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造神州-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冷然的说道:“如今朝廷积弱不堪,天下人心涣散,外敌也对我们虎视耽耽,现在那里有什么时间去顾虑他们的想法,记住,凡是对我们有利的事情现在就要去做,敢于反对者就是我们的敌人。”

吴武默然下来。我看着大批的士兵涌入这里,将那些惊慌不安的人群包围起来,然后真知明转达我让他们离开的命令。果然他们发出一阵不服的骚动,有些人还意图分辨什么。真知明也没跟他们废话,让士兵将箭上弦,直接表明他们不离开的后果。

这一下,他们就老实了下来,不少人按照士兵的指点离开这里,少数一些年轻人迟疑了一会儿也离开了,不到一杯茶的时间,原本人群汹涌的地方成了一片空地,除了我这边的士兵外,再也看不到别的人,让人有种突兀的感觉。

我指着前方对吴武道:“如果本王和他们好说,你认为他们可以这么轻易的离开吗?现在事情紧急,万事都要看最后的结果,至于手段就顾虑不了那么多了。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他能将事情办好,他就是本王的上宾,如果敢妨碍本王,就算他是天王老子,也不会给他面子。你要记住本王今天的话。”

吴武知道我这是点醒他,很恭敬的说道:“殿下说的确实,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水懦弱,民戏而玩之,则多死。先前朝廷不能明白此理,故不能让民信服,又因外敌入境反到让民轻视,殿下能够有如此作为,想必大宋重兴已经是指日可待。”

我对吴武淡淡的点点头,然后我就将目光望向跟随真知明一起来的一个人身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送我到嘉兴的雪老汉。

让人放雪老汉进来之后,我望着他,微笑道:“老先生别来无恙啊!”

雪老汉脸色到是没什么变化,只是淡然的跪了下来道:“老汉见过殿下千岁!”

我摆摆手道:“你起来吧,既然你在这里,想必也知道本王是为何而来的。”

雪老汉还是那服淡然的表情,不紧不慢的说道:“老汉知道,只是殿下这一手,确实让老汉无话可说。”

我冷哼一声:“本王是何等身份?你们还敢如此戏弄,难道真的以为本王不敢对付你们吗?李旺远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

雪老汉望了我一眼,摇摇头道:“此事本非老爷的意思,都是小姐的一力主张。小姐认为殿下如此人物,胸襟必然宽阔,小小考验既可以让彼此了解又能增加情趣,殿下一定会乐意奉陪的。殿下能够面对金人的千军万马难道就不能通过面前这些轻微的考验吗?”

我对他的激将并没有什么感觉,到是对哪个李碧如有了一些渴望,希望她不要让我失望才好。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我摆摆手道:“不用多说,你也该告诉本王你们的考验了吧!”

雪老汉这时很自然的行了一礼后说道:“殿下已经过了第一道的考验,第二道考验是请殿下将这十七枚铜钱分给三个人,其中第一个人要分得这些铜钱的一半,后面两人要各得三分之二,最后刚好将十七枚铜钱分完,其中的规则就是不能将铜钱掰碎,请殿下说出自己的办法。”

我听完这个问题,看了吴武一眼,看他一幅成竹在胸的模样,就知道他也知道了答案。以目示意后吴武开口说道:“此事有何难,请问老先生身上有十七枚铜钱吗?”

雪老汉将早就准备好的铜钱拿出来交给吴武,吴武接过之后,从自己怀中又拿出一枚铜钱,笑者说道:“先将一半的九枚交给一个人,然后将另一半的三分之二的六枚给一人,再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二枚给一人,剩下的一枚还是归我自己,如此十七枚刚好分完,先生觉得如何?”

雪老汉仔细的看了看吴武,点点头道:“殿下有如此属下,怪不得能无往不利。请殿下跟老汉来吧,只是那里地方狭小,不能让太多人进入,殿下能否让跟随者少一些?”

只让十多个影子和贴身护卫跟随之后,我就跟随雪老汉穿过重重士兵进入到一间普通的小屋中,这里只有一个人,一个长的不算很漂亮,但绝对是很有特点的女人。

五官清雅秀美,粉脸桃腮,美目转动间有种淡然的神光流盼,不时闪射出一种超越年纪的智慧,让人见之难忘,身穿一件简便的女子劲装,胸脯高挺,身长腰细,合理的衣服搭配将她美好的曲线表露无遗,叫人一见就有些动心,充满一种诱人的火热,大别现在女子穿着含蓄的作风。

一头披肩的长发随意的梳落在匀称的肩膀上,看到我进来,她的脸上露出笑容,如鲜花般的红唇开启,露出一口洁白细腻的小贝牙:“民女李碧如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说完就对我行了一礼,

原来她就是李碧如,果然有些特别之处。

我还没有说话,雪老汉就有些奇怪的问道:“小姐怎么出来了?”

李碧如先有些责怪的看了雪老汉一眼,然后才似道歉的解释道:“碧如一时有些意气用事,以至得罪了殿下,还望殿下不要见怪!”

我再次打量了她一眼,然后开口问道:“如果本王没想错的话,这里原本还有一道难题在等着本王,为什么你又不用了?”

李碧如淡然的说道:“我们商家首要就是揣摩顾客的心理,以殿下今日的表现来说,如果碧如还不明白的话,那也就配不上殿下了。”

随机应变,不拘泥于既定计划,这种性格到和我有几分相似。

不觉间,我对她有了几分好感,反客为主的坐到屋中一把椅子上,淡淡的说道:“你也坐下吧,本王现在对你的第三道难题有了兴趣,你索性说出来让本王看看是不是值得本王想。”

李碧如对我这种无礼没有流露出任何的不满,还是微笑着说道:“以殿下的睿智,碧如知道这已经是多余了,如果殿下不嫌弃,碧如愿意侍奉殿下终身。”

我听了她如此大胆的言辞,虽然有些防备,但还是愣了一愣才说道:“姑娘和本王见过的女子真是大有不同,很少有女子如同姑娘这样直接的。”

李碧如对我的话也没有多少别的表示,还是用她淡然的话语说道:“以殿下今日的作风来看,殿下喜欢劈开旁事直奔主题,碧如只是按照最能得到殿下欢心的方法去做,难道殿下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这个女子还真是少有的大胆,但是无庸违言,她的这个举动给我留下了非常特别的印象,让见惯美女的我,对她不是那么出色的容貌也觉得动人起来。

这是一个内美胜过外美的刚强姑娘!

在心中给她打了个不错的高分之后,我才语气变的尊敬的说道:“你还是坐下和本王好好聊聊,不过在此之前,你还是将你的第三道题目说出来吧,看到你本人,本王觉得值得本王去争取。”

听到我肯定的话,李碧如眼中终于有了一些变化,语气微微有些愉快的说道:“殿下果然和姿儿姐姐说的一样,更看重女人的才能,如今同殿下这般的男子真是不多见。”

我微笑道:“难道如同姑娘这样的女子就多吗?请姑娘出题吧!”

李碧如温顺的站了起来,然后低声说道:“既然殿下执意如此,就请跟碧如来吧!”

穿过这间屋子,李碧如来到一张石桌前,指着上面刻画上去的象棋图说道:“殿下请看,这是一幅现今的新象棋图,规则很简单,只要殿下能将这些棋盘上的方格用银子填满就成,要求是第一格放一两,第二格放二两,第三格放四两,总而言之,每个格子后面要放入比前面多一倍的银两,只要殿下能填满这些格子,我李记所有的一切就可以任凭殿下分配。”说完。李碧如面带微笑的看着我,让我觉得她有些看戏的成分在其中。

这种象棋和后世象棋差不多,都是九直十横,如果计算它的格子当有八十个,如果按照李碧如的算法,我就算倾其所有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零头,这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一件事情,她出这个题目的目的看来不是想让我办到,而是想看我到底有什么方法来化解她的这个要求。

这个问题和我当初在皇宫中考储妃的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仅仅从自身去考虑,那是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想到这里,我有些感怀的摸摸怀中的书信,然后回头看看吴武,发现他也面对这个棋盘露出思索的表情,显然也明白其中的微妙之处,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没有直接将答案说出来,而是望着李碧如说道:“不知姑娘可知晓古局象棋的历史?”

李碧如很爽快的说道:“小女子确实知道,殿下有什么问题吗?”

我洒脱的一摆右手:“那就请姑娘说出来以让本王一长见闻,看看新局和古局到底有什么不同。”

李碧如眼中有种不解闪过,但是还是很认真的说道:“古局象棋虽然传为周武王所做,但是将其收纳整理出来的却是哲宗皇帝时代的宰相,一代史学大家司马光。其棋局中心为周,用黄色表示,四周有七国,分别是秦白,楚赤,齐青,燕黑,韩丹,魏绿,赵紫。七国各有将,一偏,一裨,一行人,一炮,一弓,一弩,二刀,四剑,四骑。

一般要让七人对弈,弈者各占一国。如果人数不足,则秦可以与一国连横为一方,或六国的齐楚与一国合纵为一方。棋局纵横各十九行,弈法和如今相似。这种棋局曾经风行一时,但是后来被人发现这种棋局有种非常致命的弱点。

因为参加的人数太多,弈者往往难于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真实水平也不能反映出来,棋意很难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所以后世之人根据前人的古局,渐渐减少参加的人数,经过数十年的演化,以至如今成了这种新式棋局。这种棋局只需要两人,棋子各有十六枚,各子走法不同,在九直十横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对弈,个人真实水平很容易就可以表现出来,殿下想不想试试?”

我摇摇头,有些感叹的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本王才觉得古局象棋更注重的是整体的配合,怪不得这种棋局会被人所弃。”

李碧如温柔的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我望着她神采奕奕的眼睛,轻轻的说道:“儒家学说追求的是一种个人技艺道德的自我完善,虽然有济世为民的举动,但是最终还是为了自我的更加完善而已,这样的学说怎么能容许这种讲究整体配合的游戏盛行,你说的这个新象棋诞生的经过就很好的说明此点。

就拿司马宰相来说。他也称的上一代名臣,当初为了修编《资治通鉴》,前后共花了十九年,其每天亲手删改的稿子就达一丈之多。后来有人看了他堆在洛阳两间房屋中的草稿,发现其中没有任何一字写的潦草,可算后无来者,仅凭这,其人绝对称的上治学严谨,刻苦勤奋。其《通鉴》文字精练,条理清晰,言必有据,比之司马公的《史记》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此人却惘顾国家百姓的安危,不思进取,顽固的阻挠神宗皇帝的新法实施,其理由之一就是儒家一贯声称的‘祖宗之法不可变’。后来更废除新法,将大宋当年最后一点希望葬送,以至让朝廷无奈南迁,留下千秋的耻辱。所以说儒家思想如果用在自我的完善上确实能让人由衷的敬服,但是论起治国来,还是法家的明法重行,权谋机变更适合,而且法家也讲究上下一心的配合,更多强调的是整体的力量,而非个人,因此法家务实才是我们应当信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