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混个富贵安逸了。

想到这里,不觉笑道:“丞相的提点李成一定铭记于心,只是李成初回大宋,很多地方都不大明白,恐怕能力有限,如今能得到皇上看重,钦命为中书舍人,已经是诚惶诚恐,不敢再有其他想法了。”

蔡京笑了笑,点头道:“皇上一向慧眼识人,既然对李舍人如此看重,便高尽心竭力才是。”

李成正色道:“李成能力有限,这次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官职,已经是十分幸运了。自然是要尽心尽力,不敢有一丝懈怠。”

蔡京点头道:“时间不早,我还有要事,你先回去吧。”

说毕,向守在门外的小厮吩咐道:“替老夫,送李舍人出去吧。”

李成急忙小心地告辞出来,这才总算松了一口气。这次来见蔡京的目的主要是示弱,毕竟自己现在已经和康王、童贯扯上了密切的关系,如果引起蔡京的猜忌就不好了。

看到李成大大地轻松起来,孙园在旁边不解地道:“想不到蔡大人如此随和,官人这次若能和蔡大人亲近一些,如后必定好处不少。”

李成知道他的想法,不觉笑着摇头道:“我们还是回家再说吧,这里人多嘴杂,不是谈论这种事情的地方。”

说到这里,跃上马车,便准备向内城赶去。刚进了内城,李成看天色还早,便想去看看乔氏父女,可是由于婚期临近自己已经不方便去见他们,不觉犹豫起来。

想了想,还是吩咐孙园道:“我们去乔家看看,若是有事也好照应。”

孙园却犹豫地看着李成,小心地道:“官人现在去,并不合礼数。若是被人知道恐怕要惹来非议。奴婢今日已经派人过去照应过了,官人还是耐心等等,不过就是几日罢了。”

李成无奈,只好点头道:“既然你去看过,他们境况可好?”

孙园笑道:“如今乔家结了官人这门亲事,寻常人如何敢去招惹呢?地方上的小吏如今正要想办法巴结他们父女呢。”

听他这样说,李成知道自己在结婚之前是无法见到乔素娥了,只是好在只剩下三几天了,到时候,把他们父女都接到自己家里来住,照顾起来就方便很多了。想到这些,只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暂时返回家中。

第三十四章 古代婚礼

五天后,吉期已到,李成这处院子早已收拾整齐,到处悬灯结彩,喜气洋洋。李成在这时代认识的人不多,更没有亲戚。便精心置办了五桌上好的酒席,招待康王赵构府中亲自前来贺喜的起居舍人,另外又有童贯府中的管家前来送了贺礼。加上中书省下面舍人院的几名官员,也就是三十几人。

李成本来就不想办得太令人注目,这时便着重弄些精致的酒菜,只要开怀便好。下午四点点左右,申时正,太阳开始渐渐向向西方偏移。早已准备好的迎亲队伍带着花轿出了内城,向南城的乔家而去。李成这才松了一口气。

事前向孙园打听了一下,迎亲队伍大约要一个小时才能回来,正好赶在天黑的时候入洞房,便回去招呼那不多的几位客人。客人虽然不多,却也忙于应酬,弄得十分忙乱。

正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只听外面隐隐地传来一阵鼓乐声,便知道是花轿到了。这时从花轿落地的前院一直到洞房所在的内宅铺了一条青色毡毯,并非后世的大红色,这让李成有些分外吃惊。新娘下了花轿不能占地,只能在这青色毡毯或者青色锦褥花席上行走。

这时听到门外鼓乐声,看热闹的一众街坊中年轻的小厮、前来帮忙递送茶酒的小二,纷纷拦在门口准备抢红包利市,好不热闹!

只听鼓乐齐鸣这中,花轿在门口停下。旁边拦门的乐官挡在门前笑道:“仙娥飘渺下人寰,咫尺荣归洞府间。今日门阑多喜色,花香利市不须嫌!”

不容李成有所反应,旁边的孙园已经扬声笑道:“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欲望诸亲聊阔略,勿烦介绍久劳心!”唱毕。从怀中取出早已备好红布包扔给乐官。众人这才哄笑一声让开了拦着的大门。

看着眼前热闹透顶的一幕,李成不觉莞尔,想不到千百年来,汉民族的婚俗都是如此热闹喜庆。

这时,乔素娥身穿大红礼服,头上盖着大红锦帕,在两名喜娘的搀扶下走下花轿,负责选看吉凶的阴阳人手拿一个小小的花斗,斗中装着谷、豆、铜钱、彩果等物,立刻口中一边念着听不懂的咒语,一边把斗中的那些谷豆铜钱洒向门口,围观的小孩子立刻上前哄抢嬉闹。

旁边的孙园看到李成满脸惊愕的样子,孙远在旁边笑道:“这是我汴梁的习俗,是避三煞,就是青羊神、青牛神和乌鸡神,它们都是凶神,会拦在门口,如果新人不不铺青毡,不洒豆避煞,就很不吉利的。”

李成很自然地想起了后世有些地方新娘入门前同样抛洒谷物的习俗,不觉笑道:“看来天下汉人,即便千年流转也依然会保持自己的习俗,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根吧!”

说到这里,谷物已经撒完,新娘在喜娘的搀扶下向洞房走去,房门前摆着一只马鞍,新娘在喜娘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迈过马鞍,被众喜娘拥入房内,在一间悬着帐子的坐榻上坐下。稍事休息。

这时,孙园笑道:“官人要拜天地了,还请官人前去堂中准备。”

来到礼堂中,李成这才在孙园的指点下用红绿相间的彩缎绾成的同心结,同休息完毕的新娘相向走到一起。这时孙园递上秤杆示意李成掀开盖头,李成有些疑惑,想不到宋代竟然不入洞房就掀盖头,不过也不容他多想,在众人的鼓噪声中只好轻轻挑开那大红的丝帕。

头戴花冠的素娥满面娇羞地避开李成的目光,在浑身华丽的大红嫁衣的映衬下,更是满脸春色,说不出的楚楚动人,,惹来众人一阵齐声的惊叹!

这时孙园才指点着李成同素娥一起跪拜先人,礼成之后,再拜高堂,由于李成并无父母亲人,便再次拜了先人神位,这才算礼成。这时两喜娘上来扶着素娥,孙园则上来扶着李成,互相行礼。由新娘先拜,新郎还礼,行礼三拜,新娘则是四拜,这是为分尊卑之序。

好不容易拜了天地,两人仍有喜娘扶着进入内室。众人同时笑道:“送入洞房!”

笑声中,李成和素娥两人被众喜娘扶入房内,在床上坐下,有孙傅担任礼官上前再次抛洒寓意同心的花果和钱币。李成低头看时才发觉这种钱币上刻着“长命富贵”的字样,原来竟是特制的。

接下来就要饮合卺酒了,李成刚在床上坐下,坐帐里还没完。孙园忽然慌张失措地跑进来,门外看热闹的邻居也骚动起来。

李成知道孙园总是王府的内侍,见过不少显贵,普通官员他是不会这样惊慌的,不觉皱眉道:“什么事情这样慌张?”

孙园紧张地擦了一把额上的冷汗,兴奋地道:“官人,宫里的张公公前来传旨!官人快些准备迎接!”

在场的人顿时乱作一团,家里的仆役本来就不多,这下更是慌乱。不过幸好有了孙傅送来的那两名小厮,加上临时找来邻居帮忙,才算没有出乱子。

刚布置好香烛书案,便听到门外一阵快马疾驰而来,李成亲自出门去看时,果然看到一名青衣内侍在两名殿前亲军司内殿直的亲兵护卫下大步走进门来。

看到李成,为首的那名内侍正是上次进宫时见到的。拱手笑道:“老奴恭喜大人了,皇上知道大人今日娶亲,特地名老奴前来传旨,大人先预备香案吧。”

李成连忙把那内侍迎入内院,安了上座,这才拱手笑道:“李成今日结亲,本是小事,想不到竟然惊动圣驾,着实……没有料到,一时筹备不及,望公公莫怪。”

旁边席上的孙傅这时也笑道:“李大人如此深得圣眷,实在令人羡慕!”

李成笑道:“李成没有尺寸之功,却得此圣恩,实在惶恐。众位大人莫要取笑才好。”

说毕,香案已经备好,那内侍神色一整,肃容站在香案后,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绢,朗声道:“中书舍人李成为人中直机敏,忠心为国,今赐御酒一壶,贺彼新婚之喜,准假九日,无需进宫谢恩了。钦此!”

李成闻言暗自皱眉:不就一壶酒嘛?这么罗嗦!自己就够忙了,这样一来更是人仰马翻,四脚朝天!

心里虽然这样想,脚下还是依照礼节行了大礼,嘴上恭恭敬敬地谢恩道:“微臣李成谢皇上隆恩!”

看他谢了恩,张公公这才上前扶着李成,指着有一名殿前亲兵捧着的御酒笑道:“时间不早,此酒皇上钦命大人用于合卺之礼。大人诸事繁忙,老奴不敢耽搁,免得误了吉时,这边告辞了。”

李成忙顺手拿了一块金饼,塞入张公公手中,这才躬身笑道:“区区心意,公公莫要嫌弃,改日李成再亲自拜谢!”

这些宦官,大多很是有些权势。今天他没有拖延时间,其实就是帮了李成很大一个忙了。要知道误了吉时,在这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时也是没料到宫里会有人出来,只好匆忙拿了一块金饼。也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只好先许下这个诺言,后面再说了。

张公公接过金饼,笑了笑这才转身告辞,进宫复命去了。

【本文中的结婚场景参考自《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十五章 洞房花烛

摇曳的红烛将房间内大红色的锦帐映照的愈加鲜红,看着含羞坐在对面的素娥,李成还真是有一种置身梦境,又或者是在看古装片的荒诞感觉。

这时,在旁边服侍的孙园低低地提醒道:“官人,须先行过结发礼,便可行合卺礼了。”抛开脑中那挥之不去的念头,李成这才想起,婚礼尚未结束。

随着孙园的话音,锦儿端着一个小小的朱漆托盘和含笑进来,冲着李成轻轻福了一礼。举目望去,他这才看到托盘里面放着木梳、绸缎、发带等物。这时乔家陪嫁过来的喜娘也端出同样的东西,将两人的头发解开一缕相互梳在一起。这个,就是这时代的结发之礼了。

李成来到这时代已经将近五个月,头发长了不少。和这时的其他人比起来,却还是短了些,只能勉强结好头发,却有些古怪,弄得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纷纷嬉笑不已。

面对这样的状况,李成不觉十分无奈而郁闷。早知道能穿越,自己就提前留好长发,多带点打火机、手提电脑,太阳能电池什么的。如果弄几把步枪,不用什么高科技武器。就是56冲锋枪,八一杠就可以踏平这时代任意一个国家了!到时候,那才叫一个爽啊!可惜现在,别说冲锋枪,就是头发也是半长不短,不伦不类。

不过,这倒让李成深刻体验了一次结发夫妻的含义。古人一向看重头发,看做的父母留给子女出身体外最重要的东西。这结发之礼表示夫妻从此白头偕老,命运与共。

勉强结好了头发,喜娘将用彩色丝线系在两只酒杯上,李成和素娥互相对饮并交换酒杯,将里面的御酒饮尽。这才算完成了整个婚礼。饮过交杯酒,喜娘带着众人退出房间,李成则出来出来招呼前来道贺的宾客。

这时,孙园忽然进来禀报道:“官人,康王府送来贺礼,奴婢已经迎入院中。”

李成闻言,急忙赶去看时,才发觉果然是两名身穿绿衣的王府内侍,抬着一架紫檀珊瑚桌屏,恭敬地站在院中。旁边围着不少宾客和看热闹的邻居。看到李成出来,都羡慕地向他望来。

李成急忙命两名小厮接过桌屏,这才向两名内侍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