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的牛肉罐头生产成本还要低于猪肉罐头,而在欧美,牛肉的价格却要比猪肉高出不少。这样一来,中国的牛肉罐头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批发价格仍然较当地的同类产品便宜1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况且,来福食品注重质量和口味,物美价廉味道好,迅速地成为欧洲国家军用罐头的最大供应商。很多时候,英法联军战胜德军,或者德军战胜英法联军后,经常会缴获到标志着“酣态可掬大黄狗”的来福罐头。
杂交水稻在联省成功推广后,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政府一方面,以之前粮食收购价的八、九成收购,以防止粮食价格猛跌伤农,并建立政府的粮食储备库;另一方面,向欧洲大量出口面粉,人为的抬高面粉价格,调节粮食市场。同时,也向日本大量出口大米,既稳定了粮食价格,也稳固了同日本“亲中派”的关系。当然,我是不会低价向日本销售的。虽然,军政府不指望从中挣多少钱,但是,合理的利润,也是应该应份的。这对日本意义重大,日本的工业也趁着欧战的东风,快速发展起来,粮食缺口越来越大。联省的大米,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本的餐桌上。与此同时,联省工业也在迅速发展,吸收农村人口,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量。所以,联省的物价普遍较辛亥之前,上涨了3~10%,而粮食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对农民来讲,这也相当于降价了,然,一来粮食产量猛增,二来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占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不少,整个算来,农民的收入还是增加不少。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正文 第44章
安庆的条件不是很好,呃,也不能这么说,安庆人会PK我的。
安庆位于安徽西南,长江北岸,皖河入江处,皖西南的中心。北枕大龙山,南瞰长江,东夹石塘湖,西跨皖河,具有“控制吴楚,保障江淮”的战略地位,向为“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古人云“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说的就是安庆。然而,安庆本来只是安徽省会,作为整个南方的行政中心,安庆却有些不敷使用了。议会里便有人提议要迁都,呃,是把军政府迁到南京去,只是我不同意。一来没有必要,现代城市与古代城市在功能和结构上,有太多的不同了。如果把一座古代城市改建成现代都市的话,还不如在空地上新建一座。再者,南京的长处就是它的弱点。南京离海边很近,非常适合敌人的斩首行动,不利于防守。而联省海军短期内,是无法赶上日本的。所以,我决定,在安庆的沿江平原上,统一设计规划建设几个新城区,作为行政区、居民区和商业区。
安庆的交通不成问题,除上述的水运外,铁路、公路也很便利。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后,安徽铁路已形成网络,总里程高达3900多公里,安庆就是网络中心的枢纽城市。密集的铁路网把安庆与安徽其它城市联成一体,然后,再将再通过铁路与其它省份连在一起。途经安庆的铁路包括:颖(州)六(安)安(庆)线、合(肥)安(庆)徽(州)线、南(京)安(庆)九(江)线、武(汉)安(庆)线、滁(州)安(庆)景(德镇)南(昌)线。此外,还有众多的公路,其中还有国内唯一一条高速公路。特别是两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安庆已经成为中国交通最方便的城市了。联省所有省会和重要城市,都有火车直通安庆。
现在,安庆城市面积,不计算江北区的话,也增加了三倍多。统一规划设计后的新城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经过几年的建设,已经不像起初那么荒凉,初步具备了现代化都市的风范(我是不是应该写首《偶在安庆画了一个圈》^…^)。枞阳至安庆的铁路与安庆市内地铁连接,枞阳与安庆的联系更紧密,坐火车还不到半个小时,枞阳几乎要成为安庆的一个区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联省的经济建设始终高速向前。到1917年底,联省共计拥有铁路10300多公里,其中一半为复线,且多为重轨;拥有公路十二万三千公里,近半为简易公路。其中高速公路仅三百七十公里,连接了合肥、安庆和徽州,并修建了中国第一条横跨长江的大桥。高速公路仅修了这么一条,是因为造价太高了,比铁路还要高一半。于是,就终止了,不再修高速。铁路也没有我设想的那么些,除了原有的铁路,平均下来,每年尚不足1500公里。铁路并不是资金短缺,也是因为造价的缘故。欧战开始之后,建材物资价格上涨了好几倍,我不得不放缓了修路计划。这三年,联省只在某些迫切需要的地方修建了几条铁路,其总里程尚不足一千公里。
所以,联省在1916、1917两年,停止发行了建设公债。与美国公使芮恩施约定的建设公债,自然而然也就终止了。这里要说一句,我在1916年修建了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大桥,将大江南北的铁路网联成一个整体。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桥梁,也是横跨长江的第一座铁路桥。'注':上面的公路桥,聘请了外国专家设计指导。
联省的公路多,也是有其原因的。中国南方大牲畜较少,甲壳虫、卡车、三轮车和拖拉机出现后,很受欢迎。太平汽车厂的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到美国。甲壳虫在国内的售价980元,在美国的售价598美元,比福特T型车的价格还便宜,速度更快,舒适性更好,也同样安全耐用。相对甲壳虫和福特T型车的两人座而言,太平汽车厂又设计推出了一种家庭用车,双排座,可以乘坐四人,最高速度47。5km/h,售价1350元,在美国的售价798美元,也很受欢迎。现在,联省拥有汽车超过十一万辆,公路建设自然很受重视。重要的城市与城市之间,都修建了标准的等级公路,就是县城间多半也修建了简易公路。这些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自然也是董氏供应。董氏石化公司主要以合成纤维、塑料、阿斯匹林、润滑油、煤油、汽油及柴油制品而著称。
兴华银行资本雄厚,又有背景,开业之后,服务周到,信誉良好。在“二次革命”中虽然被迫短暂停业,但在开业以后,卫天行准备了大量的银元和外汇,需要提款的,一律通兑。短暂的挤兑过后,反而树立了信誉。随后,联省又宣布,安徽票和银元是唯一指定货币。其它货币皆禁止流通,纳税不可使用。接着,兴华银行又将存款年利率提高到2~3%,吸纳了大量存款。加之,军政府的种种债券都由其主持发行。兴华银行又接受军政府委托,发放了农村改革时的低息贷款。在军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兴华银行不断发展壮大。此外,兴华银行还对有利可图、信誉优良的企业发放了相当数额的商业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军政府于1917年末组织了联省储备银行,负责货币发行等工作。储备银行隶属于财政司,只向政府负责。从此以后,兴华银行不再具备货币发行权。但是,负责管理联省储备银行的七人委员会,与董氏关系密切,长期控制在董氏的手里。董氏换了个面目,继续掌握着货币发行。即使在几十年之后,董氏在中国的货币发行上,依然拥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兴华银行很快将触角遍及东南,转而又以董氏美国银行的名义,在北方成立了中国分行。该行与兴华银行一体两面,互相承揽对方的业务。兴华银行成了唯一一家,营业网点遍及中国的银行。兴华银行很注重人员培训、制度规范和情报分析,有自己的资料库、分析室和信息中心,时时关注客户,及潜在客户,并且服务热情,因地制宜。所以,发展很快,目前投放的贷款出现的坏帐也很少。1917年年底,兴华银行注册资本总额超过十亿,存款总额高达一百一十五亿元。不仅在亚洲首屈一指,就是在世界范围,也是大型银行了。
以南方的商业情况,自然有许多家私人银行成立。其中,又以上海成立的私人银行尤多。只是这些银行,规模较小,业务范围多也只限于当地,不过是地方银行罢了。目前,还没有银行,能够挑战兴华银行地位。
时人评价说,在一切有利可图的地方,在所有企业发展的背后,只要注意观察,你都能看到兴华银行的影子。
上海自1912年起就形成了以茶楼为日常联络点的股票买卖市场,1914年,上海十二家股份有限公司在九江路设立上海股票商业公会。
同年,董氏联合大通集团等十九家公司,共同向财政司申请创设证券物品交易所。1915年5月,上海华商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业,经营证券、花纱、金银、杂粮、皮毛等,资金总额定为3000万元。 这是一种会员制的交易所,也是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因为参与者实力雄厚,交易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自身经营的风险,规则设立比较规范——参考了欧美的交易所制度。所以,在初期,花纱、钢铁、粮食等物品交易很是红火,而证券交易则业绩平平。当时交易的证券只有农村土地债券、教育公债、建设公债,以及少数私人企业的股票。这些私人企业规模多半不大,多数的大企业股份,会直接在私人手里交易。像牟氏、大通这样的大型私人企业,通常很少向公众筹集资金。需要资金时,它们更习惯求助于兴华银行,或者私人。直到后来,军政府通过交易所筹集资金,修建了几条不很重要的铁路支线,并将债券的发行工作交给交易所,证券交易方日渐兴盛起来。然而,证券交易的发展速度,远不是期货能比较的。没有几年,证券交易的收益就超过了期货。
随着欧战的持续,联省在前期鼓励发展的工商业,都取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这也使得联省税收大增,财政状况迅速好转。1915年,联省的财政收入为41200万,加之教育公债,勉强实现了收支平衡。由于当年减少了铁路修建计划,从而使建设公债有了富余,联省以此为资本,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对重点行业提供补贴,并提供了小额优惠贷款,给发展良好的企业,加速其发展。1916年,联省的财政收入为73150万元,首次在无公债的情况下,实现了盈余。1917年,联省的财政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7280万元。
联省既然有了钱,许许多多的工作自然也就提到日程上来。
比如说,文物保护,及考古挖掘工作。联省还是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的,此前已经成立了三家博物馆。虽然,联省每年拨出的资金有限——在这种时候,我不可能为了古董,而放慢工业的发展——却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通过税收的减免,来支持成立私人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至于考古挖掘工作,联省在这两年,终于能够拨出资金,来支持各学校的历史研究人员,从事此类工作。每年经费,大概有个二、三十万的。
联省终于普及了义务教育,虽然有许多周边省份的人,拖家带口来到联省打工,增加了教育经费支出和人员配备。但是,联省仍然提前半年,完成了预订计划。高等教育,也有了一定进步。安徽最初建立的学院科系,已经逐步完善,走上正轨。各省至少建有一所公立大学,并支持成立了若干私立学校。
一个国家的科研投入应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联省自然……达不到,我粗略的估计一下,最多也就是2%,差的远嘞。然,实际情况如此,我也没有办法。一者,联省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