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第一军阀-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文明的基础脉络还是很清晰的。
    秦王朝焚书坑术士,摧毁了中国自夏商周以来所发展出的先天之道的文明,并摧毁了先天向后天过度的产物,是为中华文明悲剧的开端,以及最大浩劫。
    隋代打击了门阀,军事人才培养制度被摧毁,或者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被摧毁了。
    唐代灵药资源彻底枯竭,外丹术没落,加上门阀被摧毁,更加使顶级武将不在可能出现。
    秦代的文化上的浩劫,加上隋唐时期军事人才培养上的衰弱,到了宋代就悲剧了,宋代武力方面搞不了,只能振兴文化了,中医、易学发展是chūn秋以来最巅峰的时期,但未能彻底进入后天社会,而被蒙古人摧毁。
    蒙古人也是一次大浩劫,屠杀了大量人口,使先天转为后天的进程被打断。
    到了明代,尽管已经很后天社会了,但是后天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先天社会的东西做支撑,所以明代的后天社会实际上比较挫,经济发展手段完全比不上宋代。
    接着被满清入关,又是一次超级浩劫。
    文明经过满清三百年统治,彻底进入低谷。
    五四运动之后的全盘西化,使民族文化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时期。
    学习西方科技没问题,这只是一种先天社会转为后天社会的一个进程。但文化上学习西方,就是彻底的退化。
    中华民国此时的任务,就是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大力恢复传统文化的jīng髓传承,使中华文明真正的复兴。
    道教的改革,只是为了给此时中华民国发展的后天社会加上一个节流阀,使民众更加淳朴。
    道教的外部发展,则是出于文化入侵考虑,文化入侵的威力,丝毫不亚于武力入侵。
    在不拆孔庙的前提下,改革后的道教将在全国发展教徒,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几次祭拜道教的活动,从而慢慢的将儒教彻底取代。
    而佛教方面,国家只负责给和尚提供衣食住行,并为他们修缮一下寺庙,传教活动则不会有zhèng fǔ支持。
    这一年,在中南半岛,佛教也进入了彻底的改革。
    这次佛教改革,中华民国zhèng fǔ向安南王国、暹罗王国下了改革建议,在越南地区还好,那里的佛教势力不是那么大。
    在暹罗则不同,暹罗地区同样是佛教掌控了大量土地等资产,甚至连国王都出家当几天和尚,然后再还俗。
    暹罗的宗教改革是最困难的。
    不过暹罗既然不是中华民国的版图,也不要求他们彻底改革,只要求这些寺庙不能占据太多社会资源。
    至于暹罗愿不愿意改革,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起码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改革是有利的。
    但在中华民国的中南省,是绝对要改革的,所以在中南省地区的佛教寺庙,在这一年也彻底的交出了所有寺庙之外的资产,开始由zhèng fǔ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并禁止他们经营商业。
    而在寺庙的捐款箱中,则换成了慈善协会的捐款箱。
    中华民国zhèng fǔ给出的解释是:“作为一个普渡众生的宗教,慈悲的菩萨们是用不到这些钱的,还不如拿去做慈善,这样反而能够积累福报。”
    等于是彻底断了和尚们的额外收入,但国家给他们的生活费还是比较宽裕的,作为出家人也用不到太多钱。
    这种改革导致很多本土地区的和尚都还俗了,对于还俗的和尚,只能说是假和尚。在中南半岛地区,还俗的和尚就更多了。
    经过这次大的改革之后,中华民国的宗教乱象被彻底扫平。(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023章:罗斯柴尔德财团的‘赔款’
        中华民国的宗教改革之后,大力发展道教。
    尽管道教有了极大的发展,后来在中华民国几乎变成了全民信仰道教,但是道教本身比较平和,道教的道士只能算是修士,并非是‘神职人员’,修道人士本身不爱争功名利禄,因此没有出现神权干政的现象。
    因为全民信仰道教,《道德经》使国民具备了很强的哲学思维,同时《黄帝内经》也使国民jīng通养生之道,后来使中华民国的国民人均寿命把其他国家甩开了好几条街。
    当然,道教在本土因为有民族主义支撑,所以华人世界的发展基本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在乡外扩张的过程中,就必须有‘神职人员’。
    因此道教在向外部扩张的过程中,还是培养出了不少‘神棍’,这些神棍专门忽悠其他国家的民众。
    作为普通的无知民众,他们是不清楚宗教与神,还有神力方面的原理是什么,在他们的简单思维当中,既然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那么就必然是神的力量,从而认定道教的神是真实存在的,从而变成他们的信仰。
    道教的神确实是存在的,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最终是成仙了。老子、庄子,这些人最后也成仙了。
    在汉代时期,成仙的一大把,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外丹术指导著作《周易参同契》,实际上外丹术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只不过没有著书流传。
    当然,《周易参同契》的出现,也使汉代四百年下来,以雄厚的底蕴,在东汉末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超级武将。
    可能三国演义有些夸张,但实际上那些超级武将,单挑一两百个人还是没问题的。而到了民国,叶问只能打十几个人。
    当然,叶问在民国只能算是一个小角sè,李小龙创建截拳道,也实在是没有人教他内家拳术,所以只能融合其他的外国武术流派。叶问连内家拳都无法教李小龙,可见叶问的神话,只是香港人的造神运动。叶问相比民国时期的孙禄堂、张占魁、杜心武等顶级武师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周易参同契》的出现,使外丹术很快普及。
    两汉时期的那些门阀很快就将外丹术引入到子弟的培养当中,当然他们不是要让子弟成仙,而是用外丹术炼制天材地宝增强门阀武力。
    这也使两汉时期将灵药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
    魏晋时期,则有许真君等人成仙。
    唐代则出现了八仙,其中汉钟离实际上是汉代就出现的神仙,找徒弟找了几百年时间,最终吕洞宾通过了考验,获得了仙缘。
    吕纯阳(吕洞宾)的道统则传给了王重阳、火龙真人,王重阳创建北派,火龙真人传刘海蟾创建南派。
    这一时期,算是内丹术也开始衰弱的阶段。
    王重阳感觉内丹术也不太好修了,于是对功法进行了‘改进’,说是改进,实际上是修改成了上古修士不爱用的尸解法,这种尸解法成不了真仙,只能成就阳神(地仙)。
    南派则比北派强一些,王重阳那群人成就金丹都很勉强,南派则基本上成就了金丹。
    实际上中国古代成仙的人并不止这些,这些只是已记载的,未记载得还有不少。
    如东汉末年的左慈(三戏曹cāo),以及东晋时期的葛洪(抱朴子是其著作),这些人也不知道最后有没成仙,但最起码也是修成金丹的,多活180岁没问题。
    另外经典著作《黄帝yīn符经》也不知道是汉代谁人所做,只不过当时汉代流行假托炎黄之名著书。
    就像是康梁变法,假托孔孟之言一样。
    所以改革后的道教,里面的神很多都还活着。或者说,不能称之为活着,而是成仙。
    要想与天地同寿,永生不死,就必须先做到无生。
    因为有生必然有死,要想无死,必然要先做到无生,现实之中只有生与死两种选择,但人类的思想却是可以超脱生与死的。
    一旦超脱,就是仙。
    这些神仙一般是不会干涉世俗的,就算是你骂他们一顿,他们也不会找你麻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
    修仙就如吕洞宾说所的那样: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分裂在分裂,衍化再衍化,从先天衍化之后天。
    修仙则是逆其道而行,不断总结再总结,当总结到0与1之间时,甚至可以脱离这个宇宙,创建自己的道,从而衍化出一个新的宇宙,或者说是新的世界,宇宙这个观念有点抽象。
    可能在那些神仙的观念看来,所谓血统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民族在他们看来也比较淡。
    可能他们看待华夏文明的衰弱,只是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进程。
    天无首无尾才可循环不息,经济发展是蛇头吃掉蛇尾而不断循环,文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先天文明,就如华夏夏周商时期,经过不断的发展,按照宇宙的衍化规律,必然会进入后天社会,也就是科技社会。
    后天社会不可持久,要消耗很多不可再生资源,但这些资源消耗掉之后,人类就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不断扩张,最终灭亡。
    一个是扩张到一定程度,或者就在本地球已经发展不下去的时候,死掉大部分人口,剩下的小部分人口又转而回到先天之道。
    由此不断循环。
    实际上中华文明的《易经》,就是上古文明的碎片,也许上古文明也是从后天之道发展到了先天之道,一部分人被遗弃在了地球,一部分jīng英去了所谓仙界,而留在地球的人类,又只有中华文明、印第安文明传承了上古文明的文明碎片。
    这一代人类,相比地球的历史来说,如果地球的历史是1天,那么这一代人类的历史仅仅是0。01秒。
    科技与仙道,实际上并不矛盾,只是一个先天之道与后天之道的循环。
    科技发展到了极致,也会回到先天社会,并将统治者等社会jīng英变成了‘仙’,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制造新物种的,从中国古代的修仙盛衰当中可以看出,灵药实际上是修仙的重要资源,当科技可以创造这些资源的时候,那些能够享有这些资源的jīng英就成了仙。
    非jīng英人员,很大可能将被遗弃,因为资源就那么多。从而那一代的人类文明就结束了,然后又产生了新一代人类。
    从而不断循环。
    但是后面的人类,能否能够创造出仙界,这又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因为资源就那么多,前面产生的仙界,是否愿意看到新一代人类发展起来呢?
    当然,这种问题太过遥远了,江渝作为民国时代的统治者,去想这些问题还是太早了,因此这些问题不是他该考虑的。
    此时江渝要考虑的就是民族利益的问题。
    民族这种概念,实际上也就像是一个婊子,统治者需要的时候上去草一下,不要的时候随手丢弃。
    人们就民族概念的看法,也分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几个境界。
    身为热血青年的时候,所认识的民族主义比较单纯。
    第二阶段,则会认识到统治者搞民族主义,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统治者都不急,你急什么?
    第三阶段,则又回到了民族主义的层面,这时候所思考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血统,而是文化。
    总的来说,再第二阶段的角度看来,民族概念的本质,就是统治者团结一伙自己人,组成一个铁板一块的内部力量,然后去压榨外部力量。
    然后通过把压榨外部力量获取的利益,分给内部民众,以继续团结内部,继续压榨外部。
    统治者如果争气,对于民族整体来说是你好我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