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分到一把锄头么?”宇文拔都对着整齐列队的同志们高声喊道。这是二团一营的部队,为了能够保证劳动效率,一团好歹还是以老部队为班底,老士兵和新士兵的比例是一比三。而二团里面是一比十,加上二团里面的士兵委员会建立时间不长,所以仅仅工作了三天,二团就开始聒噪起来。战士们人心不稳,对立情绪高昂。部队不得不开始整顿。

百姓灾后自发的抢种抢收,都是采取的从易到难的路数。就是水退的早的地先种。肥沃的土地,先种。可是水灾之后,这种地都是少数,更多的都是需要排涝,需要松土,翻耕的烂泥地。凤台县几十万亩地现在落入了保险团的手中,大家自然都想种好地,不愿意去花费极大的力气种烂泥地。针对这个情况,保险团就采用的是分片划分的方式。

想尽快恢复生产,就得尽快完成基础的排涝工程。人民党内部的讨论中,认为这些最沉重的工作全部由保险团来承担。这么一安排工作,保险团内部的同志们一方面觉得很不甘心,加上沉重的劳动。战士们怨声载道,各个部队的干部们都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保险团一方面自己的干部队伍数量就很有限,而迅猛扩大的“组织”,规模增加了几十倍。这让年轻的干部们一个个都很吃不消。同志们普遍认为,能把党组织和保险团的命令推行下去,已经是令人要发狂的工作。至于动员百姓,向百姓解释各种问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民党不得不专门抽调了一批干部来承担这个工作,宇文拔都也被选中了。他还是幸运的,至少只用向保险团的战士们解释保险团的政策。分到其他几个暂编垦荒团的干部现在死了的心都有。

宇文拔都刚说完,部队里面就有人开始嚷嚷了,大概思议是都要种地,为什么保险团就要负责挖坑挖渠这类苦活累活。有人带头,其他人也跟着聒噪起来。下面立刻就是人声鼎沸。宇文拔都一个人面对几百号人的聒噪,真的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他怒喊了几声,声音刚出口就被战士们的声音给压了下去。看得出下面的战士们十分不满意。就在此时,却听到身后传出雷鸣一样的吼声,“部队的纪律是干活吃饭!今天的工作完不成,那就不会开饭!”

这声怒吼中气十足,聒噪声顷刻被压倒。加上内容实在是有足够的威慑力,一听说不给饭吃,那些聒噪者统统不敢再吵吵。

不用回头,宇文拔都就知道是华雄茂在自己背后。在保险团里面能够发出这种程度怒吼的就三个人,华雄茂的嗓音是决不会弄错的。

华雄茂向前又走了两步,站到了宇文拔都身边。也不知道是华雄茂的身高比宇文拔都高,或者是华雄茂气势很足,总之宇文拔都突然觉得也有了底气。

华雄茂现在是一团的团长,二团团长暂时没有任命。听说部队开始闹起来,营长说服不了战士,现在从事民事工作的宇文拔都被叫了过来,但是依然弹压不住。政委不得不把华雄茂给请了过来。

对于这样的结果,华雄茂很不解。虽然保险团部队初建,但是在这个灾年里面,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一般来说百姓不该有如此激烈的反对。同样是部队,一团就没有这个问题。华雄茂扫视了下面的战士一番,很快就看出来不对头的地方。一营的战士虽然也是列队,但是有那么一群人看着很是和其他部队的战士不同。在本该整齐的队列里面,他们呈现一种类似环形的站位,位于中间的几个人一吵吵,那十几个人就开始应合。有他们一鼓动,一部分战士们也下意识的跟着起哄。

华雄茂指着哪些人喊道:“你们出来。”

那些人没有想到华雄茂竟然如此命令,微微一怔。但是华雄茂也不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华雄茂不是一个人来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侦查连的战士。这些战士都是经过筛选出来的可靠士兵。华雄茂一个个的指,侦察连的战士就往外拽人。这些战士都参加过攻打岳张集的战斗,也都参加过人员区分的工作。有了经验之后,这些人也算是手脚利落,很快就把华雄茂指出来的人都给带了出来。

这些人很明显都是一伙的,被带出来之后他们下意识的就往一起靠。华雄茂也不搭理他们,他向着剩下的战士们喊道:“今天的活没干完,部队就不开饭。大家有什么要说的么?”这些战士都是“入伍”没几天的,被这么一吓唬,一个个都不再吭声。

既然没有人再反对,华雄茂喊道:“一营长,带着你的人去干活。”一营营长是蓝应龙,属于火箭突击提拔的,见华雄茂已经压住了阵脚,就开始吆喝着让大家继续去干活。

被带出来的那二十几个人看战士已经开始走动,立刻就着急了。他们当中的一个中年男子高声喊道:“大伙不要被骗了。他们说不干完活就不给饭吃。现在都这样了,大伙能把活干完么?既然干不干都没饭吃,大伙就别犯傻啊。”

这种煽动还真的很有效,听了这话,一些战士的脚步立刻就停了下来。华雄茂冲侦查连挥了挥手,“把他们都带走。”保险团是人人要工作,侦察连也不例外。这次被抽调出来之后就耽误了工作,大家只想着速战速决,听到命令后他们也不手软,立刻拿出绳子把这二十几个人给捆了。也不管他们嘴里面吆喝什么,拖着就走。片刻之后,那些人就被带远。只有各种喊声隐隐的传过来。再等片刻,连喊声也听不到了。

“我想问大家一句话,现在这个年景,除了这里,还有哪里给你们饭吃?”华雄茂大声问道。战士们一个个都不吭声,华雄茂说的没错。除了保险团大规模的提供食物之外,别的地方根本就不会有这个机会。

华雄茂高高的举起自己的手,手掌上几个磨出来的大泡清晰可见。“保险团规定,官兵一体,都要干活。有没有下头的干部不干活,或者偷懒的?”

战士们还是不说话。但是华雄茂看得出,战士们并不服气。

“文青,你还是有些想当然了。”华雄茂心中暗道。在人民党的党会上,陈克认为只要能够提供食物,能够官兵一体的干活,就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就算是支持不那么热情,好歹也能够令行禁止吧,那些城市出身的党员们对此也基本表示了支持。而实际上,事情并非如大家所想。提供食物仅仅让部队保证了没有散架。官兵一体劳动,仅仅保证了大家能够跟着军官们一起工作。至于工作的热情,工作的态度,那就完全没有什么保证。看得紧,大家干得多些,看得松,各种磨洋工的事情就出来了。

就这么几天,保险团几个月以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那点子威望就呈现急速的消耗状态。老部队还好些,新部队的工作情况只差令人民党的党员们感到极为不满。

可这就是事实,华雄茂也进行过调查,在战士当中普遍有一个观点,保险团现在夺取的土地不是自己的,那么肯定会被别人给夺了去。现在战士们卖这么大力,以后也没有什么收入可言。反正都是救灾,只要能够有口饭吃,多干活还饿得快。为什么要玩命呢?

这些情况的收集,还是对老部队的调查。这都是“自己人”才给你说些真心话。其他的战士就是消极地抵抗,根本不给你说任何真话。

华雄茂能够理解这些人,他毕竟是人民党的核心成员,他知道现在面临的艰难局面。陈克做了那么多的前期准备,还有天灾“帮忙”。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极为了不起了。可革命道理对于百姓来说毫无意义,如果不能让百姓吃饱,谁给你卖命啊。面对这些情况,不少基层同志都开始抱怨了。新战士其实就是老百姓,这些老百姓们“使唤不动”。无法说道理,这是普遍的看法。

就是因为身处高层,华雄茂知道不能埋怨陈克。陈克现在不可能打出均分土地的旗号来。这个旗号一打出来,那就是凤台县的公敌,那就是凤阳府的公敌,那就是安徽,乃至中国的公敌。陈克也必须妥协,必须通过“统一战线”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方法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现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时间比黄金白银还要贵重。

华雄茂看着面前的这些“战士”,心里面盘算着,到底要怎么才能够说服他们。至少让他们能够和保险团一起去赢得这次的丰收。但是华雄茂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遇到闹事的就抓起来,大家不听话,就用不给饭吃恐吓一下。

“文青,你快拿出办法来啊!”华雄茂忍不住要在内心呐喊了。

第三卷莫道前路无知己第117章

第117章

“水渠得一米五深,哦,就是五尺深。这不是你把地面上的水引出去就行的。现在地下的水都是满的,庄稼种下去就泡烂了。这你总应该清楚吧。”这是在保险团工程科的草棚子里面,说话的人是负责制订工程计划的吴隆福。他是人民党里面少有工程建设专业的人才,现在领衔工程科。吴隆福本人不懂种庄稼,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一群稍微懂点种庄稼的同志们指手画脚的发号施令。

“五尺有多高你知道么?”问话的是柴庆国。最早的四个连长里面柴庆国排名二连连长,现在任一团副团长。二团团长空缺的今天,柴庆国很希望自己成为二团团长。这可是能管四千号人的大干部。所以面对原本就没有说过几句话的一个科长,而且还是个自称从未种过地的留学生,稍微有些种地经验的柴庆国就十分不服气。

“五尺么。我跳进去刚露出半个脑袋。”吴隆福身高也有快一米七,在这个年头也不是矮个。

“你知道挖这么深要费多少力气么?”柴庆国对吴隆福那种自信满满的态度极为不爽。

“我算过,需要挖最少十几公里长的沟。也就是说,得挖三十里长的沟。沟深一米五,宽一米。一个人一天下来能挖十米,一团四千人,也就是一天就干完了。顶多两天。”数字计算的结果是简单无情。吴隆福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答案。

“你放屁。这种烂泥地你挖了试试看。一天挖十米!你把人累死吧。”柴庆国好歹接受了保险团在安庆的军事训练,知道一米有多长。

“这是组织上的安排,我既然说了一个人要挖十米,我自己也会参加,亲自挖十米长的沟。”吴隆福的回答完全按照标准。陈克有过要求,如果工程科制定了计划,那么工程科上上下下都要完成普通战士的工作量。

柴庆国知道在数字上是辩不过吴隆福的,他也没有这个打算。他只是追问道:“挖这么长的沟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你也知道这是烂泥地,这些沟就跟水井一样,地里面的水份会渗透出来,进入这些沟渠。我们只要把沟渠里面的水抽出来,就能让地干的更快。粮食也会打的多些。不然烂泥地咱们能种出什么来呢?”

柴庆国是无言以对,他虽然种过地,但是他并不精通农活。但是接下来,吴隆福说出了一句让柴庆国听不明白的话,“我们革命了,就要讲科学种田。以往那种看天收的情况不能再出现了。”

柴庆国不知道什么叫做“科学种田”。其实说白了,别说柴庆国这种二把操,这个时代就算是老农们其实也不懂什么“科学种田”。选大粒种子育苗,还有成长季节的很多农活,老农们是知道的,甚至可以称为精通。不过在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最高效率的排涝,抗旱,伺候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