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渭河一带的官军,南下的路上又多了些保障。”
“太好了。”李世民两眼放光:“神通叔不仅逃离了长安,还举起了义旗,真是好消息。”
李渊呵呵一笑:“我李氏子孙都不弱呀!你们兄弟好好准备一下。起事绝非儿戏,我们这支军队来之不易,从明日起,你们各带一支部队,跟随在我身边南下,元吉留守晋阳,预防突厥人变脸,防范刘武周进犯。”
“是,谨遵父亲将令。”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视一笑,两兄弟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瓦岗三年 第五十二章 秀宁
李渊父子在太原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的时候,鄠县城外,何潘仁正在郁闷。他带着手下近两万人来打鄠县县城,心里却没多少底,眼看着城墙上的隋军往下伸脖子,他就皱眉头,这城,能攻下来吗?
何潘仁是个反贼,只不过,他与别的反贼有点不同,既不是普通小百姓,也不是地主大户,更不是朝廷大员,也与贵族无关。他是个商人,一个常年行走西域的胡商。前两年,一次偶然的不幸让他成了反贼,随着前来投奔他的百姓流民越来越多,他居然成了这方圆十几里地上最大的造反势力了。
只是,何潘仁从来没想过要称王做皇帝,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只是打家劫舍,却没有攻打过城池,对他来说,这两者区别大了去了。可是,十天前,一个叫马三宝的人突然找到他,让他把事业做大做强。
何潘仁哪有这个心思呀,当时听了马三宝的话,只会摇头,他可不想去找死。结果,马三宝神秘地告诉他,来找他也是受人之托,这个幕后人居然是唐国公家的二公子。乖乖,唐国公唐大将军可是他们渭水这一代有名的大人物,在关中的影响那是数一数二的。
“何首领,你想呀,你自己这样小打小闹的,能闹出多大动静?能有什么辉煌的前途?如果不趁自己手中有兵有马,依附一个实力强厚的人,早晚有一天要玩到头,到时候,别说家财了,连性命也没了。”
马三宝劝说的话回响在何潘仁耳边,他叹口气,这些话其实还不能打动他,马三宝后面说的话才让他心动。
“自古以来,造反者不是当皇帝就是当流寇,这两条路都不那么好走。可有一条路却是造反者能走的好路,那就是博取功业。唐国公刚刚宣布在太原起兵,如果你现在依附他,那么,唐国公成功了,你就是开国功臣,到时候,别说经商特权了,封侯拜将,也可告慰祖宗了。即便唐国公不能成功,你最多和现在一样,没有啥损失。”
有好处不捞,等想捞的时候,就得不到了。何潘仁望望鄠县城门,摇摇头,管他的,先依附唐公也成,树大好招兵。这几天,何潘仁打出李家大旗后,还真的有许多民众慕名来投,看来,果然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只是,这位李家二公子,啥时候来见他呢?
李秀宁见到何潘仁的时候,何潘仁早已经拿下了鄠县。第一次攻下城池的他异常兴奋,而来见他的李秀宁也不是派马三宝见何潘仁时的手无一兵的状况了,她拥有了三万多人马。何潘仁虽然拥有二万多人,却也不敢再妄自称大了。
在成功招收了何潘仁后,李秀宁亲自去见了几个通缉犯,这几个人的亲属或家人中都有人造反或者是包庇造反者的。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李密的叔父李仲文。
李密造反,李仲文只好当土匪,保命最要紧。只是,南下路上多艰难,李仲文无法带着和他一样当了土匪的数千弟兄去洛阳,只能在关中这一代打家劫舍,躲避官军追捕,日子过的是提心吊胆,朝不保夕。李渊家有人来找他联合,他可是巴不得。
李仲文没有想到,李家来的这位所谓的李二公子怎么看怎么像个女人,虽然英气勃发,但……李秀宁没有让他猜下去,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自己就是女的,是李渊的三女,柴家的媳妇。
李仲文知道了李秀宁的真实身份,不仅没有看不起李秀宁,反而心生感慨:李渊的女儿都这么强,那几个儿子也是勇武有名,看来,李渊才是成大业之人。从这天起,李仲文还就死心塌地跟李渊了。
李仲文佩服李秀宁而归,同样在这一带游弋的丘师利和向善志等小股反贼也被李秀宁或者说是被李渊的名号所吸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当开国功臣之路。这几股人马聚集在李秀宁身边后,李秀宁开始为新的问题而发愁。
得到这么大一支武装力量,李秀宁本应该很高兴,她开始也的确很高兴,但问题很快出来了。这些人都是些草莽,纪律涣散,军心不齐,更有甚者,这几个人互相之间都不服气,加上都想抢占开国大功臣的名额,互相之间的贬低压制等手段层出不穷,让她颇为头疼。收编整治这些兵马,成为摆在李秀宁面前的关键难题。
“何将军。”想好了策略后,李秀宁找的第一个人是何潘仁:“将军所部在我的队伍中人数最多,眼下,我欲向西发展,将军有何建议?”
在这几个人中,何潘仁话最少,不是他不想表现自己,而是身份档次相差了许多,那几个要不家世显赫,要不出身高贵,就他是普通小民一个,而且是最不被士大夫所看重的商人,李秀宁要先把何潘仁的心收拢过来,再利用何潘仁的势力来压制另外三人。
“三将军。”虽然知道李秀宁是女人,但这个称呼却固定了下来:“我认为,我军目前不宜去攻城掠地了。”
“为什么?”
“唉,军心不整呀,互相拆台的事太多了。如果军队再这样互相闹下去,别说攻城掠地了,恐怕连朝廷派来围剿的官兵都打不过。”
李秀宁重重地叹口气,这些贵族们还不如一个商人目光远见:“你说的对呀。我想着手改编军队,何将军能支持我吗?”
“三将军想如何改编?只怕……”
“将军放心,我不会让你们失去各自的兄弟,原班人马不会拆开,还是各带各的。我想整顿军纪,申明法令,让乱哄哄的义军成为真正的军队。”
何潘仁眼皮子一跳:“三将军果然家学渊源。”
“都是家父平时教导有方,我的夫婿也是带兵之人,我跟他们学了点皮毛而已。”
“如此已经高人一等。何潘仁没有别的本事,唯三将军马首是瞻。”
“好,有将军的支持,我就有成功的把握了。”
获得何潘仁的大力支持后,李秀宁又分别找李仲文几个谈了话,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这些草莽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胡闹,同意了李秀宁整改军队的想法。大规模的整军运动之后,这几万人马就像脱胎换骨一般,而那几个人的明争暗斗也变成了争先立功,李秀宁说得明白,功劳是打出来的,不是闹出来的。
瓦岗三年 第五十三章 新兵
军令要严肃,军纪要严整,令行禁止是最基本的行军要求。李秀宁从小处抓起,将这些散兵游勇,土匪流民整合在一起,开始了大练兵。与此同时,李秀宁也在这些流寇家属中精选数百女子,组成了她的亲卫军,娘子军由此而来。
等这支部队终于有了正规军的模样了,李秀宁就带着他们杀向了关西地区。每一仗,每一次攻城,李秀宁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女人而坐镇指挥,恰恰相反,她知道,要让这些男人佩服她,甘愿听从自己的指挥,就一定要身先士卒。
李秀宁每仗必亲冒矢石,亲临前沿,攻城对敌,从不落后。面对这样的主帅,这些义军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拼命以报。就这样,李秀宁率领这支拼凑起来却不输与任何一支军队的兵马向西发展,陆续打下了武功、始平等地,将长安以西到渭水以南的地盘统统囊括到了李家的口袋里。
朝廷不是不想消灭这支队伍,从长安城里频频发出围剿的命令,可惜,朝廷派出的围剿人马不仅没能阻止李秀宁的发展,反而被她打得抱头鼠窜,很多兵马还反戈过来加入义军。一时间,李家三将军威震关西。当然,这一切,李渊父子都是后来才知。
李家的巾帼英雄在整顿军队向关西地带磨刀霍霍的时候,太原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兄弟也在整顿军队,他们正要兄弟携手展开第一次攻城战役。
自从李渊公开杀了高君雅和王威,打出“废杨广、立代王”的旗帜后,太原周围各郡县的官吏纷纷前来投诚,而前来参加唐军的百姓更是源源不断。然而,就有人看不清形势,一定要拿出忠心耿耿的样子来和李渊唱对台戏,这个人就是西河郡的郡丞高德儒。
这个高德儒名字取得好,为人却既无德行,也没儒雅之气质,反而是个媚颜奴才,靠进献所谓“祥瑞”来巴结杨广,才得到今天的荣华富贵。或许是知道李渊容不下他这样的臣子,高德儒决定赌一把,当一次忠臣,所以,他是拒不听从李渊之命,而且搞坚壁清野,与太原断绝交通,并派人火速将李渊造反的消息报告给皇帝。
对这样的人,李渊当然不能放过,况且,西河郡又在太原范围内,不拿下西河郡,后院也不安稳。所以,李渊决定攻打西河郡,用高德儒的人头来祭造反大旗。李渊决定让两个儿子去打这一仗。
李渊对两个儿子的作战能力还是比较了解的,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并不担心他们会吃败仗。他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时领兵去打西河郡的目的就在于锻炼儿子,磨合新兵,让二子增加实际作战经验,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做好准备。
“大郎,二郎,西河郡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我军将士中大多数是新招来的人马,没有战场经验;而你们两个,以前也随我征战过几次,但都是战场上对阵,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攻城之战。所以,你们这次去攻打西河郡,一是锻炼自己,二是训练军队。为了让你们尽快获取这些经验,我让稳重老成的温大有作你们的行军参军,你们要虚心请教,不得怠慢先生。”
面对李渊的叮嘱,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时应声:“是,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等李建成和李世民把部队拉出晋阳,才明白李渊为什么那样嘱咐他们了。这支军队真的是新兵队伍,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攻击能力上有所提高,但军纪却有很大的问题。不会听话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将官喝止不休,这样下去,怎么打仗?
“二弟,这可不行,打仗不是儿戏,军队做不到令行禁止,是无法统一指挥的。”骑在战马上,李建成叹气。
李世民皱着眉头看着身前身后走路不成体统的士兵:“也不知道刘弘基他们是怎么训练的,没一个像样的兵。”
李建成笑笑:“这不能全怪他们,都是新兵,首先要解决战斗能力的问题,军纪,军令这方面的规矩怕是没时间教。我想,这也是父亲让我们带这支队伍出来的原因。”
李世民若有所思:“怪不得父亲并没有给我们多少太原府的精兵。大哥,我想,我们还是用点时间整治一下军纪,给他们立点规矩。”
“我也有此意。不用立太多规矩,宣布一些最基本的军令,然后宣布有针对型惩罚的措施,我看就差不多了。”李建成微笑到,这些他已经想好了,多年的兵书可没有白读。
李世民点头了:“大哥,我想,咱们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