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几乎所有的平州将佐官吏都一起来劝说张觉弃金投宋只是张觉依然犹豫不决,自立之心他早已有之,但又担心金人兵威,拖延道:“此大事,当仔细筹划”

回头他就找来了心腹谋臣,素有明智之誉的故辽南

李石而李石的回答最终让张觉下了决心:“最近+TL祚皇帝兵势复振,出没于漠南明公不若以奉迎天祚以图恢复的名义起兵勤王,并责虞、曹、康等叛国之罪,放燕民归于乡土,使其复业,以收故辽民心再通好东海,举平州归宋,东海、大宋岂会拒之?如此一来,平州即可为藩镇日后金人加兵,内用平、营之军,外籍大宋、东海之援,金人又有何可惧?”

李石说得条理分明,张觉便采纳了他的意见当即宣布弃金尊辽,仍以天祚皇帝的保大为年号,画天祚像,朝夕参拜并张榜通告燕人,令各回乡安居如故,田宅为常胜军所占者,尽数归还

同时,张觉还出兵拘捕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等人至河西岸,历数其背辽、投金、搜刮百姓、助纣为虐等十大罪,尽数绞死于岸边

这些墙头草,当年劝耶律淳自立,后又叛辽投金,今日再背金来投,日后金人复来,不定又会转投回去而且他们在燕地百姓和故辽官吏中口碑极差,杀了他们,正好可以用来收复民心

而暗地里,张觉遣了改名为李安弼的李石,和旧名高履的故辽三司使高党去燕京劝说知燕山府王安中:“平州为形胜之地,张觉更是文武全才,足以抵御金人,安抚燕境,当速速招揽,勿令其西迎天祚,北合萧干”

这些话完全说到了王安中的心里,王、童贯费尽心思才拿回了燕京六州,若是他能招揽来张觉,那便是三州之地,功劳绝不会少遂连夜遣急脚传信京中,又派人好生的将李、高二人互送来东京

“平州为燕地门户,平州在,燕地可安,平州失,则燕府难保张觉即是愿举平州来归,当即刻以高官厚禄以安其心,若拖延时日,风声传扬出去,让金人警觉起来,那就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蔡攸侃侃而谈,说得赵连连点头既然官家已经把说降张觉的功劳算到他头上,那无论如何都要促成此事,能否重登执政之位,就看这一次了

“只给张觉高官厚禄却还不够!”一双金褐色的双瞳对上了蔡攸的视线,双眼的主人相貌出众,却是宰辅之首的王王太傅

当今天子最重风仪,朝堂诸公无一不是风采过人,蔡攸遗传了其父蔡京的容貌,自不必多说,郑居中、李邦彦也都是俊秀挺拔的美男子,就算是童贯,虽为阉人,但也是相貌堂堂,肌肤似铁,体格雄壮,而首相王更是仪容出众,尤其是一双金眼,别有一种奇异的魅力

“王卿何处此言?”赵问道

王欠身出班,他可不会让所有功劳都给蔡攸占去:“幽燕安定,关键还在百姓身上请陛下降旨王安中,免燕地百姓三年田租,并录燕地士大夫中可用者为官如此一来,燕地民心归附,北地方得安稳”

赵点头赞道:“王卿此是老成谋国之言……蔡卿,你觉得呢?”

“……王相言之有理,自当如此措办!”

“好!自是如此,朕明日便下诏燕山府,安抚燕人,招揽张觉!”

“陛下圣明!”众宰臣齐声赞道

对于张觉的归附,就这么作出了回应决定延福殿中的天子和臣僚,皆兴奋于开疆拓土的快感,却无一人还记得,刚刚与金人定下的协约,肆无忌惮的挖起了女真的墙角

商议抵定,赵入内安寝,众臣各自散去当蔡攸回到晨晖门时,已经将近四更时分

“居安……”正当蔡攸准备出门回府,一人在身后叫着他的字,唤住了他

蔡攸回头,却见是童贯赶了过来他忙欠身一礼,“太师!”

童贯走到蔡攸身边,与他并肩而行出了晨晖门,两人没有上马,折向北,向内城北面的景龙门走去,蔡攸的府邸和新近赏赐下来的童府都在城北厢,两人正好顺路

把从人远远的赶在外围,童贯和蔡攸默默的在通往内城北门的大街上走着,由于紧贴大内,这条路并无游人,只有偶尔一队的当值班直提着灯笼,在路上巡视

走了约有百十步,景龙门已经近在眼前,童贯终于打破沉默:“不知近日居安可曾听到什么传言?”

“……太师何有此问?”

童贯没有回答,转过话题:“……居安你多次出使东海,对东安王其人,你有什么看法?”

“开国之君,再怎样也不会差的!”蔡攸答道,心知童贯已经听到东南的消息了

“听说其相貌粗鄙,个矮体胖,不知可有此事?”

蔡攸步子一慢:“当日随攸一起出使东海的从人中,有画院的丹青名匠,宫中现在就有东安王的画像,太师不会不知罢?”

童贯回头瞥了蔡攸一眼,轻笑道:“看来居安已经听说了”

“……是啊,没错!”

童贯仰天,望着天顶的半轮明月,摇头一叹:“想不到东海赵二,区区一个海寇之子,竟然敢妄称太祖之后,实在是反了他了!”

“即使如此,太师何不奏报天子,让官家下旨痛责!”

“官家已经知晓在居安来之前,就已经说定了”童贯淡淡说道,仿佛并没在意蔡攸脸上的血色一下褪尽,“东海还没有正式的文书,赵二也没有也没有要求归宗,官家和执政们就只当不知道有这回事东海如今国势昌盛,军力尤强,而国中又困于北事,难于脱身,无暇他顾何况在燕地,要借重东海的地方还很多,所以只要赵瑜不反叛,也只能听之任之!”

蔡攸声音变得干涩:“难道就任谣言在京中传播?!”

“谣言这东西,你越是想禁,越是禁不掉,只有置之不理,久而久之,自然会消退!”童贯顿了顿,又添了一句,“……这是王太傅对官家说的”

“……如果没有人推波助澜的话,自当如此!”蔡攸摇着头,“东海人可不会轻而易举就让谣言散去”

“说得也是!”童贯一笑,不再多话

很快两人就已经出来景龙门,童府在西,蔡府在东,两人拱手告辞向前走了几步,童贯突然又回过头来:“居安,莫心急!”

PS:这是补昨天的份今天的,不出意外的话,夜里会赶出来

第十八章 谋算上

宋宣和五年五月一,癸酉【西元1123年6月16日

开封

南熏门赵府

五月早已入夏一朵朵粉色的荷花在水面上摇曳,蝉虫已经在枝头开始欢唱

赵琦独坐在后院的凉亭中,一手拿了本《汉书》,一手则提起一柄银酒壶,自斟自饮冰镇过后的葡萄酒,倾入高脚玻璃杯中杯壁外侧挂着滴滴水珠,杯中的酒液鲜红欲滴,还没入口,便有一股清凉的醇香扑鼻而来

赵琦身为质子,身份尴尬,行动不便每日里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几年下来学问大涨,也染上了许多士大夫的习气今日以《汉书》佐酒,也是仿着先贤故事每每看到佳处,击节叫好之外,便一杯葡萄酒饮下,书之醇厚与酒之醇香相得益彰,却是大有古风

一卷《汉书》已经翻到了霍去病封狼居胥一节,壶中的葡萄美酒也喝去了大半,赵琦的头脑开始变得晕晕乎乎,这时,他听见身后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眯着眼睛,回头看去,却见是他从东海带来的管家,府中的老都管

老都管快步走到赵琦身侧,额头上的皱纹中聚满了汗水,神色也是惶惶不安:“三郎,外面的人又多了许多大门和后门街上的十几家摊贩都是皇城司的人,侧门外也有两个方才王小六家的出门采办,竟然有三个人在盯梢……”

赵琦脸色如常举起酒杯,隔着晃动着的美酒,看着天上的太阳炽烈的阳光穿过晶莹剔透的玻璃,穿过鲜红如血的酒浆,落入赵琦眼中的,是一抹艳丽的亮红他浑不在意地说道:“是吗?那还真是太谢谢王了!”

从政和六年起,由于赵的宠纵,掌管京中稽查、情报的皇城司便交由皇三子郓王赵楷提举这个拥有兵权的特务机关,落入有资格争夺皇位的赵楷手中,本身就代表了赵的倾向

而赵楷做得也很卖力,皇城司的人数扩大了一倍不说,连监视、盯梢的技术也因为常年紧盯太子身边的东宫官员而水平大涨如今由于赵琦的身份大变,使原本已经减少到几根手指就数得过来的监视者,一下翻了近十倍人多得几乎把赵府的门都封住了

看着赵琦悠然自得地样子老都管急得几乎要跳脚“三郎!现在可不是说笑地时候!”

“我没有在说笑!”赵琦把杯中地残酒一口干下将酒杯放到石桌上“有皇城司地人在至少不用担心飞贼强盗了告诉王小六他浑家出去采办有三人做护卫还有什么好操心地?你再看看府里缺什么货然后对外面皇城司地人说让他们明天把东西准备好府里会照顾他们生意地”

老都管脸色苦得几乎能挤出汁来:“但皇城司再这样盯下去内外隔绝府里地消息传不出去外面地消息也传不进来高主事那里可是有半个多月没人来了!”

“没关系没有人来我这里也可以清静些!”

比起往日赵府地确清静了许多不过不是因为职方司京畿房主事高明光没派人来联络而是旧日里常来常往地太学生们已经绝迹于赵府这些未来地大宋官吏政治嗅觉无一不是敏锐过人当东海王家地身世来历在东京城中传扬开后来赵琦这里骗吃骗喝地太学生一个都不见了

他们都很清楚不论东海王地身世是真是假与其来往过多对日后地政治前途必然是个难以抹去地污点

老都管叹道:“但若是发生什么大事,肯定会措手不及啊!”

“我有十万大军做靠山,又是太祖皇帝之后,东京城中谁敢为难于我?”赵琦哈哈大笑,莫名其妙就成了太祖皇帝的遗脉,跟赵官家切切实实的攀上了亲,他也毫不忌讳,随口就当玩笑说出来

老都管没词了,半天后才说道:“……难道就只能看着皇城司的人一直堵在门口?”

“我有什么办法,还能把他们赶走不成?只能苦中作乐啊!”赵琦摇头苦笑,“给你这一闹,看书的心情都没了!”收起书,把桌上的残局交给老都管处理,他便摇摇晃晃的沿着石子路,向书房走去书房中有摇椅,又凉快,正好可以睡个午觉

不过当赵琦推门入房,却见一人安安稳稳的站在书房中央,看着窗外远处的池塘赵琦脸色一变,随即舒展开来:“原来是高兄弟!”

“高明光见过殿下!”京畿房主事对赵琦弯腰行礼

“免了,免了!又没外人,何必做这些俗礼”赵琦说着,看了看一身走卒打扮的高明光,好奇的问道:“高兄弟,我这府外几十个皇城司的探子盯着,你是怎么进来的?”

“京畿房有几人在皇城司挂了个名,今天有一个正好被安排在在侧门外做磨镜匠下官趁另外一人被引开的时候,就潜了进来”高明光拱了拱手:“还请殿下恕下官不请自来之罪”

“我这里很久没有客人上门了,你来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哪会怪罪”赵琦边笑着,边把手上的书册放回书架,坐到摇椅上,问,“高兄弟,我知道你贵人事忙,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日来此,究竟为了何事?”

“只是久无府中的消息,下官不放心,才潜进来联络,不过,另外还有一桩事……”

“什么事?”

高明光道:“大王派来的贡使已经入京,明日将会来拜访殿下”

“贡使?”赵琦奇道,“三月份时,不是刚刚来过吗?怎么现在又来了?”

高明光摇着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