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说!”,边上已经升为禁军副统领的挞木格乐性子最急。也不顾吴三桂地身份不知要高出自己多少,大声叫道:“那些南人算是什么,我大铁骑纵横天下,有谁可以抵挡?若是那南人胆敢进犯盛京,我挞木格乐誓死捍卫主子。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吴三桂也不和他争辩,只是苦笑了一下。这些小伙子年轻气盛,又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哪里知道明军的厉害,又哪里知道现在这支明军的可怕?
“你怎敢这么对平西亲王说话,退下!”布木布泰呵斥了他一句。随即皱着眉头说道:“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洪承畴,祖大寿,你二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在明朝地时候,崇祯也素来倚靠两位为臂膀,眼下大清危亡之后你二人可有什么好的谋略没有?”
洪承畴和祖大寿互相看了一眼,明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这些情况他们早在和吴三桂旦夕通信的信使口中得知。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就算是奴而哈赤再生,皇太极复活,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会有什么奇谋妙计。能够保住这个大清吗?”
可皇太后的话又不能不回答。洪承畴硬着头皮说道:
“臣以为,明军虽然一路而来。但以我汉人的性格,想来不会赶尽杀绝,我大清本为明朝下属,不如派出一员得力大臣,前往明军阵营中议和。了不起割让些土地,再赔上一点款。明军既然取得了胜利,想来,也不会再赶尽杀绝了。。。。。。”
他话音才刚刚落下,边上都统辉兰已经忍耐不住,大声叫了出来:
“洪承畴,你这是安地什么心?太祖爷和先帝在的时候,我大清对明朝战无不胜,难道到了本朝竟然要和南人求和?你究竟当的是我大清的官,还是汉人的官?太后,陛下,辉兰不才,也不要我大清士兵,愿领家奴,前往疆场,和明军决一死战!”
洪承畴冷笑了下,那么多清军都没有抵挡住明军,难道你的家奴便可以做到了?可是辉兰的话也刺痛了他的心,是啊,自己究竟是汉人还是满人?
在汉人地眼里,自己是可耻的汉奸。可在满人眼里,自己汉人地身份永远也摆脱不了。等到明军有一天打进了盛京,自己会遭到什么样的下场?
济尔哈朗眼看洪承畴面色不善,说道;“胡闹,军国大事岂是你一个孩子能够插嘴的?洪大人这一番话虽然不中听,可他的话,却是为了我大清着想,太后,陛下,事情发展到了这地步,我看咱们大清,也只有暂时拉下面子和明朝议和了。”
“臣也赞成洪大人的话。”众人看去说话地人正是吴三桂:“保住大清,以图东山再起才是我大清目前最要做地事情。当年明朝京师被破,崇祯身死,险些亡国,尚且能有今日之局面,而以我满人的坚忍卓绝,难道便做不到吗?”
看着众人地眼光都投向自己,吴三桂侃侃而谈道:
“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保住这个江山重要?究竟是和敌人全部拼死好,还是保住我大清的一缕血脉好?地丢了,银子赔了,终究有一天咱们还能再拿回来。可是人死了,那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
要说恨,其实我对朱斌的恨比你们任何人都要深。正是因为这个人,才让我失去了一切。我做梦都想着要找他报仇。可是这不行啊,报仇总有时间报,但盲目的去和敌人拼命其实是最最愚蠢的事情。
皇上,太后,列位大臣。我大清和明朝相比,无论在土地上还是人口上都远远不及明朝。明朝死上一千个,一万个士兵也能承受这样的损失。可咱们大清死行了一万个士兵,那就已经伤了元气了啊。。。。。。”
“平西亲王说的在理啊。布木布泰叹息了一声:“人死了到哪去找?大清的颜面,大清的颜面,这怎么比得上祖宗给我留下来的江山啊。那么多的好孩子都死在了战场上,咱们还能再有多少人去送死?大家伙儿好好的想一想吧。”
满清的朝廷里一片寂静,吴三桂和皇太后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其实不管是辉兰,还是挞木格乐也好,他们的心里都和明镜一般,知道凭大清现在的实力,已经绝对无法和明朝的那些军队决战,他们之所以那么做无非是在对朝廷尽忠而已。
“臣赞同平西亲王的意见。”济而哈朗清了清嗓子:“臣以为,只要明朝能够罢兵,那咱们大清就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多以金钱贿赂那些明朝官员,尔后先定蒙古,再征朝鲜。三五年后,我大清未尝不可以卷土重来。。。。。。”
眼见众人都默然无语,布木布泰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只是,需选出一员干吏,方可担此重任。众卿家,谁愿意前往明军那,为我朝廷分忧解愁?”
这话谁敢接口?明军一个个都把满人恨得有杀父之仇一般,这时去了岂不是把自己整个人往火坑里面推?当下,那些官员都都闷声不响,谁也不愿意上前接这去了就回不来的差使。
布木布泰不免大失所望。所谓患难见真情,临危显忠臣。大清都已经快到亡国的份上了,可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为朝廷分忧的。
正在这个时候,就见一个人上前道:“臣已经年迈了,就派臣去吧,臣一定不负使命。况且,臣和那朱由斌,多少有些交情。臣去了,或许他念在往日交情,也许不会为难臣的!”
第三卷 大地风云
第四百二十五章 … 钩心斗角
那些满清朝廷的大臣,一个个都沉默在那,谁也不肯开口,就在难堪的时候,那祖大寿却长长地叹惜了一声,走上前来说道:““臣已经年迈了,就派臣去吧,臣一定不负使命。况且,臣和那朱由斌,多少有些交情。也许不会为难臣的!”
谁都想不到祖大寿竟然主动请缨担当此事,吴三桂正想出言阻止,就听布木布泰已经抢先说道:“祖大人为了我大清,真正是做到了把生死置之于脑后。谁说汉人不可信?祖大人就是大清最可信赖的人。祖大人,万事就拜托你了。”
祖大寿微微笑了下,恰逢洪承畴就在他的侧面,看得清清楚楚。这笑里显得说不出的凄凉,苦楚。这一去大明军营若被朱斌杀了,也就算了。可要遭受的那数不尽的屈辱,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忍受的。也许这样的事情,迟早有一天也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见事已无法改变,吴三桂深深呼了口起,说道:
“陛下,太后,议和归议和,可在军事上不得不妨,万一明朝不肯议和,骤起发难,我大清尚可有周旋的余地。适才进我听盛京将军言,此刻盛京城内,连着新组建的军队、禁军等等尚有七八万人,尚可一战,事情未尝没有扭转的余地。
不过,城内还有三万余汉人,这却是防守盛京时地最大隐患。万一在明军攻城之时。这些汉人突然起变的话,我大清将措手不及。因此,臣建议,与其使日后添乱,不如将这些汉人百姓全部驱逐出盛京,尔后加固城防。积极备战以为上策。。。。。。”
洪承畴眼睛动了下,似乎明白了吴三桂话里的意思,他的嘴角也浮现出了一点笑意。
“放了未免太可惜了吧,好歹总有三万多人,一旦明军攻城。总还可以驱使他们上城协助,况且,在最危急的时候,尚还可以当做人质。朕以为全部杀了也比全部放了要好。”
众人向说话之处看去,说话只人竟是刚刚才九岁的顺治帝福临。一个九岁地孩子,竟然将三万人的性命视若儿戏。这满清皇帝之残暴。也是天性使然的了。
吴三桂眉头微微皱了下,说道:“若是大起屠刀,势必遭到汉人反抗。盛京现在最需要的是迅速保持稳定,而不是再生变乱。臣的这一番话,还请陛下三思。。。。。。”
“就按平西王爷地话去做罢。”布木布泰叹息了一声:“皇上年幼,说的话平西王爷千万不要放到心上去了。王爷,我和陛下两母子的性命,便交到王爷手中了。请王爷尽心调度。千万,千万不要让我母子失望了。”
以一国之太后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算是罕见的了。吴三桂唯唯诺诺,领了圣命。又在宫中安排了一番防卫,这才与众大臣一齐退下。
“长伯用地好心思啊。”走出了皇宫,看到身边再无满人,洪承畴微笑着说道:“只长伯这番话。便救了盛京三万汉人百姓的性命。”
“我终究还是个汉人。心里想着要是城破前夕,满人必然凶性大发。对盛京城里的汉人百姓大起屠刀,我这心里想来,总是觉得窝心。。。。。。”吴三桂静静地说道:
“我和朱斌虽然现在刀兵相向,总算也做了场兄弟,当年在山海关的时候,他不断的派人给我送银子送粮,说起来我也是欠他的,这次,就当是还了他这份人情,帮了他个忙吧!”
吴三桂久在军中,熟知军务。那日自己被朱斌用计调离热窝尔,终至热窝尔城破,吴三桂定下心思想来,朱斌之所以如此大费周折,为的不是没有实力攻热窝尔,而是为了城内的汉人百姓忧虑,担心着那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地满人会在城内大肆屠杀。
他终究一点天良未泯,在吴三桂的心里,对能否守住盛京,实在是一点地把握也都没有,与其城破后玉石俱焚,还不如积上点德,好歹将来要是到阎王老爷那,总也不至于让自己生生世世永远为猪为狗来偿还自己的罪恶吧。。。。。
“我看长伯的意思,这盛京城是守不住的了。”在这个时候祖大寿居然微微笑了一下:“我这番去了朱斌那,以朱斌的性格,杀我想来是不会杀我,可要议和,嘿嘿,此刻明军气势正盛,所向披靡,要让他们停止进军盛京只怕也无可能。”
洪承畴也哈哈笑了起来:“想当年,在建昌城地时候,朱斌便与长伯一般大,还不过是你麾下一个没名没分地布衣,谁想到这十多年间,竟是天翻地覆,那个毛头小伙子,竟然掌控了一个喏大的大明。而你这个昔日地老上司,却不得不腆着脸去见当初的老下级了!”
祖大寿也笑了笑,也许这真的是最大的讽刺。如果现在依然呆在大明,那朱斌也不是个知恩不报的人。想来凭着自己当年在建昌对他的照顾和提拔,自己好歹也能封侯封公。说不定,现在接见满人使者的便是自己也说不定。
吴三桂却忽然说道:“舅父,如果议和失败的话,你就留在明军那吧,千万不要再回来了,受点屈辱不要紧,总比就这么丢了性命要好得多。。。。。。”
这时候在满清的皇宫深处,从热窝尔一路败逃回来的多铎,却出现在了皇太后布木布泰的面前。当日从热窝尔明军的包围圈里拼死杀出,一心只想着救援盛京,救出皇帝和太后。可等进了盛京,却发现一点动静也都没有。这才明白自己中计。
冷静下来地多铎,很快便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热窝尔城完全是因为自己中了汉人的奸计,这才丢掉的。要是真问起责任来,自己肯定首当其冲。尤其是在大清军队屡吃败仗的情况下,说不定自己的大好头颅,便也会追随索尼等人而去。
他只让苏克萨哈将不多的跑出来地士兵安顿好。自己却独自悄悄来到皇宫,也不让人通报。等朝会散了后,布木布泰带着儿子回到后宫。一见皇太后和顺治皇帝的面,便放声大哭起来,哭得当真是肝肠寸断:
“太后。陛下,那吴三桂贪生怕死,带着两万五千汉八旗精锐,于热窝尔生死存亡之时,非但不肯伸出援手,反而还寻找借口跑出热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