”一个声音在不远处叫了起来。
罗长贵带着几分不满看了过去,却没有找出是哪个沉不住气的家伙在鬼吼。
马蹄声又响了起来,不过俄国人却是在往回退,整体往回退!
“奶奶的!真他妈的狡猾!”少校有些失望又有些恼火地摇了摇头。显然,俄国人已经仔细地观察了一营阵地,他们的退后,是为等会攻击时战马提速预留出足够的空间!速度,是骑兵在野战中对付步兵的最有利武器。俄国人在骑兵方面,显然是内行。
黑压压的一大片俄国骑兵退后了大约两里地,一营的阵地上,又有官兵抡起了钢锹抢挖掩体了。
“都不要挖了,没用!保持体力!有枪榴弹的,都给我准备上,听我的命令!”罗长贵从自己的掩体里爬了起来,制止了那些官兵的无谓举动。他清楚,官兵们心里很紧张,只是用这样的行为在排解心里的压力而已。可是,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咱们有枪榴弹,等会一起打出去,照马群里打,让老毛子也尝尝咱们新式武器的厉害!别看老毛子人多马多,真要吃到咱们的厉害,还不夹着尾巴跑得飞快啊?对不对,兄弟们!?”
“对!”高地上响起了整齐的应答声,同时,俄国骑兵也开始行动了!
趴在地上的一营官兵们清晰地感觉到地面在震颤,眼前的那一大片黑影越来越近。突然,随着尖利的呼啸声,一排炮弹落到了一营阵地上,爆炸声响成了一片。
罗长贵抖掉了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去看自己阵地上到底伤亡了多少官兵,也不想去猜测俄军的骑炮会不会再次发射。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随着闷雷声越来越近的哥萨克骑兵。
2000米、1500米、1400米。
“迫击炮,发射!”少校大吼着命令后面大约30米处的三门迫击炮,这是全营仅有的重武器了。本来,一个连就6门编制的机炮排,全营有50mm迫击炮力20之多。可是,大多数的迫击炮连同炮兵都还在登陆场上。
几发炮弹落进俄军骑兵群中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反映,甚至连爆炸声也都被马蹄声所掩盖了。俄国人用了全旅一半的力量来组成第一波冲锋,而另一半的力量则作为后续部队,在第一波后面500米处跟进。
6000匹马一齐向人扑来,那样的气势就足够催人魂魄了!何况。这还是6000匹战马,战马背上还有挺着长枪(钢制骑兵矛)、挥着军刀、举着马枪的骑兵!
几乎就在一瞬间,俄国骑兵又把双方的距离缩短了四百多米。
“枪榴弹,发射!”少校再次发出了口令,而此时,迫击炮的第三轮射击也在进行。
几十个炸点在靠近了的骑兵群中终于显示出了效力。一营官兵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国人爆炸声中被掀下马来,或者是连人带马一起倒了下去……马群中,腾起了黄色的烟柱。
哥萨克骑兵有着良好的素养,并不因为遭受到炮火的打击而混乱,他们娴熟地操纵着战马尽量避开落马的同伴,尽量保持着加速状态。骑兵们很清楚,只有加速才能避免更大的伤亡,才能尽快地解决前面的敌人。
“机枪!打!步枪,装榴弹。自由射击!”罗长贵又大声地下达着命令。“嘎嘎”的机枪声和“啪啪”的步枪声响成了一片,把子弹撒向俄国骑兵群中。
挟风带雷的哥萨克骑兵旅的冲击速度在遭受打击的情况下越来越快,几乎在国防军官兵手里刚刚打掉10发子弹的当口,俄国骑兵连人带马的身影就近到了眼前!
机枪的火力是够猛!可是在数量上绝对的劣势不能单靠机枪火力来弥补。一浪浪的骑兵杀都杀不完,机枪手们甚至不用怎么瞄准,就照着眼前的一片黑影死抠着扳机,让一条条弹链在眨眼间就打得精光……
可就算是这样,仍然无法阻止俄军的进攻!
没有等到营长下命令,手榴弹就接二连三地投了出去,那表示着,俄军骑兵已经逼近到阵地前30…50米处了。
萧乾元带着三营赶到了帕罗里齐村北,他只能眼睁睁地看到一片片骑兵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