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色的哥德式建筑

这里已经不在是国内了,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外人,昨晚与马歇尔把酒言欢的那一丝情谊顿时烟消云散,宋子文有他自己的要务要忙,军援这一块全部交给了自己,宋雨航知道英国人现在正在极力的干扰此番美国大规模军援的进程,因为如果此方案一旦启动,英国的先欧后亚方针将受到极大的干扰,现在美军的远征军已经在艾森豪威尔指挥下于北非的摩洛哥登陆了!开工即无回头之箭,英国人懂得,美国人也懂得。

倍感压力的宋雨航“深深的吸了口气,昂首阔步的走入大楼,这将是中国参谋军官团第一次受到认可正式加入会议。

在此之前的开罗会议上,蒋介石由于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不同,尤其与英美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内的英美将领看法分歧较大,自觉得在这种场合会感到非常尴尬。而且当时丘吉尔致力不肯让中国代表参加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蒋介石也耿耿于怀,所以婉言谢绝了!当时宋雨航还曾经大闹会场出言不逊,蒋介石也全当走出了一口恶气。

二年以后的今天,中国远征军以赫赫的战绩让世人舌目相看,英军的败绩让丘吉尔的铁大门松动了,受到英美邀请的中国远征军代表团,代表着中国军队正式的进入会议!对此苏联方面显得有些无奈。

莫洛托夫曾经几次提起关于苏军高级参谋军官进入会议一事,但是都被当时的罗斯福与丘吉尔拒绝了,这次中国加入体系,让莫洛托夫沉寂的心又一次活动了起来,斯大林为了加重苏联的影响力,敦促英美在德占法国腹地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战场的压力一事上可谓不惜余力。

美国派遣部队于北非登陆策应英国的第八集团军和新建的第十八集团军群,这让莫洛托夫敏锐的意识到了现在似乎是敦促英美两国最好的时刻,非常可惜的是无论是以逝的罗斯福,还是现任的杜鲁门和丘吉尔,他们依然不同意苏叭口点加入戊。只同意在之外成立一个协调部对于中国人都能参加却将己方排除在外的会议,莫洛托夫顿生慢恨,在帐恨之余,莫洛托夫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恐慌,如果英美不惜余力的拉拢中国,那么战后英国势力必然遍布中国,而作为苏联的友邻国家。尤其苏联手中还握有为数众多的尚待归还的中国领土的情况下;中国不会是一个,好邻居,经过的连番大战的苏联人民在也餐受不起另外一场战争了。

一切要早有对策才好,莫洛托夫决定将自己的分析整理集来立即上报最高统帅部,让莫洛托夫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他没有达成斯大林赋予的参与会议的任务,又十分不适时宜的提出了新的中、美、英关系论,分析了苏联所处的被动位置的原因,突显最高统帅的失职,莫洛托夫亲手为自己钉下了第一枚棺材钉。

宋雨航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走向位于二楼的大会议,紧跟其后的就是徐图安,作为中国远征军参谋长的徐图安是在副总参谋长何应钦尚未抵达前的代理人。

英国陆军参谋长布鲁克元帅站在二楼办公室内,从他的窗户正好能够看见宋雨航一行人,一见到这个在开罗气得自己犯了心脏病差点没命的混蛋,布鲁克元帅那犹如干瘪的苹果的老脸就在不自觉的抽动。

布鲁克望着站在门口迎接宋雨航的马歇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在他的记忆中马歇尔虽然给予了自己尊重,但是绝对没有迎接出门的例子!而且宋雨航并不是中国军队的参谋长,充其量只不过是中国政府军其中一支武装部队的指挥官而已。

布鲁克越想越生气,最后对副官莱文道:“就说我今天上午不舒服。原定的会议讨论延续到下午进行。

当马歇尔将这个消息告知宋雨航后。宋雨航敏锐的意识到了当年在开罗那个干瘪的“萝卜头,在给自己下马威,反正要讨论的是欧洲的破事,宋雨航才懒得掺乎那,只要跟美方谈妥了军援事宜和太平洋战区的进攻计划”剩下了破烂事还是留给何安钦好了,免得自己又被国内一些素尸餐个的人说自己多吃多占。

布鲁克元帅退得十分容易,不过远在伦敦的丘吉尔则被布鲁克元帅那么轻松,当他得知布鲁克元帅竟然为了给宋雨航一点厉害的瞧瞧,擅自推迟了会议讨论提案的时候几乎怒不可遏的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反复的踱步,并大声咒骂布鲁克元帅是个不知轻重的老混蛋。

丘吉尔一向是以恶毒的语言而著称,下属们对他恶毒的言语已经习惯了成为了自然,因此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每当这个时候丘吉尔总是在解释我是在咒骂希特勒!

如果不是看在战争的面子上。恐怕丘吉尔早就被从首相的个置上赶下来了,如果哪一天丘吉尔没有咒骂家人的话,那太阳可真的是从西边升起来了。

对于此番被列入重要提案的登陆计划对于丘吉尔本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

丘吉尔坐在落地窗之前抽着他那标准性的又短又粗的雪茄烟,这些据说在未婚的姑娘大腿上搓卷起来的雪茄烟,往日的回忆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

英国皇家海军统治世界海洋已劝年有余。加上迅速崛起的美国海军。德意海军决非强大的盟军海军的对手,但是大规模两栖登陆则另当

论。

英国皇家海军在其数百年辉煌的历史上,虽成功地进行了无数次登陆作战,但近几十年来却成功者寥寥。

;刚5年丘吉尔任海军大臣时,英军陆军主力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的加利波里登陆,开辟对德国、土耳其的第二战场。谁料几十万英法军队被土耳其军队压在狭长的海滩上,欲进不能,欲罢不舍,苦战数月,死伤惨重,以失败告终,丘吉尔为此而丢了乌纱帽,对此他是终身难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军和日军虽都曾越海登陆成功;但登陆毛处均是不设防地带,且其对手都处在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的窘境。

就在不久之前,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但登陆之地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人虽对英国抱有戒心,但对德国人恨之入骨,欲借盟军之力。驱逐德寇,光复祖国。故不仅无意抵抗,反愿做盟军内应,这些条件在西西里都不具备,盟军必须在德意军队的抗击下,强行登陆。

丘吉尔知道,此番苏联人一定会引用北非的登陆作战来拟比在法国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一事,那个狡猾的莫洛托夫令他万分讨厌,他慢恨共产主义的一切,如果不是德国人猖狂无际与大英帝国为敌,他能够理所当然的坐看德国人肢解这个。红色帝国,而不是作为盟友,相反的还要提供给苏联军备物资。

这次由马歇尔直接提案的关于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强行登陆议案,丘吉尔就联想起旧旧年的加利波里和;暇年8月加拿大军队对法国城市第厄普的袭击。

;啦年8月,英国人为向美国一川走向苏联人证明登陆作战的复杂困难。同时也是为了教一“击作战经验,于是命令一个师的加拿大部队渡海攻占法国城市第厄普,尔后根据情况坚守数日后安全撤回。

实际上这个漏洞百出的计划本身就过于理想和儿戏了,结果加军刚一离港出航。就被德国飞机发现。

德机一路跟踪。第厄普附近岸上的德军严阵以待。加军登岸不久,德军装甲部队就闻讯赶来,毫不费力地就将大批的加拿大士兵打死在海岸上,加军死伤和被俘逾四人,只有少数幸存者落荒而逃,这一战更让有过加利波里切肤之痛的丘吉尔首相心惊胆颤,一提起登陆作战,丘吉尔总是感觉后背发凉。

事后丘吉尔详细研究了过于渡海登陆作战,照理说,作为进攻一方的登陆者享有防御者所没有的优势,能自由选择登陆的地点和时间。所以在旧占年以前。登陆成功者远远超过了失败者,而失败者往往是海上突起风暴等自然客观因素所致。

然而,现代军队之所以登陆成功者极少,在于军队装备有重武器,严重依赖港口进行补给。但港口都是守方重兵把守之地,难于直接攻取。若在不设防或设防薄弱的海滩登陆,则重武器难以上岸。

排除这些因素外,登陆作战的胜败还决取了潮汐和天气,晴空万里、海上风平浪静才便于登陆。还须在大潮时分。登陆船只可趁大潮迅速上岸。但这两个因素都是公开的,守方可以估算攻方的登陆时间,做好准备。

而在美军的登陆计划中,使用的空降兵超过了6个师,但是使用空降兵给登陆时间带来了十分苛刻的要求,登陆时间除必须是大潮之时外,还要求是黑夜,但空降则要求有光亮。为了调和这个矛盾,盟军参谋长会议的作战参谋人员将登陆时间定于凌晨时分,而且这一天还必须是满月大潮,姿降只则可以借月光着陆,登陆则可在黑暗中接近海岸,在黎明时抢滩上岸。

诸多限制的因素表明,如果仓促发动对法国腹地的登陆作战,一旦失败,将会使盟军丧失大量的优秀部队,所以丘吉尔对于任何的登陆作战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上午几乎无所事事的马歇尔将宋雨航请到了他的办公室,马歇尔希望在法国腹地登陆一事上中国方面给予他全力的支持。

宋雨航这会才彻底明白美国为什么要竭尽全力的拉中国进入会议,而英国则拼死反对,此刻中国就等于美国的小弟,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原来会议是两方,经常争论起来没完没了,为了各自的利益英美双方丝毫不让。

一旦中国加入,美国人则可以随时以二比一的优势将英国人否决掉!

宋雨航记的在历史上,丘吉尔曾经在;晚年旧月给艾登写信说,“我必须承认。我的思想主要在欧州恢复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之母的欧洲的光荣。假如俄国的野蛮主义蹂躏了欧州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独立,那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灾难

宋雨航清楚的意识到,丘吉尔要与苏联争夺欧州的野心跃然纸上,但是争夺的野心是一回事,客观的实力又是一回事。此时此刻,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已是今非昔比,成了自己过去殖民地美国的小伙伴。丘吉尔等人主张打巴尔干而不主张登陆法国,便是地位没落的反映。

英国这时关心的实际上主要并不是恢复欧洲的光荣,而是希望在打进巴尔干后可以跟南、希、土、中东和北非连成一气,保住英国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和东地中海以及中东地区的传统利益,把从直布罗陀经地中海、苏伊士通往远东的大英帝国生命线紧紧掌握在手里。它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气魄和能力来跟苏联在西欧大陆上一争雌雄了。

宋雨航能够感觉得到,英国人的雄心已经熄灭了。在历史上,英国人长期以来反对开辟第二战场,直到最后也是不积极的。

而现在的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英国人;忸;年下半年不肯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是,兵力确实有限,对敦刻尔克大撤退心中有余悸,到了刚坪答应开辟第二战场是做口头文章,以鼓励苏联顶住希特勒的进攻。

旧妈年不开辟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缺乏登陆艇、运输船只和制空权等等。而在于要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不肯为援救苏联而作出牺牲。

;略4年,英国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反而鼓动美国派遣远征军在北非开辟战场策应蒙哥马利,到了现在的;晒年7月。苏联人与德国人在库尔斯克发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械化兵团大决战。在英国人看来,无论哪方面赢,都将赢得十分惨烈,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