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解开这种封印,必须让那些女子感受到更大的快乐,将那种恶魔的诱惑,彻底抹掉。
晴朗是个正人君子么?绝对不是。
解开封印的惟一办法,居然是跟金莲、春梅尽情恩爱。
而且,他要在那一方面,证明自己比西门庆更有魅力。
他能不能做到?绝对可以。
从地星开始,他一直在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半人半妖的体质,自从融合日光珠和月光珠之后,能力越发出众。
浩然宗的那些美女,有几个从来没跟他有过一腿?
只不过,如果原先已有对象,譬如古晶和小麋,狸猫和水猿,金须奴和龙鲛,葛魍和木魃,梁山伯和祝英台,晴朗绝对不会去打女方的主意。
梁山伯和祝英台,已经决定加入浩然宗,目前正在锦绣珠的僻静之处,潜心修炼《浩然秘诀》。
如今,晴朗要将潘金莲和庞春梅收服,解开恶魔封印,必须要有身体上的接触。
其实,在武松的梦之幻境中,晴朗就已扮演过西门庆,与金莲等女子恩爱过无数次。
金莲和春梅,都是很有风情的女人,晴朗与她俩狂欢过多个夜晚。
由两个女人伺候一个男人,只要懂得怎么配合,那种滋味简直是刻骨铭心。
原本只是梦境中的艳遇,现在立即就要变成事实。
晴朗先在四周设下一个结界,让外界之人无法窥探,再将里面布置得很舒服,很有情调。
那个总是想着凑热闹的妖精小夜,早已被他关在锦绣珠中,暂时无法出来。
晴朗暂时将锦绣珠设置成密封状态,让里面的人无法打搅自己,也无法窥探外面的情况。
解开恶魔封印,听起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不过,如今是以一男二女的姿势进行,实在神圣不起来。
而且,中途不能受到任何骚扰,否则极有可能会走火入魔,甚至精神崩溃。
现在,解开恶魔封印的仪式正在进行,一派旖旎的春光。
晴朗的金虫分身和业火金身,却隐藏在四周,一丝不苟的防护着。
三天三夜的抵死纠缠,晴朗终于将金莲和春梅的恶魔封印解开了。
从此,她俩只会迷恋与晴朗恩爱时的滋味,而不会再迷恋西门庆。
邪恶的封印,竟然是以这种方式解开,在那些正人君子的眼里,确实挺无聊的。
这只是尊重自己的欲望,又有什么错?
残留在西门庆体内的三昧真火的气息,已越来越弱。
不过,就在昨天,西门庆已停止移动,应该是躲在哪个地方疗伤。
晴朗施展天眼通,发现那一点微弱的气息,竟然是在扶桑国。
他立即联系上无影门的紫鹃,询问与西门庆有关的消息。
原来,西门庆与扶桑国的天杀组织,关系十分密切。
天杀组织派出人字组的十三人众,专门保护西门庆。
所谓十三人众,又叫七刀六剑,实力与七枪差不多。
就算西门庆不是天杀组织的头目,也肯定是大主顾。
这次,西门庆到华夏国寻访佳丽,由潘金莲和庞春梅做伴,七刀暗中保护。
六剑留在扶桑国,表面上是保护西门庆的家眷,实际上是监视那些女子,不让她们勾搭汉子。
可没想到,西门庆刚到华夏国,竟然遇上晴朗,赔了夫人又折兵。
西门庆能从冥河召来恶魔,让其附身,跟那些家伙的关系很不错。
那些家伙一旦依附在西门庆的身上,就会想方设法享用他的女人。
那些恶魔的行为,非常粗鲁凶狠,有的甚至很变态。
因此,西门庆的七个老婆,早就想脱离他的魔掌,只可惜一直被恶魔封印折磨,根本逃不了。
晴朗决定去扶桑国,找到西门庆,抢光他的老婆,霸占他的产业。
虽然此行十分凶险,西门庆必定会找天杀组织帮忙,但以晴朗目前的本领,就算打不过,也肯定可以安全逃脱。
况且,就算被杀,也可以复活,大不了暂时被冥河老祖控制。
当然,如果灵魂和身体都被禁锢,那时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从南海去扶桑国,会经过一个叫龙王坞的地方。
龙王坞在南海的东面,老大叫管承,是个虬髯大汉,豪爽大方,人称‘赛孟尝’。
据说,路过龙王坞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去找管承,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招待。
晴朗想在龙王坞附近,让妖精小夜留一个记号。因此,快到龙王坞时,晴朗特意停下,让小夜从锦绣珠中出来。
小夜一飞出来,就在半空滴溜溜的转了好几个圈,嘟囔着:“可把人家憋死了!!”
晴朗微笑道:“你先留个记号吧!”
小夜摇头道:“不干!人家一干完,你就会立即让人家回去!”
晴朗:“听话啦,我有急事。”
小夜连连摇头:“不干!不干!不干……人家就是不干!”
晴朗苦笑道:“早知道这样,就不让你出来了……咦,是不是有人在哭?”
他虽然没有施展天耳通,不过耳朵很灵光,隐约听到远处的哭声。
小夜微微一愣,凝神倾听,点头道:“是真的耶!人家先过去看看!”便拍打着翅膀循声飞去。
“小心有诈!”晴朗赶紧跟上去,来到声源处。
只见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漂亮女子,正垂着头,倚着一棵树,哭得十分伤心。
晴朗站在一边,让小夜飞过去问个明白。
那个女子看到有人来,急忙用袖子擦去眼泪,盯着晴朗,似乎戒心很重。
小夜虽然很调皮,但在苏樱等女子的调教下,已懂得怎么察言观色。况且,她是个妖精,天生就很敏感,能看穿普通人的心思。她与那个女子聊了一阵,就已将她的身份和经历套出来。
原来,那个女子叫崔莺莺,出生在地星华夏国。
在多年前,她与张君瑞在冥界相遇,再续前缘,过着幸福的日子。
就在今天早上,两人路过龙王坞,慕名去拜访管承。
可没想到,管承竟然把张君瑞留下,让崔莺莺离开。
不管崔莺莺怎么哀求,龙王坞的人就是不让她进去,更不让张君瑞出来。
崔莺莺越想越伤心,才会在龙王坞的附近大哭一场,惊动了晴朗。
小夜继续套崔莺莺的话,晴朗听得很仔细,越想越奇怪:怎么回事?我只听说过强抢民女的,这强抢小白脸,还是第一次听见!
崔莺莺与张君瑞的爱情故事,晴朗在地星恶人谷的时候,就已听屠娇娇阿姨说过。
这个故事,因为戏曲名作《西厢记》的广为流传,在华夏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而追究其根源,最早描述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的作品,是唐代文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作品中塑造的男主人公张生,实际上是作者元稹的化身,而西厢故事也就是元稹对自己年少时期一段凄婉历程的追忆。
元稹的西厢故事,原本是一曲爱情悲剧,但历经文人的不断修改、润饰,到元代王石甫编成剧本《西厢记》时,已演变成一个爱情喜剧。
青年男女冲破礼教束缚,并在丫环红娘的巧妙周旋相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种故事,在如今看来,已经很狗血,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
有些东西,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永恒的。
《西厢记》的美好结局,很多人十分熟悉。
在这里,却要回溯到故事的最初面貌,讲述一段崔莺莺情梦断西厢的爱情悲剧。
话说唐德宗贞元十六年,相国崔鹏病死京城,遗下夫人郑氏和孤女莺莺。
母女二人,在京城无依无靠,只好扶相国灵枢,返回家乡。行至蒲州时,听人说前面去路上有大盗孙飞虎,聚匪占山,拦路打劫,颇不太平。
崔家母女,势单力薄,又携带家资细软,此去必定凶多吉少,因此只好暂时停留在城东的普救寺,慢慢再作打算。
有一位青年书生,名叫张君端,年方二十三岁,长得是清秀儒雅,一表人才,饱读诗书,性情孤傲,除了诗词酬答外,很少与人交往。
这年春天,他游学来到蒲州,一次偶然的郊游,经过普救寺,见这里远离街市尘嚣,满院古柏修竹,绿荫森森,幽静宜人,很快喜欢上这里。
他索性把行装从城里客栈搬出,在普救寺的西厢院借了一间客房,决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静心读书,准备来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恰巧,张生住的房子,就在崔家母女的隔壁,院中间隔着一堵矮墙。
一个温和宜人的黄昏,张生有些累了,便放下书卷,信步走出自己的小院,到外院享受一番花香风清。他走到邻院门外时,不经意的朝院内望去,只见里面还藏着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
院中植着一排柳树,清风吹来,柳丝款款拂动,如舞如诗。
第348章
几个大花坛,几乎占满了不大的院子,花坛中各色花儿开得正浓,花枝高低参差,把整个院落妆扮得花影迷离。
张生正待将脚步移近半开的院门时,忽闻花丛中响起一串女子笑声,声音低浅,但婉转清丽,宛如出谷的新莺,娇啼声穿荡在花木间。
这里竟还住着女眷?
张生甚感惊讶,忙停住脚步,但又忍不住目光向院中留连,想探个究竟。
院内的正是相国小姐崔莺莺,带着丫环红娘,在赏花探春。
莺莺出身名门,自幼受着严格的礼节教育,养成一副文静娴雅的大家闺秀风范。
而红娘天性聪慧活泼,因是下女身份,也就没有那么多约束,一举一动都透着机灵、顽皮和爽直的性格。
红娘看见一双彩蝶,忽上忽下的翻飞在一丛芍药花中,便对莺莺道:“小姐看它们,成双成对,留连花蕊,多么幸福呀!”
莺莺其实也正望着彩蝶发怔,经红娘这么一说破,又觉得十分不好意思,羞红了脸,佯嗔道:“你这小丫头,可真不知羞!”
红娘其实很明白小姐的心思,本是春心暗动,又碍着种种顾虑,不愿表露。她知道小姐这么说自己,并无怪罪之意,因而也不还嘴,只是拉小姐转到花坛旁。
院外的张生,听了两位女子的对话,心中也被撩拨得痒痒的。
红娘拉着莺莺移步,正好走入他的视线。
首先从花影中飘出的,是一位穿红衣短裙的少女,步履轻灵,神情活泼,看装束是一位使女。
红衣少女之后,又款款走出一位姑娘,一身淡黄衣裙,身段颀长苗条,在夕阳映照下,好似嫩柳迎风,惹人爱怜。
细看之下,只见她脸如杏花含烟,眸如秋水凝碧,眉似远山微蹙,唇似丹蔻轻点,神情淡淡,似喜非喜,似忧非忧。
这么一看,竟令张生顿时不能自持,几次想冲过去,抚慰一番那位楚楚动人的姑娘。
不过,他始终是一位知书识礼的书生,素来行为方正,不敢轻薄,就站在那里,怔怔的痴望。
两位少女渐渐行近院门,红娘抬眼朝这边看过来。
张生猛然一惊,怕显出自己的失态,急忙离开了院门口。
回到自己屋中,张生对隔壁的小姐始终无法忘怀,伺机向寺中的小和尚打听到,原来那黄衣姑娘,是已故相国的独生女儿崔莺莺。
一次偶然的惊艳,使张生的心再难平静下来。强忍着思念,坐下来读书,书中却又浮现出莺莺似喜似悲的神态,扰得他心神不定。
日子稍长,张生与常常出入院内院外的红娘,渐渐熟悉。
张生是心有所求,而红娘见他温文儒雅,招人喜欢,所以两人慢慢有了言语来往。
这天,张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荡,写成一首言情之诗,表达他对莺莺的一片爱慕和思念之情。
诗写成了,却无法让莺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