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宋-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李成这样说,素娥才展颜笑道:“官人说的真是有趣,孩子怎么能玩呢?素娥总算放心了。”

说到这里,命蕊儿去把热茶端进来,亲自递给李成,这才有些不大自然地低声道:“过了年,锦娘也就十六岁了,若是收房年龄正是合适,这丫头早已经琢磨这个了。前日还向妾身问起官人的口味,又问官人准备如何安置玉娘。我看她已经开了心思了。”

李成闻言,真是十分意外,没想到才十六岁的女孩,竟然已经想到这些了,若是二十一世界,这时还正在上初中,正是青涩的豆蔻年华。

看到李成皱眉无语,素娥小心地笑道:“若是官人同意,妾身就去找人看了日子,正正式式替她办了圆房之礼,也算是家里的人了。到时候也可以给我做皮蛋帮个忙。”

李成看着素娥那闪烁的目光,便知道她心中矛盾,不觉叹道:“我们结婚还不到一年,还是迟些日子再说吧。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急事。”

素娥叹了一口气,点头道:“锦娘到底年纪还小,这事倒是不急,但是玉娘那里,妾身前日去看了看,玉娘见官人一直没有去过她那边,也是心事重重的。”

这时,丫鬟蕊儿正巧要退下,听到素娥的话,便小心地上前道:“官人,奴婢有句话想说,大娘子这么好的人,被锦娘误会,奴婢真是觉得冤枉。”

李成心中一动,皱眉道:“莫非锦娘有什么怨言?”

素娥接过蕊儿的话,低声叹道:“官人这段时日全是在妾身这里,锦娘她们几乎就没和官人说上几句话,也难怪她们误会,官人还是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李成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这时喝了醒酒汤,便感觉身上轻松不少。便换了衣服,来到外间,把孙园叫进来。问了问玉娘的状况,听说她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看到李成忽然提起玉娘,孙园微微一怔,小心地道:“玉娘那边,奴婢不常过去,平时都是厨房的王嫂过去照看,最近听说她身体已经大好了,奴婢正要向官人提及。”

李成点了点头道:“我去园子里走走,看看池塘弄得怎么样了,你就不用跟着了。若是诱人前来拜年,就立刻来告诉我。”

说毕,披了一件棉袍便来到园子里查看池塘的收尾工程,小窑也已经修好,只等着点火尝试了。

正月初一,正是中国传统的元旦,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节日里,虽然身处遥远的古代,听着远处不时传来的爆竹声,更有隐隐的丝竹声和欢笑声从远处传来,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喜悦。

看到池塘已经严格按照自己的预想砌了出来,李成真是十分地满意。只要来年春天,把收进来的珍珠蚌放入池塘,就可以开始尝试珍珠的养殖了。虽然珍珠要三年才能采收,但是这个东西才是真正的技术活。别人就是偷去了大概的方法,在不知道珍珠养殖的关键技术和环境要求的情况下,也难以成功。而且用不了几年,南宋就要出现,只要明年开始托人在临安置办下房产,提前在那边开始养珠,到时候正好汴梁这里的经验已经丰富起来,迁到南方正可大规模养殖。

打量了一眼天色,发现时间还早。就信步在园子里新砌起来的小轩中坐下,准备晒晒太阳,难得地放松一下。刚在椅子上坐下,就看到素娥提着暖手炉,后面的蕊儿抱着一件天青色宫锻大氅远远地赶了过来。

李成见状,忙迎了上去,由着素娥把大氅披在身上,这才接过暖手炉像素娥笑道:“我出来走走,难得今日没什么事情,等下宫里恐怕要有消息了,你去看着吧。”

素娥看了一眼园子里的梅树,笑道:“正说呢,眼看这梅树要开了,前面那几株腊梅已经结了花苞,看样子官人上次提起的赏梅宴就该准备了。”

李成笑道:“我到时候还要给你一点惊喜,你可不要意外才对。”

素娥本来担心李成为玉娘的事情烦心,看他没什么事,也就放下了悬着的心。又会嘱咐了几句这才带着蕊儿姗姗而去。

看到素娥里开,李成这才向旁边的梅树上看去,果然发觉几株腊梅已经吐出了红色的花苞眼看用不了几天就要开花了。

正要收回目光,却发现梅树林里,隐隐地晃动着一个人影。李成立刻警觉地起身脱掉身上的大氅,悄悄地向那人影摸去,如果真是有贼,那正好活动活动筋骨,也是一件不错的事。从前在二十一世纪,他就有抓贼的经验,那是一名小偷头一位老人的钱包,被李成当场发现,凭着当初在部队练下的一身功夫硬是将那小偷抓到了警察局。这时竟然在自己的园子里发现蟊贼,真是有些好笑。

正想着,却见那人影微微一转,从梅林里走了出来,竟然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女,她身穿淡粉色上衣,下面是桃红色长裙,浓密的长发用整齐地绾在脑后,只用一枝银簪固定着。鬓边簪着一朵娇艳的纱堆海棠花,将那清秀的玉容衬托的更加娇艳。

李成正觉那少女有些眼熟,正要回避开,去询问素娥,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只听那少女惊讶地低呼道:“前面可是李公子?”

李成脚下一顿,惊讶地转身拱手道:“你莫非是玉娘?”

说实话,当日在李家行院见到玉娘只是匆匆一面,并没有太深刻的映像。第二次见面,玉娘憔悴的面目全非。这时见面,还真有些认不出来。

那少女飞快地批了一眼李成,羞涩地微微颔首:“妾身正是玉娘,公子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公子受玉娘大礼参拜!”

说着就要屈膝行礼,李成来到这北宋末年已经大半年,却还是受不了这动不动就下跪的礼节,正要上前想把她搀起来。又忽然想起这时代男女之防极为严苛,自己这样的行为十分轻薄,不觉又犹豫起来。这时,玉娘已经轻轻跪在地上,娇声道:“小女谢过公子救命之恩!”

说着就要叩头,李成哪里忍心看着她那娇嫩的额头叩在冷冰冰的地上。也顾不上什么礼教,急忙用力把她搀起来,低声叹道:“姑娘不必这样客气,当初不过是举手之劳,你身体还没有好完全,还是快点起来吧。”

玉娘双颊微微一红,微微退后一步,轻轻地道:“多谢公子关心,玉娘……如今已是公子的人,这些虚礼原是应当的。”

 第三十七章 风云突变

【别无所求,只求红票和收藏谢谢!】

听她这样说,李成就知道她误会了,急忙笑道:“姑娘在汴梁可有熟人?”

玉娘立刻敏感地瞥了一眼李成,眼圈微红地低声道:“玉娘在世上早已在没有亲人了,如今若是公子不肯收留,玉娘唯有一死!”

李成心中一跳,苦笑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你考虑清楚,若是想要离开,我绝不阻拦,而且替你赎身的钱,我也不会再要。你如果有可以投靠的亲人,我就派人把你送去。”

玉娘仰起脸,一双深潭一般的秀目满是泪水,梨花带雨地哽咽道:“若是公子嫌弃,玉娘再无容身之地,请公子容玉娘在府上为奴为婢,也心甘情愿!”

“哎,我可不是嫌弃你,我是说我想让你先考虑一下,若有去处,我就放你自由之身!”李成手忙脚乱地解释着,看到玉娘神色渐渐舒展了一些,这才松了一口气。

玉娘秀眸一转,望着含苞待放的腊梅,轻轻叹道:“玉娘六岁被父亲卖入李家行院,早已忘记家乡何处,若是公子赶玉娘离开,天下之大,有草木生根之地,却无玉娘容身之所。若是就此离开,也难免为人玩弄的下场。”

说到这里,望着正在为这话而出神的李成,低声道:“奴婢情愿只做个婢女留在公子身边,只求有个立锥之地。”

李成无奈,只好点头叹道:“即然这样,你去问问夫人,看她怎么安置罢。”

玉娘欣喜地跪下行礼道:“奴婢谢过官人,官人大恩大德,奴婢永世不忘!”

李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既然玉娘这样想,还不知道锦娘和秀娘两个丫头怎么想呢。想起前面素娥提起的锦娘的怨气,李成反倒有些怀疑自己最初的想法了。

正想着,便听身后传来苏儿那熟悉的笑声,扭头望去,果然看到素娥带着蕊儿,含笑走了过来:“正要去看望姑娘,想不到竟然也到园子里来散步了。”

玉娘脸上一红,小心地行礼道:“奴婢玉娘,见过夫人!”

素娥微微一笑,摇头道:“这可不好,哪能让你做奴婢呢?先和锦娘她们一样吧。过几天我再去买一名丫头回来服侍你,只是官人刚刚为公主下嫁一事而抗旨,便不能立刻远圆房,待过上几年,这事淡了,我再安排你和锦娘她们。这些也都是官人的意思,你知道就好。”

李成尴尬地望着素娥,低声道:“这个倒是不着急,我想让玉娘先住下,过段时间调养好的身体在自行决定去留。”

素娥看了一眼李成,嗔笑道:“官人,妾身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她们已经进了咱家的门,你让她们再怎么嫁出去?再说了,玉娘的这番心思官人难道看不出来?而且你让玉娘这样一个弱女子孤身一人又能去哪里呢?若是落入坏人手中,岂非害了她终身?现在难得遇上官人这样有情有义的人,身为女子,哪个不想留在官人身边呢?”

这番话,说的玉娘泪眼婆娑,哽咽难平,旁边的蕊儿也悄声叹气不止。李成见状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看着玉娘,反而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了。

三人之间正自沉默的时候,孙园急急地跑进园中,向李成远远地躬身道:“官人,宫里的李公公来见官人!”

李成听说是李彦,来不及多说,急匆匆向前院赶去。赶到书房,甫入房中就看到李彦身穿酱色牡丹缂丝长袍,外面披着黑色狐裘,头戴软翅幞巾,精神抖擞地站在书房的地上,正打量着墙上的字画。

李成急忙拱手道:“不知公公驾临,有失远迎,真是失敬!”

李彦闻言,急忙转身,看到李成,立刻满脸笑意地拱手道:“老奴正要恭喜大人,这次内府向大人府上索要的六百皮蛋,皇上特意赏赐了一百两银子,着老奴亲自送来。另外还有一件东西,要大人过目。”说毕,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递给李成。

李成看他从袖子里将一封奏章拿出来,心中便猛地一震,急忙接过来,打开看是竟然发现上面乃是青州知府上奏徽宗关于蔡京之子蔡攸贪墨巨款的累累罪行,看的李成越来越惊心!

好半晌,李成才小心地合上奏章递给李彦,勉强点头道:“公公这是何意?”

李彦微微一笑,低声道:“这奏章乃是老奴临时扣下的,若是被皇上看到,恐怕又是一场惊天巨变,你我能否保全尚是难说。”

李成闻言,暗自吃惊,眼下朝廷中被贬谪的李纲一党,蔡京一党,又有梁师成和童贯一党,各派之间明争暗斗,相互碾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自己也是因为不属任何一派而且也没有什么实权这才得以被徽宗暂时信任。如今李彦忽然拿出这么重要的事情,毫无疑问,是要拉自己下水了!

若是这样,李成一直坚持不参合任何派系争斗的目的就很难再坚持下去,这样的话,就无法在几年之后徽宗退位的那场政治风暴中保全自己。看来还是要去找康王赵构想想办法了,而且这段时间也没有和赵构再做仔细的详谈,也很有必要见一见这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了!只是,眼下的李彦还要小心应付。

看到李成沉默无语,李彦得意地笑了笑,低声道:“老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