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知道。这么说,你也同意朝廷派大军去河北?”
李世民点头:“是,儿臣同意裴大人和太子的意见。”
李渊点头,眼睛继续盯着李世民看,嘴里却征求大家的意见:“各位,派谁去河北最为合适呀?”
李世民装作没看见李渊热切的眼神,依旧板着脸,不说话,也不主动请缨。李世民不说话,别人却都明白李渊的意思,眼睛都有意无意地飘向李世民。
裴寂和太子近臣们已经交换了几道眼神了,他们不想捋皇帝的逆鳞,又巴不得李世民在皇帝面前吃瘪,因此,既然李世民不说话,他们绝对不会好心地提醒李世民赶紧去请缨。
太子的人不说话。其他大臣也不说话,这些人打仗的本事没有,猜测皇帝心思的本事都属上层。他们心里都在想,这场大仗,非秦王领军不可。可是,当初秦王就不赞成皇上杀窦建德,当着群臣的面都争过,可皇上一意孤行,眼下事情闹大了,谁也不敢说秦王对皇上是不是有意见,会不会拒绝领军出征。一时间,大殿上各人想各人的,都不说话。
李渊见没人说话,而李世民又闷头不响,他也有些郁闷,再看了李世民一眼,宣布散朝:“秦王、太子,跟朕来一下。”既然当着众人不愿意说,那就去拉拉家常吧。
“儿臣遵旨。”李世民这次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走进两仪殿,李渊也不客气了:“二郎,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一言不发?”
李世民一反在太极殿上的沉默,跪坐在李渊面前,皱眉回禀:“父皇。儿臣一直在思考李世勣解散军卒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确定前方战事以后的走势,派兵与否,怎么派,派多少兵马,这些问题也不好解决,所以,儿臣才没有回话。”
“哦?”李渊看了一眼侧耳倾听的李建成:“大郎,你想过这点吗?”
李建成很诚实地点头:“儿臣想过。依儿臣对李世勣的了解,他不该是那种丢卒保命的将军。此举一定有其用意。只是,儿臣没想到他这么做的原因。”
李渊点点头,看来,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是比那些朝臣强:“二郎,你说说你的想法。”
“是。”李世民也不客气:“父皇,儿臣想来思去,觉得李世勣此举实属无可奈何,他解散军卒不是为了丢卒保命,恰恰相反,正是为了保存这些军卒的性命,保存我唐军的实力。”
李渊一听,捋须微笑:“二郎,唐瑛离开长安后,跟你有联系吗?”
李世民一愣,在说李世勣,怎么突然转唐瑛身上了?没时间多思考,李世民诚实地点头:“有。儿臣也正在为她担心,她一直跟在李世勣身边,原本每半月给儿臣来封报平安的信,可,这次李世勣的军情邸报来了,她的信却没来。”
李建成也赶紧说:“父皇,儿臣也有近一月没有收到唐瑛的信了。”
李渊把眼睛转向李建成了:“呵呵,唐瑛也跟你保持了联系?”
李建成嗯了一声:“唐瑛离开长安前,儿臣见过唐瑛,她答应将沿途看到的民间情况汇报给儿臣,所以,儿臣收到过她两封信,在她写给儿臣的最后一封信中,说到河北大乱,本已经回乡的百姓,又纷纷南逃,大片土地被荒置,明年河北山东的收成,怕是没了。”
李渊叹口气,又把目光转到李世民身上。李世民在听到唐瑛也给李建成写了信的时候,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在了一起。听完李建成的话后,又慢慢松开了。李渊饶有兴致地看着李世民的脸色从嫉妒不满到慢慢放松,嘿嘿,这个老2呀,对唐瑛可不是一般的上心。
“二郎,唐瑛给你的信中除了报平安,还提到什么?”
李世民明白,李建成都实话实说主动承认和唐瑛有联系了,自己再隐瞒什么,反而显得藏私了,因此,他也就找能说的实话回禀李渊:“唐瑛给儿臣的信除了报平安外,还详细描绘了从长安到黎阳,以及从黎阳到宗城的沿途地势、驿道、河流分布等。还有,唐瑛在离开黎阳仓去宗城的路上,给儿臣的信中提到,李世勣曾向淮安王建议,由他带一路偏军北上山东痛击徐元朗,但淮安王没有同意,还调走了李世勣手下的骑兵和多数兵马,李世勣只剩下五千步兵军卒了。”
李渊缓缓点头,唐瑛做的真出色,老大负责文治,她就给老大汇报民情,老2负责武攻,她就给老2汇报军情。唉,这个女子呀,还真应诺了对自己说的话,两头不落下:“你们回去后,把唐瑛给你们的信都送来,让朕也看看。”
皇帝金口一开,李世民再也愿意,也得答应下来。李建成相对而言却巴不得将唐瑛的信给李渊看,嘿嘿,他也有他的打算了。
当然,李渊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前线上,想了想,突然一拍大腿:“李世勣身边只有步卒,若不解散,必成刘黑闼骑兵的刀下冤魂,果然,解散的命令下的好。哈哈,这个命令,非寻常人而不敢下,哈哈,朕同意唐瑛去协助李世勣,真有先见之明,李世勣也不愧是瓦岗名将。”
李世民却叹声气:“李世勣既然下令军卒解散,怕是刘黑闼的大军在后紧追不舍,五千步卒不仅无法抵挡刘黑闼的大军,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与其被敌所杀,不如暂时解散。李世勣这样做正好说明了刘黑闼势力已经很强了,所以,儿臣不仅更加担心洺州,担心李世勣和唐瑛的安危,担心整个河北我们还能不能留下一点州县。”
李世民想到的这些问题,李渊已经想到了,所以,他才下定决心,让自己这个百战百胜的二儿子去河北收拾乱局:“二郎,唐瑛离开长安的时候,对朕说,一旦战乱不可收拾,她建议朕下旨给河北的各位将军和总管,速撤回长安。朕还记得,当时她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李世民和李建成对看一眼,恍然大悟,原来,做出非常之举的不是李世勣,而是唐瑛,想必唐瑛从他们父皇这里得到存人主张的赞许,才敢让李世勣下达解散军卒的命令吧。
李渊长叹一声:“观古今名将、明臣,很少有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朕真是越来越喜欢唐瑛这孩子了。朕也在为她担心呀,不知道她有没有随李世勣安全退回洺州。二郎,洺州之重要,不需我说了,你回去后速速准备出兵之事。”
“是,儿臣遵旨。”
瓦岗三年 第二百六十五章 遗书
第二百六十五章 遗书
当晚在甘露殿内。李渊将唐瑛给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书信反反复复地看着,不落下每一个字,而他的脑海里,则不停地闪现出唐瑛那张平凡无奇的面容和那淡淡的,不亢不卑的神情。良久,慢慢地将书信放下,李渊陷入了沉思。
就在天策府紧张地准备着出征事宜的时候,一个累的浑身已经无力支撑自己的军卒在秦王府门卫的搀扶下,走到了李世民的跟前,扑通就跪在地上,颤抖的手从怀里摸出一封厚厚的书信,递上:“秦王,小的奉唐将军之命,将书信亲自交给您。”
唐瑛的书信?满屋的人全都把目光看向了军卒手中的书信上,李世民更是腾地站起来,不等侍从接过书信递上来,自己跑下座位,伸手将书信抢了过来:“你们将军现在何处?洺州城如何?”
军卒摇摇头,瘫软在地上回话:“秦王,唐将军没有跟李大将军去洺州,小人是在刘黑闼大军到来之前。被唐将军送出宗城,专为给您送这封信来的。眼下将军人在何处,小人也不得而知。”
“什么?”信还没展开就听到了这样的回答,一屋子的人又将目光从那封信上转到了李世民的脸上。
李世民已经惊呆了,片刻之后才有所反应:“你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送信的军卒被李世民的吼声吓的一哆嗦,吞了两下口水,才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接着又解释道:“唐将军,唐将军为了给李大将军退回洺州争取时间,自己带了两百弟兄守在宗城,说要阻拦敌军。”
李世民这下是真听清楚了,他的脸色一下子变的苍白,踉跄了几步跌坐在蒲团上,喃喃自语:“两百人对抗数万大军?她疯了,简直是疯了,不想要命了。”
别说李世民了,屋里的秦琼等人也惊呆了。这些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将领们,都清楚两百人对抗数万人的下场,脸上都失去了血色,同一个念头同时闪现在他们脑子里,那就是唐瑛完了。
屋里的寂静将送信的军卒也吓住了,他使劲吞了一口口水,逼自己说出话来:“唐将军还让小人给秦王带句话。”
李世民腾地又跳了起来:“说,快说。”
“他说,他说,你一定要替我转告秦王,就说。秦王了解他,也要相信他,他一定能保全自己,期待与秦王重逢在洺州城下。”
“重逢在洺州城下?”李世民的眼睛看向众人了。没人理解这句话,所有人跟他一样,脸上全是不可置信的表情。李世民的心被揪紧了,隐隐作痛,唐瑛,你是在安慰我,还是在欺骗我,两百人守宗城,跟送死有什么区别,难道,你真有什么办法可以平安脱险?
手上还死死地捏紧着信,李世民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别慌,别慌,或许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悲观,或许唐瑛真的有能力平安脱险。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在静立了片刻后,首先平静了下来。他们两个知道。李世民的失态绝不是好事,唐瑛让人专门送信带话,怕就是为了不让李世民想的太多,从而失去理智。眼下,不管唐瑛是骗秦王的也好,是真有脱险而归的能力也好,他们都应该配合唐瑛让李世民平静下来。
“秦王,事发突然,但我们不可乱了方寸,先把事情始末问清楚,而后再做打算。”房玄龄走到李世民跟前,徐徐言道。
李世民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的心跳依旧很快,可他的理智已经恢复少许。抬眼环视了一下呆立在各自位置上的众人,李世民强迫自己再平静一点,又命人给军卒端了碗水来,他亲自将军卒扶起坐好,把水递了过去:“你喝口水,慢慢说,把事情都讲清楚。”
军卒喝了碗水,也平静了许多,慢慢地把在宗城发生的一切全部讲述了一边:“李大将军他们走后,唐将军就命我们五百人收集了好多谷草,扎了几千个草人,穿上我们的盔甲,拿好弓箭,摆在了城墙上,然后就让三百弟兄出城跑了。唐将军又命小人用最快的速度将信送来长安。后面的事情,小人就不知道了。”
“草人?”李世民和房玄龄交换了一下眼神。
“是。唐将军对我们说:你们别小看这几千草人。告诉你们,它们抵得过千军万马,我都不用你们在这里守城,就用它们,就可以将刘黑闼吓的不敢攻城,嘿嘿,这就是本将军为刘黑闼摆下的武侯空城计。”
军卒虽然不明白什么是武侯的空城计,却将唐瑛当时的语气模仿了出来,他还记得,当唐瑛带着轻松的表情,笑嘻嘻地用调侃般的口气说出这番话后,那些和他一样紧张不安的弟兄们,反而平静了下来。
李世民等人可没有军卒这么轻松,他们脸上全写上了不可思议四个字。天哪,草人守城,千古奇闻,唐瑛的胆子也大的出奇了吧。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