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终于明白了,自己原来从一开始就想错了,曹操与朱隽分兵,并非是因为他们轻视黄巾军的战力,而是一种策略,从一开始就进行的一个策略,如果黄巾军真的不堪一击,那么他们分兵进击自然是正确的。
如果黄巾军战力很高,那么肯定会选择集中优势兵力先歼灭其一,这是每一个将领都会选择则的战法,而朱隽与曹操的布局,就正是针对着这个习惯性的战术选择而来的。
而这个计谋的基础,就是黄巾军的野战能力薄弱,当汝阳或者召陵战局进入关键时刻,另一方被黄巾军迟滞的曹操或者朱隽回身反扑的时候,城里驻守的黄巾军是追还是不追?
不追!那么,曹操与朱隽合兵,很可能将召陵或者汝阳攻破,然后再趁势急攻另一城,当可轻易而下。
若追击!那么难保官军再次转身,与黄巾军形成野战格局,一旦追击部队大败,城池自然也是保不住了,而另一战场也会随着失利。
虽然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阴谋,但是当曹操等待的时机出现的时候,阴谋就成了阳谋,不管黄巾阵营的玩家如何选择,都必定是失败的结局。
或许最正确选择是同时放弃两个城池,存人失地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总好过人地皆失。
当然,如果还有时间的话,现在应该由黄巾军主力部队出马,不是去袭击官军后方,而是选择加大对朱隽的攻势,或者在牵制住想要回身的曹操也行,一旦朱隽那边先崩溃,则大局抵定,只是,黄巾军的人想到了这点么?曹操所等待的时机,是不是已经到了呢?还有没有时间给黄巾军重新调整布置了?
香香回身跟身边的几个年轻参谋叽叽喳喳的讨论了一会,抬头道:“哥哥,我们认为如果没有新的部队加入,黄巾军的失利已经很难避免了,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曹操转身的时候,及时抽身撤退,连汝阳那边也一样,断尾求存或者还能保留一部分的实力。”
田丰点了点头:“恐怕曹操筑垒就是准备撤离的信号了,他越是摆出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其实就越是显示他要走的决心。”
方志文也很赞成田丰的判断:“是,曹操的行动很可能就是昨夜,或者等会,新的消息就会到了,我想,召陵城中的黄巾军会出城追赶。”
“他们是想尽量的迟滞曹操的部队,如果以召陵失陷而换取朱隽全灭,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交换,至少对黄巾军的士气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也将官军的进攻脚步彻底遏制住,如果两城都选择撤退,虽然能保留一些实力,但是对黄巾军的士气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官军元气未失,对黄巾军后续的战斗态势也是十分不利的。更重要的,是对双方阵营支持者心态的影响,这点对未来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黄巾军的高层一定会支持强兵会不惜代价的拖住曹操,曹操的野战,未必就能轻松取胜。”
田丰的话及时的解开了方志文猜测的凭依,原来,战场上每一个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战争,果然还是政治的延伸啊!
曹操确实是在入夜之后忽然发出了转进的命令,是转进而不是撤退,目标是汝阳城,在汝阳攻防的关键时刻,曹操要去给汝阳的守军加上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切,正如方志文和田丰所猜测的那样,整个战术就是一个大陷阱,而黄巾军很顺利的踏了进来,朱隽和曹操都是隐忍之人,直到最关键的时刻,才发动了这个陷阱,现在黄巾贼想要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最小的代价也是两座城市失陷,战败已经不可避免。
曹操的行军安排很有意思,两头是官军,中间是异人部队,这让异人们觉得曹操真是个大好人,虽然大家都有些奇怪,但是这种安排对于异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既不用担心风险,也不用害怕掉队。
事实上,这些玩家都没有发现,先导的部队其实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新兵,而精锐部队都在后队,当然,即使发现了,大家也会以为曹操这是为了防止对方的追击,所以将精锐部队放在后卫,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众多的玩家正被曹操和朱隽联手玩的这手连环计而震惊,同时也对曹操的厉害有了新的认识,所以没有什么人会仔细的分析曹操在撤退的队伍里面又搞了什么新花样。
曹操的后卫部队在行走了两个时辰之后,就悄悄的消失在黑夜中,曹操本人也随着这支部队消失了,其实,这不过是曹操的一个军师技能‘潜伏’。
曹操不知道对方会不会追击,但是曹操倾向于对方会追击,毕竟黄巾军不战而退的话,不但这场仗输了,甚至整个战场态势和气势都输了,官军之后会压着黄巾军打,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黄巾军愿意看到的。如果黄巾军抱着临死也要咬你一身血的心态,用坚决的追击拖住曹操,官军很可能在攻下召陵和汝阳之后,由于损失过大而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这样的结果才符合黄巾军的利益。
只是,不知道黄巾军阵营里面的异人,是不是有这种智慧以及牺牲精神,敢不敢以一场死战来改变整个汝南的战局。
事实上,玩家们从来不缺乏勇气,这点,今夜之后曹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玩家们不但来追了,而且追击的部队极其庞大,几乎是倾城而出,这让曹操有些咂舌,自己到底能不能凭着手里的三万精锐,彻底击败这将近二十万的玩家部队呢?
战斗是忽然打响的,曹操的智力很高,潜伏技能将部队藏得很好,直到玩家的部队进入射程,才发现了自己的两侧居然埋伏了大量的敌军。
曹操是个从善如流的人物,善用人、善纳谏,这都是曹操的优点,所以对于异人们奉行的斩首战术,他用起来也很厉害,伏击的第一目标,就是对方的指挥中枢,军旗所在,这里成了曹操亲自率军打击的要点。
骑兵在战场之所以厉害,是因为骑兵能够靠着机动能力和冲击力,打散对方的阵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战阵才是在步兵战场上取胜的关键。
曹操使用的伏击技能所具有的特性是……混乱!
这是一个让人崩溃的技能!
曹操适时的组织重步兵,分队分段的对混乱的敌军进行了一次同步的步战冲阵,将玩家的部队割裂成了几段,顿时让玩家的战阵七零八落,再也没有了阵势的加成,而曹操更是不要命的亲自带队直扑对方的中军大旗。
混乱的战局对黄巾军很不利,玩家以及玩家的部队现在确实十分混乱和被动,但是混乱绝对不等于崩溃。玩家们充分的发挥玩家的优势,也就是各自为战的顽强作风,抱着砍死一个够本、两个有赚的精神,舍生忘死的与官军展开了残酷的搏杀。
黑暗中,战阵的作用实在太明显了,在战阵里,你知道自己的身边是战友,不用有任何的惊慌,只要将手里的刀枪向外招呼,凡是自己外侧的,都是敌人,至于阵里的战友,只要将弩箭不停的射击出去就对了,射中的肯定不是自己人。
而失去了战阵的一方就悲催了,敌我不分的状态下,因为害怕误伤而带来的迟疑,往往意味着死亡,但是见人就砍的话,肯定又会造成巨大的误伤。
黄巾军的中军旗倒了,这不重要,只要身边还有敌人,还有喊杀的声音,那么就继续战斗,没有人逃跑,所有的人都在黑暗中怒吼着拼命、疯狂的砍杀,玩家从来不惜命,只为了激情而活着,这一刻,广大的黄巾阵营的玩家,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曹操的前导部队回过头来匆匆赶到的时候,混乱的战斗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朝廷阵营的玩家们一见到这激情四射的战斗场面,立刻嗷嗷的冲进了战场,生力军的加入顿时让黄巾军阵营的玩家堕入了地狱。
败了!惨败!
不过,他们确确实实的用自己的顽强将战斗拖到了天亮,而另一战场上,在黄巾军的一万主力骑兵部队带领下,黄巾军倾巢而出突袭了朱隽的大营,双方也是经过一夜混战,最后朱隽丢失了营寨撤退。
这不得不说是黄巾军的幸运,这支骑兵部队,原本是想突袭濦强,骚扰官军的侧后,没想到曹操夜里忽然撤军,让黄巾军明白了官军的阴险布局,于是临时四处查问,刚好附近有着这么一直强战部队,才有了汝阳城下的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但是,黄巾军在汝阳城下反守为攻,虽然取得了一次小胜,但损失之大让黄巾军也没有了继续坚守汝阳的信心,再加上召陵的防守部队几乎全灭,黄巾军只好黯然撤出了这两个城市。
虽然黄巾军黯然撤走,但损失惨重的不仅仅是黄巾军,还有朱隽和曹操,官军虽然得了两座空城,但是也一样陷入了后继乏力窘境,汝南战局再次进入了一个平稳期。
而在这一战中,除了黄巾军弄出来的新式武器纸符让人惊讶和重视之外,还有就是在战场上越大越精彩的曹操如同耀眼彗星一般的崛起,进入了大汉所有豪强和玩家的视线之中!
第421章 筹建新城
国渊从乐浪出发,跟随他一起南下的还有太史慈的两万骑兵,以及五万首批进入带方建城的居民,或者叫做民工也行,不过这些民工可是专业的建城民工,都是工匠!以及他们的家人。
乐浪到带方不是很远,大概两百五六十里的样子,骑兵们也就一天多点的时间就能到达,但是还有五万百姓呢,行动自然不可能快得起来,而且乐浪城到带方的道路也不是很好,这个将来也是需要国渊投资兴建的项目之一。
按照计划,他们将会在五天内到达带方,如期完成建城的话,时间上还来得及种植一季作物。
扎营的时候,国渊总喜欢站在高一点的地方,默默的看着军队和居民们非常有序的进行扎营和防御,整个的过程体现出一种纪律性和组织性的美感,国渊是一个井井有条的人,也是一个奉行秩序的人,所以他喜欢看这些有秩序的事情,特别是将这些秩序做得如同艺术一样的太史慈,更是让国渊高看一眼。
国渊本人并没有对平民或者军人有什么偏见,国渊自己也不是什么贵族出身,郑玄这个老师也不是那种看重身份的人,否则他的门下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寒门子弟了,在郑玄看来,只要是肯学习、肯上进的,都是可以施教的对象,这跟身份无关。
国渊也继承了这种有教无类的观点,认为人的才能与身份无关,只跟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努力有关系,所以,对于太史慈这个出身贫寒的大将,国渊非常的欣赏。
太史慈安排好了一切,一扭头,果然在营地内的高地上看了国渊的身影,太史慈无声的笑了笑,驱马朝着国渊奔去,将来的一段时间里,太史慈都将会驻扎在带方,为带方的发展保驾护航。虽然太史慈是领了乐浪都尉的职位,负责整个乐浪郡的陆军事务,但是现在在乐浪城有周醒,乐南城有周泰,这两个人都是方志文手下的大将,资格甚至比太史慈还老的多,太史慈倒是能够安心的呆在带方,将带方的防务整顿好再说其他。
作为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搭档,太史慈自然愿意与国渊打好交道,而且国渊这个人知识渊博,又没有什么架子,说话和气待人诚恳,对自己也是很看重,所以太史慈与国渊这一文一武倒是相处的相当愉快。
“国大人,又在这里看扎营呢?”
太史慈远远的在坡下就跳下来,步行走上小山坡,一边笑着与国渊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