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战争年代,不管生活多么艰苦,环境多么险恶,斗争多么复杂,他始终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必胜的英雄胆略,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率领部队跨急流,过险滩,克顽敌,从胜利走向胜利。和平时期,他不顾病痛折磨,在靠氧气维持生命的情况下,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生命不息,斗志不减,学习不停,工作不止。同志们劝他,他却说:“一个共产党员在停止呼吸前不为党工作,是耻辱,不配做共产党员。”

徐海东对党和革命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对危害党和革命事业的行为深恶痛绝、敢于抗争。在保卫苏区斗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对“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逃跑主义进行过坚决抵制。在“肃反”过程中,他多次挺身而出,保护了一批好同志。在长征途中,他坚持正确主张,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大义上书毛泽东,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徐海东具有坚强的党性,一切以党的利益、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他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坚决维护党的领导。长征开始时,他由军长改任副军长,有的同志不理解,他则说:“只要能为革命做出贡献,叫我干啥都行。”党中央长征到陕北后,他坚决服从中央的领导,维护红军的团结,并毫不犹豫地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援中央红军。新中国成立初期,每逢有同志去看他,他总是必问三条: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有没有贪污?同老婆离婚没有?

徐海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始终保持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战士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在饥无粮、住无房的艰苦岁月,他同战士们一道在寒风冷雨中跋山涉水,在深山荒野里风餐露宿。激战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行军路上,他常把战马让给伤员骑。他曾九次负伤,身上留有17处伤疤,但他从不以此为资本向党伸手。作家周立波感慨地写道:“中国的历史,造就了许多奇异的人,徐海东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

徐海东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忠厚淳朴、胸怀坦荡。1955年,中央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他知道后深感不安,对前来看望他的周恩来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军衔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总理深情地对他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要我说,不高也不低,恰当!”在领导编写红25军战史时,他明确指示:“一定要写党,写毛主席,写人民,写集体,不要突出我、突出个人。”他常说:“没有党,没有革命事业,我只不过是一个穷窑工。”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党赤胆忠心、为革命立过大功的一代英豪,“文化大革命”中竟然被林彪、江青一伙戴上“黑后台”、“黑干将”的罪名,在政治上、精神上、肉体上惨遭迫害和折磨。1970年3 月25日,在郑州一间阴冷潮湿的房子里,在被断氧、断药的情况下,徐海东含恨离开了人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徐海东的高贵品质光照神州,徐海东的不朽功绩彪炳千秋!

我军的忠勇将领徐海东同志 伍修权徐海东同志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已经八年多了。每当我想起这位令人敬爱的老同志,就激起我对林彪、“四人帮”的无比愤恨,更加对徐海东同志深切怀念。徐海东同志是我们党的久经考验的忠诚战士。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地执行和捍卫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对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对人民军队的成长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的军事家,毛主席的好学生,我军卓越的指挥员。毛主席曾高度赞扬徐海东同志是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他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定要把大海搅动徐海东同志是湖北省大悟县徐家桥人,一九○○年六月十七日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六代都是窑工。他本人从小就受着旧社会的剥削和压迫,饱尝了人间的苦难,对土豪劣绅怀有强烈的憎恨和反抗精神。

一九二五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湖北各地蓬勃发展,黄陂县也建立了党的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共产党员吝积堂同志知道徐海东同志仇恨土豪劣绅,从小有股闯劲,经常给他讲革命道理,讲俄国十月革命。徐海东同志懂得了穷人不革命就没有出路,坚定地说:“打土豪劣绅,我干!”就在这年四月,经吝积堂,李树珍同志介绍,徐海东同志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到了武昌,用挑水挣来的钱,交了第一次党费。不久,党派他到直系军阀刘佐龙部队,名为当兵,实际上是学习军事。他学得十分认真,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军事技术。北伐战争开始后,他又被党派到广东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三营九连任代理排长,参加了攻打汀泗桥、武昌等著名战斗。在汀泗桥战斗中,他带一个排歼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四个炮兵连,缴获十二门炮,受到了当众嘉奖。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我党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一九二七年六月,徐海东同志从武汉返回黄陂县,担任河口区农民自卫军队长。县委交给他十三个人,一支手枪,十四发子弹,要他组织游击队。他带着这些人打击当地的地主武装保安团,使游击队很快发展到三百人。同年十一月十三日,鄂豫边区的党组织发动黄麻工农起义。徐海东同志奉县委命令,带着人和枪参加起义,被编入工农革命军鄂京军。一九二八年秋天,他担任黄被县夏区区委书记,组织、领导了“年关暴动”。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工农武装斗争的烈火,进行疯狂的大屠杀。敌人抄了徐海东同志的家,烧毁了他家的房屋,杀了他一族六十六人。但敌人的屠杀,吓不倒、压不垮工人阶级的坚强儿子,他从血和火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干革命,闹暴动,不仅要有枪杆子,还要学会抓紧枪杆子。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早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徐海东同志就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众,使敌人闻风丧胆。富有革命传统的大别山区人民,至今还广泛传颂着“海东哥”的战斗故事。在鄂豫皖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徐海东同志在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当团长。一九三二年二月,我军在潢川、商城一带围城打援,徐海东同志领导的部队在豆腐店地区担任阻击任务。敌人以二十多个团的兵力压来,他带领一个团奋勇当先,冒着漫天大雪,连续打退敌人二十多次冲锋,同兄弟部队一起,把敌人十多个团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大灭了敌人的气焰。国民党反动派惊恐地称徐海东同志是“徐老虎”。

一九三二年十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以后,蒋介石集中二十多万兵力,对我革命根据地“划区清剿”,企图扑灭留下的红军,摧毁我根据地。面对这种严重局势,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同志率领的部队留在苏区坚持斗争,改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在两年保卫鄂豫皖红色土地的斗争中,不论环境多么艰苦,遇到什么挫折,徐海东同志总是抱定必胜的信心,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了许多出色的胜仗。一九三三年三月,在郭家河战斗中,他指挥七十四师以伤亡三十七人的代价,歼灭马鸿逵部马腾蛟旅三千余人,是红二十五军重建后的首次大捷。同年十月,党的皖西北道委组建红二十八军,徐海东同志任军长,道委书记郭述申同志任政委。他们采取“避免与敌人硬战,分散进行游击活动”的方针,打不了不打,打不胜不打,要打就打歼灭战,以两千多人的兵力,对付敌人十个师近十万人的“围剿”。在葛藤山反击战中,歼灭敌五十四师一六一旅一千多人,活捉敌代理师长兼旅长柳树春。不到半年,红二十八军扩大到三千二百多人,皖西北苏区扩大了一倍以上。一九三四年二月,蒋介石自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组织十六个师又四个独立旅进行反革命“围剿”。同年四月,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会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徐海东同志担任军长。七月,在长岭岗战斗中,他和军政委吴焕先同志一起,利用敌人戒备疏忽和处于不利地形等弱点,发扬我军山地战的特长,全歼敌东北军一一五师。十一月,红二十五军根据鄂豫皖省委决定,为准备长征,由皖西北向鄂东北转移。前有敌人五个师重重封锁,后有敌人五个支队紧紧尾追,徐海东和吴焕先同志一起,指挥部队突破四道封锁线,在河南光山县斛山寨地区,打破了敌人十个团的袭击,使部队转危为安,为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接着,红二十五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开始进行长征。蒋介石调动四十多个团的兵力前堵后追,妄图把红二十五军消灭于长征途中。当时,红二十五军只有二千九百八十多人,程子华同志任军长,吴焕先同志任政委,徐海东同志任副军长。他们在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战胜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追剿”,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当我军由桐柏山区向伏牛山区挺进的时候,在河南方城县独树镇突然遭到敌人一个旅和骑兵团的袭击。这是关系战略转移成败的关键一战,在这紧要关头,吴焕先同志举起大刀,指挥一个连冲上去,振臂高呼:“共产党员跟我来!”徐海东同志带着一个团赶到,立即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经过殊死奋战,终于打垮敌人的进攻。就这样,不足三千人的红二十五军,远离老根据地,过豫西,入陕南,长驱千余里,粉碎了二十余倍于我之敌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第一步战略转移任务。

一九三五年初,在鄂豫皖省委(后改组为鄂豫陕省委)领导下,红二十五军展开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徐海东等同志率领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广泛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在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斗争中,鄂豫陕省委根据徐海东同志的建议,采取了“先疲后打”的方针。我军北上商(县)雒(南),南袭荆紫关,把敌军拖得疲备不堪,然后诱敌深入,在袁家沟口全歼敌警一旅,生俘敌旅长唐嗣桐以下官兵一千四百余人,粉碎了蒋介石三个月消灭红二十五军的狂妄计划。接着,我军又跨过终南山,威逼西安,彻底打破了敌人第二次“围剿”。经过五个多月斗争,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革命根据地,使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千七百余人。

一九三五年七月,从缴获的报刊上得知,红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有北上动向。蒋介石正在调兵遣将,妄图将我中央红军主力消灭于四川北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