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政客-第10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象升的脸上带着笑容。
  “可没有那样的简单啊,本官还要提醒二位,他日灭掉后金鞑子,这十万大军,也是绝对的主力啊。”
  祖大寿和祖大乐的眼睛同时亮了,既然辽东边军保留五万人,编入江宁营镇守辽东,两人就很有可能留在辽东的,若是能够直接参与剿灭后金鞑子的战役之中,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只要能够拿下辽东,剿灭后金鞑子,同时稳定蒙古的局势,朝廷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用兵的地方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惊奇'

  皇太极一直都关注着大晋朝廷的情况,包括京城与辽东的情况。
  尽管说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的竞争情况还是存在的,尽管说多尔衮率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已经是大清国最为强悍的军队,但从大局考虑,皇太极还是要想办法占据辽东的。这方面皇太极是支持豪格的,认为大晋朝廷成立的时间不长,特别是进入京城之后,有很多需要稳固的地方,从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大晋朝廷没有在辽东展开进攻,大清国的勇士再次占领了广宁、西平堡个义州等地,苏天成也没有想着夺回来。
  京城和辽东发生的诸多事情,皇太极都是知道的,也是非常惊奇的。
  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这样的事情,皇太极一时还没有想到有什么作用,只是对这样的事情感觉到异常的惊奇,想想大晋朝廷统一中原的时间不长,居然敢有这样的大动作,当然了,他更加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对辽东与大清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至于说辽东裁撤与整合边军,是皇太极重点关注的事情。
  按照皇太极的考虑,是准备在秋收季节的时候,在辽东展开进攻,谭泰和贾吉涵主持的情报网络,传回来的情报还是不少的,大晋朝廷与苏天成的重点,好像都投入到了创办银行与统一发行纸币方面去了,暂时没有关注到辽东的情况,故而大清国进攻辽东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情况,皇太极特别关注辽东的局面。
  卢象升抵达辽东,带去了五万江宁营的将士,这个消息令皇太极的心开始下沉,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苏天成没有忘记辽东的情况,不管辽东有多少的边军,皇太极都是不在乎的,他内心里面,对辽东边军的战斗力,还是有把握的。大清国的勇士打败辽东边军,还是有着很大的把握,只要大清国占据了辽东的有利局面,至少能够占领大凌河城,凭借着有利的地形,还是可以抗拒江宁营的。
  随着苏天成统一中原,皇太极感觉到压力愈来愈大了,苏天成可不是崇祯皇帝,一旦大晋朝廷开始强大起来。大清国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了,而且苏天成是不会允许大清国堂堂皇皇的存在的。
  但大清国必须延续下去,这是皇太极的底线。
  谭泰和贾吉涵进入到了崇政殿。
  还没有等到两人开口,皇太极就开口了。
  “谭泰,贾吉涵,朕想过了,卢象升到辽东去了,带去了江宁营的大军。这是我大清国的心腹大患,礼亲王和郑亲王已经到辽东去了。预防出现什么变故,这段时间,朕一直都在思考辽东的事宜,朕觉得,卢象升去整合辽东边军,这是我大清国的机会。你们是负责情报网络的,这个时候,恐怕是情报网络发挥重大作用的时候了。”
  谭泰看了看贾吉涵,开口回答了。
  “皇上有何要求,臣一定尽力。”
  皇太极看了看谭泰和贾吉涵。却没有开口说该做些什么事情。
  贾吉涵轻轻咳嗽了一下,不紧不慢的准备开口了。
  其实贾吉涵已经想到了皇太极想要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皇太极恐怕也是想着考验自己的,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想到这些。换做其他的场合,贾吉涵是绝不会开口的,有些时候装作很笨的样子,往往能够保护自己,但在皇太极面前,万万不要这样做,因为皇太极能够看出来,也能够揣摩到你的想法。
  大清国正是有了这种氛围,故而朝廷里面的情况不错,尽管说内部的争斗也是存在的,但无人敢于冒犯皇太极的尊严。
  “皇上,奴才以为,辽东的情报网络,应该要发挥作用了,前些日子,因为大明朝廷的内乱,故而我大清国能够在辽东充分的壮大网络,发展了不少人,如今卢象升代表大晋朝廷,到辽东整合边军,奴才若是预料不错,辽东边军一定面临大规模的裁撤,想要裁撤边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这么多的军士,被裁撤之后,究竟安置在什么地方,恐怕是大晋朝廷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稍微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矛盾。”
  “原大明的军队,喜欢闹出来一些哗变的事情来,奴才仔细分析过,军士只要对待遇稍微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有人出头闹事,如今正是改朝换代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更大的,奴才也想过了,卢象升一定会想方设法稳定辽东的局面的。”
  “这个时候,只要情报网络能够发挥出来作用,辽东的局势一定会出现动荡,故而奴才建议,我大清国可以适当的开出来一定的条件,鼓励被裁撤的辽东边军,加入到我大清国的军队之中,同时鼓动那些即将被裁撤的边军闹事。”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让辽东动荡起来,我大清国征伐辽东就会变得顺利很多的。”
  贾吉涵说完之后,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皇太极是越来越看重贾吉涵了,他曾经私下里将贾吉涵与范文程进行了比较,贾吉涵比范文程更加的聪明,能够领会很多的事情,更加关键的是,贾吉涵非常的低调,从来不与汉八旗军官以及朝廷之中的汉臣接触,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情报网络上面,这就令皇太极很是放心了。
  贾吉涵还有一点是特别聪明的,那就是非常注意处理好与满人权贵之间的关系,豪格与多尔衮之间的矛盾,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是清楚的,在权力中枢位置的贾吉涵,一定也是清楚的,但在两人的明争暗斗之中,贾吉涵没有偏向于任何人,一门心思的拥护皇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非常的不简单了。
  当然,皇太极清楚,贾吉涵内心肯定是有诉求的,如此卖命的做事情,追求的肯定是权势,否则就无法解释了,不过只要贾吉涵能够按照朝廷的要求做事情,到了一定的时候,赋予贾吉涵权力,也是完全可以的。
  皇太极曾经考虑过,让贾吉涵全面主持情报网络的事宜,但这个想法被皇太极自身给否定了,毕竟情报网络牵涉到的利害关系太多了,若是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完全委托给一个汉人,满人权贵不可能完全放心,加之前面有范文程的教训,处理这样的事情,就更加的需要注意了。
  谭泰主持情报网络的事情这么长时间了,但一直都不是很精明,谭泰以前是在战场上冲锋厮杀的,让一名骁勇的武将去主持情报网络的工作,本来就是强人所难的,能够做到如今的地步,谭泰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过谭泰的优点也是很突出的,那就是大度,与贾吉涵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很好,而且也不屑于抢夺贾吉涵的功劳,有些事情是贾吉涵的注意,谭泰在禀报的时候,会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这也令贾吉涵能够放手做事情了。
  “好,朕以为贾吉涵想的很是不错,谭泰,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皇上,臣以为,贾吉涵的建议非常好,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辽东的局势一定会动荡,如此我大清国就可以抓住机会,征伐辽东了。”
  “很好,既然你们的意见都是统一的,朕看这件事情就可以开始实施了,不过朕以为,这件事情非常的机密,暂时不要泄露出去的好,你们直接去给豪格禀报一下,其余的就不要说及了。”
  离开崇政殿之后,谭泰与贾吉涵转头去给皇太极豪格禀报了这件事情。
  回来的路上,谭泰一直皱着眉头,身边的贾吉涵低声开口解释了。
  “大人,皇上之所以要求保密,恐怕是考虑到诸多的大人,意见不一定能够得到统一,再说了,好多的大人都认为,情报事宜乃是下三滥的手段,本来就是不能够接受的,若是皇上的意见泄露出去了,肯定会引发一些争论的,皇上不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
  谭泰点点头,他想到的就是这件事情。
  谭泰是正黄旗出身,绝对的拥护皇太极做出来的决定,不管是不是能够理解,以前在军队之中厮杀,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的事情,但从事情报网络事宜之后,情况不一样了,很多的事情,需要详细的考虑,需要弄清楚来龙去脉,这样也便于做出来准确的判断,而且皇太极也是这样的要求的。
  好几次,谭泰都给皇太极提出来建议了,建议贾吉涵主持情报网络的事宜,自己回到正黄旗去厮杀,但皇太极没有同意这个建议,之后谭泰也明白了,情报网络对大清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由满人来主持,汉人是不行的,就算是贾吉涵进入到朝廷去做其他的事情,譬如说做汉人的吏部尚书,都是可以的,但不能够主持情报网络的事宜。
  也正是从这个考虑出发,谭泰开始慢慢钻研情报之中的奥妙,可惜这样的学习,一时半会是见不到很明显的效果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奥妙'

  渠清泽和苏俊绝没有睡大觉。
  沈阳的黄在胜,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来一套严密的情报网络,后金的很多情报,都是通过黄在胜这里送过来的,尽管说渠清泽和苏俊的事情很多,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情报方面的,加之两人都认为,剿灭后金鞑子是不用质疑的事情,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之下,皇上都是不会忘记这样的大事情的。
  可两人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不管是从江宁营的实力,还是朝廷的承受力来说,直接开始对后金鞑子的征伐,不是很过分的事情,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应该说剿灭后金鞑子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但他们就是没有等到皇上发布命令。
  不仅仅是渠清泽与苏俊着急,包括朱审烜、杨嗣昌、范景文、洪承畴和张溥等人,都是非常着急的,他们甚至直接上过奏折,要求朝廷开始对后金鞑子的征伐,毕竟大晋朝廷的京城在北平,这里距离辽东不是很远,让后金鞑子盘踞在辽东,对朝廷也是存在威胁的,何况后金鞑子还控制着绝大部分的草原,按照皇上的意思,这些地方全部都是大晋朝廷所统领的地方,必须要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马上就是秋收季节了,秋高气爽,正是最适宜于征伐的时候,何况秋收之后,粮食充足,征伐后金鞑子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得益于老天的保佑,更得益于皇上的圣明和睿智,大晋二年的气候一直都不错,很少有地方遭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尽管说黑死病曾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波及的地方不是很大。加之控制的很是严格,扼杀住了蔓延的苗头,损失也不是过于的惨重,加之黑死病蔓延的地方,以前基本都是大明朝廷控制的地方,相对来说形成的影响要小一些的。
  气候不错。加上各级的官府在春耕的时候,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去管理和服务,故而谁都能够想到,大晋二年一定是一个大丰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