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寒暄几句后,李虎直奔主题,请察哥慎重考虑,是否立即交还天德军。
察哥也不想和李虎转弯抹角了,也直接问:“我把天德军给你了,你是否放弃攻击,和我们永保和平?”
“当然。”李虎说谎的时候向来理直气壮,义正严词,“你只要把天德军给我,我们马上缔结盟约,你不打我,我不打你,我们世代做兄弟。”
“是吗?”察哥问道,“你这话是代表你虎烈府,还是代表大宋?”
“当然是虎烈府。”李虎脸显不屑之色,“大宋肯定要打你。大宋收复了幽燕,不再有两线作战的顾虑,可以集中所有力量攻打河朔,他们怎肯放弃西征?只是没有我的配合,他们想攻克贺兰山恐怕很困难。”
察哥心里一松,面露笑意,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西夏人最怕的就是大宋和李虎联手攻击,如果李虎承诺不打西夏,那西夏就不用两线作战,他们有信心挡住宋军,不过,李虎的承诺能信吗?李虎从辽东杀到辽西,又从辽西杀到代北,目标就是生存,就是要打下一块地盘,而从目前形势来看,李虎若想在北方发展,仅仅占据一个代北远远不够,他必须拓展自己的疆土,而西北显然是他最好的选择。
李虎肯定不敢打大宋,他打下燕京又放弃燕京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不敢激怒大宋,他需要倚仗大宋的援助在北方先发展起来。李虎也不敢打金国。
金国的实力明显高出一截,而且现在他需要结盟金国来对抗大宋,以免被大宋吞噬了。李虎在代北的生存策略就和西夏过去的生存策略一样,联金抗宋,联宋遏金,在夹缝中求生存。李虎也不可能北上征服大漠,那对他而言太难了,况且大漠是金国的目标,北上打大漠等于和金国抢地盘,这种事他也不能干。所以,李虎只有打西夏。
金国的目标是征服大漠,是统一北方,所以李虎打西夏正中金人下怀。你们先打,打得两败俱伤了,他好渔翁得利。大宋收复了燕云,实力大增,汴京接下来当然要收复西陲,从这个目标出发,大宋要结盟金国,要拉拢李虎,以便尽快击败西夏。所以,天下大势也逼着李虎要打西夏。
但是。李虎打西夏风险太大。是一场豪赌。
西夏如果亡国了。大宋接下来就要打李虎。这是可以预见地。大宋绝不允许李虎这个藩镇地存在。西夏如果守住了自己地疆土。李虎则势必损兵折将。大宋还是要打他。要收复代北。而金国也要打他。要占据代北。西夏人如果放弃贺兰山。退守河西。在祈连山一带坚持。确保自己半壁江山。那李虎就陷入了苦战。连绵地战争将拖垮虎烈府。最后不要大宋和女真动手。李虎就倒掉了。
在西夏人看来。李虎必须做出选择。要不要开始这场豪赌。李虎能有今天。不容易。现在他有地盘有财富有实力。他还有没有破釜沉舟地决心?西夏人和李虎谈判。慢慢拖延。就是想摸清楚李虎西征地决心有多大。
现在清楚了。李虎没有决心西征。他惧怕大宋。不愿意做大宋人地狗。更不想接受兔死狗烹地命运。
察哥沉吟良久。说道:“从目前地北方形势来看。我大夏和你虎烈府都有生存危机。我们有共同地敌人。我们之间互相残杀。只能便宜了我们地敌人。所以我们应该结盟。联手抗敌。但我们实力都很弱。消极防御没有前途。”
李虎笑着点点头,请察哥继续说下去。
“大宋攻打我们,就算虎王不趁火打劫,我们也很难守住,因为现在的西北形势不一样了。”察哥为了说服李虎,透漏了一些西夏的秘密,比如西夏的联辽抗宋策略,“大辽败亡,导致我们失去了强大的盟友,也失去了用来牵制宋军的燕云十六州,大夏的处境因此变得非常艰难。大宋国力雄厚,他们可以用持续攻击的办法来消耗我们,拖垮我们。以大夏的国力,无法长期持续作战。大夏若败,你虎烈府又能支撑多久?”
“你有什么取胜之策?”李虎不动声色,故意装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如果虎烈府南下打河东,威胁汴京,大宋
陕西调兵救援,如此一来,大夏之危自解。”察哥T样,大宋若要打大同,我大夏军则主动攻击陕西,以解大同之危。”
“围魏救赵,好计好计。”李虎笑道,“但是,我如果南下打河东,我和大宋就翻脸了,那我的处境岂不更危险?我和你大夏相比,我的实力很弱。大宋一怒之下,如果决定先把我解决了,然后一路出河东,一路出燕京,两路夹击,我就死定了。”
“我们是盟友,是兄弟。”察哥郑重说道,“如果你遭到了大宋的攻击,我们会竭力救援。唇亡齿寒,你倒下了,我大夏也就危险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
李虎故作沉吟,没有说话。
察哥鼓动如簧之舌,给李虎详细分析形势、预测未来。大夏李氏过去曾是大宋的藩镇,迫于大宋的逼迫不得不反抗,李氏对此有切身体会,因此说得头头是道,很有说服力。
李虎一直安静地听着。虎烈府的生存之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实力。西夏现在的处境之所以艰难,原因就是实力不够,在过去的八十五年里,它虽然和宋辽两国鼎足而立,但也被宋辽两国压制得死死的,一直没有发展的机会。虎烈府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打西北,将来就和西夏一样,无法逃脱败亡的命运。既然最终的命运是败亡,那还不如赌一把,赌赢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或许就能绝处逢生。
西夏现在摆脱败亡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寻找盟友,远交近攻解决不了问题,只好冒着风险和李虎结盟。李虎从察哥的话里感觉到西夏人对缔结盟约的急切心理,于是决定狠狠敲诈一下,把西夏攻打大同的损失都讨回来。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我懂。”李虎说道,“但我怎么相信你?你大夏为了攻占代北,三次攻打我大同。现在你看到大宋收复了幽燕,打算和我联手发动西征,你马上改弦易辙,跑来和我说要结盟,要做兄弟,这可能吗?我即使愿意结盟,但我的手下呢?他们如果因此背弃我,投降大宋,我怎么办?”
察哥一听就懂了,李虎趁火打劫,不但要抢天德军,还要从兴庆府狠狠敲诈一笔。
“只要虎王决心结盟,其它的事都好商量。”察哥问道:“虎王是否有这样的决心?”
李虎点了点头,“你把天德军给我,我们就可以互派使者商谈结盟的事。”
“不,我们先商谈结盟的事。”察哥一步不让,“盟约谈好了,我就把天德军给你。”
“那我们现在就谈。”
李虎根本没有诚意,他就是欺骗察哥,狠狠敲诈一笔,所以很快,双方就拟定了一个原则性的盟约。
察哥带着盟约返回大营后,急报兴庆府,叫兴庆府马上派使者到汴京,把李虎私下和大夏结盟的事告诉汴京,离间汴京和李虎的关系。汴京闻讯后,担心李虎尾大不掉,有可能暂时搁置西征,先解决李虎。只要汴京决心打李虎,那李虎必然和汴京决裂,和西夏建立牢固联盟以自救,如此西夏的危机就能得到有效缓解。
六月,汴京。
萧干的人头送到了汴京,这表示幽燕局势正在慢慢好转。皇帝为此很高兴,拜郭药师为检校少傅,以示嘉奖。皇帝高兴之余,也很担心。李虎的事还没有解决掉,又出来一个郭药师,将来幽燕的问题恐怕越来越麻烦。
幽燕的问题其实不是越来越麻烦,而是已经很麻烦了。平州路的张觉投宋,正在和金军作战,数次向燕山府求援,希望大宋出兵,把金军赶出榆关,以确保幽燕的安全,但金国皇帝来书,请大宋遵从盟约,不要接纳张觉,这让皇帝左右为难。皇帝左右为难了,增援的命令随即迟迟没有下达,这导致平州路极有可能得而复失。
宰相王极力劝谏皇帝,不要理睬金国,马上派兵增援。翻脸就翻脸,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大宋还打不过一个蛮荒小国?
枢密院的郑居中和副相张邦昌都反对,认为暂时还是不要翻脸的好,一则大宋要西征,幽燕要确保稳定,二则女真人遵从盟约把燕京还给了大宋,而大宋却撕毁盟约抢平州路,这未免有些不合适,所以他们建议皇帝,叫燕山府暗中给张觉以援助,帮助张觉守住平州路即可。
郑居中和张邦昌嘴里说要尽快西征,但实际上,两人却用各种办法阻扰西征。
**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十七章 危机
征需要钱,而且因为战场在遥远的大西北,动用的兵)E以上,耗费更多,远远多于北伐,但朝廷没钱了,国库早空了。
按照宋金盟约,金国把幽燕还给大宋后,大宋要发动西征。金国的目的很简单,你大宋收复燕云后,重建了中原屏障,对女真的威胁太大,女真不敢倾尽全力去征服大漠,除非你大宋发动西北大战,把军力财力都投到西北,女真才敢发动北征。
这是盟约,盟约就要遵守,如果不遵守,盟约破裂,女真人南下打幽燕,以目前幽燕镇戍军的实力,显然不是对手,就算郭药师和张觉有实力,但谁敢保证他们的忠诚?所以大宋若想确保幽燕的安全,还需要时间,尤其需要时间解决郭药师和张觉,解决幽燕镇戍军的忠诚问题。
这个时间女真人不会给,金国急于征服大漠,它不可能无限期地等下去,为此大宋必须发动西征,而且今年内肯定要发动进攻。
郑居中为此献了一策,叫李虎带主力去打,陕西四路予以配合。配合嘛,那就是摇旗呐喊,做做样子,牵制夏军兵力,小规模地打几仗,花费不会太大。这个计策得到了东府的赞同,张邦昌、李邦彦、赵野等人从现实考虑,都支持这个计策。
但这个计策有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李虎如果击败了西夏,他的实力骤增,将来不是尾大不掉,而是有可能立国开疆,和宋金两国形成鼎足之势,如此一来大宋西北疆的安全怎么办?李虎洗劫了燕京,短期内不存在财政危机,有了钱就可以扩军,军队多了击败西夏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所以,皇帝、王和梁师成等人都认为,郑居中的这个计策不好,西北军应该倾尽全力去打,抢在李虎前面攻占兴庆府,把李虎遏制在代北,不让他有发展的机会。
也就在这个时候,皇帝突然派郓王到西北去了。郓王这一出京,皇统之争再度掀起**。
皇帝的目的很明确,他要让郓王建功立业,不过他吸取了北伐的教训,先把郓王送出了京城。上次北伐,在大臣们的阻挠下,郓王就是无法离开京城,这次皇帝想了个迂回之策,先把郓王送出京,然后等待时机授予郓王西征指挥大权。
北伐两战两败,皇帝的希望泡汤了,大臣们妄图重新分配权利的美梦也破灭了,但仅仅过了几个月,西征再起,于是君臣们的激情再度爆发,君臣之间又斗了起来。
然而,世上的事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六月的一天,皇帝和宰执们为了西征的事激烈辩论,辩论的焦点就是如何筹措军费。王是东府宰相,郑居中是西府兵帅,这两人为了军费的事吵了起来。郑居中年纪大了,一时太激动,突然倒在地上晕了过去。皇帝和宰执们大惊失色,急召御医,还没等御医赶到,郑居中就停止了呼吸,死了。
郑居中突然病卒。汴京为之轰动。但更轰动地事就着就出现了。蔡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