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两者可能是巧合,可四阿哥不由不猜测晚膳的时候,老十的双生子到底和康熙交流了些什么。
让四阿哥更心急的是,若康熙是有意而为之,那是否意味着老十上位的可能性很高呢?
康熙的一帮儿子,包括老十都加入了探望十三的队伍,非 常(炫…书…网)时期.还是多表现下手足情深北较保险。
十三整个人很是颓废,象变了个人似的,大伙无趣的说了些“放宽心,别多想”之类的废话,便拱于告辞了。
老十见着十三的精神状况,心想,若自己成了这模样,其木格肯定急死。
老十并不检讨自己的非份之想,反而觉得自己如今活蹦乱跳的.简直就是其木格的福气。
四阿哥没随大部队一起行动,而是留了下来,单独劝慰十三。
“十三弟,振作些,不管怎样,人出来了就好。说来也是四哥我没用,让你在里面受了这么多苦。你也知道,皇阿玛这些日子心情不好,我们为你求情都给挡了回来,四哥我也是求告无门。”
十三摇摇头,有些落寂的说:“四哥,你为了我在乾清宫跪了一天,我都听说了,弟弟我这谢过你了。”
十三点点头,没有言语。
四阿哥虽然很想知道康熙昨天和十三说了些什么,但也明白眼下不是样谈的时机,便将重点放在开导十三上。
等四阿哥打道回府后.刚进书房,就听到又一个关于弘喧的消息.康熙亲自检查弘暄的作业,头天入学的弘喧又受到了康熙的大力表扬。
四阿哥沉着脸,问:“弘暄如何表现得出众了?”
四阿哥越发觉得康熙有抬高老十的嫌疑,头天入学,先生能教些什么!
探子答道:“宫里传出的消息是,皇上夸弘喧阿哥写得一手好字。”
四阿哥皱着眉头,觉得有些想不明白,看那两孩子昨天的表现.应该是没怎么管教的.怎么还会写得一于好字?
其实不仅四阿哥不相信,康熙初一见,也以为弘喧有舞弊的嫌疑,虽然一看就是老十的字体,但康熙不认为老十有耐心教孩子写大字,也不认为弘喧能静下心来练字。 当下叫弘喧现场又写了两个字,见弘喧有模有样的架势,活脱脱就象当年的老十,不过当年的老十总是撅着嘴.心浮气躁的画大字,而弘喧却是聚精会神的用心写着一笔一画,康熙有些感慨.赞道:“比你阿玛当初的字好多了。”
虽然父子两个写字的状态不一样,可弘喧挺着小胸膛骄傲的燕子却与老十如出一辙。
康熙笑着问道:“你阿玛教你的?”
弘喧扬声道:“嗯,阿玛的字写得最好了,我以后要写的比他更好。”
康熙接着问道:“那你阿玛教你读了些什么书啊?”
弘喧摇摇头道:“阿玛没教,额娘教了些,阿玛只教写字。”
康熙当下很是诧异,“你额娘教的?她都教你些什么啊?你额娘…”
弘喧接口道:“额娘懂得可多了,就是字写得臭,要不然,连字都不要阿玛教。可阿玛总说额娘教些乱七八糟的,呵呵…”
康熙听着弘喧的回答,不由的皱了皱眉头,完全可以想象,蒙古福晋会如何让荼毒下一代。
康熙有些不忍心问,但见着弘喧一脸的灿烂,最终还是好奇道:“你额娘都教了些什么?”
弘喧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好多的,嗯…”
弘喧摸着小脑袋瓜子,眨着眼睛说:“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
康熙点头道,“嗯,你们作恶晚膳也说过。”
弘喧觉得不能辱没额娘的名声,便抑扬顿挫的背诵道:“额娘教我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康熙有点诧异,没想到其木格还有这份见识,便赞道:“嗯,不错。”
弘喧得了表扬,很是自满的笑着,“额娘还教了好多,就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康熙心情不错,鼓励道:“想不起就算了,以后跟着先生认真学,不可偷懒。”
弘喧一听,小脸一就皱成一团,“皇阿玛,先生怎么没教三字经啊?今天他讲的,我都没怎么懂。”
席熙觉得弘暄不懂是正常.老十的孩子吗,若一点就通,反倒不正常。
但因弘暄的字给了康熙好印象,因此.康熙决定指点一二,便问道:“那先生今儿讲的什么啊?”
弘喧大声道:“论语,就是孔子,孔老夫子写的。”
康熙吃惊不小。上书房的先生不至于这么糊涂吧,给头天就学的孩子讲论语?
康熙想想觉得自己好似忽略了什么,又拿起桌案上弘喧的作业,眯着眼睛一扫.弘喧写的作业确实是抄写论语的为字篇,看来上书房的老学究确实有些不知所谓。
康熙有些生气.但本着深入调查的原则,还是忍住气,叫弘暄将他在上书房的经历仔细讲一遍。
弘暄忙手武足蹈、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
原来上课时,先生对弘暄这个新来的学生进行了个摸底测试,询问弘暄在家中是否接触过笔墨。
弘暄很是大声的回答说自己会写字。
于是,先生就叫弘暄写两个字来看看,弘暄很是规规矩矩的将自己的大名写了上去。
其实,弘暄的字并不是好得足以令人震撼,但关键是他有一个不爱学习的爹,再有一个文盲的娘,大伙难免拿有色眼镜看他,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反之亦然,越不抱希望,便越觉得惊喜。
康熙都未能免俗,何况上书房的先生们。
因此,弘暄的大字写完后,在先生心中的形象立即变得高大起来。
先生当即问道:“在家里都学了些什么?”
弘暄毫不客气的答道:“学了好多喔,我都懂好多好多东西呢。”
先生觉得弘暄不懂得谦虚,需要好生敲打一番,便到:“要记住,知之为知之…”
弘暄忙接道:“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先生惊的下巴都快掉了,没想刭十阿哥还真在这个小阿哥身上费了功夫。
先生恩索了片刻,道:“那小阿哥知道其中的意思?”
弘暄点点头,“就是不要不懂装懂。”
先生觉得虽然解释得不那么贴切,但大体意思也还算靠谱,便问道:“可将论语学完了?”
弘暄摇摇头,“没学过。”
先生有些生气.没学过,难道刚刚接的话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不成?
想了想,便考道:“子曰:学而时习之…”
弘暄当即摇晃著小脑袋.朗朗背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先生更生气了,不是没学过吗?于是又接着考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弘暄瞪大眼晴.迷茫的看着先生,觉得这先生说的话怎么这么难懂啊…
见弘暄哑口无言,先生脑袋一时没转过弯,便从这句接着往下教了。
康熙了解原委后,对先生的不负责任非 常(炫…书…网)愤慨?决定立即打发他回老家祸害他自个的子孙去。
但康熙对弘暄的态定还是很和蔼的,“前面的句子也是你额娘教的? ”
其木格就知道那几句耳熟能详的名句,连“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都记不住,还是老十看不过眼,硬加上的,否则弘暄今儿也就只知道前半拉了。
不出所料!弘暄又将其木格给买了,康熙对其木格这个连半罐水都没有的福晋彻底无语,没学问不要紧,要命的是,还赶趟的当先生!
既然当爹妈的不靠谱,康熙就只有多操点心了:“弘暄,明天就叫先生教你三字经。先生今儿留的作业就不用管了。”
弘暄一听.乐得蹦了起来:“皇玛法.您太好了.嘿嘿。”
康熙点点头.命人将弘暄送回府,不想半刻钟,弘暄又蹭蹭蹭的跑进了乾清宫,扯着大嗓门喊道:“皇玛法,皇玛法,他们不要我见您…”
身后的太监不迭声的劝道:“小阿哥.皇上忙着呢,您别冲撞了圣驾…”
康熙此时已经在召见废太子了,听了弘暄的大呼小叫,不由有些生气,看来这孩子确实太没规矩了,便肃声道:“放他进来”
不知死活的弘暄跑进来后,见地上跪着一人,又瞅见康熙一脸的不悦,自作聪明的劝道:“皇玛法,别和他生气.划不来的。”
说完也不等康熙发话,就凑到康熙跟前,康熙身边的太太监李公公见康熙的脸色越发阴沉,正想提醒弘暄还没给康熙见礼,就见弘暄从荷包里拿了一样东西递给康熙,悄声说道:“皇玛法,这是上书房的点
心,一点也不腻,可好吃了,我留了两块,刚忘了给您了,您尝尝。”
康熙看着手上挤压的不成行的点心,再瞧了瞧弘暄的荷包!道:“你藏了几块点心啊?”
弘暄伸出手比划了一下,“三块,我不知道今儿遇着皇玛法您,只想着给阿玛,额娘,还有妹妹带了
。刚在路上才想起来,应该给皇玛法分一块的,皇玛法忙了一天,没准饿了呢。”
康熙没想道弘暄这么实诚,摸着弘暄的头,道:“明儿起,下学后就到乾清宫来,在耳房做功课,眹好给你指点一二。”
弘暄懵懵懂懂的回府后,刚将点心拿出来,宫里就送来一篮点心,弘暄一点也不觉得丢脸,只是懊恼道:“原来上书房的点心也是皇玛法家的啊!”
其木格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是笑道:“平时又没少你吃的,你怎么象八辈子没见过点心似的,看你阿玛回来怎么收拾你!”
可惜,老十踏着月光回的府,连其木格都睡了一觉。
于是,老十府里半夜如期传来老十的咆哮,“那臭小子…”
骂臭小子的不仅是老十一人,阿灵阿此时也正在骂着,不过骂的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外甥老十。
阿灵阿除了不知道康熙和两孩子晚膳的时候谈过什么,连康熙叫弘暄下学后道乾清宫的耳房中做作业都了如指掌。
阿灵阿敏感的认为,康熙如此看重老十的子嗣,必然大有深意。
因此,阿灵阿对老十这些日子不曾登门拜访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恕。
阿灵阿觉得老十要么是蠢到家了,没看出康熙的用意,要么就是太托大了,以为不靠母族也能顺利登上储位。
阿灵阿冷冷笑着,决定明天得联络一些亲信,为八阿哥造势,阿灵阿咬牙暗暗发狠道:“臭小子,我叫你目无尊长,等八阿哥上了位,我叫你没地儿后悔去…”
八阿哥此时也没歇息,正在和八福晋商议着,”十弟妹的帖子说是明儿什么时候过府?”
八福晋道:“没细说,只是说下午过来,九弟妹也接到帖子了。”
八阿哥吩咐道:“那你明儿将九弟妹也请过府.你们三人一起在府里叙旧,留晚饭.爷到时候也将九弟和十弟约过来。
八福晋应了后,问道:“今儿十弟松口没?”
八阿哥苦笑道:“十弟还是那样,不掺和。”
八福晋有些不放心,说道:“十弟该不会是真有什么想法吧,他的两个双生子可得皇阿玛宠,听说皇阿玛还叫弘暄下学后去乾清宫做功课,这以前可只有太子和四哥如此呢。”
八阿哥摇摇头,“瞧着十弟的样子,不象,若他真有那心思,早该去拜访阿灵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