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仁德之道,匡扶幕府天下,最接近于完人之人。
    而反观李晓,刚毅果决,行事大胆而无视于规则,翻脸之间冷漠无情。
    不说李晓不动声色之间吞并盟友北陆一向宗。
    类似灭亡于李晓之手的姊小路家,江马家,椎名家,加上眼下的加贺一向宗,哪个不是李晓昔日的盟友。
    上杉家有人戏言,天下最危险之事,莫过于松永久秀之主公,信长之敌手,李晓之盟友了。
    不说李晓的盟友了,看其现在的处境,虽于武田家之下,作为一外藩大将,却是君不君,臣不臣。
    说他背主负义,那么他又有长筱救主,击杀信长之功,并维护胜赖遗嘱,宁可退隐,亦要力扶武田信胜上位。
    但若说忠臣,而眼下之飞驒越中军团,显然已为武田家之中国中之国,如当年北条早云,出于今川家,最后又脱于今川家,成为与今川分庭抗争之大名。
    比起上杉谦信维护天下义理,李晓更接近现实之人,并非恶人,亦并非良善之辈。
    若非要以一物比之,说来用巨蟒来形容李晓,更为贴切,接得地气,又有几分阴狠歹毒之意。
    并非是因为李晓本城城生城,又名蛇尾城的缘故。
    正如众人皆畏惧,巨蟒冷不防张开之血盆大口,却不知巨蟒真正之杀人手段,却是其强有力的身躯。
    所以众人只见李晓,待盟友冷血无情,以为其毒辣,却不见他能有今日,却是一步步靠着运筹帷幄,纵横之谋略。
    直江兼续寻思之间,微微有几分心神不宁,这几年来追随上杉谦信南征北战,特别征战陆奥,扫平芦名家,这一路来皆是顺风顺水。
    而他从未感觉有,这一次敌手之强劲。
    上杉谦信这一次终于遇见,可以与之并驾齐驱之敌手了。
    直江兼续策马返回上杉军阵容,直入本阵之中,拜见上杉谦信。
    明日与上杉军决战之事,已经传开。
    武田军上下皆是一片备战之意,磨刀霍霍。
    此刻武田家军帐之中。
    火把通明,大批甲士持枪侍立在侧。
    李晓于大帐之中,升帐点将。
    李晓手持太刀拄于身前,缓缓地坐在主位之上,铠甲之上铁叶响动,铿锵作响。
    一张长条桌子横放在前,武田家众将皆是屏息静气坐在桌子两边的马扎之上,面对将要来的决战,众人目光皆是满怀信心地看向李晓。
    李晓沉声言道:“诸位,从小田原至川中岛,上杉谦信战必胜,攻必取,乃是天下第一大将,明日决战,上杉谦信将博以全力,况且人数多于我军,众位惧怕了吗?”
    “我等不惧。”
    众将无比坚定的轰然答道。
    岛胜猛当即挺身而出言道:“主公,今日不同往日,连信长都亡于等之手,谦信公自是不惧。”
    李晓看向岛胜猛给了一个肯定眼神。
    “不错,主公砺剑十数年,铸就我飞驒越中军团,这天下一等一之强兵,若是这样也输给上杉谦信,也就意味着本家没有逐鹿天下之资格。”木下秀长亦开口言道。
    强敌窥视,犹然谈笑置之。
    姊小路良赖,江马辉盛,神保长职,神保长住,椎名康胤,直江景纲,长续连,织田信长多有一时之名将,皆灰飞烟灭。
    飞驒越中军团即是李家军,亦是长胜之军。
    李晓深感自己这十余年之心血没有白费,这才是我一手培养而出的军团。
    若是如当初信繁,信廉之意,要自己指挥小山田信茂,木曾义昌,武田家甲斐军团,这些非嫡系部队去迎战上杉谦信,哪里有这么高的士气。
    李晓重重点头,言道:“诸位,那么明日就与上杉谦信决一雌雄!”
    李晓说完之后,众将目光笃定,整齐而响亮的齐声言道:“必胜!”
    就在李晓这边,正进行军议的同时。
    上杉谦信这边的军议却是一团吵杂,面对上杉家的老对手李晓。
    上杉军这一次却是没有了必胜之把握。
    在上杉谦信的御前,上衫景胜,上杉景虎两名大将,以及各自支持其派系的大将亦是纷乱地吵杂在一起。
    不过这两位上杉谦信养子之间,还没有不争气地争议到是进攻还是防御的问题,而是谁打主攻的问题。
    很明显,击败李晓的声望,对于两名皆在上杉谦信考核内,有可能继承上杉家家督的二人而言,十分重要。
    只要这战能击败李晓,那么担任主攻的大将,无疑可以凭此积累的声望,作为继承上杉家家督有力基石。
    看着两名养子的争吵,上杉谦信面色凝重。
    上杉谦信看这一幕想起十年前,眼下在座的上杉军众将与之当初已是凋零许多了。
    那勇武过人,说话粗声粗气的柿崎景家,
    自视清高,轻蔑于人的村上义清,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上杉家皆忠心无二的直江景纲。
    当初追随他出阵小田原,征战川中岛的大将们已有许多不在,
    而对于这两个养子,上杉谦信亦不认为他们是弱者,可是比之李晓,他们还是……
    上杉谦信想起自己年岁已高,多年南征北战,沙场辛劳,身体已大不如前,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一旦亡故。
    凭着这两子之中任何一人,若是要对战李晓如此枭雄,必然不济。
    所以于此如此,还不如乘着自己尚能征战之时,与李晓决一胜负,即便不能胜,亦要叫飞驒越中军团元气大伤,至少数年之年,不复再战之力,保得越后数年平安,到时上杉家家业就可以顺利传承了。
    而这就是上杉谦信的决心。
    在军议之中,众将注视的目光,上杉谦信站起身来,将军配一举,言道:“不必再言了,明日决战之事,我将披挂亲自上阵!”
    “喔!”上杉家众将皆是轰然领命。
    天正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拂晓。
    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上杉谦信与李晓之间的对决,随着黑夜的退却,已渐渐拉开序幕。
    此战史称黑部川之战。

第五百一十七章 后发制人
    ~…~第五百一十七章后发制人
    天正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清晨,李晓穿着厚棉铠,背披猩红色之大氅,登上飞驒越中军团主阵地上小山丘,俯瞰而望。
    随着天色逐渐发亮,军团麾下各备足轻快步运动,亦进入了各自的位置,偃旗息鼓,整个阵地亦静止下来。
    而在黑部川河流,周围覆盖的密林之间,以往清晨时那侧耳的鸟雀鸣叫之声,不复听闻,整个山区之间,陷入了沉沉寂静之中。
    偶尔只有数道的身影,影影绰绰于林间穿梭,显出一片刀光剑影的景象来。
    李晓身前,那硕大的李字旗印逆风鼓响。
    事实之上,自决定今日决战以来,昨夜之间,一场暗中的交锋已经开始。
    两军的物见,忍者众全数出动。
    其目的一是侦查敌军,是否有夜袭,或者是分兵偷袭的打算。
    第二是侦查和刺探,两军布阵情况,地形,以及兵力分布。
    上杉家的轩辕众虽然覆灭,但是上杉谦信这一次却请了外闻之忍者,前来协力,自己的物见亦是全数出动。
    飞驒越中军团这边,横谷幸重,橫谷幸清两名上忍一起出动,指挥这场暗战。
    而李晓忍者众,包括音部,暗部之忍者,上千忍者,以及两百多物见,与上杉家外闻忍者展开了一场秘密的暗战。
    双方忍者众相互刺探,渗透,暗杀对方的哨兵,物见,各展手段,战事未起之前,即有数百人亡命在这场看不见的喧嚣之中。
    结果这一次暗战,以横谷幸重一方获胜而告终。
    李晓经营多年的吾妻忍者,这一次全面压制了外闻忍者,不仅将己方的监视网扩大,保护了自己的军情不被窥探,而等同变相废掉了上杉谦信的半个耳目。
    故而在忍者失利的情况之下,这一次上杉谦信若想再效仿川中岛合战前夜,夜袭武田信玄八幡原本阵一幕,在情报网被废的情况之下,根本是自寻死路。
    李晓得知此事之后,嘉许了一番横谷幸重,不过亦只是嘉许而已。
    李晓取得了一定先机,但今日之决战才是重头戏,硬碰硬之实力比拼,来不得丝毫取巧。
    所以李晓拿起了那单目千里筒,对着远处打量起上杉谦信的阵地来。
    这次会战的战场选择在新川平野附近,大体位置在日本今日的黑部市,黑部市往北是下新川郡入善町,朝日町,这两町所在是黑部川下游扇形地之上。
    故而战场是在黑部川上中游一带。
    这里靠近立山连峰,附近的枫林红叶十分有名。
    此时又已入秋,故而皆是一片层林尽染的景色。
    除了两军相互对峙的战场中央有一段数平方公里半狭长的开阔地,而两翼之上多是林木高耸的山区,黑部川支流,十分不便利于行军,作战。
    故而,李晓自然而然地将主力,集中于中央开阔地一侧,而在两翼只是投入次要兵力,进行守卫和警戒。
    而在后方北陆道主要街道,亦然投入部分兵力防守,同时作为机动所在,
    六万人的大会战,在战国时,足以是一场决定地方的大合战。
    能够作为执掌军配所在的总大将李晓,十分谨慎,并没有贸然进行进攻。
    他的战略十分简单,就是后发制人。
    自己的铁炮,大筒在防守战之中,威力无双,所以以守代攻是一个不错的战略。
    而以李晓的判断,以上杉谦信的战法,虽然难以揣测,但是一贯心高气傲的对方,一定要在兵力优势情况,先发制人率先进攻。
    这并非李晓的臆想,上杉谦信生平上百战,何时见过被动防守过。
    既然知道对方肯定要进攻,那么李晓无疑必须要挨过对方开局三板斧,之后再提反击。
    看起来,战局貌似,只要李晓防守了正面防线,即便不可获得战场胜利,亦能保持不败。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正面防线并非简单易守。
    原因在于此形状太过狭长,纵深不过一公里,而横截面却长达六公里多。
    扣除两翼,后方的防守部队,以及预备队。
    李晓手上一万三四千兵力,要防守这段六公里多长的防线,实在有点麻烦。
    要知道,李晓的西国方阵,所适用地形,在正面开口地形越狭小的战场,越是能发挥巨大威力。
    若是开口过长,就有被敌军包抄两翼的危险。
    西国方阵,可没有四面八方射击的火力配置。
    看来上杉谦信选择此,进行决战,确实早有成算。
    显然是事先做过功课的。
    兵法之中,地利亦是重要的一环,合战是双方主将默契所在。
    故而地利之影响十分重要,但是既然李晓,上杉谦信都明知此地利之下,而选择在此决战,肯定都有他们自己的打算。
    上杉谦信是削弱,李晓西国方阵的最大威力,而李晓却是有着另外的想法。
    见于地形,李晓果断放弃了,以西国方阵平地决战的打算。
    而是连夜在开阔地的前沿,修筑了一道临时野战工事。
    李晓是打算以阵地战,代替野外合战的方式,就类似于长筱合战时,信长先以固守,再后发制人的战法。
    李晓的野战工事,依托背后的山势,连绵而建。
    长筱合战时,信长虽败,但是他的三道栅的工事,确实不错。
    李晓有意效仿之,不过时间不够,所以必须有所简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