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姊小路,内岛联军因为顾及,李晓军窥视在旁的缘故,并未率军包围锅山城。
    于是两军对峙,而两家信使却带着各自家主之命,往来两军之中扯皮。
    一开始姊小路良赖的态度极其强硬,但两日之后,李晓的蛇尾备从城生城开到。
    得到生力军的支援后,李晓开始移营,重新进逼锅山城城下。
    面对李晓主动寻求决战的态势,姊小路良赖退让了,转而开始撤退,并依据更坚固的地势固守。
    两军对峙十余日,期间姊小路良赖一直苦苦等待,江马辉盛在武田军身后,突然举旗反戈一击。
    如此两军可以前后夹击之下,李晓军必败,可是姊小路良赖,姊小路赖纲父子二人日也盼,夜也盼,望穿秋水,连江马军的鬼影子都不见一个,更不用说江马军举事之事了。
    大失所望的姊小路良赖当场破口大口江马辉盛祖宗十八代。
    而姊小路父子不知的是,此刻江马辉盛的嫡子江马时盛正在李晓的神冈城中作为人质,喝茶做客。
    经过十几日的对峙,已让姊小路良赖,内岛氏理二人吃不消了。
    他们的领地正在农忙,动员农兵出战本来就十分伤生产,而姊小路,内岛两家还未从去年与武田家决战的后遗症中,恢复过元气来。
    如此对峙之下,不说耽误今年的生产,自身储备的那一点军粮早也就不够用了。
    而李晓方面皆是常备军,没有耽误领内经济之苦恼,并且军粮方面虽然十分吃紧,但一时也足以维持。
    不得已之下,姊小路良赖最后只能接受了李晓和议,两军退兵,而锅山直良继承锅山家之家名,成为锅山城城主。
    而姊小路家在这次与李晓的对峙,完全落在下风,在飞驒之威信大大受损。
    相反之下,李晓凭一军之力,力压姊小路,内岛这飞驒两大豪族,一时名声显赫,整个北陆道亦为之震动。
    第两百七十章力压两家
    第两百七十章力压两家,到网址

第两百七十一章 归云金山
    第两百七十一章归云金山
    永禄八年,四月下旬。
    神冈城。
    与姊小路家达成协定之后,李晓率军势从锅山城前线凯旋,返回神冈城。
    李晓这次出征本就是师出有名,未折损一兵一卒,就压服了姊小路,内岛家飞驒国内两大有力豪族。
    其中姊小路家还是朝廷认可飞驒国国司,公家家格为羽林家,比飞驒国守护大名还更加尊贵的存在。
    而这次却受到武田家家臣李晓的挑战,最终不得不屈服,一时颜面扫地。
    姊小路家名声上的折损还是次要的,但更主要是实力上的折损。
    姊小路良赖费尽心机,宁可背负骂名亦要夺取的锅山城丢失之后,不仅意味着领地上的减少,并且锅山城的位置,与高堂城一起,犹如两个钉子般钉入了姊小路家的门前。
    如此锅山城既替李晓把住了姊小路家通往神冈城之通路,又十足地恶心到了姊小路良赖。
    经过一年多来的规建,神冈城的城下町已颇具规模,因为李晓颁布的盐,粮食专卖的发令,故而不少商家入住此地,而各种衍生业亦随之加入。
    眼下神冈町人口已近三千人,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樱洞城城下町,成为整个飞驒国的中心。
    李晓的大军排列成严密的行军队列,从町外缓缓前进,草鞋擦擦地踏地声,如林一般的三间长枪高高竖起,尽显威武的气势。
    当李晓的军势进入神冈城城下町时,受到两侧民众的欢呼簇拥,他们有不少人是飞驒本地百姓,更多则是神冈备的家属们。
    当他们看到亲人平安返回时,皆是泪流满面,使劲地招手。
    但是因为军令严谨,行列之中的足轻们即使听到有人叫喊自己的名字,却不敢半途脱离,甚至左右旁观亦不能。
    李晓坐在战马之上,看到这一幕,微微点了点头,心想:岛胜猛果然是将才,神冈备军纪如此,将来可以大用,这可是我李晓打天下的班底。不知将来率领此军打着武田家旗号上洛时,是否可以看见百姓夹道欢迎的一幕。但不论如何,这里的百姓子民,皆是拥护我李晓的。
    李晓坐在黑锻之上,如此雄心万丈地想到。
    入城之后,李晓下令就地解散军势,神冈备的足轻们皆然欢呼雀跃。
    李晓重新进入神冈备的天守阁,他召来大藏长安议事。
    大藏长安眼下身为李晓的神冈町,神冈银山奉行,掌握了李晓大半个财政大权,眼下在李晓家臣中位次仅次于岛胜猛。
    天守阁里除了大藏长安之外,他的身旁还跪坐着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大藏长安看了此人一眼,显然是不明白他的身份,不过大藏长安并非没有出言疑问。
    李晓手指着那坐在大藏长安下首的人,言道:“长安,此人是我新招纳的家臣,是来自尾张中岛郡的增田长盛。”
    这名年轻人听李晓之言后,向大藏长安跪拜言道:“拜见大藏大人。”
    大藏长安矜持地一点头,以表示回礼。
    李晓眼底看着增田长盛,心底言道,没有料到,横谷幸重动作这么快,一下就将自己指定的人找到了。
    能得到这位内政名臣增田长盛的投效,李晓还是十分欣喜,以及意外的。
    增田长盛历史上是丰臣五奉行中第三席,受封大和国郡山城22万石,主要负责其土木担当,在太阁检地时,辅佐石田三成进行美浓,越后之检地。
    而现今增田长盛尚且是名声不显,无人所知,按其籍贯出身来看,推测其父亲不过是一名地侍,出身平凡,更不用说什么家格了,历史上一直到了天正元年(1573年),方才在织田家成为三百石的武士。
    而当横谷幸重找到增田长盛时,他正在尾张国自家的增田村中耕田,待听闻有人意欲招纳他成为武士,而且还是当世大大名武田家时,当即二话不说放下锄头,就答允了。
    于是正是投效李晓麾下,出仕为家臣。
    李晓首先对大藏长安言道:“此次召你来,是明确一下本家目前财政,你可以与我还有这位增田大人,详细说出。”
    大藏长安喔地一声,之后如数家珍地将眼下李晓领地内的财政说了个大概。
    首先是领地上年贡。
    眼下李晓直辖领地已近二万三千石,而麾下三名与力家臣,猿苍城城主盐屋秋贞四千石,高堂城城主广濑宗城一千八百石,以及新归属李晓一方的锅山城城主锅山良行一千五百石。
    接下来还有神冈城城下町收入,很大一部分是从自盐,粮食这两块流通交易中获得。
    接着大藏长安将去年财政收入支出,与李晓明细地一一说明。
    之后大藏长安言道:“扩充了旗本备以后,本家之财政已负荷到极限,没有空余之财政维持了。”
    李晓言道:“我明白,此事早就在我的预料之中。”
    大藏长安言道:“请恕臣下直言,臣下一直反对主公扩建神冈备,目前而言没有盈余之财政,意味我们没有任何财力,可以应付多余变故,而臣下亦构想出几个刺激城下町商业发展的举措,也得不到资金支持,但暂时不得不延期。”
    李晓言道:“你的难处我明白,实际上我还想让你再掏出钱来的,此次锅山家归属本家,其战略位置对神冈城而言,十分重要,是我们在飞驒监视姊小路家的桥头堡。我还打算出一笔资金替锅山家增筑锅山城,作为抵御姊小路家的前沿所在。”
    大藏长安听李晓之言语,脸色剧变,犹如一个守财奴般言道:“回禀主公,这根本不可能,实话说本家的财务已到了十分危机的境地,甚至连下一次出阵所需的军粮都拿不出了。而这次增筑锅山城之事,臣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此事我已经明白了,并书写信件给御馆大人,胜赖殿下请示。前日御馆大人已给我回复,将资助我五百贯军资金。”
    “五百贯?”大藏长安松了口气言道,“仅够维持一阵,从根本上而言还是不够。”
    李晓笑道:“我还没说完,除了御馆大人外,胜赖殿下还资助了我两千贯,另外真田一德斋大人亦闻之我的窘境,亦送来了五百贯。如此一共是三千贯了。”
    说道这里,李晓不由感叹,当初自己写信向武田信玄,武田胜赖将飞驒,越中自己可能受各方夹击的情况说明,目的就是要要钱要兵要粮。
    而比起武田信玄的抠门,只给了区区五百贯,武田胜赖待自己真是没说的,一口气就拨出了两千贯,而真田幸隆亦大概是听武田胜赖说了自己的难处,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居然也借钱给了自己五百贯。
    想到这里,李晓不由的对武田胜赖有几分惭愧,武田胜赖与远山家的联姻,马上大婚在即,自己还从他那里顺了这么多钱,如此让李晓都有些羞愧了。
    不过大藏长安的反应却是喜出望外,因为这笔钱的入账,确实令李晓的财政紧张,一时延缓。
    大藏长安快速地计算了一番,向李晓禀报言道:“主公,有了这三千贯钱,如果谨慎使用,至少可以维持到明年。”
    李晓听了大藏长安的禀报,点了点头言道:“如此就好。”
    说完李晓看向增田长盛,言道:“增田,此次增筑锅山城,就由你来作为筑城奉行,来统筹负责此事,有问题吗?”。
    增田长盛吃了一惊,连忙拜服言道:“臣下初来本家,就蒙主公授予如此重任,臣下感到责任之重担,但若是主公交付之事,臣下一定誓死完成。”
    李晓听了增田长盛这番话后,笑道:“不过就是筑城而已,提不上什么誓死完成的,筑城之事若处置得当,我还会另有封赏。”
    李晓看了眼增田长盛,此人眼下还处于考察期,将来肯定是要作为自己重要的奉行来使用的。
    接着李晓示意增田长盛退下。
    李晓与大藏长安接下来要谈之事,就并非这位新进家臣可以听闻了。
    李晓首先向大藏长安问道:“神冈银山之开采,已到了饱和吗?若是你有办法,我可以再招募矿工,增大开采量。”
    对于神冈银山之事,一向是李晓家中最高机密,仅有岛胜猛,本多正信,大藏长安等数名亲信家臣可以知晓。
    大藏长安想了下言道:“主公,经过这一年多的运作,神冈银山的开采量已接近最大,虽还有再增加开采的空间,但因为矿脉限制,所以余力不大。”
    李晓听大藏长安如此说,摇了摇头,他这次找大藏长安,本希望神冈银山能再给他一点惊喜的。
    说来说去打战就是打钱,没有财力支持,李晓再有本事,亦是无能为力。
    大藏长安言道:“神冈银山确实罕见的好矿山,当年之石见银山亦不过如此,并且按照目前开采速度,神冈银山的矿藏量就是再支持五十年以上亦无问题,但是一时急切不能将这几十年的采量,在两三年之内都挖掘出,这并非人力可以办到。”
    李晓点了点头,他亦明白大藏长安说的是实话。
    李晓继续问道:“长安,身为奉行,你也知道本家目前之困境,你可有办法拓展财源,以解这燃眉之急。”
    大藏长安想了想,又提出几个方案。
    李晓仔细听后,大藏长安所说的方案都十分有构想性,但是要么启动资金所需太大,要么运转周期太长,所以对于李晓眼下而言统统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