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照亮我的生命。”这种话说来很恶心,但他说了,因为听众是她。
“烟火只能照亮一瞬间,维持不了永远。”她不是悲观的女生,但她现实,现实地确定自己的存在只有一瞬。
“哈,我听出来了,你想和我“永远”。”不顾她的羞赧,不管她会不会尴尬,他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只好抱起她转圈圈。
转一个圈叫作“我是你的中心点”,转两个圈是“爱情围绕在我们周围”,转三个圈是“爱你不止歇”……他转了又转、转了又转,他不但要当她的中心点,要爱情围绕两人周围,还要爱她不止歇……
转转转,她的心乱了,没关系,爱情本来就让人意乱情迷;转转转,他晕了,很正常,爱情本就教人眩晕。
世界在她眼前消失,她只看得见他,因为她的爱情是披衣菌,让她得砂眼、视线不清。
他忽冷忽热,却舒畅得不得了,没办法,他的爱情是立克次菌,让他伤寒却不伤心。
终于,他停下脚步,两人跌坐在草地,他们相视大笑。
一阵大笑之后,世泱指指耳朵,不晓得谁放了管家太太的黄梅调。“你知道这在唱什么?”
“知道,我婶婶很喜欢听,从小我就跟着哼哼唱唱,学了不少,这段是梁山伯去访祝英台,知道她马上要嫁给马文才的桥段。”她凝神听了听,然后随着音乐唱和:“我与你水面成双留俪影,我与你堂前做对拜观音,岂知好事成虚话,棒打鸳鸯两路分,爹爹许了马家婚,心已碎,意难伸……”
突地,她闭嘴。
岂知好事成虚话,棒打鸳鸯两路分……纪亚敛起笑容。
虚话……可不是,眼前的快乐只是虚话,马上,马上他们将阴阳两路分。刹那间,沉重上心。
“怎么不唱?你唱得不错,我打算开始迷恋黄梅调。”他学古代轻浮男子挑起她的下巴。
“太悲伤了,这个晚上不适合。”摇摇头,她摇开眼底的雾气。
“我就说古典音乐好,走,我们去放白辽士的曲子来狂野一下。”他拉起她,从草地上跳起身。
“不要不要,我不喜欢白辽士。”拉回他,纪亚不让他去破坏别人的快乐。
“不喜欢白辽士,我有贝多芬和莫札特。”他的手臂往她的膝间一勾,将她整个人抱起。
尖叫一声,她嚷着:“我也不喜欢贝多芬……”
“我还有约翰史特劳斯、海顿、布拉姆斯。”今天,他要再耍一次“主人”威风——在她面前。
再回旧时家园,朦胧感动教她心悸,好久没踏进这块四合院中庭,红红的砖块,有她童年足迹。
近乡情怯?世泱没催促她,任由她在门前伫足。
“小时候,我和堂兄弟常在这里玩捉迷藏,门后、缸里、神桌下,到处躲。有次,我躲到曾奶奶床底下,估准大家不敢进曾奶奶房里找人,后来我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从床底爬出来,发觉家里大人全不见了。”
“他们去哪里?”
“他们到竹林里找我,以为我跑进竹林迷路了。我家后屋有一片广大竹林,竹林里面阴阴暗暗,传说有鬼。”
“你相信鬼?”勾上她的肩膀,他笑问。
“有没有鬼不知道,不过竹笋一定有的,每年春天,家里长辈全体出动,进竹林里采竹笋,然后晒笋干,一筛子一筛子的笋片笋条晒满广场和屋顶,风吹过来,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笋香。”纪亚的陈述口气是平淡,但表情中带着浓浓的怀念。
“你挖过笋?”
“嗯,爸爸带我进竹林几次,他千叮万嘱,千万不能一个人进竹林,一定要有大人带领。”
“为什么?”
“竹林有蛇,碰到青竹丝就糟了。你晓不晓得,为什么大家不敢进曾奶奶房里寻人?”
“曾奶奶很凶?”他猜测。
“不是,曾奶奶很老了,她常躺在摇椅里一动不动,面对穿堂不晓得在看些什么,姑姑吓唬我们,说曾奶奶眼睛虽然不好,但她可以看得见我们看不见的人。”
“什么意思?”
“她看得见故世的人,像大婶婆、叔公还有……我妈妈。家族里的小孩都害怕她,只有我不怕,我常窝在她身边问:“曾奶奶,你有没有看到我妈妈?妈妈有没有说话?”,她总摸摸我的头发说:“你妈妈要你认真读书,将来到大都市上班,功成名就。”
她还答应过我,将来到天上和亲人相聚时,要帮我带一束花给妈妈,一束我用皱纹纸裁出来的康乃馨,红的粉的白的,我要把来不及过的母亲节,全部送给妈妈。”说完,她眼眶泛红,所有的孩子都会思念妈妈。
“曾奶奶还在吗?”他要向她说声谢谢,谢谢她安慰了纪亚的童年。
“曾奶奶在我国二那年去世,钉棺前,父亲允许我在里面放康乃馨,她的手握住我的花,我相信她会履行约定,然后……”
“然后?”他追问。
“然后隔年,我父亲去世。亲戚街坊都说我可怜,无父无母,成了真正的小孤女,但我相信,是曾奶奶替我把思念带给母亲,母亲传回讯息,希望父亲和她在天上相聚,所以父亲离开我,而我学会独立。”
“你很乐观。”
“不乐观,难道要作茧困住自己?事情碰上就是碰上了,生气与否都不能改变现况。”
“你碰过解决不来的事情吗?”
“有。”就在眼前、身边、现在进行式……
眼光黯然,她以为生命就这样了,偏偏碰上他、碰上殷殷,没有牵绊的自己多了挂心。
“你怎么处理?”
“接受、相信、认命。”纪亚望他,深深地,离开他……认命变得困难。第一次,她主动,环住他的腰,把耳朵贴在他胸口处,探听他的心律。
“我不懂。”他不懂她的悲伤,但懂得她的亲密,她决定和他接近,决定和他建立关系了,开心畅意,他抱住她,享受拥有她的幸福甜蜜。
“接受它将要发生,向困难认命,相信它是必须的生命经历。”
“希望殷殷有你的勇气。”
“我的勇气是被太多的挫折训练出来的,你却舍不得殷殷吃苦头。我得说,我父亲的成就不及你,可是教养孩子,他比你行。”
“帮我教育殷殷吧,我承认这方面我很差劲。”二度提出要求,他以为两人关系已不同。
纪亚摇头,她帮不上忙。
“为什么不?”他追问。
“我要去旅行。”疼痛的次数增加了,她明白快乐短暂、分离在即。
“我陪你去。”
“你有你的工作生活。”
“我不介意放长假。”反正他的员工品德高超。
“我介意。”
“介意什么?”
介意在最残破不堪的生命期,被他看见。她的自尊心强,痛恨被怜悯,她宁愿独自面对,也不要他在身边。
“进去了。”转开话题,她拒绝回答。
走到大伯父家门前,纪亚朝里面喊:“伯母,伯母在吗?”
房子改建过,但仍是旧时格局,伯父、叔叔两家人相处融洽,他们约定到老都要住在祖宅里。
伯母曾对纪亚说,你母亲是好相处又能干的女性,要是她还在,我们三家住在一起,吃个饭,十几口人围桌,天天都是除夕,多热闹。
“哪位?”伯母走出来,见到纪亚,开心得合不拢嘴,胖手一伸,将纪亚揽进胸前。
“你可让我们盼回来了。那么久都不回家,打电话也没人接,我们还以为你搬家嫁人,不理我们了。”
“对不起,我常加班,一忙起来没日没夜。”
“不原谅,除非你辞掉工作,搬回来长住。”嘟起嘴,她向侄女撒娇。
“伯母……”
“你哦,不是我爱讲,赚钱重要,身体亲戚更重要,这位先生是……”伯母正准备唠叨一番时看见世泱,带笑眼神挂上热切。
“他是我的朋友。”推推世泱,她把他推向前。
“男朋友哦,不错不错,看起来很有学问,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我姓文,文世泱。”他点头,微笑。
“文先生,请问你在做什么?”
问陌生人这种问题很失礼,但纪亚从没带男人回家,这次回来,肯定是好事接近。纪亚自小无母,她将纪亚当女儿看待,待嫁女儿父母心,有什么问题不能问?
“我开旅行社和饭店。”他中规中矩回答。
“文先生几岁人?”伯母问话太明显,纪亚好尴尬。
“伯母,不要问这个,拜托。”拉拉伯母,她低声恳求。
“好好好,不问就不问,穷紧张什么?你先带文先生四处走走,回程时绕到田里,叫叔叔、伯父回家吃饭。”一面说,她把人往门外推,连连望向文世泱,丈母娘看女婿,她是越看越有趣。
“好。”纪亚耸耸肩,把世泱往外带。
“骑脚踏车去比较快,阿昆的脚踏车停在门口。”扯起嗓门,她对两人的背影喊。
伯母开怀,真好,总算不负她父母亲托付,女人呐,有好男人陪伴才重要。
春天阳光暖人,撒在初播的稻秧上、撒在刚抽新芽的绿树梢,也撒在纪亚黑得发亮的长发间。
车行往前,她斜坐在横杆上,他的长手圈住她、握住脚踏车把手。纪亚的头发飞飘,几次扫到他眼睛,他拨开,不觉困扰。
“伯母对你很好。”
世泱对胸前的女性说话,他恋上和她聊天的感觉,她把不爱说话的男人激出潜能。
“他们没把我当外人。”靠在他胸前,很好,有个男人可以依靠……真的很棒。
“为什么不常回家?”
“工作忙。”
“藉口,说实话。”他看穿她的说词。
“我怕一回来,就再离不开。”这块土地,有她最思念的芬芳。
“你是这块土地的一分子。”贴着她耳际说话,接在聊天之后,他爱上同她亲昵。
“我发过宏愿,要衣锦还乡。”
“你很骄傲。”
“我没想过依靠谁,偶尔,我甚至觉得怜悯是阻碍我前进的力量。”
“女强人?”他的语调分明取笑。
“我也喜欢做菟丝花呀,向人乞求悲怜没什么不好。”
“反话,你才不这么想。”他看穿她,他的观察力敏锐得教人讨厌。
“你又知道?”挤挤鼻子,他是第一个敢分析她的男性。
“你看不起依附别人生存的女性,你觉得只有自己才是擎天支柱。”他一句句道出她的心。
“你一定要把人赤裸裸分析,才显得出你的思考有深度?”
纪亚回头想瞪他,没料到,他那么高,她转头,眼睛只能对上他的胸膛。
他的驼色背心撞进她眼帘,撞出她的舒坦,分明该不自在,分明该忸怩不安,她习惯将亲戚之外的人类划分界线啊!
脸红了红,她搞不清楚自己的舒坦,搞不清怎地爱赖在他怀间,不爱离开。轻轻地,她靠近他,近得隐约间,听得见他的心跳声,一声一声,笃实沉稳。
“喜欢吗?”世泱看见她低垂的颈项,白皙透明。
“喜欢什么?”
讷讷地,她转回原先方向,看看田、看看野花、看看从小到大熟悉的乡村田园,把绿色揽进胸怀,将羞赧赶出心外。
“喜欢我的毛背心?”
“不错啊,你很会搭配穿着。”她假装没听懂他的揶揄。
“你的穿着很糟,太上班女郎。”
“我本来就是上班女郎。”一成不变的衬衫、外套、及膝裙,和一丝不苟的发髻,再加上黑框近视眼镜,她可以登台演出心理变态老处女。
“不必时时把战斗服穿在身上吧?”
“真了不起的形容词。不过,上班下班……过去几年,我的确天天在战斗当中。”
现在回想,多少青春在公事间流逝,本以为这是人生最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