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锦绣-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事一共做了七天,傅庭筠在大兴善寺住了七天,斋戒礼佛,捐了一百两银子的功德钱,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
  
  郑三娘和阿森陪着她,三福和石柱做了护卫。
  
  赵凌去接他们回来。
  
  看见傅庭筠很是吃惊:“你这是怎么了?”
  
  给舅舅做法事的时候,傅庭筠一会儿想起小时候舅舅抱着她摘花的温馨,一会儿想起三表哥那年带着她到舅舅家田庄去钓鱼时的欢快,一会儿想着大堂侄刚出生时穿着大红色氅衣时的粉装玉砌……想一次就难过一次,不过七天,却瘦了一大圈。
  
  “没事,”她朝着赵凌笑了笑,“就是有些累。”
  
  郑三娘扶着她上了马车,她回到杨柳巷就躺下了。
  
  赵凌把阿森叫去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去看傅庭筠,傅庭筠朦朦胧胧听见赵凌的声音,挣扎着坐了起来。
  
  陪在旁边的郑三娘忙去扶她:“小姐,您有什么事吩咐一声就是了!”
  
  “我没什么事。”傅庭筠问赵凌,“金公子回来了没有?”
  
  赵凌抿着嘴,眉宇间透着几分凛冽:“还没有,我已经让人去找了,这几天应该会有消息来的。”
  
  他为什么这么不高兴?
  
  傅庭筠很累,没有精神去猜,道:“九爷,还有两天才到二十五。金公子走的时候还不知道你已经脱险了,他一定会尽快赶回来的,应该不会耽搁去都司衙门备报的。你别担心!”
  
  赵凌一愣,望着她半晌没有做声。
  
  “你担心元宝不能及时赶回来投军?”

第61章 意外
法事要做七天。
  傅庭筠每天早上由郑三夫妻和三福陪着去大兴善寺,在大兴善寺用了晚膳回来,到杨柳巷时,往往已是满天星斗。
  有时候赵凌已经回来了,会在天井里打个招呼,有时候赵凌还没有回来,傅庭筠就会支了耳朵听,到前院子里灯笼高挂有了动静,她才会安心地睡下。
  做完法事,傅庭筠捐了一百两银子的功德钱,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大兴善寺虽然香火鼎盛,这也是很大的手笔了,知客和尚笑盈盈地请傅庭筠去见主持:“……女施主诚心礼佛,主持大师想赠女施主一件开了光的法器,保证女施主身体安康,吉祥遂顺。” 
  傅庭筠双手合十和知客和尚见了礼,随着去了主持那里。 
 主持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见到她露出慈爱的笑容,说了些祝福的话,送了她一串小紫叶檀的挂珠:“也可以戴在手上,驱灾避难。”又邀请她,“下个月初一,寺里有法会,会有高僧讲话,女施主不防来听听。”  
 傅庭筠向主持道了谢,承认如果到时候能出门,再来礼佛,由知客和尚一直送到了山门口。  赵凌站在马车旁等她,阿森和石柱跟在他向后,在知客和尚的眼里,俨然一位家资富裕的少年公子,十分殷勤地上前问候,说了很多吉祥的话,直到傅庭筠他们走远了,才带着几个小沙弥转回了山门。 
 阿森和赶车的车夫坐在车辕上,傅庭筠递了个油纸包给他:“这是你最喜欢吃的大兴善寺素馅包子。”  
 他欢呼一声,打开就塞了一个在嘴里,笑眯眯地咀嚼了两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忙敛了笑容,从油纸包里拿出一个递给走在旁边的赵凌:“九爷,您也吃!”  
 “你自己吃吧!”赵凌笑容和蔼可亲,像邻家的大哥哥,“我不饿!” 
  把车帘撩了道缝朝外望的傅庭筠看着暗暗称奇。
  赵凌这几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像心情非常好似的,眼里总是带着几分笑意。 
 阿森又递给三福、石柱和车夫,他们当然也不会和他抢食。阿森坐在车辕上,吃得津津有味。  傅庭筠低声和阿森说话:“你们这些日子在做什么?我好些日子都没有看见你了。” 
  阿森扭着脑袋和她说话:“我们在宝庆街买了三间铺子,在长安县的鲁家村买了三百亩地,西淮村买了四百多亩,东姜村买了一千多亩……”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把傅庭筠的脸都说红了,不由悄悄地打量赵凌的神色。
  赵凌嘴角含笑,好像他们的谈话很有趣似的,神色宽和。
  怎么会这样?
  傅庭筠满心狐疑地盯着赵凌的脸,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端倪来。
  像是感觉到有人看着他,赵凌突然望过来,和傅庭筠四目相对。
  偷窥被人逮了个正着。
  傅庭筠慌慌张张地放下了帘子,自然也就没有看见赵凌越翘越高的嘴角。 
 三福和石柱他们并没有发现两人的异样,他们正听着阿森和那车夫说话。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可真是有钱。宝庆街的铺面可不便宜,一口气竟然买了三间。”车夫啧啧道,“宝庆银楼的总店就在那里,西安府有名的银楼和古玩铺子都开在那里,听说一间门面一年的租金就是二百多两银子呢!”又道,“一千七百多亩地,花了不少银子吧?” 
  “也没什么。”阿森道,“现在年成不好,我们捡了个漏。”语气里却有掩饰不住的得意。  车夫哈哈地笑,“就算是康成年间兵乱,这田也要买到一两二分银子一亩,小哥你太谦逊了。”然后自我介绍,“我姓马,在家排行第二,大家都称我叫马二,家住城东的梨子巷,平日都在城东津水桥旁边做生意,小哥你再要用车,直管叫一声,立马就到。” 
 “原来是马二哥。”阿森人小鬼大,机灵地和这个马二寒暄,“我记下来,以后有什么事,就麻烦马二哥。”然后和马二聊起来,什么哪里的糖食最好吃,哪里肉饼最好吃,哪里是卖梳子哪里是卖头绳的,一路上就听着阿森叽叽喳喳的。 郑三娘压不住心中的惊愕,悄悄地和傅庭筠说着话:“没想到九爷年纪轻轻的,就赚下这么大份家业。姑娘,您可有福了。”  
 傅庭筠冷汗直冒,忙岔开了话题:“我那里还剩些棉花,你要不要给临春做两件棉裤。”   郑三娘大喜:“多谢小姐了!”  
 傅庭筠却想着金元宝。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要是母亲对她另有安排,她要离开西安府,郑三夫妻知道她和赵凌什么关系也没有,还不知道怎样的吃惊呢?马车摇摇晃晃的,傅庭筠的心也七上八下的,好不容易到了杨柳巷,吕老爷和吕太太带着芦苇站在门口等他们。 
 吕太太扶着傅庭筠下了马车。 
 远远的,有人朝这边跑过来:“九爷,九爷!” 
  他一路大喊。 
 众人扭头望去。
  就看见破衣烂衫的金元宝背着个包袱飞快地往这边跑,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杨玉成。  “元宝哥,元宝哥!”阿森兴奋地挥着手,“我们在这里。”  
 金元宝跑到了赵凌的面前,一把就抓住了赵凌的胳臂:“九爷,九爷,您,您真的还活着!”说没有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哭了起来。
  赵凌眼角也有水光闪动,见那个车夫好奇地望他们,沉声道:“我们进屋再说。”   金元宝哽咽着不停地点头,吕老爷打发车夫,其他人簇拥着他们往屋里走。 
 杨玉成赶了过来:“你,你跑那么快干什么?我追了你,追了你两条街,好多年都没有这么跑过了,累,累死我了!”说着,搭在了三福的肩膀上,“你们谁,好歹也推我一把啊!”   大家忍俊不禁。 
 气氛欢快。 
 赵凌笑着轻声喝斥杨玉成:“好了,别作怪了。元宝这一路奔波,辛苦了,”说着,他吩咐郑三娘,“烧些热水做些吃的来。”目光无意间瞥过站在一旁的傅庭筠,脸上就露出几分踌躇来。  杨玉成在一旁嚷着:“这么好的日子,我们叫馆子吧!十三山的羊蝎子汤做得可真是好啊!”   “行啊!”赵凌很快收回了落在傅庭筠身上的目光,脸上的表情也变得神定气闲起来,“你去十三山叫菜吧!”  
 “啊!”杨玉成狼嚎,“为什么是我?我蹲在喜升客栈等元宝等了十几天,连茅房都不敢上……”  
 大家知道他这是故作滑稽哄大家开心,都不理他,强忍着笑往厅堂去。 
 “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这么倒霉!”杨玉成垂头丧气地走在最后,嘴里不停地嘀咕,“我去叫菜可以啊,可谁给钱啊!” 
  众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傅庭筠望着眼前的一切,视线有些模糊。 
 金元宝回来了,她也得离开这里了。 
 再也见不到看着英俊潇洒却喜欢逗趣的杨玉成,也看不活泼可爱的阿森了……  
 她的目光落在赵凌身上。 
 他正在大笑。 
 眼睛微眯,眉眼间有着说不出的畅快,像那挣脱了乌云的阳光,明亮、耀眼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傅庭筠低下头。 
 胸口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疼痛的无法呼吸。 
 她自然没有看见赵凌朝她望过来。 
 眼底深沉若海,莫名难测。
  ※※※※※  
 吕老爷那个陈设的像账房般的书房里坐着三个人,赵凌,傅庭筠和金元宝。 
 大家的表情都有些端肃,书房里气氛自然也就有些沉闷。 
 吕太太上了茶,轻手轻脚地带上了书房的门。 
 赵凌朝着金元宝抬了抬手,示意他先喝口茶:“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凶险吧?” 
  金元宝情绪已经平静下来,要不是眼圈还有点红,看不出来刚才曾大哭过一阵。
  “我专拣了小路走。”他恭敬地道,“一路上都很顺利,不过十天的工夫就到了华阴。”他说着,看了傅庭筠一眼。 
 傅庭筠知道他要说自己的事了,心中一紧,手攥成了拳。  
“……不过,我却没能见到傅夫人!”  
 “什么?”赵凌和傅庭筠异口同声的惊呼,赵凌那么冷静的人也忍不住急声道,“出了什么事?你怎么没有见到傅夫人?”傅庭筠更是脸色发白,不安地绞着手指。  
“我听傅家的人说,傅夫人去了京都。”金元宝看了赵凌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然后眼角的余光瞥过傅庭筠,“我怕传言有误,想办法摸了进去。傅夫人真的已经去了京都。只留了两房陪嫁管着管理田庄,其他的人,也都跟着去了京都。”  
 “怎么会这样?”傅庭筠神色惶惶,“母亲怎么会丢下我去了京都。”她望着金元宝,目光中充满了希翼,“母亲难道就没有给我留句话?”  
 金元宝望着那如宝石般熠熠生辉的眼睛,半晌才低声地道:“据华阴的人说,傅家九小姐病逝后,傅夫人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病倒了。傅家五老爷怕傅夫人触景伤情,向傅家老太太提出让傅夫人跟去任上。傅家老太太同意了。傅家七爷亲自来接了傅夫人进京。” 
  傅庭筠的嫡亲兄长傅庭筀,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七。 
 自傅庭筠的父亲中了进士留在了翰林院后,他就一直跟着父亲在京都读书。娶的妻子是父亲的同科的女儿,嫂嫂只在家里住了三个月,就跟着兄长一直去了京都。两个侄儿都是在京都诞生的,她都不认识。


62章浪庄卫
哥哥竟然亲自来接母亲……傅庭筠急得团团转:“我母亲病得很重吗?”
  金元宝犹豫了片刻,道:“令堂去京都之前,傅家的姻亲都曾送去仪程,我也曾到那些姻亲家里打听,议论令堂病情的很少,议论傅家小姐之死的……到很多。”
  也就是说,母亲去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