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军种田养包子-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险峰这一桌,除了他们两人外,还有两个那日帮忙伐木头的邻人,房木匠介绍他认识过。剩下四个也是这村中的人,不是他们岭上的,却是房木匠那地儿的。房木匠又都给他介绍了,几个都是热心肠的,自也是热情的打了招呼,说有事尽管吱声(说话)。

    这几人要么还没成亲,要么才刚成亲还没孩子的,见了唯一自是欢喜得紧,一番逗弄不在话下。唯一这么久以来,与家里这几个大人接触,许是觉出与从前高门大院里那些人的不同,很容易便接受了这几个。

    几人见唯一也能跟着一起说话,虽腼腆了些,却是可爱得很,更是喜欢,等到饭菜上来时,鱼啊肉啊的全往唯一碗里招呼着。唯一吃的开心,倒是几个大人没吃到多少,弄的蓝险峰哭笑不得。

    欢欢喜喜的吃过饭,送了客人离开,蓝险峰房木匠孙小先生自是又帮忙收拾起来。才收拾不久,又见门外来了几个穿着军服,骑着大马的人,高声喊着邢风的名字。几人忙又和邢风一起招呼,原来几人是邢风军中的好友,才一起请了假过来。

    食味居的几人是待客人离开才开始吃饭的,这时才吃没多久,孙韶霜叫他们继续吃着,一会儿好赶路回去镇上,否则天晚了道不好走。厨房的食材都是现成的,肉菜也都是熟的,再热热就行。孙韶霜便起了一口锅热肉食,房木匠添柴火,又起了另一锅做了几个素材,蓝险峰在一旁帮着看火。

    没用多长时间菜便做好了,几人又放桌摆菜。待都弄好后,进屋告诉了汪简,汪简便邀几人入席,邢风是个能喝的,之前敬酒喝了不少,也不见醉。现下来了几个好友,自是继续开喝,看来是想弄个不醉不归了。

    这几个兄弟这边喝着,汪简在席间添酒加菜,另一边食味居几人吃好了,也没打扰新人,直接由房木匠套了车送走了。孙韶霜与蓝险峰两人将后续工作的剖做好了,怕汪简邢风两个喝多了,没法安置客人,便抱着唯一在院中坐着闲聊。

    半个时辰没到,房木匠便回来了,将车卸了后,又去给那几人骑来的马添草喂水,也跟着坐在院中磨牙。房中那几人高谈阔论,屋外这几人轻语慢声,倒也安闲自在。

    这几人吃了将近两个时辰,这期间孙小先生又给热了几次菜,几人在外间用了些晚饭,终于在日头偏西了,才结束这席宴。那几人请了假过来,第二日一早回去便可,今晚是要在这住一晚的。

    虽然这汪简邢风也不算什么初夜,但今晚也是两人正式的洞房花烛夜,几人都想着不好留下打扰,蓝险峰几人也如此觉得。因此便将几人邀至蓝家孙家歇着。于是夜间便是孙韶霜与房木匠与蓝家人一起住了蓝家,那几个兵士挤一挤住了孙家。

    且不说这几个兵士怎样,就说这孙小先生又跟蓝险峰住在了一处,兴奋之情自是溢于言表。只是光顾着兴奋了,结果晚上睡不着了,第二日顶着两个大黑眼圈,倒是跟汪简有得一拼了。

    第二日送走了几个兵士,自是又找了村长和几个帮忙的来家里复了席,这热热闹闹的喜宴才算彻底完成了。

    说起来汪简邢风这二人成不成亲对大家的影响倒还真的不大,只除了从前经常惦记给汪简说媒的人不再提这茬了,别的人还是该怎样过便还怎样过。这样又过了七日,蓝险峰家的家具器皿也都打好了,于是房木匠也不得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离开之前,孙小先生大展厨艺,好好的安慰了一把即将离去了房木匠。

    房木匠离开之前,蓝家的生活已经步上了轨道。蓝险峰家的园子里已经种上了村长帮忙弄来的茄子秧、辣椒秧。黄瓜、豆角和土豆也都冒了头,之前栽的几棵果树也都活了。后院的杏树,杏子已经有手指盖儿般大小,估摸着再过半月就能吃了。

    蓝家的杏树结的是黄杏,最是肉肥汁多的那一种。现在青杏已有指甲盖儿大了,且结的满树都是,孙小先生便提议做些蜜饯来吃。于是两个大人又是爬树又是用树枝打的,弄下来一坛子的青杏,全交给小先生弄蜜饯去了。

    待到了入夏,不过半月功夫,蓝家园子里竟已经郁郁葱葱了。如今杏子已经成熟了,挂了满枝子,不用去打,只要风稍大一些,那杏子便噼里啪啦的往下落。

    蓝险峰将杏都捡了,挑些好的,送去了村长家。

    蓝险峰原本觉得这杏不是什么金贵玩意,别人并不见得多么喜欢的,只是觉得这味道不错,自家又多的吃不完,听说村长家大儿媳有了身子,喜吃些酸的,便想着给村长家送些,好歹是些心意。

    没想到到了村长家才知道,自家的杏树是这村中顶好的。当年分房子时,那伙夫便是见了这杏树说自家老娘爱吃,非要要这房子。村中人见他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便让了他。只想着等这杏子好了,自家想吃去他家要点也没什么的,没想到那伙夫竟然惦记着去城里换钱,不给村里人吃。

    后来还是多亏了孙小先生,这才从他家弄来了杏树栽子,家家都种了一棵。这杏树是极爱活的,弄棵枝子,插地里就能活的。现在家家也都有了,只是树长的小,味道到底不如伙夫家的。大家也不爱计较这些事,便也不再去他家要了。这次是伙夫跟小先生不和,又在城中找了活计,才离开了村子,蓝家正好过来了,也算得了便宜。

    蓝险峰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个过往,便叫村长跟大家说了,以后想吃杏子就去自家摘,自家也不打算卖的,又吃不完,正好方便大家。村长又夸他是个懂事的,便闲谈时也很村里人说了。

    村里人初时觉得人家刚来,去人家摘杏子不好,也没什么人来。后来有些小孩子,不怕生的,便悄悄的过来,蓝险峰帮着这帮孩子摘杏子,又给他们装些回去,渐渐的才有人过他家来。蓝家与村里人的关系也由着杏子,渐渐的更加好了。

    夏天是个炎热的季节,田里的庄稼不用去管,园子里的菜有些已经能吃了。蓝家菜种的晚,如今还没到时候,就有些别的人家菜种的多的,时不时给送一些。蓝险峰要给钱,人家也都是不要的。

    刚入夏那阵子,孙韶霜弄的蜜饯很得唯一的喜爱,于是孙韶霜成为继蓝险峰后,唯一最喜欢的人,并同意了去学堂上学的要求。

    之前唯一就与于家老三和张家的娃娃有过接触,虽然不是很得于家老三的喜欢,倒是与张家的相处不错。张家夏生是个腼腆的孩子,与唯一两人临近坐着,两人一起习字,一起读书,总是一处待着。

    蓝险峰很开心唯一能跟同龄人走到一块儿去,但是孙韶霜却觉得这唯一不见得多么想跟同龄人待着,他与夏生在一起不过是因为夏生足够安静罢了。两人在一起连交流都没有,就那么静静的坐着,看着着实有些奇怪。不过对于唯一接受并愿意与更多的人在一起,孙韶霜也觉得这是一种进步。

    孙韶霜并没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的知识,无法用多么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唯一的问题,不过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基本上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安全感,不容易轻易的接受他人,性格上难免孤僻一点,难缠一点。其实总的说来,唯一性格上倒是没什么缺陷,他比起一般孩子更加的成熟一点,因此只要你是真心实意的对他好,他就会慢慢接受你。

    唯一作为孙韶霜追求蓝险峰的可利用工具,自是得到了孙韶霜的百般呵护,万般疼爱。孙韶霜追求蓝险峰的步骤之第一步,讨好唯一,现下已基本完胜了。

     

正文 第二十一章

     

    作者有话要说: sorry~这几天太忙了,不定期会更,过了年估计会好点的~~~   夏去秋来,转眼便到了收获的季节。

    这个夏天对于蓝险峰和唯一来说,自是过的极其畅快的。东北的夏季不比江南和西南,南方之地,夏季自是比东北湿润许多的,只是这湿润中总是伴随着一股子潮湿。且南方夏季雨水最是茂盛,有时几乎半月不见日头,真真让人觉得全身上下都发霉了。

    东北的夏季是酷热的,所谓酷暑难当,不过却只从七月半持续到了八月半,时间说不上长,其余时间都是温暖干爽的,怎不叫人喜欢。何况这夏季正是各种瓜果成熟的季节,不仅孩子们嘴里多了许多零食,连大人都是可以好好品尝品尝这多汁的家常水果的。

    蓝家这两人便是在这夏季,彻底的被孙小先生清爽可口,酸甜适中的各种拌菜征服了胃,于是拜倒在孙小先生的围裙之下,正式入伙孙家了。还顺便被附赠了每日午时,井拔西瓜两瓣。

    说起来,蓝险峰到这岭南已半年有余,靠了村长房木匠汪简邢风孙韶霜等几人的帮助,以及自身的懂事明理,与这岭上十余户人家关系愈发亲近了。如今正是要进入收割的时节,村民们开始做收地的准备了。

    蓝家今春才过来,家里暂时还没买地,更别说播种了。蓝险峰自是懂得坐吃山空的道理的,他当初变卖蓝家主宅所得银两,在这里买房置家后所余其实已够两人富富余余过上十年的了。只是钱终有一天会没,且自己既然想安家在这,唯一将来还要成亲的,岂能就此坐吃山空呢。

    蓝险峰已托了村长帮忙买十亩地,只是这一时半会还买不下来。而且现在正是收成之时,家家都是不会卖的。唯有等今秋过了,再来商量这事。这岭上家家地都是不少的,即使实在买不下来,每家余分出一亩也是可以的。

    南方因为气候的关系,地都是可以接茬种的。北方种地却是要严格的遵守节气的,何时下种,何时间苗,何时除草,何时收割,都是固定的。否则早了或是晚了,都会影响到收成。

    蓝险峰对于在南方如何种地大体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想来北方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下种收割等时间上的问题,只要随着大家一起做就是了,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要留住这乡村了,蓝险峰自是一早就将家里会用到的农具都备好了的,只是今年似乎是用不到了。

    蓝险峰本以为孙小先生是不种地的,虽他也有地,但大体应是租出去了的,所以当看到孙韶霜一身短打,包着头巾,握着镰刀的典型农民下地的模样后,着实震惊了下。

    孙韶霜自是有地的,虽不算太多,但到底也比繁华之地多上许多的。这东北边境地广人稀,每家有个二三十亩是不成问题的,且土质都是极好的,庄稼长势也都不错。要说村里家家都能收上不少粮食的,交了粮税和留下自家温饱的口粮后剩下的也是可以卖不少银钱的。

    不过若真是按照别处的粮价还真的是笔不小的收入,只是每年一到卖粮的季节,粮商便开始压价,往往也卖不上什么好价钱的。只是那银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不少的,足够日常开销了,多些银钱不过就是日常多些肉食罢了,所以也没人会去计较。且粮食储放都是问题,放久了水分去了分量也跟着减轻,鼠蚁也需要预防,放置不当又会长毛发霉,因此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与其等价高了再卖,莫不如直接就卖出去,省心又省力了。

    孙小先生的学堂正是放秋假的时候。这时候家家无论大人小孩都是要下地的。大人割苞米杆地、剥苞米、割高粱、割小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