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公使说:你们中国人心眼可真够多的,连进个门都要算计算计。在中国生存不容易啊。对了老曹,你虽说有点儿缺心眼,可现在好歹是外交次长了,对中国何去何从这件事,你是怎么考虑的啊?
中国何去何从?曹汝霖愣了愣,这个问题太大了点儿吧?
日本公使点头:是不小,可这不是你应该考虑的吗?
曹汝霖:我应该怎么考虑?
还能怎么考虑?日本公使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帝制,当然是恢复帝制。这不仅对中国大有好处,对我们日本,也会起到正面的示范效应。现在我代表日本政府,向你提出严正交涉,请中国立即恢复帝制,日本方面将对此给予全力的支持与协助。
这个……太扯了吧?曹汝霖惊得呆了。
【04。东北来了红胡子】
话说日本有家报纸,叫《朝日报》,这家报纸从1914年9月起,就开始全面报道发生在青岛的日德战争。
报道说,旭旗不动舰船静,山东草木识威风。在井上太尉的指挥下,日本护卫舰运送陆战队取路青岛,山本分队长、岸川分队长及寺田分队长率所部登上小艇,拟于龙口南端之海滨登陆。不想小艇入水之后,海水忽然退潮,眼见得苦无登陆之术,日本兵大怒,弃艇入水,状如飞蝗,分拨儿前进,抵达海岸之后,即行列队。《朝日报》说:我皇皇灵威,已足照耀山东之境内矣,愉快诚无极也。
日本人登陆青岛,与德国兵决战,中国方面却得不到丝毫消息。焦灼之际,忽然有个商客从胶州而来,报说青岛人民群众情绪稳定——原话是,青岛居民态度极为沉静,无论何种变局,彼辈固已预备承受。
日德战争,就在中国青岛正式拉开了序幕。上海有家《大陆报》,不晓得从哪里淘到了本由一位参战的德国人写的日记,里面简要地记述了这次战事。
战争刚开始,日本人以骑兵将校斥候队攻取即墨,这个地方在战国年间,是田单摆火牛阵的地方。而后日本空军起飞,直扑德国人在青岛的营寨,到了地方往下一看,哎哟嗬,就见德国兵正在操场上操练,不管那么多,丢炸弹。炸弹滴溜溜地落下,但没落到操场上,只是把德国兵的宿舍炸毁了一角。
德国兵很生气,举枪向空中射击,日本飞机扬长而去。
几天之后,双方正式交火。但《大陆报》称,实际上这场交火,是三家合起伙来,狂打德国兵。
哪三家?
日本人是一家,毫无疑问。英国人也来了,实际上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的小规模冲突,英国人不来,这仗也没法打。而第三家,其实就是中国兵,报纸报道,参战的中国军队来自东北,因为这些人一张嘴就是干啥嗯哪,鳖羔子兔崽子,东北口音浓重,很难把他们当成日本人。
这些中国兵,有可能是日本人从东北雇来的红胡子,也有可能不是,是不是现在已经很难弄清楚,反正是已经打成了一团。
报道说,日本两艘兵舰从海上发起攻势,还有一艘英国兵舰呐喊助威。日本人是玩真的,英国人却是象征性的,表示自己也在参战,所以德国人主要把战争重心放在日本人方面,双方打得不亦乐乎。
打了几天,双方各自打了白旗,出来搜寻己方战死的先锋队尸体。两边士兵在战场上碰了面,亲热地打招呼:哈罗,有烟没有,我们这边只有火没有烟……双方吸烟,聊天,相互给对方看自己女朋友的照片,然后各自归队。
接下来是上海《申报》的报道,报道说,开始时日本兵的军纪还说得过去,但打着打着,那伙东北口音的红胡子就开始闹事。这些人携带了小土炮数百门,人人佩带短枪,横冲直撞,到处抢掠,遇有百姓反抗,即行射杀。又有传说,日本人把守着胶州县城的门口,只准入城,不准出城,城中粮食断绝,百姓皆饿死。后来发现百姓并没有全部饿死,只是被蹂躏得太凄惨。
总而言之,日德在中国交战,双方都是紧张万分。德国人考虑,要摆平日本人,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中国实行帝制。
日本人也在考虑:要想摆平德国佬,法子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那还是——让中国实行帝制。
那这事儿就奇怪了,德国人认为中国实行帝制,有利于德国,而日本人则认为中国实行帝制,有利于日本。这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05。黑龙会的秘密】
却说世界第一次大战爆发,日本人抢入青岛,与德国人交火。而在日本,黑龙会总部,由首领内田良平主持,召开了一次秘密工作会议。会后,黑龙会向日本政府提交了《解决中国意见书》,内称:
必须乘此机会,改变中国之共和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并使其与我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基本相同,此乃改造中国政府之根本要义。
为什么日本人希望中国政体和日本一样呢?一样了,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个答案,并没有写在《解决中国意见书》里,而是写在了《黑龙会备忘录》上。内称:
我们应该使中国革命党人、宗社党人及其他失意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骚动。整个国家将陷于混乱,袁政府将因之垮台。那时我们将从四亿中国人中选择一位最有势力、最著名的人物,帮助他组织新政府,统一全中国……目前是我们唆使中国革命党人及失意分子起事的最适当时机。这些人目前之所以不能进行积极的行动,是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如果帝国政府能利用这一事实,给他们以贷款,并教唆他们同时起事,极大的骚动和混乱,必将普及全中国。我们就能出来干涉并轻易地调整关系……吾人当容纳中国革命党、保皇党及其他不满中政府之人物,以扰乱全中国之地。其全国既扰乱,而结果乃推翻袁政府。
原来如此。
日本人实际上并不关心中国到底是什么政体,他们只琢磨着怎样搞死袁世凯,推翻袁世凯政权。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非要推翻袁世凯呢?袁世凯是招他们了,还是惹他们了?
这要追溯起来,那可就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早在袁世凯少年从军,书剑朝鲜之时,他就成为了最让日本人头痛的人物。事实上,袁世凯以一己之力,将日本兵阻隔在朝鲜半岛十二年之久。日本人承认,如果不是袁世凯添乱,甲午战争必将提前十二年,日本对付中国,也不会面临这么多麻烦。
于是,日本人出动了一万名日本兵,九门大炮对着袁世凯,这才将袁世凯赶出了朝鲜。
此后甲午之役,日本水师全歼北洋,中国彻底丧失了海上防御力量。却不想袁世凯又跑了出来,他小站练兵,练成了中国第一支现代化军事力量,这让日本人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未几,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入主权力中心。他比任何人都了解日本,知道日本有吞并中华之心,所以就实施了亲英美而远日本的外交政策,这让日本人更加憋气窝火。
为了搞掉袁世凯政府,日本三井公司森格亲自出马,任命岑春煊为大元帅,集结南部反袁势力,在中国策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事,但搞到最后,这场战事也没搞出什么名堂,反而落下了口实。
所以日本黑龙会就考虑,想办法忽悠中国实行帝制。一旦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那么,由森格所策动的中国战事,就名正言顺了。此其一。其二,如果袁世凯的帝制推行成功,这就证明了袁世凯确有操纵大中国的实力,那么日本人也就歇了心,以后踏踏实实地跟袁世凯搞好关系,至少能够避免日本以后的祸患。
再有第三个因素,倘若袁世凯称帝,则反弹势力必然崛起,中国十有八九会陷入混乱,趁这个机会,日本说不定还能再捞上一把。
鼓励袁世凯称帝,日本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日本自政府乃至黑社会,全都行动起来,强烈要求中国改变政体。
德国和日本,这两家都要求袁世凯称帝,难免让袁世凯心生疑惑:这俩家伙,到底想干啥呀?
困惑之际,英国公使朱尔典,来找袁世凯摆龙门阵。
【06。承包帝制工程】
说起那英国公使朱尔典,他与袁世凯,堪称生死之交。早年,袁世凯在朝鲜惨遭日本兵合围,之所以能够顺利逃回国,就是因为朱尔典的帮忙,因此朱尔典在袁世凯的大总统府,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听说他来,老袁急忙相迎。
朱尔典坐下,说:老袁啊,跟你提个人,唐绍仪,你还有印象吗?
袁世凯:你看你这话说的,小唐我怎么会没印象?早年他在朝鲜,是我的生死战友,我们俩手持双枪,合战万名日本兵,那日子过得,就两个字儿:刺激!再后来小唐出任我们北方的谈判代表,和南方代表谈判,谈到最后,还给自己弄了个民国首任总理。可没干多久,他就撂挑子不干,逃回老家当县长去了。老朱,你怎么忽然说起他来呢?
朱尔典突然放声大哭:老袁啊,你们中国,全毁在小唐这个缺心眼的孩子手里了,全都毁了!
袁世凯:你等等再哭老朱,这话是从何说起啊?小唐他再怎么着,也是为了民国呕心沥血呀,怎么能说中国毁在他手里了呢?
朱尔典说:老袁啊,我来问你,你们中国几千年,实行的是啥政体啊?
袁世凯回答:皇权专制啊!
朱尔典说:我再问你老袁,为啥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走上了科学民主的道路,唯独你们中国却死抱着皇权专制,不肯撒手呢?
袁世凯回答:这个,这个,老朱你说为啥呢?
为啥?因为你们中国人皇权思维浓烈!朱尔典拍案而起,大声道:什么叫皇权思维?皇权思维并非想当皇帝,再傻的中国人,也知道皇帝就一个,余者统统是皇帝治下的草民。所以存了当皇帝心思的人,并不是太多。但不想当皇帝并非就意味他没有皇权思维,恰恰相反,许多从未想过当皇帝的人,一生都习惯用皇权思维来思考。那么到底啥叫皇权思维呢?说白了,皇权思维就是无限苛求于人,无限宽容于己。你想想皇帝是不是这样?拥有无限的权力,却无丝毫的责任?而皇帝的出现,也正是因为民众无限苛求于人,无限宽容于己的思维特点所形成的。老袁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袁世凯:老朱,你说这些,到底是啥意思呢?
啥意思?朱尔典火了:啥意思你还不明白吗?我的意思太简单了,那就是,在一个皇权思维泛滥的国度里,是不适合民主共和的。你想跟他民主,可他不想跟你民主;你想跟他共和,可他不想跟你共和。你说你咋个民主法?咋个共和法?
袁世凯:老朱,这话你从前可没说过啊。
朱尔典:没说过才怪!自打辛亥革命后,你们中国人醉心于民主,痴迷于共和,并以此为口号,硬是推翻了人家善良的清政府。人家招你们惹你们了,你们推翻人家?好,好,你们说推翻清政府是为了民主,是为了共和。可我问你老袁,你们知道啥玩意儿叫民主吗?你们又知道共和多少钱一斤吗?拜托!你们中国人当时不过是拿“民主共和”当个口号,目的无非是发泄一下在皇权压制之下的郁闷,并没有认真地做过理性思考。这话,我有没有说错?
袁世凯:哎,我说老朱,那当时北南谈判的时候,你咋不说这事儿呢?
朱尔典:我呸!当时我说了不少于八百遍。每天见到小唐唐绍仪,我都要告诉他:小唐啊,你可要听我的,听我的没错。我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