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这些要点好生奇怪,可以说是很矛盾嘛!”赵煦对王静辉问道。
王静辉将上好鱼饵的钓线掷到远处的水面,笑着说道:“有什么可矛盾的?这些不过是出于大宋的需要,战略层次上要有高远的目光,为政者须知战略上一次失误可以葬送战术上的一百次成功!”
“弟子明白了,不过先生给父皇的回信中这三个要点确实让煦儿很是疑惑,尤其是取燕云又不能让辽国灭亡……要知道灭辽统一天下乃是太祖太宗皇帝的遗志,现在可以说是大宋百年来最好的机会,放过这个机会难免有些太过可惜了!”赵煦垂手恭敬地说道。
“辽国迟早是要覆灭的,不过现在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我大宋并没有做好完全继承辽国疆域的准备!大宋取燕云从战略上来说是得到了一个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坚固防线,以大宋守城水平来说只要在其险要之地构筑坚城足以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并且燕云十六州乃是辽国农业之根本,失去燕云十六州后辽国国力会进一步衰退,以后就更不是大宋的对手了,覆灭只是看大宋的意愿而定……”
王静辉放下鱼竿笑着继续说道:“煦儿可知辽国疆域有多大么?”
“先生说过,辽国的疆域乃是大宋的三倍有余……”
“是啊,辽国对于大宋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它的人口虽然比不了大宋多,但它的种族数量却远胜于大宋,大大小小的部族难以统计。其实契丹人估计也就占了它所统治疆域人口不到三分之一,有效控制区域也不过才四分之一左右。大宋灭辽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太祖太宗的遗志,更重要的是将辽国所有为我大宋所用。不敢说能够全部把辽国的疆域继承下来,只需把握住辽国的南京道、西京道和中京道这三道即可。即便如此,这三道加起来的面积也是大宋的二分之一了!”王静辉说道。
“可是契丹人终究是我大宋的宿敌,留着它反而有夜长梦多之变!”
“大宋灭亡辽国必须有把握来继承辽国的这南京、西京和中京道,最不济也是要完全占领南京道和西京道。还有中京道的南部,这是契丹的精华。现在留着辽国只是让辽国来替代大宋承受阻卜人或是其他什么游牧民族的冲击。是以大宋不出手,一出手必然是有能力灭掉辽国的同时也迅速把握住这三道的领土,这样才不会白白便宜了其他游牧民族来继承辽国的精华!”王静辉笑着说道。
“先生所说的尽最大可能来调动辽国驻守在南京道和西京道的三十万大军,也是为了大宋能够一举拿下这三道而做准备吧?!”赵煦问道。
“呵呵,不错!不过这次阻卜人攻克了龙化州,显然辽国统治高层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有很大的可能会调动宋辽边境的守军,这些军队才是辽国军队中的精华啊!根据大宋情报局所掌握的情报看来,这三十万守军很大一部分都是驻守在南京道,只有五万驻守在西京道,加上燕云十六州基本上就占据了辽国南京道的二分之一。所以一旦大宋兵发燕云,顺势夺取西京道和南京道是势在必行的,这样也可以遥遥呼应新收复的西夏领土,由此连成一条新的防线!”王静辉笑着解释道。
就在王静辉和赵煦谈论辽国局势后不过才一个时辰,王静辉在杭州西湖的别院中一只信鸽冲天飞去——这是他身边的赵公公按照赵煦的意思写成节略向汴都开封发去的信件。对于周边的人王静辉的态度是十分宽松的,只要不妨碍他和妻子的生活,他是不会管这些杂事的。而且身为驸马,在大宋政坛中又有着很特殊的地位,王静辉也非常有觉悟,他从来不管自己府邸中家丁的来源,这些都是交给赵公公去管理的,至于召进来的人他是心知肚明的。
磨古斯联军之所以能够攻克龙化州,这还是要拜辽国统治高层内部斗争的福——本来有横河为防线加上龙化州和仪坤州互卫犄角来和磨古斯联军展开对峙,就算磨古斯联军得到了大宋的支持想要攻破这道防线也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甚至连大宋参谋部在对战局的分析过后得出的结论也并不看好磨古斯的胜率,甚至还得出长久的对峙会摧垮磨古斯联军。可惜推测永远只适用于纸面文章,事实上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龙化州的守将萧云良的姓氏——他是铁杆的后族将领,自然是曾经受到耶律乙辛一系的排挤,而仪坤州守将耶律览叶是耶律乙辛一党的走狗,就是在国难当头的现在他也没有忘记借阻卜人之手来打击敌对阵营。
耶律览叶只是稍微滞迟了援军支援的速度,就导致了龙化州被攻破的局面,到现在只剩下仪坤州一角来独立面对两个方向的磨古斯联军,耶律览叶现在也开始有些后悔给自己的政敌下绊子以讨好耶律乙辛了。
现在不仅仅是仪坤州岌岌可危,磨古斯联军攻占了龙化州后就获得了向大定府进军的路线。如果是宋将来领兵作战的话,那肯定是先把仪坤州拿下后再向南推进,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后防线稳固。不过磨古斯联军却未必会这么做。大宋给他们的火器可不是白给的,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用真金白银买回来的,而且大宋不会向他们赊购。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财富以便从宋人那里购得更多的武器装备来武装自己获得胜利。仗打到这个份上,磨古斯联军的战利品有三分之二倒是落进了大宋的手中,这已经严重影响到联军内部团结问题。
磨古斯亦在战斗期间多次派使者前往大宋,希望能够说服大宋出兵北上合击辽国。燕云十六州为大宋所有,开出这样的条件是磨古斯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又没有其他办法。他现在已经感到自己越来越不是辽国的对手了,况且辽国在战场上也开始大规模使用火器,这使得磨古斯联军攻城掠地更加困难。他不敢想象自己的联军若是独自攻打大定府那样坚固的城池结果会是怎么样。
让磨古斯感到非常失望和愤怒的是大宋多次拒绝了他邀请出兵的要求,这个结果也确实够讽刺的——先前大宋邀请磨古斯一同出兵的时候,磨古斯拒绝了大宋,他认为自己能够独立把辽国吃下来。但是后来在大宋提供火器的情况下还是这么困难,这让他对以前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有些动摇了。
磨古斯联军在获得龙化州后,一路烧杀抢掠,可惜耶律览叶却没有给磨古斯以很好的机会夺得船只渡过土河。现在土河已经开始解冻,大队士兵无法直接踏上冰面渡过土河,没有船只使得磨古斯无法快速地包围仪坤州,只得老实地在横河北岸伐木造船从正面攻击仪坤州。不过好在磨古斯联军已经在横河南岸建立了兵营,在渡横河的时候不用担心受到耶律览叶的攻击,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耶律金贵在得到耶律洪基的紧急信件之后,立刻前往大宋中书求见王安石。此刻他心中感到非常万幸的是老对手小王驸马已经南下杭州去了,他不用和这么一个难缠的对手讨价还价。
耶律金贵向大宋提出了双方在边境互相信任性的裁减驻军,并且还愿意购买更多的火器。从耶律金贵的话中,王安石等人已经隐约感觉到契丹人想要调集南方燕云十六州的军队北上抗击磨古斯了。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宋君臣经过紧急商讨后,皇帝赵顼召见了耶律金贵同意相互裁撤边境驻军,责成王安石与耶律金贵谈判。
王安石和耶律金贵在谈判中对于双方各自裁撤军队的数量出现了很大的争执——耶律金贵希望大宋能够在边境撤军二十万,而辽国将会撤兵十万到十五万。这样的条件王安石自然不会答应。而且王安石接到情报局彦生的汇报——契丹人已经在燕云地区开始撤军直接开赴北方了!并且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以非常急切的口吻希望耶律金贵能够尽快与大宋达成协议,使得燕云地区的辽军能够脱身出来投入到北方的战场上去,毕竟现在辽国最大的敌人是磨古斯联军!
在得到对手的底牌后,王安石采取的策略是毫不让步的拖——他的要求必须是一比一的裁撤,否则大宋将不会考虑裁撤驻军的要求。在得知王安石的条件后,耶律金贵已经感到有些焦头烂额了。大宋和辽国的边境驻军人数大致保持在三比一的水平,有些重点区域甚至达到了五比一的水平。况且如果大宋愿意的话,仅在黄河以北便可以短时间集中起五十万以上的军队。因为大宋的国都是汴都开封。百年来为了应付辽国的军事威胁不得不在黄河以北部署重兵,到了今天反而成为辽国的一大负担,这不能不令耶律金贵感到非常讽刺。
耶律金贵左右为难,而耶律洪基现在已经有些不计后果地催促了。耶律金贵只得和王安石签订了宋辽两国边境裁军的协约,宋辽各自撤军十五万,至于监督问题则由两国边境的将领组成一个监督团来保证双方撤兵的公平性。
不过由于辽国早就开始在燕云地区撤兵以增援北方,实际上燕云地区的契丹兵撤走数量达到了十七万左右。根据以往的情报辽国在这里只留下了不到十万的军队来防守南京道和大宋河北诸路的边境防线。在有了这么一个概念后,大宋君臣头一次感到收复燕云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在出兵的问题上就是连司马光都没有提出异议。
在确定出兵问题后,郭逵所领导的大宋参谋部立刻就收复燕云作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尽管京东东路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训练并没有完成,但已经可以投入使用。而且对原来的作战计划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最终登陆辽国的地点便是来州!
作战计划一定下来后,大宋的战争机器也就开始慢慢开动起来。为了给大宋争取时间,也是为了进一步削弱磨古斯和辽国的实力,大宋为双方提供了一批数量非常可观的火器,尤其是磨古斯。这一次大宋破天荒地允许磨古斯赊购,不过即便如此大宋也收回了成本。
鉴于现在的辽国局势,大宋统治高层已经决定对女直人的支持开始削弱,除非在有高丽直接威胁到女直人的时候,大宋才会暗中为他们输送武器装备——这样也是为了将来消灭辽国后,女直也很有可能会对大宋产生威胁的考虑。而对于大宋的“盟国”高丽,大宋统治高层已经不再把高丽的关系放在诸国外交的首位,毕竟高丽到现在居然还向辽国称臣,这不得不让大宋君臣心中感到恼火。相对而言高丽和女直之间的斗争是对大宋非常有利的。但是前提必须是鸭绿江以东的土地为女直人所有才行,这样也就防止高丽拥有天险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由于大宋在输送给辽国和磨古斯的火器不仅在质量上做了手脚,在时间上也做了细心的安排——大宋与磨古斯的交易集中在河套平原,还要穿越整个辽国上京道,在路途上自然要比辽国遥远的多。所以大宋先估算时间先把磨古斯的火器交易放在前面,以便通过这种安排来平衡辽国和磨古斯联军之间的实力。
现在由于大宋的出兵时间完全由辽国和磨古斯交战结果而定,所以大宋情报局在这场战争中将会扮演非常特殊的角色。现在情报局严阵以待,来州港口随时都会有船只在等待接应最后战况结果。一旦接受到消息便快船出港,直奔大宋京东东路的登州港,这样一来情报传递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从现在起彦生作为大宋情报局提举,已经开始将辽国战况信鸽接收点转移到了皇宫之中,大宋的目光全部都聚焦在仪坤州等待最后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