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做为受害者的墨兰,自然是受到了周世杰的百般呵护。
如果事情就这样顺利的话,那以后都没有周世涛什么事了。只是周世涛的姨娘听到了风声,发了疯一样的奔过来,护住了自己儿子,口口声声说要找老爷讨个公道。
周奶奶虽然很想让那些家丁们就此一板子拍死了周世涛,可是现在却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暗暗地咬着牙,将人给放了。毕竟这不算什么大事,而且如果真的闹大了,她也说不过去。
那李姨娘便扶着儿子,慢慢地走了回去。一面走,一面还不停地擦着眼泪。
这次事件后,周世涛老实安静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次的打,实在是挨得怕了。他也不是个傻子,知道这次肯定是有人给他下了个套,隐隐约约知道,只怕这人就是王泓宇或江易晨,可是……就算那个手镯是假的,可是,那次墨兰明明是冲他笑了的啊……他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点了。
难道是王泓宇两个人与墨兰合伙算计他?可这是么长时间观察下来,那两个家伙怎么看也不像与墨兰认得的样子了。难道是他们跟大哥周世杰商量好的,借墨兰的事,来给他一个教训?
想不通这个局这个最关键的点是如何设计的,周世涛于是再也不敢欺负他们两个了。
而这样凉爽的午后,陈世谦身上盖了块薄被,准备看看书。这时候,他爹却推着陈御史出来了。
陈御史含笑看着孙子,问:“最近如何,觉得身上爽利点儿没有。”
“还好还好。”陈世谦赶紧站起来,恭敬地回答。
“到底……你觉得有效果没有?”陈御史问,“最近看你都要变成酒鬼了,如果没有会效果,那就算了吧。”
“好像……好些了。”陈世谦想了想,说,“最近没有那么容易累了。”说实话,这又不是皇帝大人正在那炼的金丹,服了马上就起效果。再说了,那金丹是什么东西,谁不知道啊,虽然效果是快,但是,那真是好吗?如果真的好,皇上也用不着整日躲在内苑不露面了,还不是怕群臣知道他的身体不好?
“那你有没有想过,到底要怎么办?”陈御史对孙子说,“如果身体受得了,也是要想想了。咱们家,可不能真的就这样败落下去。如果你身体实在是撑不住,那是没有办法,只要略微能熬过去,那就应该努把力,陈家三代单传,将来如何,就只能全看你的了。”
陈世谦当然想过了,他恭敬地说:“爷爷,我想得很清楚了,我要去学院上学,好好读读书。就算暂时不能考科举,读书总是好的。前些年虽然在家也断断续续地看了些书,学了些东西,可是孙子总感觉这基础还不够扎实,要是现在去科考,那真是一点把握也没有的。”他的基础不好,当然是有原因的。爷爷虽然学问扎实,可是当年忙碌得很,哪里有时间教他?而他身体所限,又不方便专门请个人来教……唯一能教他的父亲……他那学问就算了,还不如他自学呢。
“嗯,不错,那你有没有想过,要去哪个书院读书?岳麓书院如何?那里很不错,有几个不错的大儒坐镇。我在那里还有点熟人,要是你肯去,我就进屋写一封信,你随时都能入学的。”
“不用的,谢谢爷爷。”阿喜很恭敬地回答说,“孙儿想过了,就先在县城里面这个书院里上学就好了,如果家里有时候有点什么事情,也方便回家处理。”
陈御史点点头表示同意,陈世谦便正式进了学院读书。
陈世谦进了五文书院,便真心当自己是个普通的刚入学的少学,认真从头学起。对他来说,坐在一间大屋子里,跟着一屋子的少年一起读书的场景,是非常的新奇的,是他这么多年所从来没有见识过的,所以,非常的好奇。
不过,他想普通,也不是就能普通的。在这样的小地方,他的出生决定了,他是这个学院里,身份最显赫的一个学生。当即,就有发现的学院工作人员,将这件事情上报了教谕。
孔教谕听说陈世谦爷爷就是告老在家的陈御史,一时来的兴趣,叫人把陈世谦叫了来,说就要考考他。
上次他还介绍了王世安去找陈御史求助呢,后来王世安还专门过来答谢过他,说是陈家非常的热情,帮了他家的大忙。(未完待续)
第169章 陈世谦入学
而现在,他看重的倒不是陈御史在御史言官中的赫赫大名,也不是在清流中一呼百应的效应,而是当年,陈御史科考,一举中榜,那文采风流,让人心折。这么多年下来,孔教谕一想起当年那是,就激动不已。虽然陈御史并不认识他,可是,这也不耽误他崇拜着这位素有清名的御史,铮铮铁骨样的言官。
孔教谕很和气地招待了陈世谦,问了诗,问了词,也考了文人们私下交流时最爱的对联,最后,也出了个不偏不倚的题,让陈世谦写篇八股来看。孔教谕沉浸八股这么多年,当然知道,越是这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题,越是能考验人的水平。真正的大才,并不是非常要写多么新奇的题才能表现出来的,如果还需要题材的配合,那就不是真正的有才华。
几番折腾下来,时间已经近午,陈世谦的脸色也已经有些发白了。虽然最近他感觉身体大大好转,所以才敢开口要来读书——可是毕竟与正常人还是不同,元气仍然有些弱。
接过陈世谦作八股,孔教谕认真地看了起来。
起先孔教谕看他写的诗,做的词,拟的对联时,都非常的满意,连赞不止,可是现在……陈世谦有些惴惴地看向这个出了名古板的老夫子,他的神色已经变得严肃了起来,眉头也皱了起来。难道真的写得这样不好?不会吧,虽然他对八股没有多少自信,可是刚才也是下了些功夫的,努力将它写得花团锦簇,应该不会很差啊……
“你的诗、词还有对联都相当不错,”孔教谕终于将他的文章放了下来,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说,“可见你的功底还是不错的,文才也是有的,但要我说实话。还不够,从这八股文里面就可以看出,你的苦功下得还不够,四书还不够熟。理解得也不够深,不够透彻,所以这篇文,从破题开始,就有些流于泛泛,过于表面化,没有写出更深的东西来。”这样的文章。就算是去考秀才,也是很难过关的,更何况……孔教谕又想起了当年陈御史那一篇简直惊为天人的八股,直到几十年后的现在,仍然被多少考生奉为经典。唉,可惜了,怎么比起爷爷,差了这么多呢?
“你的理解本就不够。而写的过程中,为了让你的文章更中看,你又堆砌了很多的词藻。太华丽了,已经成了文章的累赘。若要我说,这些都是不可用的,直接删掉,倒还好些。”孔教谕说着,将文章摊到桌上,拿起朱笔,就开始在陈世谦的文章上画起来,一长道一长道的划下来,陈世谦的文章被划得惨不忍睹……整篇都成了一片红。
“哪。现在你再看看,这文章是不是顺眼多了?”孔教谕将纸片向陈世谦扔过来,“切记切记,以后再写文章,千万不要再这样堆砌,没有几个考官会爱看这样空洞无物的文章的。”
陈世谦慌忙接过。仔细读了一遍,果然读起来通顺多了。不得不说,孔教谕这个人虽然不是很通世情,为人有时候难免过于迂腐,可是,八股文章功底确实是很深厚的,经他一改,陈世谦发现,自己这篇八股,确实中看了不少,文字朴实,感情真挚……可惜的是,没剩下几句了,因为大部分都被朱笔拉掉了……当然也就不能算一篇完整的文章。他还要拿回去,好好再修饰一番,才能算篇真正的八股文。不过有了现在的基础,再在这个上面发挥发挥,倒不算很难的事情了。
“可惜……我记得当初你爷爷的八股,做得是相当的好的,怎么你没有跟你爷爷好好学学?”孔教谕奇怪地说,“要论八股,我可不如你爷爷。现在你爷爷在家,正是向他学习的好时候啊。”
“祖父……”陈世谦苦笑一下,爷爷当了那么多年的京官,写得最多的是奏折,第二多的……便是每年必要一篇交差的青词了。至于八股?爷爷只怕还得好好练习一下,才能恢复当年的水平……几十年没写过了,早就丢生了。
孔教谕刚把话说完,也就领悟过来了,他这么多年,一直当着教谕,这写作的功夫,当然没有丢下,更比以前科考时更胜几分,可是陈御史不同啊!他还哪里有功夫来钻研这些?所以,八股水平……不进反退,现在真要写篇文的话,肯定是还不如当年的了。
“那这样吧,我看你缺的,是真正的基础,不如,你到中级班,先去学习一个月。中级班主要是精研四书,正好合适你……你先跟着那里的先生将功底打扎实了,到时候我再考考你,看看接下来如何……你看这样可行?”孔教谕很客气地说。
如果是普通的学子入学,就算他这个当教谕的肯亲自去考,可要去哪个班,当然是他说了就算的,哪里还能问这学子,你愿意不愿意?
不过陈御史的孙子,到底跟其它孩子还是不同的……一直到现在,当年陈御史考进士时写的那篇八股,孔教谕都还能完整的背下来。就是冲着这个,孔教谕也要给陈御史这个面子,虽然陈御史并没有出面,让他对他孙子怎么样怎么样。
在孔教谕心里面,还是觉得,有这样厉害的爷爷,孙子又能差到哪里去呢?所差的,不过是基础罢了。孔教谕看着陈世谦远去的背景,捏着胡须沉思道。以前那个学生王泓宇,学识基础非常的扎实,做的八股也相当的不错,尤其妙在他的破题,他总是能将一个普普通通的题,通过一个巧妙的破题,而写出新意来。而陈世谦,缺的正是这些……可惜了,王世安听说有远方亲戚给他安排了一个大儒,现在已经走了,不然,让他跟王泓宇亲近亲近,对陈世谦的学问,一定会有好处。
可是他忘记了,陈御史的儿子,确实就是不怎么样,不但文不成,武也不就。
陈家三代单传,陈御史虽然是个强势人物,但可惜了品位不高,但他在士林中的威风仍然是足的;可惜了他的儿子,却是个守成的人物,陈御史早早看透了儿子的本性,也就没有强逼着他读书科考出仕,当时只想着,孙子长大了好好地教导孙子……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孙子陈世谦,因为早产,身体奇弱无比,根本就没有办法长时间学习,不然,一定晕倒……这样子,哪里能够参加科考?光是那考场里恶劣的条件,就能将他逼死……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以为,陈家衰败,在所难免……
可是老天总这样的爱开玩笑,在大家眼中的陈家铁定衰败的时候,陈世谦却是因缘际会,身体好转了……
可是,这件事情牵连很大,并不完全是陈家一家的事情。士林的利益分配要重新划分,对陈御史向来忌惮的对手,更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陈家就此崛起……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陈家是不会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的。这也是为什么陈世谦不选择回京城读书,而宁愿在松涛就读的缘故。在他准备稳妥之前,低调行事,才是王道。
不过现在看来,松潘的学院……比他想象中要好很多啊,在这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