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玉从后方走过来,严厉地质问到,“何事至于如此?竟敢于中军大营里对同僚动手,尔等不知军纪?”
贾军盛刻摆出一副受害苦主的架势,“启禀庞将军,我等在投靠大唐之前,曾有旧怨。今日在此相遇,他们想要向贾某寻仇。”
其实他早已看见庞玉跟在东河的后面走来,所以才故意在经过黄志的时候以言语相激,就是消他们做点傻事,好让自己有把柄在手。若是能因此将东河逐出李唐阵营自然是最好,最不济也要给他们制造点麻烦,在庞玉心中留下点不良印象。
这时候,黄志拉住了自己虱之下的好兄弟之手,轻轻地拍了两下,示意他冷静下来。
张伟也不是莽撞之人,只是和黄志兄弟情深,一时见着当初在定军山一役唆使黄忠谋害自己兄弟的幕后元凶,情绪有些失控,此刻也慢慢地平复下来,知道自己再闹下去只会给大家带来麻烦。
黄志走上前去向庞玉拱手表示歉意,“启禀庞将军,此事确是我等不对,不该于军营之内滋事。但贾军师所言的寻仇,实在是言过其实。”
由于张伟并不习惯使用武器,杀人只靠自己的爪子,所以由于没有凶器在手,黄志轻描淡写地便将此事的性质给大事化小了。
庞玉本是有意要给这些敢于在西讨大营里寻衅滋事的人一个教训,可是当他看到黄志诚恳的样子时,又考虑到他说的确有些道理,一时竟是有些心软。随即说了些同僚之间应该尽弃前嫌,不准打架斗殴的场面话,便放过东河一马。
这倒是大大地出乎了贾军师的意料,毕竟他不知道黄志拥有能够左右别人亲密度的“社交”技能,只是疑神疑鬼地不知道庞玉为什么会对东河另眼相待。眼见自己的阴谋破产,他也只能是自认倒霉,总不能去和在唐军中地位崇高的庞玉较劲,质问他为何不惩处想要对自己动手的人韦。
不过在他想来,东河多多少少还是会在庞玉的心中留下点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其在李唐阵营的前途,这也算是他的最低目标了。
庞玉还要去准备浅水原的战斗,所以也不再耽搁,再次交代双方必须和睦相串后,便匆匆地离开了。
眼见他走远,黄志才瞪了贾军师一眼,以牙还牙地回了一句,“不知道你现在这些队友是什么水平?若是不如当初的水牛,我劝你们自己找条绳子上吊好了,根本不够我们杀的。嘿嘿!”
贾军师闻言脸色铁青,却不得不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在庞玉警告过后还敢动手,那可真是在挑战其权威了,怕是要倒大霉的。他只能是忍气吞声地继续往前走,装作没听到刚才那句话。
说起来虽然几次交手中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总体来说,南河是吃了大亏的,至少要把身为罪魁祸首的士心和人韦这两人都杀掉,才能勉强消解他心头之恨。
所谓来日方长,既然大家都在梦境世界打拼,有的是机会再相见。不管是敌是“友”,反正只要大家能够出现在同一场战役里面,那南河就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复仇,所以贾军师对于未来很是期待。
这一刻的口舌之争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除了图一时之快,就再也没有其他好此。大家都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尤其是在梦境世界里坚持了这么久,基本上没有意气用事之辈,如果没有务实的成熟心态,早已成为死人一个。
贾军师的心态很快就平和了,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浅水原之战给东河找些麻烦▲渐渐远离中军大营的黄志也在考虑着同样的问题,
相比于南河,他们更有优势。首先可以肯定一点,南河加入李唐阵营的时间绝对不长,这点从他们还未获得列席军议的资格便可得知▲东河则已经成功在李世民心中挂上号,并且得以派出两人列席西讨大军的军议,光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已经凌驾于对方之上。
在一个阵营的高层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是衡量一支梦中人队伍实力的重要指标。以现实世界来打个比方,这就如同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掌控着世界格局的话语权,而那些连安理会轮值国都混不进去的,必然是毫无国籍地位的小国。
如果说阵营话语权还是隐性的实力标志,那么用以衡量梦中人实力最具代表性也最直观的指标自然就是技能段位。虽然不知道对方每名队员的具体段位都到了什么级别,但可以肯定一点,东河依然是占据着上风。
早在黄志进入梦境世界的第二周,黄志和张伟便“一不小心”把南河灭了半队,也就是说,如今的南河至少有四人进入梦境世界还不到五周▲东河也只有两人相对其他人比较“嫩”一点,就是李莎和小七,更不用说小七还是东河编制外的第九人,直接导致东河占有人数上的优势。
若是再考虑到当初水牛是个第一战力,肯定他们队伍是花费了大量的积分优先培养这个队长。所以一旦水呕杀死,南河的实力可谓是一落千丈。
当然,南河并非全面落后于东河,毕竟按现实世界的时间来算,他们整整比东河早两周统一南海镇,提前享受到地区时间流速不同的好处,估计于领地的发展和建设上具有较大的优势〈照最坏的情况去考虑,南海领地领先东海领地约七周的发展时间,这是个不可小觑的差距,需要司马富强和黄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扳回劣势。
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评估,于隋唐主线战争梦境中,应该是东河占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利用双方所拥有的话语权差距来做文章;而于三国主线中,东河应该有微弱的优势,若是再有天山队积极配合,那么这种优势还能进一步扩大。
比较可虑的是在东洲势力,目前东河暂时居于绝对的劣势。不过只要南河无法如他们这般提前完成攻打叛军的类似任务,双方的时间差距将有机会缩小到东洲时间四周以内,算是不无小补。如果再考虑东河准备于这周发动对尾县叛军的一系列小规漠扰作战,还有尾东关地下的那条地道,这种差距还能进一步缩小。至于能缩小到什么地步,除非双方实打实地来一仗,否则谁也说不清楚。
综合地考虑了许久,三个臭皮匠都认为在隋唐主线中是最有机会打击南河的地方。
“那就从当下这一战——浅水原之战做起,搞死一个算一个!”张伟比谁都热衷于收拾贾军师。
黄志倒是没有异议,“根据军议的安排,中原队会随行军总管梁实出战,于浅水原扎营诱敌,于今天早些时候就已经出发,基本上和我们不会再有交集▲我们则是随右武侯大将军庞玉行动,大概会在三天后的初五那天前往浅水原之南布阵吸引宗罗睺的大军。那么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能够把南河弄过来一起,才方便我们行事。”
刚刚在大营里众目睽睽之下和对方闹过矛盾,若是南河马上就在浅水原之战中出点什么事,这未免也太过于昭然若揭,怕是很难洗脱嫌疑。虽然司马富强觉得这两兄弟有些过于性急了,但还是决定要配合他们。谁叫他姓的是司马,既然老祖宗曾留下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也不怕针对南河来一场阳谋。
只要手脚做得干净点,或者干脆就不要自己动手,而是借宗罗睺之力来削弱南河,恐怕谁也没法仅凭捕风捉影的猜测给东河定罪。至于嫌疑么,只要没有确实的证据,嫌疑人就不是犯人,这就是法律上所谓的“疑罪从无”原则。再有黄志发动了“社交”技能之后的巧舌如簧,怕是李世民把此时连他**都还在娘胎里的大唐神探狄仁杰给叫来,也不能拿东河怎么样。
既然已经这么决定了,三个臭皮匠也不再犹豫,当即商讨着如何让南河也随庞玉行动,那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计划。
“首先南河一定是赶不上随梁实部行动了,这边可以不用考虑,现在只需将他们排除在李世民亲率的突袭骑兵之外,他们所事的选择就不多了。”凭借着自己对此战的了解,司马富强积极地帮这两兄弟进行分析。
“嗯,如何才能不让他们随李世民行动呢?”看出队长有招,黄志赶紧追问。
“李世民手底下这支骑兵可不简单,是由当初李渊太原起兵时从突厥购买的2000良马所组建的,甚至还借了小部分突厥骑兵,又包含了西突厥史大柰部,基本上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玄甲军前身。再考虑到李渊本人就是具有一半鲜卑血统的胡汉混血儿,这支轻骑部队根本就是一支融合了胡汉优点的混血铁骑,兼具胡人的彪悍和汉人的军事素养。”
“李唐对于骑兵兵员素质的要求之高绝非三国时期的西凉铁骑所能够比拟的,没有B段位以上的骑术水平基本上不会入选,所以尽管人数不多,却是精锐无比。所以你们两个想想,李世民可能在这支部队里面安插骑术水平普遍低下的梦中人么?”
“那就是说,他们基本上就是随庞玉行动了?”张伟眼睛一亮,只要双方能够在同一处行动,他不介意到时候好好“照顾”一下贾军师。
司马富强考虑了片刻才补充到,“还有一种可能,那便是留守高墌。”
“留守高墌……我明白了,这个交给我搞定!”黄志信心十足地揽下了这个工作。原因无他,此战被安排留守高墌大营的人,正是黄志混得最熟的元帅府长史刘文静。只要刘文静一句话,南河要么滚蛋,要么乖乖地去庞玉那边报到。
为了控制南河的行动,黄志不介意耳朵长茧地再去听刘文静唠唠叨叨地报怨李渊怎么对他不公。等到刘文静发泄够了,他及时发动“社交”技能的效果“煽动”,便轻松地说服长史大人把南河踢到庞玉所在的前线去卖命。
“那么下一步么,嘿嘿,有得玩了!”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在军队这种地方,此时的黄志体会到了当初在赤壁之战时贾军师把自己和张伟支使得团团转的乐趣。
第六周 不得安宁 第一夜 重返隋唐线(四)
接下来于浅水原大战爆发之前的最后两三天里,黄志都在积极地奔走,想尽一切办法去和李世民和庞玉等人拉关系、讨论战术细节、探讨用兵之道。尽管他这种行为对于进一步提高亲密度和贡献度的作用不大,但以他那足足比隋唐英雄们多出将近一千五百年的丰富积累,自然说得头头是道,令得李世民和庞玉叹服不已,因此也都愿意让他于此战中多获得一些发挥的机会。
司马富强对于黄志这种异常积极的表现实在是惊讶,但是随即便又释然了。也就是黄志这种比较随和的性格,才会被动地等到再次与南河相遇才想到要报仇。若是当初定军山的受害者是司马富强自己,恐怕他早就动用手头上一切能够调动的量去找贾军师复仇。
黄志的主动性一直是比较让司马富强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在与梦中人的对抗中,总是不太愿意首先出手。当初为了统一东海镇,司马富强没少做他思想工作,最终还是因为李莎的出现让他心定了决心。所以此刻黄志能够这么积极地去针对南河进行布局,实在是件好事情,司马富强决定放手让黄志去做。
黄志的努力自然会有回报,此刻他多多少少摸出了南河于李唐阵营中的一些底细。
贾军薯辟蹊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