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麦从军-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他要反?”
  阿麦爽快笑道:“嗯,前几日就从林敏慎那里听到了消息。”
  唐绍义却是缓缓摇头,“不是前几日,我问你是你在泰兴的时候时候已经知道他日后要反?”
  阿麦没有答话,抬头静静地看着唐绍义。
  唐绍义绷紧了嘴角,脸色凝重地看着阿麦,又重复问了一遍:“阿麦,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阿麦想了想,坦然承认道:“不错,我用向他效忠才换得了江北军的军权。”
  唐绍义眼底极快地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阿麦又反问道:“不然怎样?听从朝中的安排南渡宛江,将整个江北拱手让给鞑子?”
  “即便不停朝中安排也不该谋逆!”唐绍义寒声道,“商易之此时发难就是乱臣贼子!”
  “谁为乱臣?谁为贼子?”阿麦问道,“齐景从武帝太子齐显手里抢了这江山过来,现如今商易之替他父亲再把这江山抢回去,左右不过是他们齐家人的争斗罢了,谁是谁的乱臣,谁又是谁的贼子?”
  唐绍义默然不语,只是神色冷峻地看着阿麦。
  阿麦毫不退让,谈定地与他对视。
  许久,唐绍义嘲弄地笑了笑,说道:“鞑子南侵,盘踞泰兴、荆州对江南虎视眈眈,阿麦,你果真不知道商易之这个时候挑起内乱会带来什么后果?”
  会带来什么后果?南夏此时内乱,只能是让北漠坐收渔翁之利!阿麦自然知道这些,可如果不乱,她又怎会有机会掌兵?阿麦冷静接道:“鞑子不敢,有我江北军在此,他若南下,我江北军便可趁他后方空虚奇袭靖阳,将他大将军俱都困在关内。”
  唐绍义眉宇间又多了些冷意,问道:“用江山社稷百姓黎民来做你们谋反的赌注?”
  阿麦无言,垂头沉默了片刻,淡淡说道:“这世间本就是一场大的赌局,你我从来没有逃脱过。”
  唐绍义有些陌生地看着阿麦,良久没有说话。
  “我不管盛都皇位上坐的是齐景还是商易之,我要做的只是北击鞑子,复我河山!”阿麦说道,她缓缓抬起头来,盯着唐绍义问道,“大哥,你可还会同我一起抗击鞑子,“唐绍义默默看着阿麦,却始终无法狠下心来说出那个“不”字。
  阿麦看出他心中矛盾,卫坦诚劝道“大哥,不论是齐景还是商易之。我只是顺势而为,有我的效忠商易之会反,没有我的效忠,他依旧会反。说到底他们都已是舍弃了咱们江北军,舍弃了江北的百姓,你为何还要介意效忠的是哪一个?就叫他们争他们的皇位,我们来守卫江北的百姓,不好吗?”
  唐绍义抿着唇,许久没有应声。见他如此,阿麦心中已是放弃,苦笑道:“是我在为难大哥了。”
  “我只同你抗击鞑子!”唐绍义突然说道。
  阿麦惊喜地看向唐绍义。
  唐绍义脸上神色依旧淡淡,重复道:“我只同你一起抗击鞑子,绝不会助商易之夺位!”
  阿麦听了忙举起三指,起誓道:“麦穗在此发誓,江北军只在汀北,绝不会南下!如若违背誓言,天打雷劈。”
  唐绍义沉默地看阿麦良久。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她的手拽了下来,低声道:“阿麦,我信你。”

  【第六卷 惜英雄成败转头空】

  第一章 风云设计奇袭

  十月初二,唐绍义带张生骑兵去往南太行中的甸子梁,同行的还有以郑岚为首的江北军军械造办处的数十名工匠,阿麦命张士强为督办与之随行,临行前给了密令与张士强;一旦郑岚有所异动,先杀之。
  同时,冀州的新兵征募进行得如火如荼,只不过十多天,已是征到了青壮一万六千余人,阿麦将其先集中苦训一个月后,才又打撒并入江北军各营,开始全新的训练。
  于冀州的次序井然截然相反,江南此时则正是风起云涌,时局变幻莫测。
  十一月中,已正式更名为齐焕的商易之带领大军以迅速之势攻到盛都城外。
  十一月十四,齐景病死于宫中。
  十一月十五,太子齐泾于明德殿中仓促即位。
  十一月十八,京防都督姚庆降,开安定门引齐焕大军入,至此盛都城破。新帝齐泾自刎而亡,康王齐泯失踪。齐焕于太极殿内即位,改号初平。
  十二月初七,齐泯于岭南发布勤王令,号召各州军队北上勤王。
  冬风并未给江南带去丝毫凉意,反而将战火催发得更加旺盛起来,江南一时大乱。
  与此同时,江北八州除却青、冀两州被阿麦的江北所占之外,其余豫、宿、雍、益、荆、襄六州俱已被北漠收入囊中,各地的起义军被陈起镇压殆尽,北漠军的占领区时算是稳定了下来。北漠小皇帝开始考虑是先东进青州、冀州,还是干脆渡江南下,趁着江南内乱之机直取盛都!
  北漠征南大元帅陈起上书小皇帝,言江南之乱暂时不会平息,此时南渡反而易陷入南下内战之中,更何况江北军占据青、冀二地,一旦北漠大军南下,江北军便如利剑悬于腰腹之上,必成心腹大患!与其南下,不如先全力攻下青、冀二州,然后据宛江而观江南,趁江南内斗虚空之时,一击而就!
  小皇帝看了陈起的奏折,拊掌叫好,非但立刻准了陈起所奏,还又另加了一道旨意,晋升陈起为太子少保,明年春送宁国长公主至豫州,与陈起成亲!
  陈起先得高位,再取公主,风头一时无二。
  圣旨传到豫州已是年底,豫州刚刚下过了雪。姜成冀从宿州而回,得了信过来行辕向陈起道喜,刚进院子,便见那书房的门窗都大开着,征南大元帅陈起正负手立于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前的梅树失神。
  姜成冀走到廊下,解下身上披风递给一旁侍立的亲兵,又跺了跺靴上沾着的残雪,这才笑着走进屋子。屋角上笼着两个火盆,炭火烧得正旺。因陈起不喜熏香,屋中并未放置香炉,只在案头立了个大青瓷花瓶,斜插了两枝红梅,与映,丝丝梅香倒衬出屋中的清冷之意。
  姜成冀笑道:“元帅好沉得住气,也不叫人紧着建公主府,难不成真叫宁国长公主住到这行辕里来?”
  陈起方转回过身来看着姜成冀,淡淡笑着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进城,这不就给元帅道喜来了嘛。”姜成冀笑道,“皇上竟然将宁国长公主送来豫州与元帅成亲,可见皇上待元帅果然非同一般。”
  陈起却沉默不言,过了一会儿突然问姜成冀道:“若打青州,谁去最好?”
  姜成冀不知陈起为何会突然想到打青州上去,闻言思忖了片刻后,答道:“我觉得还是周志忍更稳妥些。”
  陈起淡淡地笑了笑,说道:“他是老将,稳健有余,进取不足,他不是唐绍义的敌手。”
  “唐绍义?”姜成冀不禁诧异,奇道,“他不是已经退出江北军了吗?怎的还会和他碰面?”
  陈起走到墙上的挂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太行山南段说道:“探子回报说唐绍义领了江北军的骑军在此,若是攻青州,唐绍义必会引骑兵西出太行,或断我娘草,或日夜袭扰我军。”
  姜成冀自是见识过唐绍义骑兵的厉害,闻言不禁说道:“若是那样倒是个麻烦事,唐绍义善于奇袭,防不胜防。”
  陈起笑了一笑,说道:“所以要攻下青州,必先除去唐绍义骑兵,断了江北军这只臂膀!”
  姜成冀听了眉头紧皱,为难道:“可唐绍义人马在太行山中,行踪不明,除之甚难。”
  陈起道:“唐绍义此人混过军中又混匪窝,可见虽骁勇善战,却过于意气用事,杀之不难。”
  姜成冀忍不住问陈起道:“元帅已有算计?”
  陈起轻声道:“此种人,诱杀即可。”
  正月里,有人举报南夏降将石达春暗通江北军,北漠征南大元帅陈起着人去豫州拘石达春来问,谁知石达春却斩杀了来将,携家眷与与旧部逃出豫州。陈起闻报大怒,着姜成冀领兵追杀。北漠诸将听了也俱是惊怒异常,想不到那石达春竟真的暗通江北军,还敢杀了北漠将领,带着南夏残兵逃出豫州!
  崔衍带兵刚从益州平叛而回,在舅舅周志忍处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气得蹦了脚,叫道:“常大哥早就说那石达春不是好鸟,可陈起偏生还要将他当个宝一般护着,只说什么要做样子给南夏人看。现在如何?非但折损了咱们兵将,还叫那厮逃向青州去了。我倒看陈起怎么全这个脸!”
  周志忍被崔衍这种点火就着的爆炭脾气气得脸色铁青,呵斥道:“你这愣头青!大元帅的名讳也是你能随便叫的!”
  崔衍挨了骂却仍不服软,硬着脖子犟道:“我就是看他不惯!变着法儿地给我常大哥做小鞋穿!”
  周志忍气得无语,觉得自己这个外甥果真是根烧火棍子一窍不通!干脆也不与他讲其中曲折,只沉着脸厉声喝道:“大元帅与常家的争斗,你少跟着掺和!我今天告诉你这事,就是叫你心里有个数!”
  崔衍见舅舅震动了怒,这才老实地闭上了嘴,应道:“我知道了。”
  周志忍又问道:“你屋里是不是还有个石达春送的婢女?”
  崔衍心中一突,反问道:“她也是江北军的细作?”
  周志忍见他如此反映,心中顿时又觉生气,横眉怒道:“不管是与不是,她总归是南夏人,又和石达春有牵扯,你留她做什么?”
  崔衍沉默半晌,闷声应了声“哦”。
  周志忍想不过是个婢女,也没太放在心上,又听崔衍应了,便也没再说。周志忍留了崔衍吃晚饭,又与他进了些军中事务,直到晚间才放崔衍回去。
  待崔衍回到自己府中已是深夜,徐秀儿还在屋檐下站着,见他回来沉默地迎上前来,将怀里的手炉塞到他手上,自己则踮起脚尖替他解身上的大氅。
  不知怎的,崔衍心中突然有些烦躁,伸手一把推开了徐秀儿,自己掀开帘子径自进了屋。徐秀儿微微怔了怔,低头犹豫了一下,抱着崔衍的大氅低头跟了进去。
  石达春叛逃的事情传到清风寨时刚过了上元节。这日一大早,息荣娘便叫人从库房里翻找布料,想给唐绍义缝件新袍。正忙活着,赵四急火火地从外面跑了上来,叫道:“大当家,大当家,山下来人了!”
  “什么人?”息荣娘问道。
  赵四答道:“是个当兵的,已经晕死过去了。”
  息荣娘听了心中一惊,忙跟着赵四到前面去看,只见四五个小喽啰抬了一个满身是血污的男子过来。那人身上多处剑伤刀伤,神智早已不清,嘴里只含糊不清地叫着“唐将军”。
  息荣娘转头问赵四道:“他可还说了些什么?”
  赵四摇头,“刚到寨门就倒下了,问什么也不说,只念着唐二当家的名字。”
  息荣娘见此也拿不定主意,唐绍义一直领了江北军与寨中的骑兵在甸子梁,离寨子还有五六十里,这人也不知是什么来头,既然叫唐绍义为唐将军,那就应该是军中之人才是,正思量着,那男子又念出别的来,他声音含糊,息荣娘费力听了半天,才模糊辨出那是“石将军”来。
  息荣娘不禁皱眉,问赵四道:“这石将军又是什么人?”
  赵四哪里知道什么石将军土将军,只好摇了摇头,“不知道。”
  息荣娘没好气地横了赵四一眼,琢磨了一下,说道:“既然这样,咱们别给耽误了什么事才好,你骑马去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