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夫连忙递了两张纸进来,顾维钧凑在唐绍仪旁边看过去,却见这是传单,用的是人民党的标准俗体字,只见大大的标题是《袁世凯的这一生》。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百一十章开始的结束(十八)

顾维钧没想到自己岳父唐绍仪居然如此当机立断,他们的马车到了北京城南的时候,唐宝玥已经在另外一辆马车上等候着。看到自己的父亲和丈夫同车而来,唐宝玥焦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宝玥你和少川一起南下,别管我。你们要保重自己!”唐绍仪神色平静的说道。

唐宝玥根本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这么说,她明显感觉到这话里满是生离死别的决绝。唐宝玥忍不住喊道:“爹,你和我们一起走吧。”

“到这时候了,我死也好,生也好,别人都知道我唐绍仪是北洋的内阁副总理,除了留在这北京城之外,我没地方可去!”唐绍仪惨笑道,“宝玥,你和少川一定要逃出去。你只要活着,总有人能想起你爹来。”

唐宝玥根本没想到唐绍仪会说出这等生离死别的话,实际上她被仆人从书房中拉出来的时候,正在满心喜悦的绣着孩子的襁褓。她已经怀上了顾维钧的孩子。

“爹!到底出了什么事?”唐宝玥焦急的问道。

“你和少川现在就往南边走,发生了什么事情,少川会告诉你的。”唐绍仪强忍住所有的情绪,用父亲才会有的那种冷漠表情说道,“你的哥哥弟弟们已经南下了,现在就剩你没有南下。车里面已经放了钱,你们自己小心。快点走!”

顾维钧此时已经知道自己岳父的打算,虽然并不能完全理解岳父唐绍仪的打算,但是顾维钧并没有反抗的意图。就他所知,北洋越到的危险比想象的更大。人民党这个可怕的对手并没有丝毫的迟疑,他们正毫不留情的扑向北京。

唐宝玥被顾维钧强行拉进了马车,唐绍仪看着马车向着南边行驶之后,他深深的舒了口气,终于觉得心情一阵轻松。坐回自己的马车,唐绍仪拿起了那几张从天而降的传单,光看文字就能确定这份《袁世凯的这一生》是陈克的手笔。几年前陈克写过《慈禧的这一生》的传单,结果就是慈禧与光绪暴毙,现在出现这样的文稿,已经不用考虑陈克到底有什额居心。

传单是双面印刷的,即便如此纸张依旧不够,需要两张纸才能够拼凑起全部文章。陈克在这篇文章中明确的告知天下,或者说告知北京城的居民,袁世凯曾经是一个英雄,但现在的局面下,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北洋的存在与否,会成为一个卖国者。

这个预言并不荒谬,至少在唐绍仪所知的事情,这是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不管顾维钧到底什么是态度。北洋政府已经把希望寄托在外国的力量上。不管是两次《善后大借款》也好,或者是别的各种交往也好,北洋当下没有了外国的支持就根本无所适从。

在这点上唐绍仪即便不赞同人民党的态度,但是他赞同《袁世凯的这一生》里面所说的话,“袁世凯代表的是有产者的利益,如果旧民主革命的意义是有产者替代了皇权而成为统治阶级,那么袁世凯无疑为了这个有产阶级,或者说控制这个有产阶级而倾尽一切。虽然袁世凯是自认为凌驾有产阶级之上的,唯一的政权。但是袁世凯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有产阶级和军队是自己的统治基础。这点是所有最起码的清醒统治者所能够理解的事情……”

“……如果袁世凯的军队以及起军队所支持的政权覆灭了,袁世凯的北洋政权就覆灭了,这点上,袁世凯绝对不会认为中国的利益,中国人民的利益会在袁世凯北洋政权的利益至上。同胞们,我们必须认清这点,哪怕是出于自己的个人利益,我们也必须认清这点。袁世凯心中的利益顺序是北洋政权,有产者,最后才是广大劳动人民……”

“……如果不能打倒袁世凯的反动北洋政权,中国人民就会面对最大的叛国者袁世凯……”

这些话直指北洋的核心,唐绍仪很清楚,顾维钧的拒绝根本阻挡不了北洋的大势。北洋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已经在请求外国政府的干涉了。虽然这个动向是最近才发生的,或者说,在这次战争之前,袁世凯以及北洋政权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可以歼灭人民党的力量,不过他们还是私下对英法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英法日能够“共建中国”。

然而当下的顾维钧已经成为了这种政策的绊脚石,这点倒是稍微有点令唐绍仪感到意外。顾维钧的坚定态度让北洋也有些意外。唐绍仪本以为顾维钧首先会以北洋政府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现在已经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是以前,唐绍仪会觉得有时间去扭转自己女婿的“错误立场”,现在没有时间了。人民党的进军速度超出北洋的想象。

作为内阁副总理的唐绍仪得知人民党攻克沧州之后,就已经知道大势已去。北洋之所以能够成为北洋,很大程度上是北洋占据了直隶。也就是河北与山东。占据了北京这个旧皇城。

如果北洋被人民党从这两大根基上撵出去,更直白地说,北洋只要被人民党从北京撵出去,那么北洋就会沦为一个地方政权。到现在为止,北洋很大程度上的中央政权地位,是由北洋政府占据北京这件事来确定的。

驱车回到北京城内,唐绍仪发现北京城外城已经开始封锁城门了。大队的北洋军正在奔跑着在城门口设防,检查往来人等。这举动虽然能够制造紧张气氛,但是毫无意义。这样的封锁线对人民党毫无意义,而让北京市民知道人民党现在马上要攻到北京城下,对当下的局面变化除了制造恐慌之外根本没有意义。

唐绍仪知道自己只怕马上就要重新执掌北洋的外交部,可心中除了悲凉之外,竟然没有丝毫的其他想法。卖国这件事,满清还只能在战败的局面下不得不承认,现在北洋在没有对外战败的局面下就不得不接受。这也大大超出了唐绍仪的心理承受能力。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唐绍仪所料,他一到了内阁,立刻就有等候在那里的大总统府侍从武官告诉唐绍仪,现在就去见袁世凯。

“少川!你现在就去面见各国公使,要求他们现在就对我们进行支持。不管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袁世凯尽管想庄重的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他的声音里面还是有着隐藏不了的慌乱。

唐绍仪实在是万念俱灰,他不是不想按照袁世凯的想法去做。不管顾维钧到底怎么想,畏惧外国人,尊敬外国人,乃至于依赖外国人,这在北洋里面并不是很稀奇的念头。不管北洋新军最初的时代到底是怎么喊着“变法图强”,乃至于国家主义的立场,但是没有人真心敢于像人民党那样根本无视乃至蔑视外国力量。

唐绍仪并不是一个很迷信的人,但是对于陈克这个人,唐绍仪不能不害怕。这件事是有前车之鉴的,更别说陈克在《袁世凯的这一生》中已经明确指出,袁世凯现在要么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死,要么就是做一个大汉奸而死。这两者的区别决定了袁世凯身后的评价。但是陈克本人的预测中,他对袁世凯身后的名声一点都不乐观。袁世凯已经不乐观,那么作为陈克重点指出的“袁世凯的帮凶到底何去何从”的问题,唐绍仪也觉得根本没有办法做出最终决定。

袁世凯看到了唐绍仪脸上的表情,他冷笑一声,“少川,你是不是已经看到了那些告示?”

这些告示肯定是人民党的飞机抛洒的,这点袁世凯倒是很清楚。北洋也有自己的飞机,只是在各种性能上都无法与人民党的空军相比而已。好歹这点最基本的知识,从天而降的传单是飞机抛洒的。袁世凯还没有任何迷信的态度。

“大总统,这件事我们到底要怎么和列强说?”唐绍仪嗓子干涩的问道。

“你们想什么其实我已经不在乎了。”袁世凯笑了,笑声中有着一种仿佛地狱般的阴冷,“不过少川要是和洋人说什么的话,你就告诉他们,他们从人民党那里夺取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

“就是说,北洋什么都不让么?只是求协约国干涉?”唐绍仪觉得自己恢复了不少生命力。如果袁世凯提出的是彻底投降卖国,唐绍仪也接受不了。

“少川想来是看了人民党的传单了吧?”袁世凯冷笑道,“若是看了,人民党无外乎是说我袁某人卖国而已。我袁世凯怕死么?我只是要维持北洋而已,若是北洋都不在了,大家准备何去何从?”

唐绍仪根本不敢否认任何事情,当下的北洋若是没有袁世凯,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少川,你现在就去见洋人,不管发生了什么都先应承下!我可以先给你说,我们北洋就是不在了,我也不能让洋鬼子和人民党好受!”袁世凯愤愤说道。刚说完,袁世凯已经大声咳嗽起来。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百一十一章开始的结束(十九)

“对于天津,我们要围而不打!北京一定要尽快打下!”蒲观水这几天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外表上却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疲惫的迹象。相反,这个前北洋军中高级军官出身的工农革命指挥员意气风发,注意力高度集中。

前线指挥部的指挥员们也和蒲观水一样,局面的发展大大超出想象之外,看似强大的北洋军当下已经被一分为二,左路的北洋河北集团一度大举进攻柴庆国部队,在河北平原地区,北洋军在战壕、铁丝网、碉堡、机枪面前积尸如山。现在他们顿兵于邢台到邯郸之间,不知所措。东路的北洋军从青岛退了下来,将近二十万人龟缩在潍坊不知所措。

与彻底慌乱的北洋军相比,工农革命军的战役目标明确,战术理念坚定。后备的两个军从山东北上,接管了山东军区的所有要地。山东工农革命军则从德州出发一路向北,经沧州直逼天津。

“咱们真的暂时不要去招惹洋鬼子的舰炮么?”还是有同志稍微有些遗憾。

“现在去招惹洋鬼子的舰炮,咱们吃亏啊。”蒲观水笑道。这是工农革命军的一贯理念,不怕牺牲与白白送命根本是背道而驰的两件事,“洋鬼子的舰炮也开不到陆地上来,就暂时让他们在海上耀武扬威去吧。”

“报告!38军已经抵达天津西部的目的地。他们已经占据了铁路,开始构筑阵地。38军请求进行试探性攻击!”通讯员跑来汇报情况。

所有指挥员本能的看向地图,占据了铁路之后,工农革命军就已经切断了天津与北京的联系。战争进行的如此顺利,也意味着很多军事计划根本没有来得及制定。而军委的预测都实现了,但是这个计划现在看就显得极为冒险。

“如果我们进攻北京,敌人从背后围上来的话,我们可就陷入重围了。”这是同志们最大的担心。

“敌人想在北京城下围歼咱们,这很正常。不过那也得他们能够回到北京。我不相信这些敌军在撤退的时候能够抵挡住其他部队的尾随追击。我们之所以要这么一路打到北京城下,就是为了让他们围上来。北洋军并不善于运动战。”蒲观水已经完全吃透了军委的计划核心,“想调动北洋军,就得袁世凯下命令。想让袁世凯下达紧急命令,就一定要打到北京城下。”

说完了这些,蒲观水大声说道:“工农革命军从来反对白白送死,但是真的需要牺牲的时候我们就要有这样的勇气。同志们都是向党旗与军旗发过誓,要为中国的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