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孩子是教出来-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小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这位小孩带回来。小孩因为一人在偏远的网球场,饱受惊吓,
哭得稀里哗啦的。现在孩子的妈妈出现了,看着自己哭得惨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怎么做?是痛骂那位工
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抗议,或是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开,再也不参加“儿童俱乐部”了?

都不是!我亲眼看见这
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四岁的小孩,并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
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当时只见那位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
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就是要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

做父母的,既
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胸怀广阔的人,同样也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心胸狭窄的人。但为了孩子的幸福,同样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
了孩子将来能有所作为,我们应当教孩子学会宽容。作为成人的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孩子进行宽容精神的教育:


(1)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的宽容之心最主要的来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宽
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计较,与邻里、同事之间融洽相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宽容、好善、乐
于与人相处。

(2)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所谓心理换位,就是指当双方产生矛盾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
思考问题,思考对方何以会如此行事、如此说话。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理解对方,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许多孩子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习惯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要消除这种现象,办法就是“心理换位
”。

会下棋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刚学下棋时,往往仅考虑自己第一步怎样、第二步怎样,而不会考虑别人会怎样
。只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后,才会考虑我怎样,对方会怎样应对,对于对方的应对,自己应当如何一一应对。如此考虑的回合数越多,
个人的水平也会越高。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也是如此,能够“心理换位”,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设想,
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虑,就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
考虑,就会理解老人的那份关爱和唠叨;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思考,就会理解老师的艰辛;站在同学的角度上思考,就会觉得大多数同
学是可爱可亲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是非常必要的。

(3)教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理解人人都有缺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学相交,和朋友相处,完全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完全可以求同存异,只要
同学和朋友的缺点不是品质方面的,不是反社会的。对于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同学心情不好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没有必
要事事计较,事事都摆个公平合理。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就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会使自己觉得在
个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宽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必须向孩子
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
宽容的。

(4)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宽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只有与人交往,才会发现每个人
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错误,而只有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与人正常交往,友好相处。也只有通过交
往,孩子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宽容带来的快乐。如称赞别人的缺点,庆贺同伴的成功,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采纳别人的合
理建议等。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谊,分享别人的成功,并使自己也获得进步。

在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
注意引导孩子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
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让孩子向好同伴学习,帮助“差”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

(5)鼓励孩子“纳新
”和处变

宽容不仅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物”和“事”的态度上。父母要引导孩子见识多种新生事物,
让孩子喜欢并乐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变化,善知变和应变。如让孩子了解各种奇观奇迹,观察生活日新月
异的变化,允许孩子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孩子一旦习惯于“纳新”和“应变”,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就具备了宽容之心。第
四部分健康心理: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1)

权威教育机构调查统计,青少年对性问题感到神秘的约占40%,对性感到恐惧
的占35%,对性感到羞愧的占25%,平时经常有性冲动的占87%。这个调查使我们的家长不得不对孩子的性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因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能正确地认识性和对待性冲动的孩子,通常会出现压抑、早恋、焦虑、自闭、自卑和变态等情况,严重者可能影响
学习、甚至导致犯罪。这就使得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变化,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为什么要和孩子谈性

 
   形形色色的信息无不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今天的孩子们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来自于外界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不乏性方面的影响
。如果父母不用正确的性知识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容易产生性困惑,如果不能
及时解决,还可能误入歧途。

在当今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加上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等各
种媒体的“十面埋伏”,形形色色的信息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让孩子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来自于外界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性。此时
,如果父母不用正确的性知识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不让孩子性知识的丰富与身体的性成熟同步发展,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产生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就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权威教育机构调查统计,青少年对性问
题感到神秘的约占40%,对性感到恐惧的占35%,对性感到羞愧的占25%,平时经常有性冲动的占87%。这个调查使我们的家长不得
不对孩子的性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能正确地认识性和对待性冲动的孩子,通常会自我不定,进而会出现压抑、
早恋、焦虑、自闭、自卑和变态等情况,严重者可能影响学习、甚至导致犯罪。

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对性知识的
教育应该走在孩子生理成熟之前,最好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

3—6岁的幼儿正处于好问,好奇,好模仿的阶段,就像孩子
发现了自己的手,想知道手可以干什么一样,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器官,对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对成人的身体产生好奇等等,一样会
产生许许多多的有关性的问题。奇。сom书这时的幼儿已经能识别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游戏和生活中也能较好地体现出性别意识,比如在玩
过家家中,爸爸妈妈的分配;女孩喜欢漂亮的夹子,男孩喜欢枪、汽车等。

孩子对性器官也开始充满了好奇心,有时也会
因为好奇而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他们从成人的言语中也察觉到了自己的性器官的“特别”,迫切地希望成人告诉他们有关性的知识,
比如“为什么女孩子小便是蹲的?”“男人和女人为什么要亲吻?”“他们为什么抱在一起?”等等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并不
是什么令人难堪的问题,而是非常正常的在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问题。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性意识已经开始活跃,对性也充满了好
奇和认知的渴望。

一位母亲曾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她六岁的儿子身上的事。儿子和邻居小朋友一起玩时,她的儿子让那个女
孩脱裤子躺下,自己也脱了裤子骑在小女孩身上,另外一个小男孩在一旁看着。正巧被邻居看到,告诉了这位母亲。

不难
想象这位母亲当时的反应,她几乎是气急败坏地要处理这件事。可是,在她举起手要狠狠揍儿子时,她问了一句:“刚才你干了什么
?”

孩子天真地回答:“我在骑大马!”

这位母亲不知该如何下手了。接下来,儿子还高兴地告诉她,和谁在一
起玩,怎么玩的,言谈当中露出一派天真无邪的神情。

这位母亲说:“我知道儿子这样做不对,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跟他
谈,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不能简单粗暴。一个年仅6岁的儿童,对他自己的行为代表的含义是不了解的,他的做法可能
源于模仿。所以简单粗暴既不公平,更解决不了问题。

其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能逃避谈论性。如果在孩子的儿童
期出现问题又得不到正确的指引,那么他会带着问题进入成年。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的道理,还要告诉孩子做些什么样的游戏


现代研究已经表明,皮肤接触,如拥抱,抚摸,拍打等都可以引起孩子愉悦的刺激,父母们也许不会把这些看作是带有
性色彩的动作,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动作正引起了孩子早期的性体验。换句话说,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了性意识,也有了性体验,这
才是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所以,面对孩子的性问题,作为父母都应表示理解,而不是大惊小怪,难以启齿或大声责骂。对于
性教育,父母正确的认识应该是:积极帮助孩子认识性,性教育越早开始,越容易施行。

对于性教育,越早开始,便会越
容易施行。因为孩子在学龄前便已经开始把玩自己的性器官,这是对性认识的开始。据调查所得,与7岁前儿童讨论怀孕和分娩,他
们通常不会出现困窘。所以如果从小便让孩子熟悉这些概念,并愉快地接受这些性知识,性教育的施行便不会有困难了。


有些父母羞于与孩子谈“性”,最大的原因是误以为孩子的性概念与成人一样——是性行为的表征。事实上,孩子对性的想法至多是
“探究”事实而已。所以,为人父母者,应摒弃狭隘思想,并且在孩子年幼时开始施行性教育。

一般女孩在10-13岁,男
孩在11-15岁进入性朦胧期。伴随着性生理的变化,男孩和女孩产生了对性知识的强烈需求。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周围伙伴的发育变
化,心中有很多疑惑等待找到答案,很想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是否正常,所以,常常有意识地通过一些途径来寻求性知识,如
翻阅医学书刊,收听专栏广播,暗中与他人比较等。

在性朦胧期,当他们看到异性间亲密交往的现象时,会产生内心的激
荡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