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长春!”
“刘!加油!”
“中国小伙子!跑呀!”
“东北军!东北军!”有,民众喊刘长春的名字。很多都不标准,但是感情是真挚地。他们希望这个中国小伙子能够给他的祖国,那个不屈的民族带去荣耀!
跑道上的刘长春,在赛程过半的时候,突然发力,开始提速。
随着她地提速,原本的“V”字型很快变成了“W”型!
“好呀!跑得好!”我大叫了起来。
又跑了差不多五十米,跑道之上开始进入了冲刺阶段,而这个时候,选手地层次也基本上拉开了。刘长春、一名法国选手、一名美国选手还有日本的那个小松和至四个人跑得最快。他们四个人根本分不出胜负,后面的六个。远远被他们甩到了屁股后头。
最后的20米,刘长春被拉了下来。
法国选手和美国选手都是黑人,在田径场上,尤其是短跑之中,黑人是绝对的王者,那两个黑人,简直就如同两发黑色的炮弹,呼啸着冲向终点。
而剩下的对手中,小松和至这个日本选手,从身体素质上看,明显要好于刘长春。虽然这段时间,因为甘斯的悉心照顾,刘长春得到了良好的修炼,而且吃的东西也经过了科学地搭配,但是身体素质是不可能靠着这短短地一个月的时间得到彻底改变地。
日本人素来重视体育,他们的运动员从孩子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专业的培养,送入正规的体育院校,而且营养和训练各方面都跟得上,在这方面,中国人显然就不行了。国家腐朽了那么多年,民生艰难,体育事业发展缓慢,政府关心的是经济,是枪杆子,是内斗,哪有时间管这东西,而从事体育的人,本身的培养和日本人比起来就差了一大截,尤其是在营养这一块。
身体素质差,自然后劲就差,所以尽管刘长春中间表现不错,但是到后来就有些落后了。
他和法国选手以及美国选手拉下来差不多三四米的距离,这样的距离在最后的这段路程中已经很难追上了,和小松和至之间也拉下了一个身位。
难道就让刘长春这么和奖牌擦肩而过!?
我咬了咬牙,内心波澜层生。
他这一次过来,带着的可是四万万中国人的期望,绝对不能够两手空空的回去。
我转过身去,闯到了主席台上那个巨大的扬声器跟前,然后把那张唱片放到了留声机之上。
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顿时回荡在体育场之中。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恢弘的旋律回想着,让体育场上的民众全都振奋了起来。
“刘长春!”
“刘长春!”
“跑!跑呀!”
民众高呼着口号,很多人挥舞着手里面的旗子给刘长春加油,虽然他们手里面的是星条旗。
这个那个广场彻底***了,民众的高呼之声,几乎压倒了音乐。
主席台上的那些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等各家的头头脑脑们,全都呆掉了。
他们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场景:十几万美国人不为他们国家的运动员加油打气,反而为一个中国年轻人呐喊助威,而且是那么地迫切和真诚。
这情景。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跑道之上,刘长春突然如同一头雄狮一样怒吼了起来!
他昂着头,张着嘴。咬着牙,闭着眼,发出了一声巨大的怒吼!
那音乐,那助威声。让这个年轻人身体里面的最后地能量全都爆发了出来!
他知道他身上的担子,那可是一个民族的期望!
他一定要拿到一块奖牌。一块可以让中国人昂头挺胸的奖牌,让那些嘲笑中国人会空手归地家伙乖乖闭嘴的奖牌!而且是从日本人手里面夺过来!
我不知道刘长春这个时候想到了什么,也许他想到了《最后一个东北军》里面地那些殊死搏斗的士兵,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刘长春就在沈阳城里面的。他应该见识到了那群中国人的脊梁是如何死战不退地。
也许他想到了他登上客船前来美国的时候,那些千千万万送行地群众。那些人如同英雄一样把他送走,满怀着期待。
也许,他想到了那些日本人的嘲讽和蔑视,想到了这次奥运会的心酸。
他拼了!在最后的一段赛程上,这个年轻人如同狮子一样怒吼着起跑!
不!不是跑,那是飞翔!
一个人的飞翔!一个民族的飞翔!
他的姿势,让我响起了最后冲刺时候的罐头!那是高贵的冲刺!那是自由的奔跑!那是灵魂地飞翔!
“刘长春,加油!”我干脆握着话筒大声喊了起来。
全场***!
在十几万人地加油助威声中,刘长春最后爆发了。他飞快地超过了小松和至,紧跟着法国运动员冲过了终点!
“胜利!”
“胜利!”
“胜利!”
“好样的!”
看着刘长春冲过终点地身影。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200米跑。刘长春并没有获得金牌,也没有获得银牌。他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但是他在赛场上的光芒,盖过了所有的人!
冲过终点的他,跌跌撞撞,然后回头看自己的成绩,当看到记录板上显出他的成绩以及他的名次的时候,这个年轻人捂着脸痛哭了起来。那哭泣,全是因为喜悦!没有人能够体会他在这段时间的压力,没有人看到在这一个月里面他是多么艰苦锻炼,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也能参加奥运会,而且也能获得奖牌!
现在,他的目标达到了!他的任务完成了!
他可以再回去的时候,毫无羞愧地向中国人宣告:我一个人代表四万万民众出席了奥运会,我给中国人争了光!
美国选手走过来,给了刘长春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法国选手也走过来了,他拍了拍刘长春的肩膀,然后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对手,他们恐怕不止一次在训练场上见到这个年轻人,他们知道这个年轻人撒下的辛勤汗水,他们敬佩他。
同组的那些选手们,纷纷走过来向刘长春表示祝贺,仿佛他才是冠军一般。
这样的场面,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包括我!
在这里,没有了国界,没有了肤色,没有了民族,有的,是友谊和真诚。
看着被个各国选手包围的刘长春,我露出了笑容。
这个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民族的辉煌和不屈,他是了不起的人,是英雄。
那个日本选手没有走上前去,他站在远处,看着被人围住的刘长春发愣。对于他来说,对于从来都是崇拜强者的日本人来说,以他们的思维,很难想象整个体育场十几万美国人以及那些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为什么对一个获得铜牌的中国人爆发出那么大的深情!
仅仅只是一个铜牌而已!仅仅只是一个被他们称为“东亚病夫”地国家的运动员!为什么!?
这个答案,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也许根本就不会想出来。
在他们的眼里面,一切以实力说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可他们那个民族,骨子里永远缺少两样东西。那就是不屈和博大!他们不会懂得这两样品质地珍贵,他们更不会懂得一个拥有着这两样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美德的民族,永远都不可能被他们征服!
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刘长春用自己的行动。给日本人上了一课!
比赛结束之后,现场颁奖。
“200米跑铜牌获得者。刘长春,中华民国!”当这句话回荡在体育场上地时候,刘长春在全场民众的欢呼声中登上了颁奖台。
一枚铜牌,在奥运会里面实在是太平常了,但是此时此刻。这枚铜牌在很多人眼里面,具有着非凡地意义。
在颁奖典礼的时候。获得第一名的美国选手把刘长春拉到了他的位置,旁边的法国人也被拉了过去,三个人共同站在最高点上,紧紧相拥,全场地观众为这个场面热烈鼓掌。
三面旗帜被升了起来,最高处的是星条旗,其次是法国地红白蓝三色旗,然后是那面青天白日满地红。
刘长春站在讲台之上,看着那面旗帜,早已潸然泪下。
从领奖台上一下来。他就被众多的记着包围了。面对这记着的提问,刘长春一一回答。
“我跑到最后。已经没有任何的力气了。那个时候,我真的很无奈,也很悲伤,无奈的是自己已经用尽了力气,悲伤的是恐怕这一次要空手而归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我的同胞。”
“但是当那首《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来到时候,不知道怎么的,一股气力从我地内心深处腾然而起!这首歌我实在是太熟悉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地时候,我就在沈阳城,我看到了东北军血战的那些日日夜夜,那是我一辈子最难以忘记地!”
“听到这音乐,听到现场的欢呼声,我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去,就是累死在田径场上,也要坚持下去!很幸运,我成功了,虽然是铜牌,但是我成功了!”
“那是四万万中国人的力量!”
刘长春的这些回答,让记者们不约而同地鼓掌。
奥运会的第一天,就在这样的热闹中结束了。刘长春,称为了所有人关注和谈论的焦点,随即也登上了洛克特克电视台,接受了记者的访问。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都在报道着奥运会的消息,奥运会的开幕,称为了美国最大的新闻。
但是奇怪的是,很多报纸上面的头版头条根本就不是奥运会的开幕的消息,而是把目光盯到了刘长春身上。
《时代周刊》,最新的一期,封面上是刘长春在田径场上最后冲刺的镜头,他昂着头,闭着眼,张开双臂向前冲锋的神态,是那面的有动感。
封面上,一行巨大的标题很是吸引人:“刘长春,中国的罐头!”
“昨天,在洛杉矶奥运会的体育场上,十几万人为一个中国人欢呼。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许久之前在赛马场上奔跑的罐头!”
“刘长春,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子,他身上蕴含的那种拼搏、坚持的精神,和罐头如出一辙!一个人的代表团,一个人的奥运会征程,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团相比,拥有着四万万人口的中国,只派出了这唯一的运动员,实在是有些悲壮。但是昨天,刘长春用他的行动为他的祖国争取到了荣誉,当那面中国的国旗在奥运会赛场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中国人,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在很多人的眼里面,在很多国家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没落软弱的国家,贫穷,混乱,落后。这是很多人的看法。而这种看法,自从《最后一个东北军》的首映之后,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借助柯里昂先生那部不朽的电影,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国家,一个坚贞不屈地中国。”
“而昨天。我们从一个小伙子的身上,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内核!这是一个坚定地国家,这也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中国人喜欢把自己说成是龙的后代,而日本人喜欢说那是一条昏睡的龙。我想很多年前。一个伟人就说得很清楚,他说中国是东方一条沉睡地巨龙。可是一旦这条巨龙醒来,它的吼声将震撼整个世界!
“刘长春,让我们看到了这样地一个中国!”
《时代周刊》给刘长春极高的赞誉,与此同时,《时代周刊》还用大量的详尽的篇幅介绍了刘长春本人的经历以及他地奥运会之行。特别介绍了中国国内的体育情况。
整组文章,有深度。有广度,立意深刻。
和《时代周刊》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