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场上挤了十几名匠人,这些匠人多是精赤着上身,肤色黝黑,面容经过长期烟熏火燎,都有些枯燥。
    这些人因为得知李晓今日要来试炮,所以都是心情忐忑不安地站在一旁,亦是想看看自己辛苦的成果。
    “参见大人。”
    这些匠人见李晓走进,就慌忙一起下拜。
    李晓命他们站起不必多礼,言道:“各位皆辛苦了。”
    李晓说完之后,就看见操场上确定了标靶之后,就有三四名足轻在鲁伊科斯塔指挥下,开始堆起沙包来。
    李晓亦从十五六世纪欧洲油画中看到过,不同于野战炮,当时欧洲人攻城,基本都是将炮管托在沙包上,作为炮架的。
    大炮之历史,刚出现时大炮还是用来作为攻城工具,而并非是野战使用。
    在历史上,两位皇者对先后开创了使用大炮的时代。
    一位是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第二位则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前者用大炮于一四五三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后者则是开创了野战炮的时代。
    鲁伊科斯塔耐心地在一旁指挥着足轻,增减着炮管的仰角,不时将大拇指竖起校正,一副十分专业的模样。
    确定炮管的仰角之后,之后足轻将小心翼翼地将实心弹丸,以及酌量比例的火药装填入炮管之中。
    装备完毕后,鲁伊科斯塔亲自手持火把站在炮身旁边,仰天划了个十字后,将火把点燃炮身上的火绳。
    鲁伊科斯塔方一点燃火绳,几名足轻就慌忙跑到一边,畏惧地退缩到远远的。
    上一次同样的情景,亦是大炮炸膛,结果站在一旁的足轻直接连人带炮一起化为乌有。
    而这一次火绳滋滋地响起,唯有鲁伊科斯塔一人站在炮身旁,一动不动。
    眼见火绳燃到最末,鲁伊科斯塔突然将手中火把一举,另一只手向前方一指,大喊一声:“阿门”
    话音一落,就是一声轰然炮响。
    炮声响过,几乎所有人皆然都是按着耳朵蹲下。
    李晓身子震了一下,这火炮的威力果然比所谓火绳枪强大多了,一发之威居然迅猛如此,难怪有陆战之王的称呼。
    李晓将视线转向场中,首先确定的是鲁伊科斯塔,还有他的炮都好好的。
    “打中了打中了”
    鲁伊科斯塔将火把一丢,当即好似发了羊癫疯般,围绕着操场一圈跑起,一边跑还一边脱衣服,脸上做个各样表情,舌头吐着长长的,犹如一条夏天里热得不行的老狗。
    相对于鲁伊科斯塔的疯狂,而那十几名工匠就矜持多了,一个个热泪盈眶,整个人伏在地上,双手不住地锤地。
    “终于成功了”
    李晓看着那被摧毁的标靶,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晓走到大炮身旁,此刻炮身还是滚烫发热。
    这鲁伊科斯塔所造这样,在中国称为臼炮。
    不同于野战炮,野战炮杀伤步兵,因为仰角低,多采用跳弹发射发射的方式,连环弹射,一打就是一列。
    臼炮的原理类似于迫击炮,是仰角高,却炮身短,口径大的炮。
    这主要当时因为金属铸造工艺不精湛,很难铸造长身管火炮。
    所以短炮身臼炮比之长炮身,比如加农炮之类的野战炮,制作更容易,更适合李晓作为起步基点来研究。
    看来选择鲁伊科斯塔这个决定,对于李晓而言,这并没有赌错。
    “鲁伊科斯塔”
    李晓大喝一声。
    鲁伊科斯塔听到李晓的召唤,连忙停止了疯狂的举动,整个人几乎赤条条地奔到李晓的面前来。
    “主公大人,我打中了,我打中了。”
    “好了,我知道了,”李晓随即问道,“你这炮要几个月,才能造好一门?”
    鲁伊科斯塔想了想言道:“两个月,可以同时造好两门,不过两门之中能合格一门,已是万幸。”
    “好吧,就算你两个月一门吧,加上这门炮,你必须在一年之内,给我再造出十门攻城炮来。”
    “是,臣下一定誓死完成。”鲁伊科斯塔兴奋地言道。
    李晓看着鲁伊科斯塔的表情,心底却不禁联想起,待自己的攻城炮出现在归云城下时,内岛家上下到底是一种什么表情。
    火炮,好吧,这里人称作大筒这个神兵利器,就要在李晓手中第一次登上战国的舞台了。
    第两百七十二章神兵利器
    第两百七十二章神兵利器,到网址

第两百七十三章 箕轮城下的剑圣
    第两百七十三章箕轮城下的剑圣
    永禄八年,五月。
    天下群雄正蓄势待起。
    在越后上杉谦信正力战着武田家包围网;
    三河的德川家康暗中图谋着骏河之地;
    相模雄狮北条氏康犹如冷静的棋手,侧目旁观关东变局,等待时机;
    甲斐武田信玄踌躇满志,誓要将旗帜插到京都之上;
    尾张织田信长如鹰的目光,正紧锁着稻叶山城;
    京畿却发生了一件风云变色的大事。
    素来有剑豪将军之称,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在二条御所遭到三好三人众,松永久秀军势袭击,最后身亡。
    足利义辉最期之时,二条御所之内面对三好军的重重围困,足利义辉将辞世诗题在妻子的衣袖上,上书:五月细雨露还戾,且寄吾名杜鹃翼。翩然上云霄。
    面对蜂涌而入的敌方士兵,足利义辉将所收藏的名刀全部拔出来插来地上,等敌兵冲到近前,便抽出一把刀迎战。
    足利义辉的剑术得自上泉信纲与冢原卜传真传,并习得香取神道流秘技一之太刀,与敌军交战之时,力战一个多时辰。
    足利义辉宛若剑神,剑钝了马上换一把新的,威风赫赫勇不可挡,杀人无数,而自己却丝毫无伤。
    最后‘天下至恶’松永久秀眼见足利义辉如此神勇,下令用铁炮射击将义辉打伤,又命人推倒门板压在他身,堂堂幕府将军,竟被几个足轻用长枪隔着门板将他乱枪刺死。
    足利义辉一死,自应仁之乱以来,中央幕府仅剩无几的权威彻底沦丧。
    按照乱世之说法,已到了幕府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的地步。
    这时无论京畿,还是天下皆将视线放之在近畿,关东,看看继今川义元之后,有哪一位豪杰能脱颖而出,率军上洛匡扶天下。
    永禄八年八月,刚刚平复了嫡位继承人义信谋反事件的武田家先声夺人。
    甲斐之虎武田信玄,调集甲信大军翻越雉尾峠,将风林火山的旗帜竖在西上野的土地上。
    武田军主力会合西上野总大将武田胜赖的军势,兵力达到两万之众
    随即武田信玄命武田胜赖五千诹访众,上野众为先导,先攻取箕轮城副城鹰留城。
    鹰留城与箕轮城皆建在榛名山上,同用一个外郭,是一座险峻的坚城。
    武田胜赖军势第一阵,第二阵,分别是由西上野大将小幡宪重、以及四名臣之一的内藤昌丰两千军势抵达鹰留城城下。
    鹰留城城主是长野业通,一同守城的还有在岩拒城下曾与李晓一战的长野业固,守城军只有五百人。
    面对城外大军压境的武田军,长野业通,长野业固报以玉碎之心,率领五百人马冲击武田军军阵。
    武田军之精锐小幡赤备措手不及,被击退数百米,不少武士避让不及,掉落鸟川激流中溺毙。
    之后内藤昌丰,武田胜赖率军赶到,将长野军团团包围,鹰留城亦随之失陷。
    长野业通,长野业固等长野家大将皆力战身死。
    鹰留城一失,箕轮城则形势更加孤立。
    九月,武田胜赖会合了山县昌景的赤备军后,向箕轮城发动攻势。
    当鹰留城被攻陷后,长野家家主长野业盛,闻之上杉谦信的越后援军抵达厩桥城,却苦于利根川河水暴涨,而不得不阻碍于西岸后,仰天长叹之一声。
    年仅十九岁的长野家家主长野业盛抱决死之念,率队杀出,直突若田原的武田军本阵,一人连挑数骑,无人可挡,之后仰天大笑方才归城而去。
    次日,武田信玄主力开抵箕轮城城下,两万武田军将箕轮城重重包围,武田菱的旗指物遮天蔽地。
    之后武田军分作数路向箕轮城发动总攻。
    长野家上下皆知存亡在此一刻,所以奋勇抵抗,城中装备大量的铁炮给与武田军以重大伤亡。
    而长野家家主长野业盛,亦显露出其父当年‘上洲黄斑’之色,数次率骑突入武田军阵中绞杀,甚至一度逼近武田胜赖的本阵。
    但武田军人多势众,长野家渐渐显露出不支之色。
    战到后来,武田军攻入箕轮城中,武田胜赖麾下大将大熊朝秀,挥舞长刀勇不可挡,率军突击意欲直取本丸。
    当大熊朝秀在半路上,却碰见剑圣,天下第一的上泉秀纲。
    上泉秀纲挥动手中太刀,杀得武田军血流成河,以一人之力,将大熊朝秀之军挡在了本丸之外。
    大熊朝秀与上泉秀纲交手之下,部下死伤殆尽,几乎仅以身免,多处重伤才保下命来,不过亦成全与上泉秀纲‘一骑讨’之名。
    不过上泉秀纲一人之力,并非救得了长野家。
    长野业盛率军奋战,最后一次突入武田军阵中,又连斩数骑而返。
    回到本丸中时,他已身上带伤,而箕轮城多处攻破,长野家大势已去。
    最后长野业盛于本丸北侧御前曲轮中的持佛堂,对着其父长野业正的位牌,切腹自尽。
    之后其郎党悉数殉死。
    西上野之最后根据地箕轮城为武田家攻陷,长野家覆灭。
    上泉秀纲见本丸燃起熊熊大火,心知主家已经覆灭,当即心怀悲愤之情,挥舞手中之刀,一人杀入武田军阵中。
    武田军上下无人可挡,被上泉秀纲孤身杀出重围。
    而战后,武田信玄招揽上泉秀纲为其麾下。
    而上泉秀纲先是答允为信玄家臣,后以弘扬自己新阴流的剑法为由,向信玄辞行。
    武田信玄成全上泉秀纲之愿,不过却命其发誓不得出仕于武田家以外之大名之家。
    上泉秀纲答允之后,武田信玄将名字之中的信字下赐,上泉秀纲正式改名为上泉信纲。
    至此上泉信纲与其徒疋田文五郎,浪迹天下。
    不过上泉信纲之故事并非终结。
    永禄八年,十月,越中城生城。
    城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正是上泉秀纲与弟子疋田文五郎。
    上泉信纲此来城生城与李晓一履,当年邀战的三年之约。
    较之三年前,李晓身份不同往日,已成为大名级家臣,所以上泉秀纲特地将决战之地,由箕轮城改在城生城。
    上泉秀纲是已故将军足利义辉亲许的剑圣,天下第一,而另一人则是武田家首席猛将,枪术名家,能于上杉谦信一战的当世猛将,兼又有个明国人之身份,顿时引天下武道之士的侧目。
    无数剑豪,浪人蜂拥向城生城,有的意欲一睹此次决斗之盛况,也有人担心李晓可能会在此对上泉秀纲不利,故来助拳。
    更有不少人猜测,李晓是否凭着地利之便,靠下毒或者什么伎俩,甚至埋伏下死士暗算,赢得这次比试。
    这种观点,亦然代表着多数人对李晓皆是不看好。
    当然亦有人认为十年来必有雄者出,剑圣之位,应是由后来者居上,李晓年轻力盛,应该有一战之力。
    无论如何,这场决斗,已被传得沸沸扬扬,无数有心之人,皆将目光投向于此。
    第两百七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