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薇天-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六章 六耳猕猴

既然决定要借着《西游释厄传》取得一番好处,刘潜也就认真思索起来。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阎浮世界,洞天福地,也是孙悟空学得一身本领神通的地方。

虽然孙悟空已经拜菩提为师,但他在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该有的待遇。不仅道术法门没有学到,而且还做着烧火劈柴的杂事。

直到数年后,一次讲道,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哭求长生法门,菩提祖师才准备传授长生之道。不过为了考验孙悟空,菩提祖师还设了一个盘中之谜。

若孙悟空猜得到,就是有缘;猜不到,便是无缘。

而这,就是一个机会,更一步加深和孙悟空的关系机会。

先前他不顾樵夫劝阻,执意要带着孙悟空来斜月三星洞,已经让孙悟空对他感激在心。现在,他靠着先知先觉指点孙悟空求取长生之道,刘潜相信,这次只会让孙悟空对他更是感激。

同时,刘潜由孙悟空学道想到了一个更让他心动的机遇,明确的说,是一个让他心动的猴子。

西游中,除了孙悟空外,还有一个猴子也是让刘潜极为欣赏。他棒打唐三藏,抢夺行礼,扬言要自取西经。

他假扮孙悟空,和孙悟空连番大战,上天下地入海,求证诸多仙神。而让刘潜惊叹的是众多仙神没有一个能辨明两个猴子的真伪。

最后猴子和孙悟空闹到如来面前,如来遍识周天之物,广知周天之种类,才道破猴子来历。

如来说道: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87book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除此之外,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对于这四猴,看过神话传说的刘潜也不陌生。

灵明石猴是女娲补天所留五彩石孕育,降生就是不凡,是享誉三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赤尻马猴,叫做淮水无支祁,曾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出现过。

通臂猿猴,叫做袁洪,是梅山七怪老大,曾在封神中大放异彩。

而六耳猕猴就是和孙悟空斗得不分上下的假猴王。

四猴都是天地异种,神通不凡,天赋异禀。

由此刘潜也更加疑惑:

四猴中,为什么唯独六耳猕猴要去假扮孙悟空,去搅合孙悟空的西游?

要知道,凭六耳猕猴不输与孙悟空的修为道行,完全可以称霸一方逍遥自在。

但有次刘潜在《西游释厄传》看到一句: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再联想到两个猴子的一样的神通,刘潜就是有点明白了。

六耳猕猴,善聆音,肯定是孙悟空在说此话时,六耳猕猴就在一旁偷听,这话被六耳猕猴听到耳中,六耳猕猴也就对孙悟空怀有仇怨。

这就解释了,为何六耳猕猴会有孙悟空一样的神通,为何六耳猕猴会去假扮孙悟空,搅合西游取经。

六耳猕猴就在附近,这让刘潜怎么不心动?

刘潜现在就是极想找到六耳猕猴,收为手下。至于怎么让六耳猕猴甘心当他手下,刘潜也不担心。

西游中,六耳猕猴,一个师父都没有,连一身神通都是在孙悟空求道时偷听来的。

由此刘潜料定,六耳猕猴求道之心极为强烈,只要拿出九转玄功,就不怕六耳猕猴跑掉。

给六耳猕猴九转玄功,刘潜也不是乱来。而是他知道混世四猴,都是天地异种,极为适合炼体法门。

拜得菩提祖师为师的孙悟空,习得是八九玄功。封神中和杨戬斗得不分胜负的袁洪,修炼的也是八九玄功。

而这八九玄功是脱胎于九转玄功的炼体法门,有了这些事实在,刘潜对传授六耳猕猴九转玄功极有信心。

所以他心里还美美地想着:他再从孙悟空那里弄来筋斗云神通,让六耳猕猴修习。那他就完全可以得到一个堪比孙悟空的金牌手下。

想到这里,刘潜全身激动,就准备着出斜月三星洞,但斜月三星洞却不是他说进就进、说出就出的地方。

刘潜犯难一会儿后想到那个接待他的仙童,石青,不是说有事就找他吗,或许他那里有办法。

于是刘潜找到石青居处,在他门前说道:

“石青小哥,烦请相见。”

“何人 ?'炫书…87book'”

房门应声而开,石青走出,看见刘潜,却是快步走到刘潜身前,笑着说道:

“原来是你,快快进屋。”

刘潜得此热情待遇,怔了一下,怎么和前次的待遇相差如此大。

但石青,已经拉着他,往屋里走,他也只得先闭口不语,进屋再问。

石青屋中也很是简洁,比起聚缘居,只是多了几个蒲团而已。

石青拉着刘潜来到那几个蒲团处,请刘潜坐下。

刘潜不是将疑问放在心中的人,问道:

“石青小哥,不知刚才为何如此?”

石青笑道:

“什么小哥,以后就称呼我为道友即可。你不知道,因为你其他童子现在可是对我羡慕的很。”

刘潜更是疑惑,问道:

“这是为何?”

石青说道:

“还不是道友天资聪慧,在圣境中连续悟道两次。现在你的声名,可是在斜月三星洞中广为流传。

想昨日,我还是给道友介绍斜月三星洞,没想到道友一去圣境就悟道。

道友慧根之深,实在是令人难以仰望啊。”

刘潜心中也是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悟道,竟然造成这么大的轰动,昨日石青给他介绍斜月三星洞还是有点不耐烦,而现在对他简直是热情得过分。

刘潜笑着谦虚说道:

“过奖过奖。”

石青满脸期待地说道:

“道友,在菩提圣境中,因你的两次悟道,不少修士都得以突破境界,提升修为道行。更是有修士,被祖师坐下几位弟子收为徒弟。

道友,说实话,自化形以来,虽然我也在听祖师讲道,努力修炼,却始终没有突破,不知道友能不能给我讲一下你所悟的道。”

说完,石青也是脸色尴尬。他虽然是石头化形而出,但也明白,道,不可轻传。

传道,一般不是师徒之间,就是修士之间交流修道心得。而石青和刘潜,不是师徒授道,是道友之间交流,但石青却没有修道心得可以和刘潜交流。

刘潜不知这个世界规矩,就把那两次悟道之语说给了石青听。

两次悟道之语,虽然刘潜在菩提圣境中说出了很多遍,但菩提圣境中的修士却不能完整说出,因为那不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他们只能说出他们自己体悟的那一部分,所以斜月三星洞中修士只知道刘潜悟道之事,并不知道刘潜的悟道之语。

慧空和菩提祖师修为道行高深,自是能完整说出刘潜的悟道之语,但他们却不会轻易说出来。

听得刘潜亲口说出两次悟道之语,石青极为高兴,激动道:

“谢谢,谢谢。”

对修士而言,还有什么比这些悟道之语更好的东西。

他心中极为感激刘潜的慷慨,同时也是极为庆幸,那天是他出斜月三星洞接待刘潜,要是别的童子,他现在哪有这份机缘。

刘潜见石青满脸感激,说道:

“道友,我这次来,是想出这斜月三星洞,不知可否带路?”

“没问题。”石青脸色一变,问道:“什么,你要回大汉王朝?”

刘潜听到石青误解了他的意思,解释道:

“不是,我只是要出去看看朋友,还会回到斜月三星洞。”

石青尴尬笑道:

“既然如此,我这有一块玉牌,是自由出入斜月三星洞的凭证,你且先拿去用。”

菩提祖师曾吩咐过石青,把刘潜送回大汉王朝,所以石青才会一听到刘潜说要出斜月三星洞,就以为刘潜要回大汉王朝。

刘潜从石青手中接过玉牌,说道:

“那我多谢了,告辞。”

石青说道:

“是我要感激你才对,如此不避讳,告诉我悟道之语。”

刘潜笑道:

“小事而已。”

石青送刘潜出屋,就又回到屋中,刘潜回头一看,门已经关了。

这石青肯定是去感悟刚才所说的那两句悟道之语去了,果是修行中人,一刻都不放松。

刘潜向着斜月三星洞洞口而去,有了玉牌,和石青所教的出入方法,刘潜顺利地出了斜月三星洞。

洞外,奇花异草,空中飘香;仙鹤灵禽,玄猿白鹿,悠闲嬉戏,依旧一派仙境。

不过,和石青的一番交谈,刘潜心中有了一些疑问:

“不是说在菩提圣境中有所领悟,就会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吗?

看情况,我两次悟道已经在斜月三星洞中引起轰动,这是菩提祖师开辟的阎浮世界,他不可能不知道?

就算菩提祖师看不上我,那据石青所说,就是那些听我的悟道之语有所领悟的,都被菩提祖师的几个徒弟收为弟子。反而我这个悟道的人,无人问津。”

虽然得到紫皇传承后,对于拜师学道,刘潜已经变得极为淡然,但他对此事,还是十分奇怪。

第五十七章 独木不成林

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斜月三星洞外的天气很不错,但刘潜心中却有点忧郁。

他不明白,为何菩提祖师及其坐下九个徒弟不收下他为徒弟?

不过刘潜转眼就是对自己嘲笑一番,想得那么多干吗?

他去拜师,本来就是为了学得道术法门以求生存。而如今他得到紫皇传承,道术法门已是不差,又何必要再去刨根问底,深思细究,徒增烦恼。

现在他应该想的是,找到六耳猕猴,将这个将来的金牌小弟招到手下。而不是考虑为何他自己没有被收为徒弟。

刘潜深深明白人才的重要性,才很想找到六耳猕猴。而且他还深深知道一个公理:

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他,刘潜,要想在这个世界,建立一个无上天庭,收集天下气运,靠他一个人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先不说以后要面对鸿均和他立下的仙道,就是回到大汉王朝,要想登临皇位,统治一国,也要有其他人相助才行。因为无论是钩心斗角的朝堂相争,还是正奇用兵的两军对决,他都不是很擅长。

也因为刘潜想到了这些,他也不只一次在心中给自己提醒:

“无论是世间皇位之争、王朝之战,还是以后和鸿均对抗,人才都是重要的。无论如何,

我的身边,必须汇聚有一批足够忠心的人为我所用。”

而现在六耳猕猴,明显就是刘潜的第一个瞄准的目标。

刘潜虽然心里急切,但他并没有急着在灵台方寸山开始寻找,而是决定先去找不久前认识的樵夫。

刘潜心里明白,他对灵台方寸山并不熟,若是他一个人,肯定会毫无头绪的在灵台方寸山乱晃,找到六耳猕猴的几率极低。但是樵夫却不同,他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块地方,可以说对这块地方了如指掌,只要找到樵夫,找六耳猕猴的事情就会轻松许多。

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樵夫家到斜月三星洞的路线,刘潜已经走过好几遍,熟悉异常。走上山道,一段时间后,刘潜就看见了樵夫家的茅屋的轮廓。

“樵大哥,你兄弟来看你来了。”

“谁啊,小儿的朋友?”

屋中传来樵夫母亲的声音。

“是刘小哥啊,不是说你去拜老神仙为师了吗,怎么回来了?”

刘潜尴尬一笑,说道:

“大娘说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