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在晋州多加提防,若是河东一时不查而吃了大亏,对咱们的全盘战略影响甚大。”李诚中缓缓道。
“唔,可以让李继唁以家书的名义询问岐王,或许会好一些,不至于太生硬?好的,回头就安排下去……另外,是否向晋王提出。以偏师出河东,攻略秦州?若是能一鼓将秦州马场捣毁,就可断其根本……”张兴重建议。
“可以试试,不过河东兵少,恐怕晋王暂时无力顾及秦州。”李诚中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上个月,在晋州对峙的河东和宣武狠狠打了两场,襄陵一战中。河东军出动三万余人,将朱友恭的五万宣武军击溃,此战据说横尸遍野。河东军获胜后,全军南下翼城。与逃到这里的朱友恭再次对峙,同时以骑兵突袭太平关,正好碰上出关北上的宣武军张归厚部,将张归厚打得狼狈后撤。连太平关都丢了。
河东军出师大捷,晋州已经完全收复,宣武军被赶回了绛州。目前,河东兵分两路,正准备再战绛州,争取击败梁王主力。这种关键时刻,让晋王出偏师西进秦州,确实太过强人所难。要知道,虽然梁王连折两阵,但并未伤动元气,十多万宣武军正在绛州城下等着河东军的到来,接下来将会是影响河东局势的关键一战。
宣武军的骑兵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一切都是未知数,还需要战场上的进一步打探,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宣武军中最善骑战的张存敬和李思安的去向,也许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问题,这两个人——尤其是张存敬,他们出现在哪里,必然就意味着宣武的骑兵主力在哪里。
寻找张存敬和李思安的任务当场交给了高明博,张兴重的意图是,希望尽快确认宣武军骑兵主力的位置。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策略,只要机会合适,就立刻调集怀约联军、赵州军两支骑兵集团——如果他们在淄青的话,或者还可以再加上辽东保安军,以一万五千骑组成重拳,一举摧毁宣武军这支刚刚成型的骑兵,继续确保河北的骑战优势!
一万五千骑,这应当是近百年来卢龙所能聚集起来的最大规模骑兵力量了,如果不考虑后勤供应的话,以这样规模的骑兵集团,只要使用得当,几乎可以横扫天下藩镇!
这个计划很符合李诚中的心意,但能够实现,除了张存敬和李思安应该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外,同时需要后勤司给予倾力协助,并且以后勤司的力量,能否完成这一庞大的补给重任,也是个未知数。
这项计划不是现在就能议出来的,所以只是一个思考的方向,军议中另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有关编制的重新拟定。
卢龙军现在实行一军两厢十营制,加上军部直属的双编制老营,总兵力六千四百余人。现在关键问题是军和厢这两级编制显得有些尴尬,打一场大战不够,打一场小战浪费。从上党行营和博昌行营的指挥效果来看,行营几乎已经将军和厢废弛,直接指挥到了营一级作战单位。
这样的指挥效果,其实与李诚中的指挥理念是很吻合的。后世的作战部队里,常常是师、军级高层,乃至军区一级的高级指挥系统,直接指挥到连、排,这种扁平化指挥体系是军队发展的终极,在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中,美国的指挥系统甚至做到了最高指挥系统直接指挥一个班的极致。中间几级编制实际上起到的是训练和驻守的作用,在实际战斗中指挥效果不明显。
李诚中也想扁平化指挥,但由指挥部直接指挥都、队,在当前的条件下显然不现实,原因不解释。因此,他以组建行营的方式,尝试由指挥部直接指挥到营一级军队。但目前来看,仍旧显得太过超前。
经过一年的检验,李诚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军队体制改编的最新轮廓,军队的编制中增加团级。其地位介于厢以下、营以上。由此形成完善的“二五制”体系,即两队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两营为一团、五团为一厢、两厢为一军。
此为军队固定编制,训练和驻守时以此为基础。到了战时,这样的编制就可以极大简化行营的指挥,遇到小规模军务,可以调动一营;遇到中等规模作战,可以调动一团或者一厢,遇到大规模战事,可以出动一军;决战的时候,以数军出动。设行军总管统辖。
新的编制带来的问题是要继续扩军。队、都、营的兵员不变,团为1060人,厢为5336人。其中营、厢设指挥部,团不设指挥部,由左营主官代职。军辖两厢及老营,共计11768人,相当于扩军接近一倍。
队正、都头、营指挥等职衔不变,团设指挥使、教化使、虞侯使,由左营指挥、教化和虞候兼任。故一团之中,左营高于右营。厢设都指挥使、都教化使、都虞侯使,秩别与原军一级主官相同。军设统制、点检、司马,军衔为正四品至从四品品不等。
军以上无固定编制。有大规模战事时,设行营总管和监军,分司指挥和教化职能,虞候部由总署临时组建。或从虞候司选派,或由各军司马抽调。
目前,卢龙节度府军事参谋总署正式在册纳入编制体系的野战部队包括:沧州军、莫州军、幽州军、营州军、魏州军、定州军、妫州军、赵州军和怀约联军。加上后勤司直接指挥的十个后勤营,共计战兵七万人,如果再算上辽东保安军和幽燕保安军的话,可以用于大规模野战的部队计有八万人。这里并不包括各州预备旅、营等两万多可以担负辅助作战任务的地方驻军。
军事参谋总署曾经做过与主要藩镇如河东、宣武、西川、淮南之类军队的比较,河东常备军力为六万至七万人之间,宣武为二十至三十万之间,西川有五到十万,淮南有四到六万。
就常备兵力而言,卢龙军已经可以保证坐稳河北之地了,但其中的战斗力不好评估。在各镇常备军中,有数目不明的牙军,其战斗力十分强悍,其次才是大量的其他常备军队。卢龙军已经不存在牙军一说,如果非要说牙军的话,或许乞活买统领的警卫营能够算作牙军,但警卫营的战斗力能不能超过沧州军下辖的各个营头?恐怕乞活买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而外镇牙兵的战斗力又分好几个层次,虞候司曾经做过评估,从上党行营和博昌行营的历次战斗来看,如果不依靠近乎豪奢的装备,卢龙军的平均战力与各镇大将手下的牙兵差不多,但比厅子都、元从亲军、黑鸦军等威名显赫的大帅牙兵却有所不如。
不过一场战斗的胜负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因素,谁胜谁败不是纸上就能比划清楚的。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仅仅一个后勤供给的问题,就能决定一场战事的走向。
不过值得李诚中自豪的是,卢龙军的后勤体系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就算是以堪称豪奢的待遇来供养十万军队,也完全没有问题,至于再多,就算不清楚了。算不清楚,那就进行“试点”!
“从怀约联军开始吧,改起来容易一些,也是时候将其纳入正规编制了。”李诚中想了想,决定先从怀约联军开始“试点”。怀约联军兵额本身就在一万出头,不需要扩军,也不需要大动,他的指挥体系一直有别于其余八军,算得上是卢龙军中的另类,李诚中打算这次将其正规化,同时看一看军制变动是否能够有效运作。
“一个月时间,怀约联军整编完毕。如果可行的话,从十二月开始,幽州军照新编制扩军,争取明年二月前完成。如果一切顺利,再挨个扩军,第二批规划为沧州军和莫州军。”一旦怀约联军试点成功,李诚中决定先从幽州军开始扩编,这支军队就在身边,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也容易随时调整。
等到幽州军扩编完成后,再扩编卢龙军中的两支一等主力:沧州军和莫州军。至于其他各军,还需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根据后勤司的供给能力再行考虑。可就算如此,也相当于在明年上半年再次扩充一万五千人。
张兴重犹豫片刻,代替没有参会的赵弘德回答:“可能负担会很重。”
李诚中一笑,道:“是很重,可再重,能比宣武和河东他们更重么?”(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转折(四)
ps: 感谢铁人兄和hansire的打赏,感谢龙天空下、我是大穷鬼、oleia、niuniumaomao、每天听书、萨克森柯堡、周行不怠等兄弟的月票鼓励。
燕王府的军议,是军事参谋总署最高的决策会议,哪怕如高明博这样被军中称为“四总管、两总座”之一的巨头,在张兴重、姜苗和周坎面前也有些插不上话。直到事关卢龙命运的这些重大政策议论完毕,才轮到高明博禀告。
天复三年到天佑元年,是调查统计局大规模扩张的时期。数百名秘密探报从幽州出发,以商贾、游侠、僧侣、溃兵等名义向中原渗透,已经在河东、河南、西川、凤翔、淮南、吴越、荆南等地建立了数十处可靠而稳定的情报占,大量的消息反馈回幽州,经由调查统计局内部分析比对之后,摆放在卢龙一众高层的案头。可以说,天下间没有任何人如卢龙军高层这般对各地形势有着这么清晰的认知。
这些情报和消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卢龙军的决策圈子,为高层提供决策依据。最简单的一个例证就是,卢龙军“两河轮战”的方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其影响而出台的。
今天的军议通宵达旦,后半段几乎就是高明博一个人的舞台,他重点介绍了近期内各处藩镇的形势,每一家都有所涉及。
河东全力在晋州出击,占据上风!
凤翔开始重整军力,初步估计在三万人上下,对西川的向北蚕食有所限制!
西川调兵两万出山南,隐隐有剑指中原之意,宣武康怀英坐镇陕州,正在催运补给,以防西川!
荆南赵氏兄弟在邓州大展神威。一战大败杜洪、马殷、雷彦威,杜洪授首、马殷逃奔河南,雷彦威被东逃窜,臣服淮南。一个新的割据势力出现在了荆南,天下震动!
因为赵氏兄弟向淮南释放了足够的善意,吴王杨行密得以抽出兵力,李神福和王茂章各统一军,分别屯于寿州和楚州,竟有北伐之意!
不需卢龙再去串联,天下藩镇竟然自觉不自觉间。形成了对宣武的联合讨伐之势!这一连串消息从高明博口中报出来,喜得李诚中等人兴奋不已。
张兴重迫不及待问:“究竟怎生回事?西川王建不是朱全忠的盟友么?怎么进兵山南了?赵氏兄弟在荆南起兵的事情某等知晓,却不知竟然一战而定荆南,这下子可有朱氏小儿的苦日子了!嘿嘿!对了,吴王到底怎么回事?去岁刚和朱氏小儿达成了密约,怎么就翻脸了?似乎吴王还有家中子侄在宣武手中为质吧?他也顾不得了?”
高明博道:“蜀王打的旗号是相助梁王平乱,说是要替梁王讨伐赵氏兄弟,但天下皆知,一旦西川兵进了山南。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退出去了。至于淮南,却是不太知情。不过咱们派往宣州的细作回报,九月间时,朱延寿、安仁义叛乱。后为淮南大将王茂章、李神福合力剿灭。调查统计局猜测,此事或与宣武有关……”
……
绛州,临时行在。
梁王铁青着脸,眼珠子瞪得如铜铃一般。望着堂上众人,肃杀之意直冲霄汉。
堂下趴伏一人,四肢颤栗。哆嗦着不停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