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星玄魔-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衡像他的祖父一样,自小刻苦向学,很有文采。16岁以后曾离开家乡到外

地游学。他先到了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三辅(今陕西西安一带)。这一地区壮丽的

山河和宏伟的秦汉古都遗址给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以后又到了东汉首

都洛阳。在那儿,他进过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结识了一位青年学者崔瑗,

与他结为挚友。崔瑗是当时的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的学生,也精通天文、历法、

数学等学问。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作了他的

主簿,掌管文书工作。8年后鲍德调任京师,张衡即辞官居家。在南阳期间他致

力于探讨天文、阴阳、历算等学问,并反复研究西汉扬雄著的《太玄经》。他在

这些方面的名声引起了汉安帝的注意。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张衡被征召进京,

拜为郎中。

元初元年(公元114年)迁尚书郎。次年,迁太史令。以后曾调任他职,但5年

后复为太史令。总计前后任此职达14年之久,张衡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是

在这一阶段里完成的。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升为侍中。但不久受到宦官排

挤中伤,于永和元年(公元136年)调到京外,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刘政是个骄横

奢侈、不守中央法典的人,地方许多豪强与他共为不法。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

打击豪强,使得上下肃然。3年后,他向顺帝上表请求退休,但朝廷却征拜他为

尚书。此事颇有蹊跷,因尚书的官秩远低于侍中或相,他是否应征,史载不彰。

就在这一年(永和四年,即公元139年)他即告逝世。

张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

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

1.天文学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有两项最重要的工作——著《灵宪》,作浑天仪。此外,

在历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关于《灵宪》

《灵宪》是张衡有关天文学的一篇代表作,全面体现了张衡在天文学上的成

就和发展。原文被《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所征引而传世。文中介绍的天文学

要点如下:

(1)宇宙的起源。《灵宪》认为,宇宙最初是一派无形无色的阴的精气,幽

清寂寞。这是一个很长的阶段,称为“溟滓”。这一阶段乃是道之根。从道根产

生道干,气也有了颜色。但是,“浑沌不分”,看不出任何形状,也量不出它的

运动速度。这种气叫做“太素”。这又是个很长的阶段,称为“庞鸿”。有了道

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

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叫做“太玄”,也就是道之实。

《灵宪》把宇宙演化三阶段称之为道根、道干、道实。在解释有浑沌不分的太素

气时引了《道德经》里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些都说明了《灵宪》

的宇宙起源思想,其渊源是老子的道家哲学。《灵宪》的宇宙起源学说和《淮南

子?天文训》的思想十分相像,不过《淮南子》认为在气分清浊之后“清阳者薄

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上地下,这是盖天说。而《灵宪》主张清气

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这是浑天说。

总之,张衡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认为宇宙并非生来就是如此,

而是有个产生和演化的过程。张衡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与西方古代认为宇宙结构亘

古不变的思想传统大异其趣,却和现代宇宙演化学说的精神有所相通。

(2)关于宇宙的无限性。战国时代的《尸子》定义说,“上下四方曰宇,往

古来今曰宙”。宇就是空间,宙就是时间。中国的传统思想是把空间和时间联系

在一起的。这一点也和西方古代把二者看成是两个互相割裂的概念大不相同。但

是,中国和西方一样,在二者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上历来也有争论。《庄子》

一书中就有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说法。而西汉末年的扬雄却认为“阖

天为宇,辟宇为宙”,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起点的。张衡虽然长期

研究扬雄的《太玄经》,并受到扬雄较深的影响,但在宇宙的无限性上却不愿遵

循扬雄。《灵宪》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

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宇

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扬雄的思想和目前天文学界最负盛名

的大爆炸宇宙学说在终极本质上是相通的。而张衡的结论却和当代的辩证唯物主

义哲学相合。看来,宇宙有限无限的问题还得长期争论下去。

(3)关于天地的结构。《灵宪》把天描述成是恒星所在的地方,它是一个偏

心率极小的椭球:“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则短减千里,东西

则增广千里。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天上有一个北极,枢星正好在这个位置上。

日、月、五星都绕它旋转。天还有个南极,是在地底下,人不可见。人目所见的

地表面是平的,正在天的中央,“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可

见,张衡心目中的地是个半球。在地面上来说,如以8尺高的表在同一天正午测

量日影长度,则南北相距千里的两个地点所量得的表影长度相差1寸。

为什么把天地要设想成是个椭球结构?我们已无法了解,或许,一种可能是

囿于传统。早在《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就提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

里,南北二万六千里”,东西比南北长了二千里。《淮南子?坠形训》中也引了

这两个数值。可见古人大概相当相信天、地的东西要比南北来得长。

地平说和“表影千里差1寸”的理论,过去人们曾以为是盖天说的内容。但

若据此即认为《灵宪》的天地结构模形是盖天说,那就不当了。浑天模型和盖天

模型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浑天的天是球状的,天可以转到地下去。天不仅有出于

地上的北极,还有隐于地下的南极。盖天的天则或像一个盖子笼罩着平地(近人

称之为第一次盖天说),或者和地构成二片平行的曲面(近人称之为第二次盖天

说)。总之,天永远在地之上。天只有北极而不可能有南极。因此,从对天的结

构认识来看,《灵宪》只能划入浑天说而不能视之为盖天说。关于地的问题,必

须指出,历史上的浑盖之争,主要在于天而不在于地。直到唐代一行彻底否定了

日影千里差1寸的旧说之前,水平大地的观念还一直存在于浑天说中。就是在一

行之后,直到西方天文学传入之前,我国仍然未能建立起明确的球形大地的数理

模型。反倒是《灵宪》中的那种“天圆地平”说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4)关于日、月的角直径。《灵宪》记载,日、月角直径为整个天周的“七

百三十六分之一”。化成现代通用角度单位即为29′21〃,'根据钱宝琮的研究,

认为《灵宪》的“(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六分之一,地广二百四十二分之

一”当校改为“(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

如此则日、月的角直径当为29′35。3〃'。这和近代天文测量所得的日和月的平

均角直径值31′59〃和31′5〃相比,误差都只有2′左右。以二千年前的观测条

件而论,张衡测值可谓精确。

在张衡之前的《周髀算经》中也介绍过一个观测:用一根8尺高的竿子垂直

立于地面,每当太阳过子午线时量竿影长度。当影长正为6尺时,用一根8尺长、

孔径1寸的竹管观看太阳。《周髀算经》认为此时太阳视圆面正好充满竹管。由

此,《周髀算经》按照“千里差1寸”的比例关系,求得此时太阳距人目为10万

里,进而求得太阳的线直径为1250里。由于“千里差1寸”等基本出发点都是错

误的,因而《周髀算经》所得极为荒谬(太阳的线直径实际为139。1万公里)。就

观测本身而论,《周髀算经》的结果也是相当粗疏的。按竹管长8尺,孔径1寸计

算,太阳角直径为42′58〃。误差比《灵宪》所载大多了。

(5)关于月食原因。在张衡之前,人们已对日食的原因有所认识。西汉的刘

向就说过:“日蚀者,月往蔽之”(见《开元占经》卷九所引)。东汉王充在《论

衡?说日篇》中引述过别人的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

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而对于月食原因,则在张衡之前尚无明晰的解

释。大概正是针对这种状况,张衡在《灵宪》中就未及日食原因,而是专门论述

了月食的原因:“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

光尽也。众星被耀,因水转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

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这段话中说到,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太阳光照到月亮上才产生光月。月亮

之所以出现有亏缺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当月和日正相

对时,就出现满月。当月向日靠近时,月亮亏缺就越来越大,终至完全不见。这

样一种月相理论,在《周髀算经》中已有大概:“日兆(按:通照)月,月光乃生,

故成明月。”西汉京房说得更为明确:“先师以为日似弹丸,月似镜体;或以为

月亦似弹丸,日照处则明,不照处则暗”(《开元占经》卷一引)。张衡的月相理

论和他们没有本质的差别,所突出的是张衡强调了月相与日、月相对位置的关系。

但这样一来人们自然要问,既然“当日则光盈”,那么何以有时候当日时会有月

食呢?对此,张衡回答说:“蔽于地也”,即大地挡住了日光,使日光照不到月

亮上去了。张衡把这块大地所产生的影子起个名字叫“■虚”。月亮进入■虚时

就发生月食。《灵宪》对月食原因的阐述是很科学的。

不过,再仔细思考一下■虚,人们又会提出问题。按照《灵宪》所说的天地

结构,地是其下部与天球相密合的半椭球。那么:(i)要使日、月能没入地平且

能在地下运动,日、月就只能是两个无厚的圆面,这就和上面说的月相理论相矛

盾。(ii)太阳没入地平后光线就会被地半球完全挡住,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投射

上月亮。这样,晚上的月亮应该总是看不见的,这也就根本谈不上月食的问题了。

要解释这两个矛盾,只能认为《灵宪》中的地有二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

相对天来说的地,那是个半椭球。第二层含义是相对日、月来说的,那是孤悬在

天球中央的一个较小的固体物。或者,可以把这二层含义统一起来说:孤悬在天

内的是一片陆地,此外的地则全是水,故能与天球下半相密合。这样理解之下,

则日、月仍可是个圆球;而日到水下之后日光仍能穿透水而照射到月亮上,只有

那块相对较小的陆地才能产生一块■虚。当然,在这样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